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药泥制备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山药泥制备装置.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243289.0 (22)申请日 2016.11.17 (73)专利权人 兰月斌 地址 350803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霍口畲 族乡山垄湾村里湾8号 (72)发明人 兰月斌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代理人 罗立君 (51)Int.Cl. A23L 19/10(201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山药泥制备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山药泥制备装置, 包括 上下设置的箱体和底座; 箱体上端设置有投料 口, 底座上部和箱体下。
2、端连通; 箱体内设置有开 合板机构, 开合板机构将箱体上下分隔为蒸箱和 搅拌箱, 所述开合板机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气 缸和蒸板, 蒸板水平放置且蒸板的一边与蒸箱内 壁铰接, 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搅拌箱内壁上, 气缸 的活塞杆与蒸板铰接; 蒸箱连通一蒸汽发生器; 搅拌箱内设置有搅碎机构, 搅碎机构包括竖直设 置的搅拌轴和多个弧形刀片, 弧形刀片一端固定 在搅拌轴上, 多个弧形刀片同向螺旋中心对称设 置, 搅拌轴下端与设置在底座内部的一驱动电机 的电机转轴连接。 该山药泥制备装置适用于制备 大量的山药泥, 工作效率高, 制备出的山药泥细 腻均匀。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623。
3、8328 U 2017.06.13 CN 206238328 U 1.一种山药泥制备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下设置的箱体 (3) 和底座 (4) ; 箱体 (3) 上 端设置有投料口, 底座 (4) 上部和箱体 (3) 下端连通; 箱体 (3) 内设置有开合板机构 (5) , 开合 板机构 (5) 将箱体 (3) 上下分隔为蒸箱 (31) 和搅拌箱 (32) , 所述开合板机构 (5) 包括两组对 称设置的气缸 (51) 和蒸板 (52) , 蒸板 (52) 水平放置且蒸板 (52) 的一边与蒸箱 (31) 内壁铰 接, 气缸 (51) 的缸体固定在搅拌箱 (32) 内壁上, 气缸 (51。
4、) 的活塞杆 (53) 与蒸板 (52) 铰接; 蒸 箱 (31) 连通一蒸汽发生器 (6) ; 搅拌箱 (32) 内设置有搅碎机构 (7) , 搅碎机构 (7) 包括竖直设 置的搅拌轴 (71) 和多个弧形刀片 (72) , 弧形刀片 (72) 一端固定在搅拌轴 (71) 上, 多个弧形 刀片 (72) 同向螺旋中心对称设置, 搅拌轴 (71) 下端与设置在底座 (4) 内部的一驱动电机 (8) 的电机转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药泥制备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进料斗 (1) , 进料斗 (1) 下端与投料口连通, 所述进料斗内设置有初切刀组 (2) , 所述初切刀组 (2) 。
5、包括两平行设置 的刀具 (21) , 所述刀具 (21) 包括刀具转轴 (22) , 所述刀具转轴 (22) 上设置有两个圆盘 (23) , 所述两个圆盘 (23) 之间间隔设置有条形刀片 (24)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药泥制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 (4) 和箱体 (3) 可拆卸 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山药泥制备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器, 蒸箱 (31) 内设 置有温度感应器 (91) , 蒸汽发生器 (6) 与蒸箱 (31) 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92) , 控制器分 别和温度感应器 (91) 以及阀门 (92) 电信号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
6、1/1 页 2 CN 206238328 U 2 一种山药泥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山药泥制备装置, 属于食品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山药又称薯蓣、 土薯、 山薯蓣、 怀山药等, 是药食俱佳的珍品。 在食用山药的过程 中, 人们经常将山药制备成山药泥, 直接食用或是再制作成山药饼干等。 现有的制备山药泥 的装置一般都是适用于家庭使用, 比较小型化, 对于工厂等需要大量制备山药泥, 从而制备 山药食品的不太适宜, 并且山药泥制备的不够细腻。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山药泥制备装置, 该山药泥制备装 置适用于制备大量的山药泥。
7、, 工作效率高, 制备出的山药泥细腻均匀。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山药泥制备装置, 包括上下设置的箱体和底座; 箱体上端设置有投料口, 底座 上部和箱体下端连通; 箱体内设置有开合板机构, 开合板机构将箱体上下分隔为蒸箱和搅 拌箱, 所述开合板机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气缸和蒸板, 蒸板水平放置且蒸板的一边与蒸 箱内壁铰接, 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搅拌箱内壁上, 气缸的活塞杆与蒸板铰接; 蒸箱连通一蒸汽 发生器; 搅拌箱内设置有搅碎机构, 搅碎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搅拌轴和多个弧形刀片, 弧形 刀片一端固定在搅拌轴上, 多个弧形刀片同向螺旋中心对称设置, 搅拌轴下端与设置在底 。
8、座内部的一驱动电机的电机转轴连接。 0006 其中, 所述山药泥制备装置还包括进料斗, 进料斗下端与投料口连通, 所述进料斗 内设置有初切刀组, 所述初切刀组包括两平行设置的刀具, 所述刀具包括刀具转轴, 所述刀 具转轴上设置有两个圆盘, 所述两个圆盘之间间隔设置有条形刀片。 0007 其中, 所述底座和箱体可拆卸连接。 0008 其中, 所述山药泥制备装置还包括控制器, 蒸箱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 蒸汽发生器 与蒸箱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控制器分别和温度感应器以及阀门电信号连接。 0009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 1、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制备大量的山药泥, 工作效率高, 制备。
9、出的山药泥细腻均匀。 0011 2、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初切刀组, 初切刀组能够将山药初步切割, 方便后续工作的 进行。 0012 3、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蒸箱, 将山药蒸熟后, 山药变软, 更加方便制成山药泥。 0013 4、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搅碎机构能够更好地将山药制备成山药泥。 0014 5、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开合板机构, 使得蒸箱内蒸熟的山药更加方便落至搅拌箱 内, 加快工作效率。 0015 6、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使用方便。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238328 U 3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搅碎机。
10、构正面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搅碎机构俯视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初切刀组的示意图。 0020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1 1-进料斗、 2-初切刀组、 21-刀具、 22-刀具转轴、 23-圆盘、 24-条形刀片、 3-箱体、 31-蒸箱、 32-搅拌箱、 4-底座、 5-开合板机构、 51-气缸、 52-蒸板、 53-活塞杆、 6-蒸汽发生器、 7-搅碎机构、 71-搅拌轴、 72-弧形刀片、 8-驱动电机、 91-温度感应器、 92-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3 参见图1, 一种山药泥制备。
11、装置, 包括上下设置的箱体3和底座4; 箱体3上端设置有 投料口, 底座4上部和箱体3下端连通; 箱体3内设置有开合板机构5, 开合板机构5将箱体3上 下分隔为蒸箱31和搅拌箱32, 所述开合板机构5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气缸51和蒸板52, 蒸板 52水平放置且蒸板52的一边与蒸箱31内壁铰接, 气缸51的缸体固定在搅拌箱32内壁上, 气 缸51的活塞杆53与蒸板52铰接; 活塞杆53初始为伸展状态, 收缩后带动蒸板52下移, 使得蒸 箱31和搅拌箱32连通; 蒸箱31连通一蒸汽发生器6; 参见图2和图3, 搅拌箱32内设置有搅碎 机构7, 搅碎机构7包括竖直设置的搅拌轴71和多个弧形刀片72,。
12、 弧形刀片72一端固定在搅 拌轴71上, 多个弧形刀片72同向螺旋中心对称设置, 搅拌轴71下端与设置在底座4内部的一 驱动电机8的电机转轴连接。 弧形刀片72旋转的过程中将山药搅碎成泥。 0024 参见图4, 所述山药泥制备装置还包括进料斗1, 进料斗1下端与投料口连通, 所述 进料斗内设置有初切刀组2, 所述初切刀组2包括两平行设置的刀具21, 所述刀具21包括刀 具转轴22, 所述刀具转轴22上设置有两个圆盘23, 所述两个圆盘23之间间隔设置有条形刀 片24。 初切刀组2能够将山药初步切割, 方便后续工作的进行。 0025 参见图1, 所述底座4和箱体3可拆卸连接。 这样方便将制成的山。
13、药泥取出。 0026 参见图1, 所述山药泥制备装置还包括控制器 (未示出) , 蒸箱31内设置有温度感应 器91, 蒸汽发生器6与蒸箱31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92, 控制器分别和温度感应器91以及 阀门92电信号连接。 温度感应器91感应蒸箱31内的温度, 当温度太高或太低时, 控制器控制 阀门92的关闭或开启。 002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28 将山药放入蒸箱31内, 蒸汽发生器6将蒸汽通往蒸箱31, 山药蒸熟后变软; 活塞杆 53初始为伸展状态, 然后活塞杆53收缩, 带动蒸板52下移, 从而使得蒸熟的山药掉落至搅拌 箱32中, 同时驱动电机8带动搅拌轴71转动, 多个弧形刀片72将山药搅拌成山药泥。 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 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 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238328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6238328 U 5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6238328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