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烤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节能烤锅.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253731.6 (22)申请日 2016.04.22 A47J 27/00(2006.01) A47J 36/00(2006.01) A47J 36/16(2006.01) A47J 36/06(2006.01) (71)申请人 周林斌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惠景一街 24 号 408 房 申请人 欧贤超 (72)发明人 周林斌 (54) 发明名称 一种节能烤锅 (57) 摘要 一种节能烤锅, 主体包括大身 (1) 、 上盖 (2) 、 加热器 (4) 、 大身 (1) 内设置有锅体 (3) 、 锅体 (3)。
2、 内设置有食物翻滚装置、 加热腔、 降温风扇 (45) , 所述主体上设置上下加热器, 其特征是所述加热 腔的外部设置降温风扇 (45) ; 所述降温风扇 (45) 下游设置温控器或温控探头 (43) ; 所述降温风扇 (45) 对温控器或温控探头 (43) 吹气降温延长温 控器或温控探头 (43) 的加热工作时间, 或缩短温 控器或温控探头 (43) 停止工作的断电时间, 从而 缩短总工作时间 ; 或对加热器 (4) 吹气让加热器 (4) 加热均匀。本发明具有烹饪效果好、 易装拆、 易清洁、 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
3、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105662119 A 2016.06.15 CN 105662119 A 1.一种节能烤锅, 主体包括大身 (1) 、 上盖 (2) 、 加热器 (4) 、 大身 (1) 内设置有锅体 (3) 、 锅体 (3) 内设置有食物翻滚装置、 加热腔、 降温风扇 (45) , 所述主体上设置上下加热器, 其特 征是所述加热腔的外部设置降温风扇 (45) ; 所述降温风扇 (45) 下游设置温控器或温控探头 (43) ; 所述降温风扇 (45) 对温控器或温控探头 (43) 吹气降温延长温控器或温控探头 (43) 的 加热工作时间, 或缩短温控器或温控探。
4、头 (43) 停止工作的断电时间, 从而缩短总工作时间; 或对加热器 (4) 吹气让加热器 (4) 加热均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烤锅, 其特征是所述降温风扇 (45) 或降温通道 (29) 设置在温控器或温控探头 (43) 的下部或一侧, 降温风扇 (45) 或降温通道 (29) 进气端与外部 贯通连接, 降温风扇 (45) 或降温通道 (29) 出气端指向温控器或温控探头 (43) , 降温风扇 (45) 或降温通道 (29) 通过将外部的低温空气吹向温控器或温控探头 (43) 降温; 所述降温风扇 (45) 或降温通道 (29) 的出气口设置在大身上; 所述温控器或温控探头。
5、 (43) 设置在隔热层 (91) , 或发热体上; 所述加热器 (4) 至少设置两个, 分别设置在上盖和大身上; 所述降温风扇 (45) 或降温通道 (29) 设置上盖或大身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烤锅, 其特征是所述降温风扇 (45) 或降温通道 (29) 的低温气流至少一部份吹过温控器或温控探头 (43) 表面降温, 或至少一部份低温气流吹过 下发热件转换成升温气流入锅体 (3) 外部与隔热层 (91) 内侧之间, 进入锅体 (3) 内部, 沿上 盖与大身之间的缝隙或主体上的缝隙流出主体外部, 将水蒸气加速排出主体外部, 加速食 物的干燥和表面硬化, 缩短食物的加热时间, 。
6、保持锅体 (3) 内各个食物之间的缝隙高温状态 一致, 减小食物之间的缝隙温度差, 提高底部发热件的效率, 强迫下发热件加热时的向底部 辐射损失的热能转换成升温气流进入锅体 (3) 内, 对锅体 (3) 内的食物辅助加热, 实现下发 热件的发热量与上发热件的发热量一致, 或下发热件的发热量大于上发热件的发热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节能烤锅, 其特征是所述降温风扇 (45) 或降温通 道 (29) 的低风速将下发热件损失的热量慢速流动; 所述降温风扇 (45) 或降温通道 (29) 设置在发热件的下部或一侧, 气流由下至上缓慢流 动, 致使发热件保持高温状态发热均匀, 扩大锅体。
7、 (3) 均匀受热的面积, 至少扩大锅体 (3) 侧 部的均匀受热的面积, 或者, 至少扩大锅体 (3) 底部的均匀受热的面积, 气流沿隔热中层与 发热件之间的间隙向上流动, 经过锅体 (3) 侧部进入锅体 (3) 开口, 至少一部份的气体带着 水份沿主体上的缝隙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能烤锅, 其特征是所述降温风扇 (45) 或降温通道 (29) 近距离设置在温控器或温控探头 (43) 的一侧贯通连接降温, 或者所述降温风扇 (45) 远距离 通过风道与温控器或温控探头 (43) 贯通连接降温; 所述降温风扇 (45) 的风速至少小于每小时3公里; 低风速加速下发热件对周围的环。
8、境 加热均匀; 所述气流的气体为外部空气或至少主要的气体为外部空气; 所述降温风扇 (45) 风道固定连接在主体上; 所述降温通道 (29) 为独立设置或降温通道 (29) 为组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烤锅, 其特征是所述大身 (1) 内还设置有电机 (8) , 锅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5662119 A 2 体 (3) 与电机 (8) 的输出轴相接, 食物翻滚装置包括食物翻滚器 (12) ; 所述食物翻滚器 (12) 设置在锅体 (3) 内, 食物翻滚器 (12) 与锅体 (3) 相对旋转运动对锅 体 (3) 内的食物进行搅拌翻转; 所述锅体 (3。
9、) 内还设置有用于搁置食物或者食物托盘的支架 (16)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能烤锅, 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取放锅体 (3) 的分体式把 手 (15)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节能烤锅, 其特征是所述锅体 (3) 与上盖 (2) 共同围成相 对密封的烹饪腔, 上盖 (2) 上设置有可遮挡上辅助发热组件 (4) 的防护罩 (10) , 防护罩 (10) 边缘与烹饪腔相对密闭; 加热风道 (5) 环绕在上盖 (2) 顶部, 或者环绕在锅体 (3) 烹饪腔的外 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节能烤锅, 其特征是所述加热风道 (5) 的进风口 (15) 开设 在防护罩 (10) 。
10、中部, 出风口 (30) 开设在防护罩 (10) 外部, 上盖 (2) 内设置有可把进风口 (15) 进入的空气抽至出风口 (30) 排出的加热风机 (6) , 加热风机 (6) 位于上辅助发热组件 (4) 上 部; 或者, 加热风道 (5) 的进风口 (15) 设置在锅体 (3) 烹饪腔的内侧壁, 出风口 (30) 设置在锅 盖 (4) 与防护罩 (10) 之间, 锅体 (3) 内设置有可把进风口 (15) 进入的空气抽至出风口 (30) 排 出的加热风机 (6) , 加热风机 (6) 位于烹饪腔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节能烤锅, 其特征是所述上辅助发热组件 (4) 为卤素管、。
11、 碳素管、 石英管、 金属管或发热丝, 下主发热组件 (7) 为金属发热管。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5662119 A 3 一种节能烤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烤锅。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炒锅一般包括可提供加热上盖和加热大身。 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高, 单一的烘烤功能很难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 针对这种状况, 有些厂商作了些改进, 如中 国专利文献号CN 202341751 U于2012年7月25日公开了一种立体加热多功能炒锅, 特别是 一种家用小型一种立体加热多功能炒锅, 包括铰接在锅体 (3) 上的锅盖, 锅体 (3) 内设有内 置锅胆的。
12、烹饪腔, 翻转装置设置在锅胆内, 其锅盖对应锅胆顶部设置有上辅助发热组件, 其 产生热流和热辐射对食物顶部和侧部加热; 锅体 (3) 对应锅胆的底部设置有下主发热组件, 其对食物底部传导加热; 锅盖或者锅体 (3) 内设置有环绕锅胆内循环的加热风道。 锅体 (3) 与锅盖共同围成相对密封的烹饪腔, 锅盖上设置有可遮挡上辅助发热组件的防护罩, 防护 罩边缘与烹饪腔相对密闭; 加热风道环绕在锅盖顶部, 或者环绕在锅体 (3) 烹饪腔的外部。 本发明的内循环加热风道, 使锅胆内产生对流, 对食物立体加热, 食物的受热面积得到最大 化, 受热更均匀, 彻底解决食物受热不均的问题。 0003 其缺点是功。
13、率大, 机体外壳温度高, 需要高温材料价钱贵, 机体外观配件老化快, 清洗不方便, 生产成本较高, 所以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 操作灵活、 烹饪效果好、 易装拆、 易清 洁、 适用范围广的一种节能烤锅, 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0005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节能烤锅, 主体包括大身、 上盖、 加热器、 大身内设置有锅体、 锅体内设置有食物翻滚装置、 加热腔、 降温风扇, 所述主体上设置上下加热器, 其特征是所 述加热腔的外部设置降温风扇; 所述降温风扇下游设置温控器或温控探头; 所述降温风扇对温控器或温控探头吹气降温延长温控器或温控探头的加热。
14、工作时间, 或缩短温控器或温控探头停止工作的断电时间, 从而缩短总工作时间; 或对加热器吹气让 加热器加热均匀。 0006 所述降温风扇或降温通道设置在温控器或温控探头的下部或一侧, 降温风扇或降 温通道进气端与外部贯通连接, 降温风扇或降温通道出气端指向温控器或温控探头, 降温 风扇或降温通道通过将外部的低温空气吹向温控器或温控探头降温; 所述降温风扇或降温通道的出气口设置在大身上; 所述温控器或温控探头设置在隔热层, 或发热体上; 所述加热器至少设置两个, 分别设置在上盖和大身上; 所述降温风扇或降温通道设置上盖或大身上。 0007 所述降温风扇或降温通道的低温气流至少一部份吹过温控器或温。
15、控探头表面降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105662119 A 4 温, 或至少一部份低温气流吹过下发热件转换成升温气流入锅体外部与隔热层内侧之间, 进入锅体内部, 沿上盖与大身之间的缝隙或主体上的缝隙流出主体外部, 将水蒸气加速排 出主体外部, 加速食物的干燥和表面硬化, 缩短食物的加热时间, 保持锅体内各个食物之间 的缝隙高温状态一致, 减小食物之间的缝隙温度差, 提高底部发热件的效率, 强迫下发热件 加热时的向底部辐射损失的热能转换成升温气流进入锅体内, 对锅体内的食物辅助加热, 实现下发热件的发热量与上发热件的发热量一致, 或下发热件的发热量大于上发热件的发 热量。 0008 。
16、所述降温风扇或降温通道的低风速将下发热件损失的热量慢速流动; 所述降温风扇或降温通道设置在发热件的下部或一侧, 气流由下至上缓慢流动, 致使 发热件保持高温状态发热均匀, 扩大锅体均匀受热的面积, 至少扩大锅体侧部的均匀受热 的面积, 或者, 至少扩大锅体底部的均匀受热的面积, 气流沿隔热中层与发热件之间的间隙 向上流动, 经过锅体侧部进入锅体开口, 至少一部份的气体带着水份沿主体上的缝隙流出。 0009 所述降温风扇或降温通道近距离设置在温控器或温控探头的一侧贯通连接降温, 或者所述降温风扇远距离通过风道与温控器或温控探头贯通连接降温; 所述降温风扇的风速至少小于每小时公里; 低风速加速下发。
17、热件对周围的环境加热均 匀; 所述气流的气体为外部空气或至少主要的气体为外部空气; 所述降温风扇风道固定连接在主体上; 所述降温通道为独立设置或降温通道为组合而成。 0010 所述大身内还设置有电机, 锅体与电机的输出轴相接, 食物翻滚装置包括食物翻 滚器。 0011 所述食物翻滚器设置在锅体内, 食物翻滚器与锅体相对旋转运动对锅体内的食物 进行搅拌翻转; 所述锅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搁置食物或者食物托盘的支架。 0012 还包括用于取放锅体的分体式把手。 0013 所述锅体与上盖共同围成相对密封的烹饪腔, 上盖上设置有可遮挡上辅助发热组 件的防护罩, 防护罩边缘与烹饪腔相对密闭; 加热风道环绕在上。
18、盖顶部, 或者环绕在锅体烹 饪腔的外部。 0014 所述加热风道的进风口开设在防护罩中部, 出风口开设在防护罩外部, 上盖内设 置有可把进风口进入的空气抽至出风口排出的加热风机, 加热风机位于上辅助发热组件上 部; 或者, 加热风道的进风口设置在锅体烹饪腔的内侧壁, 出风口设置在锅盖与防护罩之 间, 锅体内设置有可把进风口进入的空气抽至出风口排出的加热风机, 加热风机位于烹饪 腔外部。 0015 所述上辅助发热组件为卤素管、 碳素管、 石英管、 金属管或发热丝, 下主发热组件 为金属发热管。 0016 本发明采用电机驱动锅体绕其轴心转动, 使位于锅体内与大身连接的食物翻滚器 与锅体产生相对运动。
19、, 与食物翻滚器相接的弹簧铲在推动食物的过程中, 放置于锅体内的 食物在食物翻滚器的作用下翻滚, 食物均匀受热, 该食物在从出风口送出的冷风作用下能 够获得外硬内软的烹饪效果, 进一步提升了烹饪风味。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105662119 A 5 0017 本发明中的出风口的开口方向朝向食物翻滚装置与锅体的重合处, 对仅在该重合 处的食物进行表面降温, 而不影响其它区域内的食物的常规烹饪, 在确保烹饪质量的基础 上, 提高了烹饪效率。 0018 本发明在锅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搁置食物或者食物托盘的支架, 在加热器设置在上 盖上时, 可以缩短食物与加热器之间的距离, 提高温升, 满足。
20、烧烤类食物的烹饪需求。 0019 本发明中的食物翻滚装置包括食物翻滚器和弹簧铲, 弹簧铲在食物的翻滚中主要 起辅助作用, 可以进一步提升食物的翻滚效果; 为了便于取放锅体, 还提供了分体式把手。 0020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 操作灵活、 烹饪效果好、 易装拆、 易清洁、 适用范围广的 特点。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上下散热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25 参见图1-图 3, 本一种节能烤锅, 包括大身1、 上盖2。
21、、 加热器4、 大身1内设置有锅体 3、 锅体3内设置有食物翻滚装置、 加热腔、 降温风扇45, 其特征是所述加热腔的外部设置降 温风扇45或降温通道29; 所述降温风扇45的出气口或降温通道29上设置温控器或温控探头43; 所述降温风扇45或降温通道29对温控器或温控探头43吹气降温延长温控器或温控探 头43的加热工作时间, 或缩短温控器或温控探头43停止工作的断电时间, 从而缩短总工作 时间。 0026 所述降温风扇45或降温通道29设置在温控器或温控探头43的下部或一侧, 降温风 扇45或降温通道29进气端与外部贯通连接, 降温风扇45或降温通道29出气端指向温控器或 温控探头43, 降。
22、温风扇45或降温通道29通过将外部的低温空气吹向温控器或温控探头43降 温; 所述降温风扇45或降温通道29的出气口设置在大身上; 所述温控器或温控探头43设置在隔热层91, 或发热体上; 所述加热器4至少设置两个, 分别设置在上盖和大身上; 所述降温风扇45或降温通道29设置上盖或大身上。 0027 所述降温风扇45或降温通道29的低温气流至少一部份吹过温控器或温控探头43 表面降温, 或至少一部份低温气流吹过下发热件转换成升温气流入锅体3外部与隔热层91 内侧之间, 进入锅体3内部, 沿上盖与大身之间的缝隙或主体上的缝隙流出主体外部, 将水 蒸气加速排出主体外部, 加速食物的干燥和表面硬化。
23、, 缩短食物的加热时间, 保持锅体3内 各个食物之间的缝隙高温状态一致, 减小食物之间的缝隙温度差, 提高底部发热件的效率, 强迫下发热件加热时的向底部辐射损失的热能转换成升温气流进入锅体3内, 对锅体3内的 食物辅助加热, 实现下发热件的发热量与上发热件的发热量一致, 或下发热件的发热量大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105662119 A 6 于上发热件的发热量。 0028 所述降温风扇45或降温通道29的低风速将下发热件损失的热量慢速流动; 所述降温风扇45或降温通道29设置在发热件的下部或一侧, 气流由下至上缓慢流动, 致使发热件保持高温状态发热均匀, 扩大锅体3均匀受热的面积,。
24、 至少扩大锅体3侧部的均 匀受热的面积, 或者, 至少扩大锅体3底部的均匀受热的面积, 气流沿隔热中层与发热件之 间的间隙向上流动, 经过锅体3侧部进入锅体3开口, 至少一部份的气体带着水份沿主体上 的缝隙流出。 0029 所述降温风扇45或降温通道29近距离设置在温控器或温控探头43的一侧贯通连 接降温, 或者所述降温风扇45远距离通过风道与温控器或温控探头43贯通连接降温; 所述降温风扇45的风速至少小于每小时3公里; 低风速加速下发热件对周围的环境加 热均匀; 所述气流的气体为外部空气或至少主要的气体为外部空气; 所述降温风扇45风道固定连接在主体上; 所述降温通道29为独立设置或降温通。
25、道29为组合而成。 0030 所述大身1内还设置有电机8, 锅体3与电机8的输出轴相接, 食物翻滚装置包括食 物翻滚器12。 0031 所述食物翻滚器12设置在锅体3内, 食物翻滚器12与锅体3相对旋转运动对锅体3 内的食物进行搅拌翻转; 所述锅体3内还设置有用于搁置食物或者食物托盘的支架16。 0032 还包括用于取放锅体3的分体式把手15。 0033 所述锅体3与上盖2共同围成相对密封的烹饪腔, 上盖2上设置有可遮挡上辅助发 热组件4的防护罩10, 防护罩10边缘与烹饪腔相对密闭; 加热风道5环绕在上盖2顶部, 或者 环绕在锅体3烹饪腔的外部。 0034 所述加热风道5的进风口15开设在防。
26、护罩10中部, 出风口30开设在防护罩10外部, 上盖2内设置有可把进风口15进入的空气抽至出风口30排出的加热风机6, 加热风机6位于 上辅助发热组件4上部; 或者, 加热风道5的进风口15设置在锅体3烹饪腔的内侧壁, 出风口 30设置在锅盖4与防护罩10之间, 锅体3内设置有可把进风口15进入的空气抽至出风口30排 出的加热风机6, 加热风机6位于烹饪腔外部。 0035 所述上辅助发热组件4为卤素管、 碳素管、 石英管、 金属管或发热丝, 下主发热组件 7为金属发热管。 0036 所述上发热件设置在反射罩的下部内侧, 降温风扇设置反射罩的上部, 降温风扇 直接或间接对反射罩进行降, 降温风。
27、扇一端与外部空气贯通, 另一端通过反射罩与烤炉内 腔贯通, 将外部的降温气流吸收吹向反射罩侧或发热件一侧, 至少隔断一部份上升热流对 外壳的热辐射。 0037 所述降温风扇将外部的低温空气流经反射罩或发热件, 转换或升温气流向下运 动, 带动或强迫高温热流向下流动到食物表面, 对食物表面进行烧结, 将食物表面的水气沿 上盖与下主体之间的缝隙流出, 加速主体内腔的升温, 缩短食物加热的时间, 将上升排放的 热流强迫回流到主体内腔, 同时降温上部外壳, 起到防烫作用。 0038 所述上盖上设置第一反射罩和第二反射罩双层反射罩, 或者, 只设置单层反射罩。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1056。
28、62119 A 7 0039 所述降温风扇或降温风道出口设置在反射罩上部或侧部。 0040 所述降温风扇的降温气流至少一部份沿反射罩外壁或内壁流动外部到主体内腔。 0041 所述降温风扇近距离或远距离设置在降温进风口上或一侧。 0042 所述降温风扇设置在上盖或下主体上。 0043 所述降温风道设置在上盖内部, 进气口位于上盖上。 0044 所述降温风道设置在上盖与下主体之间, 所述降温风道横贯下主体和上盖之间, 进气口设置在下主体上, 位置下主体底部或下部。 0045 所述上盖上设置温控器或温控探头, 位于降温风扇的下游, 降温风扇对温控器或 温控探头降温延长温控器或温控探头的通电时间, 或。
29、缩短温控器或温控探头的断电时间,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缩短食物的加热工作周期或时间, 达到相对高温加热时间长, 排水份 快, 对上盖外壳降温防烫, 加速内外空气交换, 减少油烟, 缩短总体工作时间。 0046 所述降温风扇为低转速电机, 每分钟至少低于3000转, 风速每小时至少低5公里, 低风速不会导致加热腔的温度低于190度。 0047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髓的条件下, 本领域技术人员 所做的任何变动, 都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105662119 A 8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9 CN 105662119 A 9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10 CN 105662119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