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播种机,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高茬播种机。
背景技术
播种机是一种农业机械,现有技术中播种机结构主要是播种箱连接开沟器播种,覆土轮覆土,将种子盖入土中完成播种,但是,在高茬地或土块过大时,存在秸秆堆积在覆土轮侧,不但不能覆土,反而会将种子表层土推掉而漏种;同时,在高茬地播种时,现有播种机由于结构限制,无法控制播种的深浅,导致播种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有效调整播种深浅,集碎土、覆土、镇压效果与一体的多功能高茬播种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高茬播种机,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悬挂架、播种箱,安装在机架下部的开沟器,通过地轮轴安装在机架两侧的地轮,与机架通过支撑杆连接的覆土筒,在支撑杆与机架之间还设置有可调节弹簧杆,变速箱连接播种箱调节轴和地轮轴,播种箱通过输种管连接开沟器。
进一步的,所述开沟器由与机架通过U型螺钉连接的开沟杆和连接开沟杆的播种杆组成,在播种杆出种口处的杆体上设置对称一对播土刀。
更进一步的,所述开沟器设置多个,在机架上多排分布时,呈均匀交叉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地轮轮圈外表面上设置若干地轮钉。
更进一步的,所述地轮钉以地轮轴为圆心,均匀分布在地轮轮圈外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地轮与覆土筒的半径比为1:2.5。
进一步的,所述覆土筒由通过支撑杆两端的轴承座安装在支撑杆上的覆土轴和筒体组成,筒体由位于两端的挡板和位于筒体中间的连接板,以及连接在两个挡板和连接板上的筒体杆构成的镂空筒结构,筒体杆分为直杆和V形曲杆,V形曲杆的中心点位于连接板上,朝向机体行走方向。
更进一步的,在覆土筒与机架之间的支撑杆上,靠近覆土筒位置处,设置有拨草杆。
更进一步的,所述拨草杆朝向覆土筒位置为一字形,在支撑杆上设置若干调节孔,用于拨草杆与覆土筒位置的调节。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地轮和覆土轮的合理配置,以及开沟器的设计,使其在高茬地中能自由调整播种深浅,保证了播种的质量;可调节弹簧杆、拨草杆以及覆土筒的设计,使其兼具碎土、覆土、镇压多功能于一体,不会产生秸秆拥堵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悬挂架,3、播种箱,4、开沟器,41、开沟杆,42、播种杆,43、播土刀,5、地轮,51、地轮钉,6、支撑杆,7、覆土筒,71、覆土轴,72、筒体,73、挡板,74、连接板,75、筒体杆,8、可调节弹簧杆,9、变速箱,10、拨草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多功能高茬播种机,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上的悬挂架2、播种箱3,安装在机架下部的开沟器4,通过地轮轴安装在机架两侧的地轮5,与机架通过支撑杆6连接的覆土筒7,在支撑杆6与机架1之间还设置有可调节弹簧杆8,变速箱9连接播种箱3调节轴和地轮轴,播种箱3通过输种管连接开沟器4。
所述开沟器4由与机架通过U型螺钉连接的开沟杆41和连接开沟杆的播种杆42组成,在播种杆42出种口处的杆体上设置对称一对播土刀43。
所述开沟器4设置多个,在机架1上多排分布时,呈均匀交叉分布。图中分为两排前后交叉均匀分布。这种设置取决于种植种子需要的行间距。
所述地轮5轮圈外表面上设置若干地轮钉51。
所述地轮钉51以地轮轴为圆心,均匀分布在地轮5轮圈外表面上。
所述地轮5与覆土筒7的半径比为1:2.5。覆土筒在可调节弹簧杆的压簧压力下,与地面接触并滚动,而地轮直径为覆土筒直径的2.5倍,覆土筒的转速是地轮转速的2倍以上,从而有效提高了碎土、覆土、镇压效果。
所述覆土筒7由通过支撑杆两端的轴承座安装在支撑杆上的覆土轴71和筒体72组成,筒体72由位于两端的挡板73和位于筒体中间的连接板74,以及连接在两个挡板和连接板上的筒体杆75构成的镂空筒结构,筒体杆75分为直杆和V形曲杆,V形曲杆的中心点位于连接板上,朝向机体行走方向。
在覆土筒7与机架1之间的支撑杆6上,靠近覆土筒7位置处,设置有拨草杆10。
所述拨草杆10朝向覆土筒7位置为一字形,在支撑杆6上设置若干调节孔,用于拨草杆与覆土筒位置的调节。
本发明通过地轮和覆土轮的合理配置,以及开沟器的设计,使其在高茬地中能自由调整播种深浅,保证了播种的质量;可调节弹簧杆、拨草杆以及覆土筒的设计,使其兼具碎土、覆土、镇压多功能于一体,不会产生秸秆拥堵现象。
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发明内容的解释,不作为对本发明内容的限定,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所公开基础上无创造性的变动,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