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救生用具领域,涉及一种溺水者生存呼吸、水面报警器。
背景技术
人们不慎掉入水面高于身长的水中,如果不会游泳,必然会溺水。有时,英雄搭救落水者,人救活了,英雄却耗尽气力、上不了岸,不幸溺水而亡。如果好心人不会在水中救人,一接近被救者,往往会让其抓住胳膊或者抱住,因而脱身不得,一旦这样,救人者反而搭上性命,与落水者双双死亡。人在溺水时如果在水底能呼吸上空气,即使身体体力耗尽,也能在水底待援,不至于被淹死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气效果好的溺水者生存呼吸、水面报警器。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溺水者生存呼吸、水面报警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呼吸面罩、呼吸管和漂浮板,其特征在于:漂浮板上固定有声音报警器、报警灯、锂电池和开关,声音报警器和报警灯并联后,连接开关和锂电池,导线预埋在漂浮板内。
呼吸管与漂浮板之间连接有一段可伸缩空气管。
有一用于固定在人头上的帽子,帽子上可拆卸的盖有合成桶,呼吸面罩、呼吸管、压缩的可伸缩空气管和漂浮板位于帽子和合成桶围成的空间内。
可伸缩空气管,包括固定在一起的管膜、管骨圆环丝、高弹钢丝弹簧,管膜由一个个的极细直径的管骨圆环丝支持、分成连接在一起的若干小段,每一小段之间由同样直径极细的高弹钢丝弹簧连接。
或者,可伸缩空气管,包括固定在一起的管膜、管骨螺旋弹性钢丝,管膜由极细的管骨螺旋弹性钢丝支持。用管骨螺旋弹性钢丝代替管骨圆环丝和高弹钢丝弹簧,结构更简单可靠。
帽子内装有气管座,气管座与帽子之间通过绳索连接,呼吸管与可伸缩空气管的连接处固定在气管座上;可伸缩空气管压缩时位于气管座内部空间,遇水后,漂浮板脱离气管座漂浮在水面,可伸缩空气管被拉长,气管座与帽子脱离接触。
合成桶通过挂扣固定在帽子上方,帽子内侧设有脱离弹簧用于将合成桶顶开。
合成桶呈锥形。
可伸缩空气管上端的端面和侧面有进气口。
溺水者生存呼吸、水面报警器的使用方法,双手扳开挂扣,脱离弹簧将合成桶弹起,合成桶与帽子脱离,使用者将呼吸面罩从头顶拉下,戴在鼻、口部位;此时,漂浮板、空气管上端都随合成桶伸出水面,速度很快,空气管不会进水,先前被压缩在气管座中的可伸缩空气管得以释放伸长,声音报警器开始工作,报警灯不断闪烁,提示人在水中的位置;如果溺水者昏迷躺在或者卧在水中,只要在昏迷前依靠求生本能把呼吸面罩固定在口、鼻部位,任然在昏迷状态有空气呼吸,防止淹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气效果好、安全可靠,溺水者生存呼吸、水面报警器可以供人们水底呼吸,如果是不慎落水待援,该装置还可以水面报警求助。该器具均采用质轻材料制造,戴到头上并不觉得沉重。帽子上的各件是装到合成桶中的,扳开挂扣以后,各件按连接关系分离,自然发挥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压缩状态的可伸缩空气管示意图。图3为伸长状态的可伸缩空气管示意图。
图中,1、帽子,2、挂扣,3、合成桶,4、气管座,5、压缩状态的可伸缩空气管,6、出气管孔,7、呼吸面罩,8、声音报警器,9、进气口,10、脱离弹簧,11、报警灯,12、锂电池,13、空气管上端,14、漂浮板。15、空气管展开状态的管膜,16、管骨圆环丝,17、高弹钢丝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的溺水者生存呼吸、水面报警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呼吸面罩7、呼吸管和漂浮板14,漂浮板上固定有声音报警器8、报警灯11、锂电池12和开关,声音报警器和报警灯并联后,连接开关和锂电池,导线预埋在漂浮板内。
呼吸管与漂浮板之间连接有一段可伸缩空气管5。
有一用于固定在人头上的帽子1,帽子上可拆卸的盖有合成桶3,呼吸面罩、呼吸管、压缩的可伸缩空气管和漂浮板位于帽子和合成桶围成的空间内。
可伸缩空气管,包括固定在一起的管膜15、管骨圆环丝16、高弹钢丝弹簧17,管膜由一个个的极细直径的管骨圆环丝支持、分成连接在一起的若干小段,每一小段之间由同样直径极细的高弹钢丝弹簧连接。
或者,可伸缩空气管,包括固定在一起的管膜、管骨螺旋弹性钢丝,管膜由极细的管骨螺旋弹性钢丝支持。用管骨螺旋弹性钢丝代替管骨圆环丝16和高弹钢丝弹簧17,结构更简单可靠。
帽子内装有气管座4,气管座与帽子之间通过绳索连接,呼吸管与可伸缩空气管的连接处固定在气管座上;可伸缩空气管压缩时位于气管座内部空间,遇水后,漂浮板脱离气管座漂浮在水面,可伸缩空气管被拉长,气管座与帽子脱离接触。
合成桶通过挂扣2固定在帽子上方,帽子内侧设有脱离弹簧10用于将合成桶顶开。
合成桶呈锥形。
可伸缩空气管上端的端面和侧面有进气口9。
溺水者生存呼吸、水面报警器,人们入水前可戴到头上,一旦需要即可使用。
溺水者生存呼吸水面报警器作为一种防险用品置放在容易出危险的水边;一些不得不在水边或者水中进行的工作,工作者可直接戴到头上。
该器具均采用质轻材料制造,戴到头上并不觉得沉重。
帽子1直接戴到使用者头顶,但该帽子是和上部零部件集合在一起并加以固定,不是自己单独存在的。
帽子1顶上粘制有气管座4,压缩状态的空气管5置于其中部,压缩状态的空气管5如图二所示。
气管座4之上有漂浮板14,漂浮板14上载有声音报警器8、报警灯11和锂电池12,这些零部件被合成桶3罩住,用挂扣2扣在帽子1上,使得其内部的各零部件难以散落。
当需要使用溺水者生存呼吸水面报警器时,双手扳起用挂扣2,松手后,脱离弹簧10将合成桶3弹起,合成桶3与帽子1脱离。这时,使用者将呼吸面罩7从头顶拉下,戴在鼻、口部位。也是在此时,漂浮板14,空气管上端13都随合成桶3伸出水面,速度很快,空气管不会进水。
此时,先前被压缩在气管座4中的压缩状态的空气管5得以释放,变成图二15状,亦即成为空气管展开状态的管膜。
管膜由一个个的极细直径的管骨圆环丝16支持、分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每一小段之间由同样直径极细的高弹钢丝弹簧17连接。当空气管被压缩时,高弹钢丝弹簧17被压制成图二平面图所示的样子。当空气管展开后,载有声音报警器8、报警灯11和锂电池12的漂浮板14浮在水面。
漂浮板用憎水材料例如包装防震、防摔物品用的泡沫塑料制作,保证其始终漂浮在水面。成空气管展开状态的管膜15状,其长度以一般河深定制,可长于水深。空气管展开状态的管膜15的膜质轻,既有柔软性又有一定韧性,由同样质轻管骨圆环丝16和展开的高弹钢丝弹簧17支撑保持管状,上端连接漂浮板14并随其飘动。
当漂浮板14在水面漂浮时,空气管上端13随之伸出水面,当合成桶3没有飘走因而未与上部零部件分离,或者虽然分离了,但空气管上端13被植物或者其他物体覆盖、进气不畅。为此,在其侧面开有进气口9,用于备用。
当漂浮板14飘在水面时,声音报警器8开始工作,报警灯11不断闪烁。该两报警元件依靠电量持久的锂电池12供电。
由于合成桶3上部呈圆锥状,入水工作者戴着其并不妨碍在水中游泳前行。
合成桶3被弹出后,气管座4和帽子1也分离开,仅用两根绳索相连。如果溺水者昏迷躺在或者卧在水中,只要在昏迷前依靠求生本能把呼吸面罩7固定在口、鼻部位,任然在昏迷状态有空气呼吸,不至于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