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操纵台和平地机.pdf

  • 上传人:e2
  • 文档编号:728086
  • 上传时间:2018-03-08
  • 格式:PDF
  • 页数:15
  • 大小:1.64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55831.1

    申请日:

    2013.04.28

    公开号:

    CN103243771A

    公开日:

    2013.08.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F 9/16申请日:20130428|||公开

    IPC分类号:

    E02F9/16; E02F3/80

    主分类号:

    E02F9/16

    申请人: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春灿

    地址:

    410013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36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代理人:

    桑传标;施娥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操纵台,该操纵台与机架(1)之间通过转动轴(2)连接,所述操纵台包括:定位单元,该定位单元的头部穿过操纵台的壳体(3)后分别与开设在机架上的多个定位孔(11)插拔配合,该多个定位孔(11)沿操纵台的旋转方向分布;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连接至定位单元以驱动定位单元的头部从定位孔中拔出;以及弹性复位单元,该弹性复位单元施加弹性力定位单元和/或驱动单元以将定位单元的头部从拔出定位孔的位置复位至插入定位孔的位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平地机,该平地机的操纵台为上述的操纵台。本发明能够便于操作人员将操纵台快捷、准确地调节到适合自己使用的角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操纵台,其特征在于,该操纵台与机架(1)之间通过转动轴(2)转动连接,所述操纵台包括:
    定位单元,该定位单元的头部穿过所述操纵台的壳体(3)后分别与开设在所述机架(1)上的多个定位孔(11)插拔配合,该多个定位孔(11)沿所述操纵台的旋转方向分布;
    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连接至所述定位单元以驱动所述定位单元的头部从所述定位孔(11)中拔出;以及
    弹性复位单元,该弹性复位单元施加弹性力至所述定位单元和/或驱动单元以将所述定位单元的头部从拔出所述定位孔(11)的位置复位至插入所述定位孔(11)的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纵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用于提供驱动力的驱动件和用于传递驱动力的摆动件(71);
    其中,所述摆动件(71)的第一端部(711)连接至所述定位单元,所述摆动件(71)的第二端部(712)连接至所述驱动件,并且所述摆动件(71)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预设部位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壳体(3)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纵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沿所述转动轴(2)的轴向顺次套设在所述转动轴(2)上的凸轮(721)和驱动套筒(722);
    其中,所述凸轮(721)和驱动套筒(722)的邻接部位形成配合面,所述配合面上设置有当所述凸轮(721)和驱动套筒(722)相对转动时能够使所述凸轮(721)和驱动套筒(722)沿所述转动轴(2)的轴向产生相对移动的斜面齿(7200)。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纵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721)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3)上,所述驱动套筒(722)上连接有延伸至所述壳体(3)外部的踏板(7221)。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操纵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定位销(61),该定位销(61)沿着平行于所述转动轴(2)的方向设置;
    其中,所述定位销(61)的头部形成所述定位单元的头部,并且所述摆动件(71)的第一端部(711)连接至所述定位销(61)的尾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纵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61)的尾部设置有沿所述定位销(61)的径向延伸的第一凸缘(611);
    其中,所述摆动件(71)的第一端部(711)上设置有第一顶头(7111),所述第一顶头(7111)与所述定位销(61)的第一凸缘(611)点接触。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纵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单元包括:
    第一弹性件(81),该第一弹性件(81)施加弹性预紧力至所述定位销(61)的头部;以及
    第二弹性件(82),该第二弹性件(82)施加弹性预紧力至所述摆动件(71)的第二端部(712)与所述驱动件的连接部位;并且
    所述第一弹性件(81)和第二弹性件(82)所施加的弹性预紧力的方向相反。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纵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还包括滑套(723),所述凸轮(721)、驱动套筒(722)和滑套(723)沿所述转动轴(2)的轴向顺次套设在所述转动轴(2)上;
    其中,与所述驱动套筒(722)邻接的所述滑套(723)的第一端部具有沿所述滑套(723)的径向延伸的第三凸缘(7231),所述摆动件(71)的第二端部(712)上设置有第二顶头(7121),所述第二顶头(7121)与所述滑套(723)的第三凸缘(7231)点接触;并且
    所述第二弹性件(82)套设在所述转动轴(2)上并且设置在所述滑套(723)的第二端部和所述壳体(3)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纵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3)中靠近所述定位销(61)的尾部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壳体(3)相连接的偏压止挡件(31),并且所述定位销(61)上靠近头部的位置设置有沿所述定位销(61)的径向延伸的第二凸缘(612);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81)设置在所述偏压止挡件(31)和所述第二凸缘(612)之间。

    10.
       一种平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地机的操纵台为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操纵台。

    说明书

    操纵台和平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具体地,涉及一种操纵台和平地机。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不同的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通常,平地机的操纵台设置为可以相对于机架旋转。附图中的图1和图2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的操纵台的旋转调整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操纵台能够围绕轴1001相对于下机架1003旋转,轴1001的端头用开口销1002锁定。在下机架1003上焊接有螺母,螺杆1005与螺母配合连接,在操纵台的支架1004上开设有相应的孔,螺杆1005能够从孔中穿过。螺杆1005的尾部能够伸出至操纵台的外部,具有螺纹的手柄1006能够与螺杆1005的尾部螺纹配合,以通过螺纹的预紧力将下机架1003和操纵台的支架1004紧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锁紧操纵台相对于下机架1003的位置。当需要调整操纵台的角度时,旋拧手柄1006解除螺纹预紧力,则操纵台就可以相对于下机架1003绕轴1001旋转。操作人员将操纵台旋转到期望的角度后,需要再次旋拧手柄1006,以锁紧操纵台相对于下机架1003的位置。
    但是,上述的角度调节结构采用的是螺纹锁紧,容易出现松动而导致操纵台不够稳固,对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不利。另外,调节时操作人员需要用一只手操作手柄1006,并推动操纵台进行旋转调节;当操作人员认为已经调整到位时,需要用一只手保持操纵台相对下机架1003的角度,同时需要用另一只手操作手柄1006。这样,导致调整操纵台的角度的过程中操作人员的身体位置并非处于操纵台运行状态时操作人员的身体的位置。因此,往往是当完成操纵台的角度调整,操作人员恢复至实际驾驶工作状态下的身体位置时,操作人员才会发现所调整过的角度并不是所期望的最舒适的角度。由此导致需要进行多次操作才能完成角度调整,影响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纵台和平地机,该设备能够便于操作人员将操纵台快捷、准确地调节到适合自己使用的角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操纵台,该操纵台与机架之间通过转动轴连接。操纵台包括:定位单元,该定位单元的头部穿过操纵台的壳体后分别与开设在机架上的多个定位孔插拔配合,该多个定位孔沿操纵台的旋转方向分布;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连接至定位单元以驱动定位单元的头部从定位孔中拔出;以及弹性复位单元,该弹性复位单元施加弹性力至定位单元和/或驱动单元以将定位单元的头部从拔出定位孔的位置复位至插入定位孔的位置。
    优选地,驱动单元包括用于提供驱动力的驱动件和用于传递驱动力的摆动件;其中,摆动件的第一端部连接至定位单元,摆动件的第二端部连接至驱动件,并且摆动件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预设部位可转动地连接在壳体上。
    优选地,驱动件包括沿转动轴的轴向顺次套设在转动轴上的凸轮和驱动套筒;其中,凸轮和驱动套筒的邻接部位形成配合面,配合面上设置有当凸轮和驱动套筒相对转动时能够使凸轮和驱动套筒沿转动轴的轴向产生相对移动的斜面齿。
    优选地,凸轮固定连接在壳体上,驱动套筒上连接有延伸至壳体外部的踏板。
    优选地,定位单元包括定位销,该定位销沿着平行于转动轴的方向设置;
    其中,定位销的头部形成定位单元的头部,并且摆动件的第一端部连接至定位销的尾部。
    优选地,定位销的尾部设置有沿定位销的径向延伸的第一凸缘;其中,摆动件的第一端部上设置有第一顶头,第一顶头与定位销的第一凸缘点接触。
    优选地,弹性复位单元包括:第一弹性件,该第一弹性件施加弹性预紧力至定位销的头部;以及第二弹性件,该第二弹性件施加弹性预紧力至摆动件的第二端部与驱动件的连接部位;并且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所施加的弹性预紧力的方向相反。
    优选地,驱动件还包括滑套,凸轮、驱动套筒和滑套沿转动轴的轴向顺次套设在转动轴上;其中,与驱动套筒邻接的滑套的第一端部具有沿滑套的径向延伸的第三凸缘,摆动件的第二端部上设置有第二顶头,第二顶头与滑套的第三凸缘点接触;并且第二弹性件套设在转动轴上并且设置在滑套的第二端部和壳体之间。
    优选地,在壳体中靠近定位销的尾部的位置设置有与壳体相连接的偏压止挡件,并且定位销上靠近头部的位置设置有沿定位销的径向延伸的第二凸缘;其中,第一弹性件设置在偏压止挡件和第二凸缘之间。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平地机,该平地机的操纵台为上述的操纵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定位单元、驱动单元和弹性复位单元组成的定位和角度调整结构,可以瞬动地驱动定位单元与定位孔进行插拔配合,使得操作人员不必再进行旋拧手柄的操作。尤其是,当使用踏板作为驱动部件时,操作人员只需踩踏或者释放踏板,就可以实现定位单元与定位孔的插拔配合。由此,可以使操作人员方便而准确地将操纵台调整到最舒适的操作角度,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操纵台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操纵台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操纵台的侧视图;
    图4是沿图3中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5是驱动套筒的立体图,示出驱动套筒上的斜面齿和踏板;
    图6是摆动件的主视图;
    图7是定位销的侧视图;
    图8是从图3中的方向B观察的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以下为图1和图2中使用的附图标记:
    1001轴    1002开口销  1003下机架
    1004支架  1005螺杆    1006手柄
    以下为图3至图8中使用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参考图3和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操纵台。该操纵台可转动地连接在机架1上,从而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操纵台的角度。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操纵台通过转动轴2与机架1可转动地连接,该转动轴2贯穿操纵台的两侧侧面的壳体3以及操纵台两侧的机架1设置,即转动轴2的两端与所述机架1的相对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操纵台能绕所述转动轴2转动,使得操纵台能相对机架1转动且与机架1形成一定的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操纵台包括定位单元、驱动单元和弹性复位单元。其中,定位单元通过利用可插拔件锁定或者释放操纵台与机架1之间的连接;驱动单元驱动定位单元释放操纵台与机架1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得操纵台能够相对于机架1旋转;弹性复位单元则用于将定位单元重新复位到锁定操纵台与机架1之间的连接。
    更具体地,在机架1上与所述定位单元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1,这些定位孔11沿着操纵台的旋转方向分布。定位单元的头部穿过操纵台的壳体3后,能够分别与各个定位孔11插拔配合。即,定位单元的头部能分别插入到各个定位孔11中或者从各个定位孔11中拔出。当定位单元的头部插入到定位孔11中时,该定位单元将操纵台与机架1固定连接,即,能够锁定操纵台与机架1之间的连接,从而锁定操纵台相对于机架1的位置。当定位单元的头部从定位孔11拔出时,能够释放操纵台与机架1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得操纵台能够相对于机架1旋转移动。应该理解,在0度至最大调节角度之间尽可能多地设置定位孔11时,可以提高角度调节的精度,即,可以获得更多的可供调节的角度。另外,沿着自定位单元的尾部至头部的方向,定位单元的头部可以如图7所示那样设置为渐缩的形状,同样,机架1上的定位孔11从靠近操纵台的一侧至背离操纵台的一侧也呈渐缩的形状。这样,在渐缩的部位形成插入定位孔11的引导面,有利于定位单元的头部与定位孔11之间的插拔配合。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定位单元为定位销61。该定位销61的头部形成定位单元的头部。也就是说,定位销61的头部穿过操纵台的壳体3后,能够分别与各个定位孔11插拔配合。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定位销61沿着平行于转动轴2的方向设置,以便于驱动单元的设置。具体在下文中描述。
    参考图4至图6,驱动单元连接至定位单元,用以驱动定位销61的头部从定位孔11中拔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驱动单元包括驱动件和摆动件71,驱动件用于向定位单元提供驱动力,摆动件71用以传递驱动件施加的驱动力至定位单元。其中,摆动件71的第一端部711连接至定位销61,第二端部712连接至驱动件;并且,摆动件71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壳体3上,即,摆动件71能够以其中部为中心转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中部应理解为位于第一端部711与第二端部712之间的任何预设位置均可,只要能保证摆动件71绕该中部旋转即可。这样,摆动件71形成以中部为支点的杠杆。当驱动件在摆动件71的第二端部712施加驱动力时,随着摆动件71的转动,带动连接在摆动件71的第一端部711的定位销61移动,从而驱动定位销61从定位孔11中拔出。由于摆动件71的第一端部711和第二端部712的移动方向相反,即,驱动件和定位销61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在操纵台的有限的内部空间中,定位销61可以设置成具有更大的行程范围,以确保定位销61能够有足够的行程。
    更详细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驱动件包括沿转动轴2的轴向顺次套设在转动轴2上的凸轮721、驱动套筒722和滑套72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凸轮721和驱动套筒722的邻接部位形成配合面,该配合面上设置有图5中所示的斜面齿7200。当凸轮721和驱动套筒722发生相对转动时,凸轮721和驱动套筒722沿着斜面齿7200的导向方向移动。由于凸轮721和驱动套筒722套设在转动轴2上,因此,当凸轮721和驱动套筒722发生相对转动时,凸轮721和驱动套筒722能够沿转动轴2的轴向产生相对移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凸轮721固定连接在壳体3上,驱动套筒722上连接有延伸至壳体3外部的踏板7221。当操作人员踩踏踏板7221使得驱动套筒722发生转动时,凸轮721和驱动套筒722的配合面上的斜面齿7220产生相互的推动力,使驱动套筒722沿转动轴2的轴向相对于凸轮721移动。也就是说,通过设置斜面齿7220,可以将踏板7221上的旋转扭矩转化为沿轴线方向的直线位移,从而驱动摆动件71的第二端部712沿转动轴2的轴线方向移动。并且,斜面齿7220的倾斜面具有单方向倾斜的特征,因此可以防止踏板7221逆向转动,即向上抬踏板7221时,驱动件不起作用。应该理解,通过设置斜面齿7220的斜面延伸长度,可以设定驱动套筒722的移动距离,并且该移动距离需保证定位销6能完全从定位孔中拔出。
    进一步,套设在转动轴2上的滑套723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第一端部与驱动套筒722相邻接。当驱动套筒722沿着转动轴2的轴向移动时,可以推动滑套723沿着转动轴2的轴向同步移动。在滑套723的第一端部设置有沿着滑套723的径向延伸的第三凸缘7231。通过使摆动件71的第二端部712与第三凸缘7231相连接,可以在滑套723发生移动时驱动摆动件71的第二端部712移动。
    根据上述,当操作人员踩踏踏板7221时,可以使驱动套筒722相对于凸轮721转动。如此,可以使得驱动套筒722沿转动轴2的轴向发生移动。以图4的实施例为例,驱动套筒722沿转动轴2的轴向朝向纸面的右侧移动。驱动套筒722的移动能够推动滑套723朝向纸面的右侧移动,从而驱动摆动件71的第二端部712也向纸面右侧移动。通过摆动件71绕其中部转动,可以实现摆动件的第一端部711朝向纸面左侧移动。这样,摆动件71将驱动力传递至定位销61,使得定位销61从定位孔11中拔出。藉此,操作人员只需通过踩踏踏板7221就可以驱动定位销61拔出,而不再需要改变身体位置用手来操作螺纹手柄,因此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的操作的准确性。
    参考图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摆动件71的第一端部711连接至定位销61的尾部。具体地,在定位销61的尾部设置有沿定位销61的径向延伸的第一凸缘611。摆动件71的第一端部711与第一凸缘611相连接,从而当摆动件71的第一端部711移动时能够带动定位销61移动。
    参考图6,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摆动件71的第一端部711上设置有第一顶头7111,摆动件71的第二端部712上设置有第二顶头7121。其中,第一顶头7111与第一凸缘611接触,第二顶头7121与第三凸缘7231接触。这样,摆动件71与定位销61和驱动套筒723均为点接触连接,藉此可以减小摆动件71的移动阻力,防止机械卡滞,从而确保机构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另外,摆动件71的第一端部711和第二端部712分别设置为半圆环结构。第一端部711的半圆环结构套设在定位销61的尾部的外部,第二端部712的半圆环结构套设在滑套723的外周。这样,第一端部711不会对定位销61构成径向的约束力,第二端部712不会对滑套723构成径向的约束力。藉此,可以减小摆动件71的移动阻力,防止机械卡滞。
    参考图4,弹性复位单元设置为施加弹性预紧力至定位单元和/或驱动单元,施力方向为使定位单元的头部从拔出定位孔11的位置复位至插入定位孔11的位置。具体地,弹性复位单元可以包括向定位单元施加弹性预紧力的第一弹性件81,优选地,该第一弹性件为弹簧,和向摆动件71的第二端部712与滑套723施加弹性预紧力的第二弹性件82,优选地,该第二弹性件为弹簧,以及进一步驱使踏板7221回位的第三弹性件。更具体地,第一弹性件81施加弹性预紧力至定位销61的头部,使得定位销61的头部朝向插入定位孔11的方向移动;第二弹性件82施加弹性预紧力至滑套723的第二端部,使得滑套723推动驱动套筒722回位。其中,第一弹性件81和第二弹性件82的施力方向相反。应该理解,第一弹性件81的施力方向为使得定位销61的头部插入定位孔11的方向,第二弹性件82的使得方向为使得驱动套筒722(或踏板7221)回到初始位置的方向。还应该理解,与第一弹性件81和第二弹性件82只择其一的设置方式相比,同时设置第一弹性件81和第二弹性件82的方式的复位效果更佳。
    继续参考图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靠近定位销61的尾部的位置设置有偏压止挡件31,在靠近定位销61的头部的位置设置有沿定位销61的径向延伸的第二凸缘612。其中,偏压止挡件31固定连接在壳体3上。这样,沿着定位销61的长度方向,在偏压止挡件31和第二凸缘612之间形成一定的间距,第一弹性件81可以挤压在该间距内。偏压止挡件31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当不限于将其设置成图4中所示的套筒。套筒的底部靠近定位销61的尾部设置,第二凸缘612的外周边缘能够沿套筒的内壁滑动。第一弹性件81容纳在套筒中并且套设在定位销61上。这样,当摆动件71的第一端部711不再对定位销61施加驱动力时,第一弹性件81施加弹性预紧力至第二凸缘612可以使定位销61的头部朝向插入定位孔11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弹性件82套设在转动轴2上,并且设置在滑套723的第二端部和壳体3之间。这样,踏板7221被踩下时,滑套723向靠近第二弹性件82的方向移动,将第二弹性件82压缩储能。当操作人员释放踏板7221时,驱动套筒722失去了驱动力,这时第二弹性件82释放所储存的压缩能量而向滑套723施压,从而能够使驱动套筒722回位至初始位置,即,踏板7221也回位至初始位置。另外,为了确保踏板7221能够回位,在壳体3上还设置了如图8中所示的第三弹性件,优选地,该第三弹性件为拉簧5,用以进一步拉动踏板7221复位。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平地机,该平地机具有上述的操纵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关 键  词:
    操纵台 和平 地机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操纵台和平地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2808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