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木乌桕茎段快速诱导再生植株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白木乌桕茎段快速诱导再生植株的方法.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3777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1.12 CN 104137779 A (21)申请号 201410378902.9 (22)申请日 2014.08.04 A01H 4/00(2006.01) A01G 1/00(2006.01) (71)申请人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 地址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昌东大道 7777 号 (72)发明人 高柱 王小玲 刘腾云 余发新 幸学俊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 36122 代理人 姚伯川 (54) 发明名称 一种白木乌桕茎段快速诱导再生植株的方法 (57) 摘要 一种白。
2、木乌桕茎段快速诱导再生植株的方 法, 该方法包括外植体培养、 外植体处理、 不定芽 诱导、 不定芽继代增殖、 不定芽生根、 整床及基质 配制、 驯化移栽方法。本发明用自配的营养液对 白木乌桕枝条进行水培复幼, 可获得新的嫩枝作 为外植体, 并通过磁力搅拌的消毒方法, 可将外植 体污染率控制在 5% 以内, 较常规处理方法降低了 15%。 本发明一种白木乌桕嫩枝茎段快速诱导植株 的方法生产周期短, 出苗迅速整齐, 生产成本低, 操作流程简单, 白木乌桕外植体污染率低于 5%, 不定芽诱导率达 85% 以上, 增殖系数达 8.0, 玻璃 化率降低 5.5%, 不定芽生根率达 95%, 移栽成活率 。
3、达 90% 以上, 能有效满足白木乌桕大规模生产的 需求, 有利于推广白木乌桕种植产业。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37779 A CN 104137779 A 1/1 页 2 1. 一种白木乌桕茎段快速诱导再生植株的方法, 包括外植体培养、 外植体处理、 不定芽 诱导、 不定芽继代增殖、 不定芽生根、 整床及基质配制、 驯化移栽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 法的步骤为 : (1) 2 月中上旬, 在树液开始流动, 。
4、但芽尚未萌动时, 在苗圃地里选取 2 4 年生的白木 乌桕优良母株, 剪取健康枝条, 用流水冲洗干净后, 在白天培养温度 (272) 、 夜间培养温 度 (232) , 光照强度 2000 Lx, 光照 12 h/d 的培养室进行营养液水培复幼 ; 每 3 天更换 一次营养液, 约 15 天后用新长出的嫩枝作为外植体 ; (2) 将步骤 (1) 的嫩枝先剪去新叶, 保留叶柄 0.1 0.2 mm, 再剪成 5 8 cm 茎段, 放 入流水中冲洗30 min ; 在无菌条件下, 用0.1% HgCl2磁力搅拌5 min, 无菌水磁力搅拌5次, 每次 2 min ; 然后将消毒后的茎段再切割成 1。
5、 2 cm 带 1 个腋芽的茎段作为接种外植体, 其中接种外植体形态学上端为平切, 下端为 45 度斜切 ; (3) 将接种外植体垂直插入诱导分化培养基 WPM + 6-BA 1.2 mg/L + NAA 0.15 mg/L + 硝酸银2.0 mg/L, 培养基内加白糖4.5%以及0.7%琼脂, pH为5.8 ; 接种后先暗培养5天, 然后转入光照培养 25 30 天, 此期间内培养室温度需为 (252), 每天光照时间 13 小 时, 光强为 2000 2500 Lx, 产生不定芽 ; (4) 将产生的不定芽切下后转接到增殖与继代培养基WPM + 6-BA 1.2 mg/L + KT 0.2。
6、5 mg/L + GA3 0.5 mg/L, 使用透气封口膜封口, 培养基内添加白糖 5.5% 以及 0.75% 琼脂, pH 为 5.8, 此期间内培养室温度需为 (252), 每天光照时间 13 小时, 光强为 2000 2500 Lx, 培养 30 35 天, 增殖出原来 6 8 倍的不定芽 ; (5) 把转接后获得的大于 2 cm 高的不定芽切下转至生根培养基 MS + NAA 0.8 mg/L + IBA 0.2 mg/L + Critric acid 80 mg/L, 培养基内添加白糖 5.5% 以及 0.75% 琼脂, pH 为 5.8, 此期间内培养室温度需为 (252), 每。
7、天光照时间 15 小时, 光强为 4000 5000 Lx, 得到生根苗 ; (6) 移栽基质配制方法是将移栽床面整平踏实后, 床宽 80 cm, 沟面宽 30 cm, 深 10 cm, 用3%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后, 将口径为6 cm、 高度10 cm的有底蜂窝育苗容器铺在床面上, 装入混合基质 ; (7) 将生根苗先在室温中度过 7 天, 再打开瓶盖度过 3 天后, 冲洗干净根部培养基 ; 放 入 0.02 mg/L NAA 溶液中浸泡 1 min 后, 移栽入混合基质中 ; 采用沟焖灌, 水深超过沟面至 1.5 cm 以内, 并用竹片拱支透光率为 45% 的遮阳网遮盖 20 天, 获得健康。
8、植株。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白木乌桕茎段快速诱导再生植株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培营养液配方为 : 四水硝酸钙 150 mg/L、 硝酸钾 80 mg/L、 硝酸铵 15 mg/L、 磷酸二氢 钾 20 mg/L、 硫酸镁 80 mg/L。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白木乌桕茎段快速诱导再生植株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基质由砻糠灰 : 泥炭 : 河沙 =1:2:1 混匀配置而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37779 A 2 1/5 页 3 一种白木乌桕茎段快速诱导再生植株的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木乌桕茎段快速诱导再生植株的方法,。
9、 属于苗木无性快速繁殖组织 培养技术领域。 0002 背景技术 白木乌桕Sapium japonicum (Sieb. et Zucc.) Pax et Hoffm.为大戟科乌桕属山 乌桕同属近缘植物, 种子较山乌桕大而不具白色蜡质假种皮, 为野生油脂植物。株高 1 8 m, 花期 5 6 月, 种子扁球形, 11 月成熟, 直径 6 9 mm。种植 2 3 年即可结籽 5 10 kg, 5 年进入盛产期, 平均结籽 50 多 kg, 最高可产 300 kg, 为不可多得的具有较好开发价值 的重要能源树种, 但限于对该生物质能源树种栽培技术掌握不够, 致使白木乌桕仍处于野 生状态。 白木乌桕的。
10、开发利用, 将丰富能源树种家族成员, 对促进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0003 白木乌桕育苗多采用种子繁殖, 但种质资源长期处于野生状态, 种子产量低, 且种 子存在当年和翌年萌发的 2 年萌发现象, 对种苗培育掌控和管理均存在重大难题, 然而目 前扦插、 嫁接等无性繁殖技术不成熟, 因此, 白木乌桕种苗培育成为人工林培育瓶颈之一。 0004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 针对目前白木乌桕种子产量低、 萌发周期长, 以及扦插和嫁接繁殖技 术不成熟, 难以满足大规模种植种苗需求的问题, 提供一种直接通过嫩枝茎段诱导再生植 株的方法。 0005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白木乌桕的。
11、外植体培养、 外植体处理、 不定 芽诱导、 不定芽继代增殖、 不定芽生根、 整床及基质配制和驯化移栽。 0006 本发明白木乌桕茎段快速诱导再生植株的方法步骤如下 : (1) 外植体培养 : 2月中上旬, 在树液开始流动, 但芽尚未萌动时, 在苗圃地里选取24 年生的白木乌桕优良母株, 剪取健康枝条, 用流水冲洗干净后, 在白天培养温度 (272) 、 夜间培养温度 (232), 光照强度 2 000 Lx, 光照 12 h/d 的培养室进行水培复幼。水培 营养液配方为 : 四水硝酸钙150 mg/L、 硝酸钾80 mg/L、 硝酸铵15 mg/L、 磷酸二氢钾20 mg/ L、 硫酸镁 80。
12、 mg/L。每 3 天更换一次营养液, 约 15 天后用新长出的嫩枝作为外植体。 0007 (2) 外植体处理 : 将嫩枝先剪去新叶 (保留叶柄 0.1 0.2 mm) , 再剪成 5 8 cm 茎段 ; 放入流水中冲洗 30 min, 在无菌条件下, 用 0.1% HgCl2磁力搅拌 5 min, 无菌水磁力 搅拌 5 次, 每次 2 min ; 然后将消毒后的茎段再切割成 1 2 cm 带 1 个腋芽的茎段作为接 种外植体, 其中接种外植体形态学上端为平切, 下端为 45 度斜切。 0008 (3) 不定芽诱导 : 将接种外植体垂直插入诱导分化培养基WPM + 6-BA 1.2 mg/L 。
13、+ NAA 0.15 mg/L + 硝酸银 2.0 mg/L, 培养基内加白糖 4.5% 以及 0.7% 琼脂, pH 为 5.8 ; 接种 后先暗培养 5 天, 然后转入光照培养 25 30 天, 此期间内培养室温度需为 (252), 每 天光照时间 13 小时, 光强为 2000 2500 Lx, 产生不定芽。 0009 (4)不定芽继代增殖 : 将产生的不定芽切下后转接到增殖与继代培养基 WPM + 6-BA 1.2 mg/L + KT 0.25 mg/L + GA3 0.5 mg/L, 使用透气封口膜封口, 培养基内添加白 说 明 书 CN 104137779 A 3 2/5 页 4 。
14、糖 5.5% 以及 0.75% 琼脂, pH 为 5.8, 此期间内培养室温度需为 (252), 每天光照时间 13 小时, 光强为 2000 2500 Lx, 培养 30 35 天, 增殖出原来 6 8 倍的不定芽。 0010 (5) 不定芽生根 : 把转接后获得的大于 2 cm 高的不定芽切下转至生根培养基 MS + NAA 0.8 mg/L + IBA 0.2 mg/L + Critric acid 80 mg/L, 培养基内添加白糖5.5%以及 0.75% 琼脂, pH 为 5.8, 此期间内培养室温度需为 (252), 每天光照时间 15 小时, 光强 为 4000 5000 Lx,。
15、 得到生根苗。 0011 (6) 整床及基质配制 : 将移栽床面整平踏实后, 床宽80 cm, 沟面宽30 cm, 深10 cm, 用3%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后, 将口径为6 cm、 高度10 cm的有底蜂窝育苗容器铺在床面上, 装入混合基质。混合基质由砻糠灰 : 泥炭 : 河沙 =1:2:1 混匀配置而成。 0012 (7) 驯化移栽 : 先将生根苗在室温中放置 7 天, 再打开瓶盖放置 3 d 后, 将根部培 养基冲洗干净, 放入0.02 mg/L NAA溶液中浸泡1 min后, 移栽入混合基质中 ; 采用沟焖灌, 水深超过沟面至 1.5 cm 以内, 并用竹片拱支透光率为 45% 的遮阳网。
16、遮盖 20 天, 获得健康植 株。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用自配的营养液对白木乌桕枝条进行水培复幼, 可 获得新的嫩枝作为外植体, 并通过磁力搅拌的消毒方法, 可将外植体污染率控制在 5% 以 内, 较常规处理方法降低了 15%。通过先暗培养茎段 5 天, 再光照培养诱导, 不定芽诱导率 在 85% 以上, 较直接光照培养不定芽诱导率提高了 11%。继代增殖系数达 8.0, 玻璃化率降 低了 5.5%, 不定芽生根率达 95%。沟焖灌保水法移栽成活率达 90% 以上, 能有效满足白木乌 桕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有利于推广白木乌桕种植产业。 0014 本发明适用于白木乌桕工厂化种苗。
17、培育。 0015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白木乌桕茎段快速诱导再生植株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实施例 1 本实施例是以枝条不经过水培复幼和外植体采用常规的消毒方法作为对照, 包括以下 步骤 : (1) 外植体培养 : 2月中上旬, 在树液开始流动, 但芽尚未萌动时, 在苗圃地里选取24 年生的白木乌桕优良母株, 剪取健康枝条, 用流水冲洗干净后, 在白天培养温度 (272) 、 夜间培养温度 (232), 光照强度 2 000 Lx, 光照 12 h/d 的培养室进行水培复幼。水培 营养液配方为 : 四水硝酸钙150 mg/L、 硝酸钾80 mg/L、 硝酸铵15 mg/L、。
18、 磷酸二氢钾20 mg/ L、 硫酸镁 80 mg/L。每 3 天更换一次营养液, 约 15 天后用新长出的嫩枝作为外植体。 0017 对照枝条剪取后, 用流水冲洗干净即可作为外植体。 0018 (2) 外植体处理 : 将嫩枝先剪去新叶 (保留叶柄 0.1 0.2 mm) , 再剪成 5 8 cm 茎段 ; 放入流水中冲洗 30 min, 在无菌条件下, 用 0.1% HgCl2磁力搅拌 5 min, 无菌水磁力 搅拌 5 次, 每次 2 min ; 然后将消毒后的茎段再切割成 1 2 cm 带 1 个腋芽的茎段作为接 种外植体, 其中接种外植体形态学上端为平切, 下端为 45 度斜切。 00。
19、19 对照外植体用 0.1% HgCl2消毒 5 min, 无菌水冲洗 5 次, 每次 2 min。 0020 (3) 不定芽诱导 : 将接种外植体垂直插入诱导分化培养基WPM + 6-BA 1.2 mg/L + 说 明 书 CN 104137779 A 4 3/5 页 5 NAA 0.15 mg/L + 硝酸银 2.0 mg/L, 培养基内加白糖 4.5% 以及 0.7% 琼脂, pH 为 5.8 ; 接种 后先暗培养 5 天, 然后转入光照培养 25 30 天, 此期间内培养室温度需为 (252), 每 天光照时间 13 小时, 光强为 2000 2500 Lx, 产生不定芽。 0021 。
20、(4)不定芽继代增殖 : 将产生的不定芽切下后转接到增殖与继代培养基 WPM + 6-BA 1.2 mg/L + KT 0.25 mg/L + GA3 0.5 mg/L, 使用透气封口膜封口, 培养基内添加白 糖 5.5% 以及 0.75% 琼脂, pH 为 5.8, 此期间内培养室温度需为 (252), 每天光照时间 13 小时, 光强为 2000 2500 Lx, 培养 30 35 天, 增殖出原来 6 8 倍的不定芽。 0022 (5) 不定芽生根 : 把转接后获得的大于 2 cm 高的不定芽切下转至生根培养基 MS + NAA 0.8 mg/L + IBA 0.2 mg/L + Cri。
21、tric acid 80 mg/L, 培养基内添加白糖5.5%以及 0.75% 琼脂, pH 为 5.8, 此期间内培养室温度需为 (252), 每天光照时间 15 小时, 光强 为 4000 5000 Lx, 得到生根苗。 0023 (6) 整床及基质配制 : 将移栽床面整平踏实后, 床宽80 cm, 沟面宽30 cm, 深10 cm, 用3%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后, 将口径为6 cm、 高度10 cm的有底蜂窝育苗容器铺在床面上, 装入混合基质。混合基质由砻糠灰 : 泥炭 : 河沙 =1:2:1 混匀配置而成。 0024 (7) 驯化移栽 : 将生根苗先在室温中度过7天, 再打开瓶盖度过3 。
22、d后, 冲洗干净根 部培养基 ; 放入0.02 mg/L NAA溶液中浸泡1 min后, 移栽入混合基质中 ; 采用沟焖灌, 水深 超过沟面至 1.5 cm 以内, 并用竹片拱支透光率为 45% 的遮阳网遮盖 20 天, 获得健康植株。 0025 本实施例试验处理接种外植体污染率可控制在 5% 以内, 对照外植体污染率在 20% 以上。不定芽诱导率在 85% 以上, 继代增殖系数达 8.0, 不定芽生根率达 95%, 移栽成活率达 90% 以上。 0026 实施例 2 本实施例是以茎段诱导培养时不经过暗培养, 而是直接进行光照培养作为对照, 包括 以下步骤 : (1) 外植体培养 : 2月中上。
23、旬, 在树液开始流动, 但芽尚未萌动时, 在苗圃地里选取24 年生的白木乌桕优良母株, 剪取健康枝条, 用流水冲洗干净后, 在白天培养温度 (272) 、 夜间培养温度 (232), 光照强度 2 000 Lx, 光照 12 h/d 的培养室进行水培复幼。水培 营养液配方为 : 四水硝酸钙150 mg/L、 硝酸钾80 mg/L、 硝酸铵15 mg/L、 磷酸二氢钾20 mg/ L、 硫酸镁 80 mg/L。每 3 天更换一次营养液, 约 15 天后用新长出的嫩枝作为外植体。 0027 (2) 外植体处理 : 将嫩枝先剪去新叶 (保留叶柄 0.1 0.2 mm) , 再剪成 5 8 cm 茎段。
24、 ; 放入流水中冲洗 30 min, 在无菌条件下, 用 0.1% HgCl2磁力搅拌 5 min, 无菌水磁力 搅拌 5 次, 每次 2 min ; 然后将消毒后的茎段再切割成 1 2 cm 带 1 个腋芽的茎段作为接 种外植体, 其中接种外植体形态学上端为平切, 下端为 45 度斜切。 0028 (3) 不定芽诱导 : 将接种外植体垂直插入诱导分化培养基WPM + 6-BA 1.2 mg/L + NAA 0.15 mg/L + 硝酸银 2.0 mg/L, 培养基内加白糖 4.5% 以及 0.7% 琼脂, pH 为 5.8 ; 接种 后先暗培养 5 天, 然后转入光照培养 25 30 天, 。
25、此期间内培养室温度需为 (252), 每 天光照时间 13 小时, 光强为 2000 2500 Lx, 产生不定芽。 0029 对照外植体接种后直接进行光照培养。 0030 (4)不定芽继代增殖 : 将产生的不定芽切下后转接到增殖与继代培养基 WPM + 6-BA 1.2 mg/L + KT 0.25 mg/L + GA3 0.5 mg/L, 使用透气封口膜封口, 培养基内添加白 说 明 书 CN 104137779 A 5 4/5 页 6 糖 5.5% 以及 0.75% 琼脂, pH 为 5.8, 此期间内培养室温度需为 (252), 每天光照时间 13 小时, 光强为 2000 2500 。
26、Lx, 培养 30 35 天, 增殖出原来 6 8 倍的不定芽。 0031 (5) 不定芽生根 : 把转接后获得的大于 2 cm 高的不定芽切下转至生根培养基 MS + NAA 0.8 mg/L + IBA 0.2 mg/L + Critric acid 80 mg/L, 培养基内添加白糖5.5%以及 0.75% 琼脂, pH 为 5.8, 此期间内培养室温度需为 (252), 每天光照时间 15 小时, 光强 为 4000 5000 Lx, 得到生根苗。 0032 (6) 整床及基质配制 : 将移栽床面整平踏实后, 床宽80 cm, 沟面宽30 cm, 深10 cm, 用3%的硫酸亚铁溶液喷。
27、洒后, 将口径为6 cm、 高度10 cm的有底蜂窝育苗容器铺在床面上, 装入混合基质。混合基质由砻糠灰 : 泥炭 : 河沙 =1:2:1 混匀配置而成。 0033 (7) 驯化移栽 : 将生根苗先在室温中度过7天, 再打开瓶盖度过3 d后, 冲洗干净根 部培养基 ; 放入0.02 mg/L NAA溶液中浸泡1 min后, 移栽入混合基质中 ; 采用沟焖灌, 水深 超过沟面至 1.5 cm 以内, 并用竹片拱支透光率为 45% 的遮阳网遮盖 20 天, 获得健康植株。 0034 本实施例接种外植体污染率可控制在 5% 以内。试验处理不定芽诱导率在 85% 以 上, 对照不定芽诱导率低于 74%。
28、。继代增殖系数达 8.0, 不定芽生根率达 95%, 移栽成活率达 90% 以上。 0035 实施例 3 本实施例是以不定芽诱导时采用封闭封口膜封口, 且培养基内加白糖 4.5% 以及 0.7% 琼脂作为对照, 包括以下步骤 : 。 0036 (1) 外植体培养 : 2 月中上旬, 在树液开始流动, 但芽尚未萌动时, 在苗圃地里选 取 2 4 年生的白木乌桕优良母株, 剪取健康枝条, 用流水冲洗干净后, 在白天培养温度 (272)、 夜间培养温度 (232), 光照强度 2 000 Lx, 光照 12 h/d 的培养室进行水 培复幼。水培营养液配方为 : 四水硝酸钙 150 mg/L、 硝酸钾。
29、 80 mg/L、 硝酸铵 15 mg/L、 磷酸 二氢钾 20 mg/L、 硫酸镁 80 mg/L。每 3 天更换一次营养液, 约 15 天后用新长出的嫩枝作为 外植体。 0037 (2) 外植体处理 : 将嫩枝先剪去新叶 (保留叶柄 0.1 0.2 mm) , 再剪成 5 8 cm 茎段 ; 放入流水中冲洗 30 min, 在无菌条件下, 用 0.1% HgCl2磁力搅拌 5 min, 无菌水磁力 搅拌 5 次, 每次 2 min ; 然后将消毒后的茎段再切割成 1 2 cm 带 1 个腋芽的茎段作为接 种外植体, 其中接种外植体形态学上端为平切, 下端为 45 度斜切。 0038 (3)。
30、 不定芽诱导 : 将接种外植体垂直插入诱导分化培养基WPM + 6-BA 1.2 mg/L + NAA 0.15 mg/L + 硝酸银 2.0 mg/L, 培养基内加白糖 4.5% 以及 0.7% 琼脂, pH 为 5.8 ; 接种 后先暗培养 5 天, 然后转入光照培养 25 30 天, 此期间内培养室温度需为 (252), 每 天光照时间 13 小时, 光强为 2000 2500 Lx, 产生不定芽。 0039 (4)不定芽继代增殖 : 将产生的不定芽切下后转接到增殖与继代培养基 WPM + 6-BA 1.2 mg/L + KT 0.25 mg/L + GA3 0.5 mg/L, 使用透气。
31、封口膜封口, 培养基内添加白 糖 5.5% 以及 0.75% 琼脂, pH 为 5.8, 此期间内培养室温度需为 (252), 每天光照时间 13 小时, 光强为 2000 2500 Lx, 培养 30 35 天, 增殖出原来 6 8 倍的不定芽。 0040 对照采用封闭封口膜封口, 且培养基内添加白糖 4.5% 以及 0.7% 琼脂。 0041 (5) 不定芽生根 : 把转接后获得的大于 2 cm 高的不定芽切下转至生根培养基 MS + NAA 0.8 mg/L + IBA 0.2 mg/L + Critric acid 80 mg/L, 培养基内添加白糖5.5%以及 说 明 书 CN 10。
32、4137779 A 6 5/5 页 7 0.75% 琼脂, pH 为 5.8, 此期间内培养室温度需为 (252), 每天光照时间 15 小时, 光强 为 4000 5000 Lx, 得到生根苗。 0042 (6) 整床及基质配制 : 将移栽床面整平踏实后, 床宽80 cm, 沟面宽30 cm, 深10 cm, 用3%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后, 将口径为6 cm、 高度10 cm的有底蜂窝育苗容器铺在床面上, 装入混合基质。混合基质由砻糠灰 : 泥炭 : 河沙 =1:2:1 混匀配置而成。 0043 (7) 驯化移栽 : 将生根苗先在室温中度过7天, 再打开瓶盖度过3 d后, 冲洗干净根 部培养基 ; 放入0.02 mg/L NAA溶液中浸泡1 min后, 移栽入混合基质中 ; 采用沟焖灌, 水深 超过沟面至 1.5 cm 以内, 并用竹片拱支透光率为 45% 的遮阳网遮盖 20 天, 获得健康植株。 0044 本实施例接种外植体污染率可控制在 5% 以内, 不定芽诱导率在 85% 以上。继代增 殖系数达 8.0, 实验处理不定芽玻璃化率控制在 6.5% 以内, 对照玻璃化率可达 12%。不定芽 生根率达 95%, 移栽成活率达 90% 以上。 说 明 书 CN 104137779 A 7 1/1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37779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