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冻管管盖的改进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冷冻管管盖的改进结构.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47749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12.31 CN 204047749 U (21)申请号 201420549662.X (22)申请日 2014.09.24 A01N 1/02(2006.01) A01N 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浙江硕华医用塑料有限公司 地址 313220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钟管镇龙 山路 148 号 (72)发明人 谢小良 孙晓晓 蒋峥嵘 蒋险峰 徐妙眉 (74)专利代理机构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33232 代理人 裴金华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冷冻管管盖的改进结构 (5。
2、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 种冷冻管管盖的改进结构, 包括盖体和管体, 所述 盖体包括手拧部和旋盖部, 所述旋紧部包括外保 护体和内旋紧体, 所述外保护体和所述内旋紧体 之间形成管体腔, 所述内旋紧体外圈设有外螺纹, 所述管体的管口设有内螺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 冻存管管盖大大降低了污染的几率, 密封效果好, 不影响管内物质的倒出, 易于旋拧操作, 强度高, 节省材料, 制作成本低。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3、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47749 U CN 204047749 U 1/1 页 2 1. 一种冷冻管管盖的改进结构, 包括盖体 (1) 和管体 (2)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盖体 (1) 包 括手拧部 (11) 和旋盖部 (12) , 所述旋紧部 (12) 包括外保护体 (121) 和内旋紧体 (122) , 所 述外保护体 (121) 和所述内旋紧体 (122) 之间形成管体腔 (123) , 所述内旋紧体 (122) 外圈 设有外螺纹 (1221) , 所述管体 (2) 的管口设有内螺纹 (21)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冻管管盖的改进结构。
4、,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管体 (2) 的顶端 抵住所述管体腔 (123) 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冷冻管管盖的改进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管体 (2) 的顶端 与所述管体腔 (123) 的顶端之间设有密封圈 (3)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冷冻管管盖的改进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管体腔 (123) 的 顶端面设有密封槽 (124) , 所述密封圈 (3) 固定在所述密封槽 (124) 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冻管管盖的改进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旋紧体 (122) 上设于移液腔 (125) 。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冷冻管管盖的改进结构, 其。
5、特征在于 : 所述手拧部 (11) 的 外径小于所述旋盖部 (12) 的外径。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一种冷冻管管盖的改进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手拧部 (11) 的 顶部设有识别贴槽 (111) 。 8.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一种冷冻管管盖的改进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手拧部 (11) 上 设有多个轴向凸棱 (112) 。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冷冻管管盖的改进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螺纹 (21) 为 相互之间设有缺口的内螺纹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冻管管盖的改进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螺纹 (21) 为 相互之间设有缺口的内螺纹点。 权 。
6、利 要 求 书 CN 204047749 U 2 1/2 页 3 一种冷冻管管盖的改进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涉及一种冻存管, 具体涉及一种冷冻管管盖的改 进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冻存管是用于低温储存细胞或其它物质的一种器材, 包括管盖和管体, 目前管体 与管盖之间有采用外旋式的, 也有采用内旋式的, 各有其优缺点, 但是不管是哪种结构, 管 盖上与管体的螺旋连接部分均暴露在外。在取冻存管里的物质时, 需要操作人员将冻存管 的管盖和管体分离, 操作者不仅需要手持管盖和管体, 还需要同时手持吸管吸取物质。 尤其 是需要无菌操作的情况下, 更加大了操作者的操作。
7、难度, 操作者同时手持管盖、 管体以及吸 管时很容易接触到管体的开口部分, 使得无菌操作失败, 这样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要求 较高, 而且暴露在外的螺旋连接部分很容易被污染。专利号为 CN203393147 的中国专利于 2014 年 1 月 15 日公开了一种冻存管用的管盖及冻存管, 该管盖包括中空的壳体, 所述中空 的壳体内部设有隔断片, 所述隔断片将所述壳体分隔为一端封闭的两部分, 所述两部分分 别为第一管状部件、 第二管状部件, 所述第一管状部件和所述第二管状部件能够分别与一 个管体配合连接, 管盖同时连接两个管体时, 当其中一个管体用来放置菌种时, 另一个管体 则相当于延长了传统意义。
8、上的管盖的长度, 大大减少了重复开关管盖管体以移取菌种时, 操作者接触到管体的开口部分的风险, 方便无菌操作过程中对于冻存管的取用。但是这种 冻存管总是两个连体, 当仅需使用一个的情况下, 造成了浪费, 制作时也浪费材料, 加大了 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冻管管盖的改进结构, 易于旋拧操作, 能有效降 低污染几率, 强度大, 节省材料, 制作成本低。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 一种冷冻管管盖的改进结 构, 包括盖体和管体, 所述盖体包括手拧部和旋盖部, 所述旋紧部包括外保护体和内旋紧 体, 所述外保护体和所述内旋紧体之间。
9、形成管体腔, 所述内旋紧体外圈设有外螺纹, 所述管 体的管口设有内螺纹。 0005 该技术方案采用由外保护体和内旋紧体构成的旋紧部, 可以利用外保护体起到阻 挡污染物落入内旋紧体的作用, 降低污染几率, 同时采用管内内旋式的连接方式, 密封效果 更好。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内旋紧体上设于移液腔。需要时, 可以用于暂时存放液体, 方便使 用, 而且再次盖上管盖时, 内旋紧体进入管体内, 移液腔上残留的液体落入管内, 不会滴在 管外。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管体的顶端抵住所述管体腔的顶端。增加冻存管的强度。 0008 作为优选, 所述管体的顶端与所述管体腔的顶端之间设有密封圈, 可以起到。
10、密封 说 明 书 CN 204047749 U 3 2/2 页 4 作用, 保证冻存管的密封性,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管体腔的顶端面设有密封槽, 所述密封圈固定在所述密封槽内。 由 于打开管盖时, 经常会带动密封圈, 设置密封槽, 将密封圈置于槽内, 可以加紧密封圈的固 定。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手拧部的外径小于所述旋盖部的外径。在手拧部与旋盖部连接处 形成一个阶梯结构, 方便旋拧操作。 0011 作为优选, 所述手拧部的顶部设有识别贴槽, 可以贴上不同标签, 起到标识作用。 0012 作为优选, 所述手拧部上设有多个轴向凸棱, 增大摩擦, 方便旋拧操作。 0013 作为优选, 所。
11、述内螺纹为相互之间设有缺口的内螺纹段。 0014 作为优选, 所述内螺纹为相互之间设有缺口的内螺纹点。 0015 如果采用传统的内螺旋结构, 在向管内加液或管内液体的倒出时, 会有一定的阻 碍作用, 导致管内液体有残留, 影响操作以及准确度, 而且管口的内螺纹采用段式或点式结 构, 不会影响向管内加液或管内液体的倒出。 0016 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冻 存管管盖大大降低了污染的几率, 密封效果好, 不影响管内物质的倒出, 易于旋拧操作, 强 度高, 节省材料, 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7 附图 1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
12、; 0018 附图 2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 0019 附图 3 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1 如附图1、 2、 3所示的一种冷冻管管盖的改进结构, 包括盖体1和管体2, 其中, 盖体 1 包括手拧部 11 和旋盖部 12, 手拧部 11 的外径小于旋盖部 12 的外径, 手拧部 11 的顶部设 有识别贴槽 111, 侧面上设有多个轴向凸棱 112。旋紧部 12 又包括外保护体 121 和内旋紧 体 122, 外保护体 121 和内旋紧体 122 之间形成管体腔 123, 内旋紧体 122 去下表面, 内旋紧 体 122 管状体形成移液腔 125 ; 内旋紧体 122 外圈设有外螺纹 1221, 管体 2 的管口设有与外 螺纹1221适配的内螺纹21, 内螺纹21为相互之间设有缺口的内螺纹段或内螺纹点, 本实施 例为内螺纹段。盖紧冷冻管时, 管体 2 伸入管体腔 12 内, 通过内、 外螺纹与盖体连接, 管体 2 的顶端抵住管体腔 123 的顶端。在管体腔 123 的顶端面设有密封槽 124, 密封槽 124 内垫 有密封圈 3。 说 明 书 CN 204047749 U 4 1/1 页 5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47749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