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一种美洲大蠊的养殖方法.pdf

  • 上传人:e2
  • 文档编号:7285381
  • 上传时间:2019-10-02
  • 格式:PDF
  • 页数:12
  • 大小:1,010.4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64734.9

    申请日:

    20130507

    公开号:

    CN103250684A

    公开日:

    2013082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7/033

    主分类号:

    A01K67/033

    申请人:

    腾冲县福德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绍良,黄博,郭春宝

    地址:

    679100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北海乡富裕村

    优先权:

    CN201310164734A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李高峡;张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洲大蠊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取美洲大蠊1龄若虫进行无光饲养,饲养温度为29~31℃,相对湿度为80~85%,得6~8龄若虫;b、继续无光饲养80~100天,饲养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为65~75%,即可。本发明美洲大蠊养殖方法的存活率高,制备的美洲大蠊药用成分含量高,养殖周期短,成本低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美洲大蠊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取美洲大蠊1龄若虫进行无光饲养,饲养温度为29~31℃,相对湿度为80~85%,得6~8龄若虫;b、继续无光饲养80~100天,饲养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为65~75%,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饲养时,若虫的饲料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玉米40~50份、小麦10~20份、豆粕8~15份、鱼粉6~10份、蚕蛹4~10份、干酵母3~6份、米糠3~7份、豌豆3~5份、白糖1~3份、骨粉1~2份、菜籽油0.1~0.5份、食盐0.1~0.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玉米47份、小麦15份、豆粕9份、鱼粉8份、蚕蛹6份、干酵母4份、米糠4份、豌豆4份、白糖1.5份、菜籽油0.3份、骨粉1份、食盐0.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饲养时,成虫的饲料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玉米45~55份、小麦15~20份、豆粕5~9份、鱼粉3~6份、蚕蛹1~4份、干酵母2~5份、米糠7~12份、豌豆3~6份、白糖1~3份、骨粉0.5~1.5份、食盐0.1~0.5份。 5.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玉米46份、小麦16份、豆粕9份、鱼粉4份、蚕蛹3份、干酵母3份、米糠11份、豌豆4份、白糖2.6份、骨粉1份、食盐0.4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美洲大蠊1龄若虫由如下方法制得:(1)取孵化所用的编织物、孵化盘、鸡蛋托,消毒备用;(2)将编织物垫在孵化盘上,放入美洲大蠊卵鞘,将鸡蛋托扣在卵鞘上;(3)将孵化盘放置在孵化箱或孵化室中进行孵化,孵化箱或孵化室的温度为27~33℃,相对湿度为70~85%,同时,往鸡蛋托上喷水,喷水量为300~2200ml/m·d,孵化25~45天,即得1龄若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编织物是塑料编织袋或麻袋垫。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美洲大蠊卵鞘的厚度为3~4㎝;所述鸡蛋托为纸质鸡蛋托;所述温度为27~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为29~31℃。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相对湿度为70~80%;所述喷水量为900~1800ml/m·d。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量为1300~1600ml/m·d。

    说明书

    技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洲大蠊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美洲大蠊属昆虫纲,蜚蠊目,蜚蠊科,俗称蟑螂,是蜚蠊科中体积最大 的,也是世界上生命力最强、最古老,至今繁衍最成功的有翅昆虫之一,是 一种古老的化石动物。成虫体长27~40毫米,红褐色。头隐于前胸下,触角 细长、鞭状,翅长于腹部末端。前胸背板中间有较大的蝶形褐色斑纹,斑纹 的后缘有完整的黄色带纹。

    美洲大蠊是传统的中药材,常以干燥体或鲜虫入药,其性寒味咸,有毒, 有辛辣味,具有散瘀、消积、解毒、利水、消肿等功效。美洲大蠊干燥虫体 提取物,含有WHF(多元醇类、表皮生长因子)、粘氨酸、粘糖氨酸及多种氨 基酸等活性物质,具有抗炎、抗病毒、消肿、促进细胞增殖和新生肉芽组织 增长,加速病损组织修复,加快坏死组织脱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烫伤、烧伤、褥疮。随着药理研究的深入开展,临床应用 日益广泛。

    公告号为101427665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美洲大蠊的人工繁育方法:① 养殖环境将孵化工具内的已孵化的幼虫移入养殖间,养殖间内环境达到如下 要求:温度保持在28~30℃,湿度保持在65~75%范围内,温度和湿度保持 相对稳定,光照度在10~15LUX,以自然光照为主,灯光照明为辅,如果自 然光不足,增加灯光照明,光照时间为10~14个小时,提供充足的氧气,保 持良好通风;②养殖工具采用通风、能透光的横向具有多缝隙、竖向分为若 干层的芯片养殖架;③喂养熟食喂养,原料为玉米、小麦、豆粕、鱼粉、蚕 蛹、米糠、矿物质元素及添加剂,按照100kg鲜活虫配给3kg干粉料的比例 计算领料,经水混合,与水的比例为1∶1,搅拌均匀,上笼蒸熟后,放至到 27~30℃,切成小块或者粉末状,投放于每个养殖架上;④捕杀刚孵化出的 幼虫经过4~6个月的蜕变为成虫,在成虫交配产卵高峰期后一个月进行整批 捕杀,将载有需要捕杀成虫的芯片移入捕杀间,然后将捕杀间温度升高38~ 40℃,持续30分钟左右,美洲大蠊即可死亡,经后期加工处理入药;⑤孵 化将鲜卵鞘放置在孵化箱中,温度保持在29~31℃,相对湿度在80~85%, 保持黑暗、宁静和良好通风。该方法的养殖周期长,制备的美洲大蠊个体小, 氨基酸含量低,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美洲大蠊养殖方法。

    本发明美洲大蠊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美洲大蠊1龄若虫进行无光饲养,饲养温度为29~31℃,相对湿 度为80~85%,得6~8龄若虫;

    b、继续无光饲养80~100天,饲养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为65~75%, 即可。

    刚孵化的幼虫,称1龄幼虫;而后每蜕1次皮,增加1龄;美洲大蠊6~8 龄若虫,是指蜕了6~8次皮的若虫。

    无光饲养,是指在饲养期间,除喂食喂水、打扫车间时短暂开启照明灯 光外,其余时间均保持无光状态。

    饲养时,若虫的饲料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玉米40~50 份、小麦10~20份、豆粕8~15份、鱼粉6~10份、蚕蛹4~10份、干 酵母3~6份、米糠3~7份、豌豆3~5份、白糖1~3份、骨粉1~2份、 菜籽油0.1~0.5份、食盐0.1~0.5份。

    优选地,所述饲料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玉米47份、小 麦15份、豆粕9份、鱼粉8份、蚕蛹6份、干酵母4份、米糠4份、豌 豆4份、白糖1.5份、菜籽油0.3份、骨粉1份、食盐0.2份。

    饲养时,成虫的饲料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玉米45~55 份、小麦15~20份、豆粕5~9份、鱼粉3~6份、蚕蛹1~4份、干酵 母2~5份、米糠7~12份、豌豆3~6份、白糖1~3份、骨粉0.5~1.5 份、食盐0.1~0.5份。

    优选地,所述饲料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玉米46份、小 麦16份、豆粕9份、鱼粉4份、蚕蛹3份、干酵母3份、米糠11份、 豌豆4份、白糖2.6份、骨粉1份、食盐0.4份。

    步骤a所述美洲大蠊1龄若虫由如下孵化方法制得:

    (1)取孵化所用的编织物、孵化盘、鸡蛋托,消毒备用;

    (2)将编织物垫在孵化盘上,放入美洲大蠊卵鞘,将鸡蛋托扣在卵鞘上;

    (3)将孵化盘放置在孵化箱或孵化室中进行孵化,孵化箱或孵化室的温 度为27~33℃,相对湿度为70~85%,同时,往鸡蛋托上喷水,喷水量为 300~2200ml/m2·d,孵化25~45天,即得1龄若虫。

    步骤(1)中,所述编织物是塑料编织袋或麻袋垫。

    步骤(2)中:所述美洲大蠊卵鞘的厚度为3~4㎝;所述鸡蛋托为纸质 鸡蛋托;所述温度为27~31℃。优选地,所述温度为29~31℃。

    步骤(3)中,所述相对湿度为70~80%;所述喷水量为900~1800ml/m2·d。

    所述喷水量为1300~1600ml/m2·d。

    综上,本发明养殖方法通过改进养殖方法,比如,采取无光养殖,改善 孵化方法和喂养饲料等,有效地提高美洲大蠊的存活率,养殖得到的美洲大 蠊个体大,氨基酸含量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养殖周期短,生产成本 低。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 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 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 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 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美洲大蠊养殖方法

    一、孵化

    (1)将孵化所用的塑料编织袋清洗干净后晾干,同时将孵化室打扫干 净,将塑料编织袋、孵化盘、鸡蛋托等放入孵化室内,开启室内紫外消毒灯 消毒5小时以上备用;

    (2)在孵化盘底部垫上一层塑料编织袋,往孵化盘内放入约4.5㎏新鲜 美洲大蠊卵鞘,用手抚平美洲大蠊卵鞘,用鸡蛋托依次将美洲大蠊卵鞘覆盖, 在摆放鸡蛋托时应将U形凹陷面朝下,同时一定要将美洲大蠊卵鞘盖住;

    (3)将孵化盘搬入孵化室并摆放于孵化室支架上,启动孵化室的控温 控湿系统,控制孵化室温度29~31℃,相对湿度70~80%,每天往鸡蛋托表面 喷水,喷水量为1300~1600ml/m2·d,保持孵化室黑暗、通风环境。

    (4)每天密切观察美洲大蠊卵鞘孵化情况,直至孵化完成,得美洲大 蠊1龄若虫。

    二、养殖

    (一)养殖环境

    将美洲大蠊1龄若虫连同孵化盘放入已消毒的车间中,养殖间中环境要 到以下要求:

    美洲大蠊1龄若虫~美洲大蠊6~8龄若虫,温度保持在29~31℃,相对 湿度为80~85%,温湿度保持相对稳定;

    美洲大蠊6~8龄若虫之后,饲养80~100天,温度保持在28~30℃,湿 度保持在65~75%左右,温湿度保持相对稳定;

    除喂食、补水及打扫外,保持黑暗状态;通过气体交换装置,保持一定 的通风量以提供充足的氧气。

    (二)养殖工具

    层状木芯、多层养殖架、食盒、卵鞘收集器

    (三)喂养

    若虫饲料:

    称取下列原料:玉米470g;小麦150g;豆粕90g;鱼粉80g;蚕蛹60g 干酵母40g;米糠40g;豌豆40g;白糖15g;骨粉10g;菜籽油3g;食盐2g;

    制备方法如下:

    ①白糖、食盐、骨粉的预混:称取白糖、骨粉、食盐进行充分混合,混 合后装入袋中备用;

    ②各原料的混合及粉碎,依次将玉米、小麦、豆粕、鱼粉、蚕蛹、干酵 母、米糠、豌豆和步骤①中预混料进行充分混合,粉碎,过20目筛,装入袋 中备用;

    ③加水拌料:往搅拌机中倒入步骤②得到的饲料粉末,按照饲料:热水 =1:1.2重量比往饲料中加入90℃热水,同时加入菜籽油,搅拌5~10分钟后 分装入饲料桶中冷却至30℃左右,即可投喂。

    成虫饲料:

    称取原料:玉米460g、小麦160g、豆粕90g、鱼粉40g、蚕蛹30g、 干酵母30g、米糠110g、豌豆40g、白糖26g、骨粉10g、食盐4g;

    制备方法如下:

    ①白糖、食盐、骨粉的预混:称取白糖、骨粉、食盐进行充分混合,混 合后装入袋中备用;

    ②各原料的混合及粉碎:依次将玉米、小麦、豆粕、鱼粉、蚕蛹、干 酵母、米糠、豌豆和步骤①中预混料进行充分混合,粉碎,过20目筛,装 入袋中备用;

    ③加水拌料:往搅拌机中倒入饲料粉末,按照饲料:热水=1:1.2重量 比往饲料中加入90℃热水,搅拌均匀后,分装入饲料桶中冷却至30℃左右, 即可投喂。

    实施例2本发明美洲大蠊养殖方法——孵化方法参数筛选

    一、实验方法

    1、喷水量考察

    (1)将孵化所用的塑料编织袋清洗干净后晾干,同时将孵化室打扫干 净,将塑料编织袋、孵化盘、鸡蛋托等放入孵化室内,开启室内紫外消毒灯 消毒5小时以上备用;

    (2)在孵化盘底部垫上一层塑料编织袋,往孵化盘内放入约4.5㎏新鲜 美洲大蠊卵鞘,用手抚平美洲大蠊卵鞘,用鸡蛋托依次将美洲大蠊卵鞘覆盖, 在摆放鸡蛋托时应将U形凹陷面朝下,同时一定要将美洲大蠊卵鞘盖住;

    (3)将孵化盘搬入孵化室并摆放于孵化室支架上,启动孵化室的控温 控湿系统,控制孵化室温度29~31℃,相对湿度70~80%,每天往鸡蛋托表面 喷水,喷水量如下表1所示,保持孵化室黑暗、通风环境。

    (4)每天密切观察美洲大蠊卵鞘孵化情况,检测孵化程度,直至孵化 结束,计算孵化率。

    2、孵化温度考察

    (1)将孵化所用的塑料编织袋清洗干净后晾干,同时将孵化室打扫干 净,将塑料编织袋、孵化盘、鸡蛋托等放入孵化室内,开启室内紫外消毒灯 消毒5小时以上备用;

    (2)在孵化盘底部垫上一层塑料编织袋,往孵化盘内放入约4.5㎏新鲜 美洲大蠊卵鞘,用手抚平美洲大蠊卵鞘,用鸡蛋托依次将美洲大蠊卵鞘覆盖, 在摆放鸡蛋托时应将U形凹陷面朝下,同时一定要将美洲大蠊卵鞘盖住;

    (3)将孵化盘搬入孵化室并摆放于孵化室支架上,启动孵化室的控温 控湿系统,控制孵化室温度如下表2所示,相对湿度80~85%,每天往鸡蛋 托表面喷水,喷水量为1300~1600ml/m2·d,保持孵化室黑暗、通风环境。

    (4)每天密切观察美洲大蠊卵鞘孵化情况,检测孵化程度,直至孵化 结束,计算孵化时间。

    二、实验结果

    1、喷水量

    表1不同喷水量与孵化率的关系

    由表1可以看出,在保证孵化室的相对湿度70~80%的情况下,若不往 鸡蛋托上喷水,美洲大蠊的孵化率非常低,仅为35%。往鸡蛋托上喷适量的 水,喷水量为300~2200ml/m2·d时,可以有效地提高孵化率,喷水量为 900~1800ml/m2·d时,孵化率提高至50%以上,喷水量为1300~1600ml/m2·d 时,孵化率高达75%,效果最优。

    2、孵化温度

    表2不同温度与孵化时间和孵化率的关系

    孵化卵床编号 温度 孵化时间(单位:天) 孵化率 1 27~29℃ 29~45 75% 2 29~31℃ 27~37 75% 3 31~33℃ 25~35 68%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孵化时间缩短,但是孵化率也降低; 在温度为27~31℃的范围内,孵化率较高,为75%,其中,温度为27~29℃ 时,孵化时间较长;综合孵化时间和孵化率,温度为29~31℃时的孵化效果 最佳。

    实验说明,本发明养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美洲大蠊的孵化率,缩短孵化 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3本发明美洲大蠊养殖方法——光照度筛选

    1、实验方法

    选取一批同一时间孵化的美洲大蠊1龄若虫,等量分为5批,分别 转入5个不同的小型养殖车间中,第1批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养殖,另 外4批除了养殖的光照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相同。

    观察记录不同批次美洲大蠊的若虫生长时间、美洲大蠊干燥虫体的 体长和成活率。

    2、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光照对美洲大蠊生长的影响见下表

    由表3可以看出,与光照养殖方法相比,无光养殖方法的若虫生长期短, 虫体大,成活率高。

    实验说明,本发明养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美洲大蠊的存活率和品质,缩 短养殖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4本发明美洲大蠊养殖方法——若虫饲料筛选

    1、使用不同的若虫饲料配方进行养殖

    本发明配方1:

    称取原料:玉米470g;小麦150g;豆粕90g;鱼粉80g;蚕蛹60g干酵 母40g;米糠40g;豌豆40g;白糖15g;骨粉10g;菜籽油3g;食盐2g;

    制备方法如下:

    ①白糖、食盐、骨粉的预混:称取白糖、骨粉、食盐进行充分混合,混 合后装入袋中备用;

    ②各原料的混合及粉碎:依次将玉米、小麦、豆粕、鱼粉、蚕蛹、干酵 母、米糠、豌豆和步骤①中预混料进行充分混合,粉碎,过20目筛,装入袋 中备用;

    ③加水拌料:往搅拌机中倒入饲料粉末,按照饲料:热水=1:1.2重量比 往饲料中加入90℃热水,同时加入菜籽油,充分搅拌5~10分钟后分装入饲 料桶中冷却至30℃左右,即可投喂。

    本发明配方2:

    称取原料:玉米450g、小麦170g、豆粕100g、鱼粉60g、蚕蛹40g、干 酵母30g、米糠70g、豌豆40g、白糖20g、骨粉15g、菜籽油4g、食盐1g;

    制备方法如下:

    ①白糖、食盐、骨粉的预混:称取白糖、骨粉、食盐进行充分混合,混 合后装入袋中备用;

    ②各原料的混合及粉碎:依次将玉米、小麦、豆粕、鱼粉、蚕蛹、干酵 母、米糠、豌豆和步骤①中预混料进行充分混合,粉碎,过20目筛,装入袋 中备用;

    ③加水拌料:往搅拌机中倒入饲料粉末,按照饲料:热水=1:1.2重量比 往饲料中加入90℃热水,同时加入菜籽油,搅拌5~10分钟后分装入饲料桶 中冷却至30℃左右,即可投喂。

    本发明配方3:

    称取原料:玉米430g、小麦190g、豆粕80g、鱼粉90g、蚕蛹30g、干 酵母40g、米糠60g、豌豆30g、白糖20g、骨粉20g、菜籽油5g、食盐5g;

    制备方法如下:

    ①白糖、食盐、骨粉的预混:称取白糖、骨粉、食盐进行充分混合,混 合后装入袋中备用;

    ②各原料的混合及粉碎:依次将玉米、小麦、豆粕、鱼粉、蚕蛹、干酵 母、米糠、豌豆和步骤①中预混料充分混合,粉碎,过20目筛,装入袋中备 用;

    ③加水拌料:往搅拌机中倒入饲料粉末,按照饲料:热水=1:1.2重量比 往饲料中加入90℃热水,同时加入菜籽油,充分搅拌5~10分钟后分装入饲 料桶中冷却至30℃左右,即可投喂。

    本发明配方4:

    称取原料:玉米490g、小麦200g、豆粕80g、鱼粉60g、蚕蛹30g、干 酵母50g、米糠50g、豌豆20g、白糖25g、骨粉20g、菜籽油1g、食盐4g;

    制备方法如下:

    ①白糖、食盐、骨粉的预混:称取白糖、骨粉、食盐进行充分混合,混 合后装入袋中备用;

    ②原料的混合及粉碎:依次将玉米、小麦、豆粕、鱼粉、蚕蛹、干酵母、 米糠、豌豆和步骤①中预混料充分混合,粉碎,过20目筛,装入袋 中备用;

    ③加水拌料:往搅拌机中倒入饲料粉末,按照饲料:热水=1:1.2重量比 往饲料中加入90℃热水,同时加入菜籽油,搅拌5~10分钟后分装入饲料桶 中冷却至30℃左右,即可投喂。

    对比配方饲料:

    配方一:玉米粗粉900g,食盐5g,石粉5g,鱼粉50g,猪油20g,红糖 20g,混合,按照饲料:热水=1:1.2重量比往饲料中加入90℃热水,搅拌5~ 10分钟后分装入饲料桶中冷却至30℃左右,即可投喂。

    配方二(按照公告号为101427665B的专利以及公告号为101438773B的 专利记载的配方制备):玉米375g、小麦290g、豆粕125g、鱼粉65g,蚕 蛹55g、米糠100g、饲料添加剂65g。

    除了若虫饲料分别使用上述饲料以外,其余步骤按照实施例1的方 法进行美洲大蠊养殖,观察若虫期、若虫最终的体长和若虫的成活率。

    2、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见下表4:

    表4不同若虫饲料对若虫生长的影响

    若虫期(单位:天) 虫体体长(单位:mm) 成活率(单位:%) 本发明配方1 11O~130 30~34 95 本发明配方2 115~135 30~34 93 本发明配方3 120~135 30~34 93 本发明配方4 120~140 30~34 94 对比配方一 160~200 26~29 70 对比配方二 150~180 29~31 90

    由表4可以看出,与现有饲料相比,使用本发明若虫饲料配方进行养殖, 美洲大蠊若虫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个体大,生长周期短,其中,使用本 发明配方1的饲料养殖的生长周期最短,成活率最高,个体大,是最优配方。

    实验说明,本发明养殖方法可以提高美洲大蠊的存活率,提高美洲大蠊 的品质,缩短养殖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5本发明美洲大蠊养殖方法——成虫饲料筛选

    1、使用不同的成虫饲料配方进行养殖

    本发明配方1:

    称取下列原料:玉米500g、小麦180g、豆粕70g、鱼粉40g、蚕蛹 20g、干酵母30g、米糠90g、豌豆40g、白糖17g、骨粉1Og、食盐3g;

    制备方法如下:

    ①白糖、食盐、骨粉的预混:称取白糖、骨粉、食盐进行充分混合,混 合后装入袋中备用;

    ②各原料的混合及粉碎:依次将玉米、小麦、豆粕、鱼粉、蚕蛹、干 酵母、米糠、豌豆和步骤①中预混料进行充分混合,粉碎,过20目筛,装 入袋中备用;

    ③加水拌料:往搅拌机中倒入饲料粉末,按照饲料:热水=1:1.2重量 比往饲料中加入90℃热水,搅拌均匀后分装入饲料桶中冷却至30℃左右,即 可投喂。

    本发明配方2:

    称取下列原料:玉米520g、小麦140g、豆粕80g、鱼粉40g、蚕蛹 40g、干酵母20g、米糠100g、豌豆30g、白糖13g、骨粉15g、食盐2g;

    制备方法如下:

    ①白糖、食盐、骨粉的预混:称取白糖、骨粉、食盐进行充分混合,混 合后装入袋中备用;

    ②各原料的混合及粉碎,依次将玉米、小麦、豆粕、鱼粉、蚕蛹、干 酵母、米糠、豌豆和步骤①中预混料进行充分混合,粉碎,过20目筛,装 入袋中备用;

    ③加水拌料:往搅拌机中倒入饲料粉末,按照饲料:热水=1:1.2重量 比往饲料中加入90℃热水,搅拌均匀后分装入饲料桶中冷却至30℃左右,即 可投喂。

    本发明配方3:

    称取下列原料:玉米480g、小麦150g、豆粕90g、鱼粉40g、蚕蛹 30g、干酵母30g、米糠120g、豌豆20g、白糖22g、骨粉15g、食盐3g;

    制备方法如下:

    ①白糖、食盐、骨粉的预混:称取白糖、骨粉、食盐进行充分混合,混 合后装入袋中备用;

    ②各原料的混合及粉碎:依次将玉米、小麦、豆粕、鱼粉、蚕蛹、干 酵母、米糠、豌豆或步骤①中预混料进行充分混合,粉碎,过20目筛,饲 料粉末装入袋中备用;

    ③加水拌料:往搅拌机中倒入饲料粉末,按饲料:热水=1:1.2的重量 比往饲料中加入90℃热水,搅拌均匀后分装入饲料桶中冷却至30℃左右,即 可投喂。

    本发明配方4:

    称取下列原料:玉米460g、小麦160g、豆粕90g、鱼粉40g、蚕蛹 30g、干酵母30g、米糠110g、豌豆40g、白糖26g、骨粉10g、食盐4g;

    制备方法如下:

    ①白糖、食盐、骨粉的预混:称取白糖、骨粉、食盐进行充分混合,混 合后装入袋中备用;

    ②各原料的混合及粉碎,依次将玉米、小麦、豆粕、鱼粉、蚕蛹、干 酵母、米糠、豌豆和步骤①中预混料进行充分混合,粉碎,过20目筛,饲 料粉末装入袋中备用;

    ③加水拌料:往搅拌机中倒入饲料粉末,按照饲料:热水=1:1.2重量 比往饲料中加入90℃热水,搅拌均匀后分装入饲料桶中冷却至30℃左右,即 可投喂。

    对比饲料:

    配方一:玉米粗粉900g,食盐5g,石粉5g,鱼粉50g,猪油20g,红糖 20g,混合,按照饲料:热水=1:1.2重量比往饲料中加入90℃热水,搅拌均 匀后分装入饲料桶中冷却至30℃左右,即可投喂。

    配方二(按照公告号为101427665B的专利以及公告号为101438773B的 专利记载的配方制备):玉米380g、小麦280g、豆粕120g、鱼粉50g,蚕蛹 40g、米糠80g、饲料添加剂50g。

    除了成虫饲料分别使用上述饲料以外,其余步骤按照实施例1的方 法进行美洲大蠊养殖,观察美洲大蠊干燥虫体的体长、重量和氨基酸含 量。

    2、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见下表5:

    表5不同成虫饲料对成虫生长的影响

    由表5可以看出,与现有配方相比,本发明成虫饲料饲养的美洲大蠊的 个体大,氨基酸含量高,其中,使用本发明配方4养殖的美洲大蠊虫体最大、 最长,氨基酸含量较高,说明本发明配方4是最优配方。

    实验说明,本发明养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美洲大蠊的品质。

    综上,本发明养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美洲大蠊的存活率和有效成分含 量,缩短养殖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应用前景良好。

    关 键  词:
    一种 美洲 养殖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美洲大蠊的养殖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28538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