《一种旋耕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旋耕机.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977810.7 (22)申请日 2015.12.23 A01B 33/02(2006.01) A01B 33/08(2006.01) A01B 33/10(2006.01) (71)申请人 宁波江北怡和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 宁慈东路 699 号 (72)发明人 余威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14 代理人 黄飞隆 (54) 发明名称 一种旋耕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耕机。本发明通过在 旋耕机刀轴 (1)上增设开关 (2) 、 顶杆 (3。
2、)和弹 簧 (4) , 顶杆 (3) 和刀轴 (1) 间还设有导向的滑块 (3c) 和滑槽 (1a) 。 当刀轴 (1) 旋转时带动顶杆 (3) 旋转, 同时顶杆 (3) 由于离心力和滑块 (3c) 与滑 槽 (1a) 间相互作用的共同影响下逐渐移向开关 (2) 按键, 随着刀轴 (1) 转速的增加, 顶杆 (3) 受到 的离心力也增大。最终当刀轴 (1) 达到额定转速 时, 顶杆 (3) 打开开关 (2) 解锁刀轴 (1) 升降系统, 使其可以升降。 从而避免了由于操作员误操作, 在 刀轴 (1) 转速未达标时, 提前降下刀轴 (1) , 从而 造成刀片弯曲或折断的问题, 避免了无谓的损失。。
3、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CN 105493661 A 2016.04.20 CN 105493661 A 1.一种旋耕机, 包括刀轴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轴 (1) 上设有开关 (2) , 所述刀轴 (1) 上还设有顶杆 (3) , 所述开关 (2) 与所述顶杆 (3) 均设于所述刀轴 (1) 上轴截面的同侧, 且所 述顶杆 (3) 正对所述开关 (2) 的按键设置, 所述顶杆 (3) 上背对所述开关 (2) 按键的面与弹簧 (4) 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弹簧 (4) 的另一端与刀轴。
4、 (1) 固定连接, 所述顶杆 (3) 相对的两侧 面的中心各设有一个滑块 (3c) , 所述刀轴 (1) 上设有与所述滑块 (3c) 相匹配的滑槽 (1a)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旋耕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块 (3c) 与所述滑槽 (1a) 均为矩 形。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493661 A 2 一种旋耕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耕作机械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耕机。 背景技术 0002 旋耕机是一种。 以旋转刀齿为工作部件的驱动型土壤耕作机械, 又称旋转耕耘机。 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强, 一次作业即能使土壤细碎, 土肥掺和均匀, 地面平整, 达到。
5、旱地播种 或水田栽插的要求, 有利于争取农时, 提高工效, 并能充分利用拖拉机的功率等优点所以被 广泛的应用在土壤耕作作业中。 旋耕机的使用要求, 在作业开始, 应将旋耕机处于提升状 态, 先结合动力输出轴, 使刀轴转速增至额定转速, 然后下降旋耕机, 使刀片逐渐入土至所 需深度。 严禁刀片入土后再结合动力输出轴, 以免造成刀片弯曲或折断和加重拖拉机的负 荷。 但是目前操作旋耕机的还主要是人, 出现误操作是难免的事情。 这样如何保证操作者只 能按正确的流程才能操作旋耕机, 从而避免误操作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就成为目前亟待解 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
6、方案: 一种旋耕机, 包括刀轴, 所述 刀轴上设有开关, 所述刀轴上还设有顶杆, 所述开关与所述顶杆均设于所述刀轴上轴截面 的同侧, 且所述顶杆正对所述开关的按键设置, 所述顶杆上背对所述开关按键的面与弹簧 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刀轴固定连接, 所述顶杆上相对的两侧面的中心各 设有一个滑块, 所述刀轴上设有与所述滑块相匹配的滑槽。 0004 使用时, 旋耕机刀轴处于高位, 且其升降系统被锁死, 无法升降。 操作员将动力输 出轴结合后刀轴开始旋转, 同时带动顶杆一同旋转。 顶杆由于离心力及设置在其上的滑块 与刀轴上的滑槽相配合的导向作用的共同影响下开始逐渐向开关按键方向移动。 随着。
7、刀轴 转速的提高, 顶杆受到的离心力也变大, 顶杆更加靠近开关的按键, 同时连接在顶杆上的弹 簧逐渐被拉长。 当刀轴转速达到额定转速时, 顶杆所受的离心力达到最大, 此时顶杆顶在开 关的按键上将开关打开, 刀轴升降系统解锁, 操作员可以升降刀轴。 当要停机时, 刀轴与动 力输出轴脱离, 刀轴转速逐渐降低, 顶杆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 向远离开关按键的方向运 动, 开关重新回复初始位置, 刀轴升降系统重新被锁死。 0005 作为优选, 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均为矩形。 这样设置一方面使得顶杆在受到离心 力作用时沿直线运动; 另一方面这样的形状便于加工。 000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
8、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旋耕机刀轴上增设开 关、 顶杆和弹簧, 顶杆和刀轴间还设有导向的滑块和滑槽。 当刀轴旋转时带动顶杆旋转, 同 时顶杆由于离心力和滑块与滑槽间相互作用的共同影响下逐渐移向开关按键, 随着刀轴转 速的增加, 顶杆受到的离心力也增大。 最终当刀轴达到额定转速时, 顶杆打开开关解锁刀轴 升降系统, 使刀轴可以升降。 从而避免了由于操作员误操作, 在刀轴转速未达标时, 提前降 下刀轴, 从而造成刀片弯曲或折断的问题, 避免了无谓的损失。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5493661 A 3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08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刀。
9、轴沿A-A截面的局部剖视图。 0009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A部放大图。 0010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顶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一种旋耕机, 包括刀轴1, 所 述刀轴1设有矩形盲孔1b, 所述盲孔1b的轴线与所述刀轴1的径向重合, 所述盲孔1b的两相 对侧壁上设有截面呈矩形的滑槽1a。 所述盲孔1b底面的中心处设有开关2。 所述盲孔1b中还 设有顶杆3, 所述顶杆3由底座3b、 推杆3a及滑块3c组成。 所述底座3b为一矩形块且与所述盲 孔1b相匹配, 在所述底座3b的顶面中心设有圆柱形推杆3a, 在所述底座3b的左右两侧。
10、壁的 中心各设有一个滑块3c, 所述滑块3c与所述滑槽1a相匹配, 所述顶杆3的下端面上固定连接 弹簧4的一端, 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一固定块5上, 所述固定块5固定在所述刀轴1上, 且恰好封闭所述盲孔1b的开口。 0012 安装时, 先将开关2固定在所述盲孔1b的底面中心处; 然后将顶杆3上的推杆正对 开关2的按键插入盲孔1b中, 并使顶杆3上的滑块3c嵌入所述滑槽1a中; 接着将弹簧4的一端 固定连接在顶杆3的底面上, 将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块5上; 最后将固定块5 固定在刀轴1上, 并使其封闭所述盲孔1b的开口。 安装好后, 使得所述开关2和所述顶杆3均 处于刀轴1上轴截。
11、面的同侧, 顶杆3的端面与开关2按键间留有空隙。 0013 使用时, 旋耕机刀轴1处于高位, 且其升降系统被锁死, 无法升降。 操作员将动力输 出轴结合后刀轴1开始旋转, 同时带动顶杆3一同旋转。 顶杆3由于离心力及设置在其上的滑 块3c与刀轴1上的滑槽1a相配合的导向作用的共同影响下开始逐渐向开关2按键方向移动。 随着刀轴1转速的提高, 顶杆3受到的离心力也变大, 顶杆3更加靠近开关2的按键, 同时连接 在顶杆3上的弹簧4逐渐被拉长。 当刀轴1转速达到额定转速时, 顶杆3所受的离心力达到最 大, 此时顶杆3顶在开关2的按键上将开关2打开, 刀轴1升降系统解锁, 操作员可以升降刀轴 1。 当要。
12、停机时, 刀轴1与动力输出轴脱离, 刀轴1转速逐渐降低, 顶杆3在弹簧4回复力的作用 下, 向远离开关2按键的方向运动, 开关2重新回复初始位置, 刀轴1升降系统重新被锁死。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旋耕机刀轴1上增设开 关2、 顶杆3和弹簧4, 顶杆3和刀轴1间还设有导向的滑块3c和滑槽1a。 当刀轴1旋转时带动顶 杆3旋转, 同时顶杆3由于离心力和滑块3c与滑槽1a间相互作用的共同影响下逐渐移向开关 2按键, 随着刀轴1转速的增加, 顶杆3受到的离心力也增大。 最终当刀轴1达到额定转速时, 顶杆3打开开关2解锁刀轴1升降系统, 使其可以升降。 从而。
13、避免了由于操作员误操作, 在刀 轴1转速未达标时, 提前降下刀轴1, 从而造成刀片弯曲或折断的问题, 避免了无谓的损失。 0015 以上已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本文所描述具体实施方 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 可以作出其他更改和变形。 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5493661 A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5 CN 105493661 A 5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6 CN 105493661 A 6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7 CN 105493661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