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阀及口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呼吸阀及口罩.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014769.8 (22)申请日 2017.01.06 (73)专利权人 东莞市利发爱尔空气净化系统有 限公司 地址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工业东路2号一区办公 楼第六层 (72)发明人 赵俊 (51)Int.Cl. A62B 9/02(2006.01) A62B 9/06(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呼吸阀及口罩 (57)摘要 一种呼吸阀及口罩, 包括上盖、 底座以及膜 片, 。
2、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的中心固定部穿过所述 膜片中心, 所述上盖包括外环支架、 中心盖板以 及连接所述外环支架和所述中心盖板的多个连 接杆, 所述中心盖板的外边缘所在平面高于所述 外环支架的内边缘所在平面。 本实用新型呼吸阀 的膜片在呼气状态时可以大口径打开, 从而增加 了排气量, 而应用此呼吸阀的口罩因呼气时排气 量的增加, 可以减轻口罩佩戴者的憋气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6454139 U 2017.09.01 CN 206454139 U 1.一种呼吸阀, 包括上盖、 底座以及膜片, 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的中心固定部穿过所述 膜片中心, 所述上盖包括外环支架、 中。
3、心盖板以及连接所述外环支架和所述中心盖板的多 个连接杆,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盖板的外边缘所在平面高于所述外环支架的内边缘所在 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的连接杆连接所述外环支架的 内边缘与所述中心盖板的外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的连接杆为从所述中心盖板外 边缘向所述外环支架内边缘倾斜的直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的连接杆为拱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盖板为中心向所述膜片中心凹 陷的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
4、心盖板为圆盘形, 所述外环支架 为圆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片表面沿径向设置有两条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呼吸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膜片的背风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深度为所述膜片厚度的1/51/ 3。 10.一种口罩, 包括口罩本体以及固定于口罩本体两端的弹性绳,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口罩本体上的呼吸阀, 所述呼吸阀为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呼吸阀。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454139 U 2 一种呼吸阀及口罩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阀。
5、门, 尤其涉及一种呼吸阀及应用该呼吸阀的口罩, 属于生 活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日常生活和医疗领域中, 口罩应用越来越广泛, 传统的口罩在使用时由于遮挡 住了口鼻, 虽然挡住了外来的有害物质等, 但对佩带者自身排出的废气不能很快地从口罩 中排出, 另外在感冒时, 高温的呼吸环境更加剧了口鼻处气氛中水汽的含量, 导致口鼻干 涩, 舒适度差, 不利于佩带者的身体健康, 在口罩上增加口罩呼吸阀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问 题。 0003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常用呼吸阀, 一般包括上盖、 底座12和膜片11, 上盖 包括外环支架131、 中心圆盘132以及连接杆133。 如图2所示, 当有。
6、气流通过时, 膜片11打开 较小, 因而排气量较小, 容易增加口罩佩带者的憋气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一种呼吸阀, 包括上盖、 底座以及膜片, 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的中心固定部穿过所 述膜片中心, 所述上盖包括外环支架、 中心盖板以及连接所述外环支架和所述中心盖板的 多个连接杆, 所述中心盖板的外边缘所在平面高于所述外环支架的内边缘所在平面。 0005 进一步地, 所述上盖的连接杆连接所述外环支架的内边缘与所述中心盖板的外边 缘。 0006 特别地, 所述上盖的连接杆为从所述中心盖板外边缘向所述外环支架内边缘倾斜 的直杆。 0007 特别地, 所述上盖的连接杆为拱形。 0008 特别地, 。
7、所述中心盖板为中心向所述膜片中心凹陷的凹形。 0009 特别地, 所述中心盖板为圆盘形, 所述外环支架为圆环形。 0010 特别地, 所述膜片表面沿径向设置有两条凹槽。 0011 特别地, 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膜片的背风面上。 0012 特别地, 所述凹槽深度为所述膜片厚度的1/51/3。 0013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口罩, 包括口罩本体以及固定于口罩本体两端的弹性绳,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口罩本体上的呼吸阀, 所述呼吸阀为以上所述的呼吸阀。 0014 本实用新型呼吸阀的膜片在呼气状态时可以大口径打开, 从而增加了排气量, 而 应用此呼吸阀的口罩因呼气时排气量的增加, 可以减轻口罩佩戴者的憋气感。。
8、 0015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 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特征 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 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 详细说明如下。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454139 U 3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现有技术呼吸阀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现有技术呼吸阀呼气状态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呼吸阀立体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呼吸阀剖视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呼吸阀呼气状态的剖视图。 0021 图6为本实用新型。
9、实施例的呼吸阀的膜片示意图。 0022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呼吸阀优选实施方式的呼气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 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 如图3图7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呼吸阀, 包括上盖23、 底座22以及膜片21, 在膜片21 的中心有一个通孔212, 在上盖23上与膜片21中心相对应的位置有安装柱, 在底座22与膜片 21中心相对应的位置具有安装筒, 安装柱穿过通孔212后插入安装筒中, 从而使上盖23、 膜 片21与底座22固定在一起。 固定方式不作限定, 也可以是安装柱设置于底座2。
10、2上, 而安装筒 设置于上盖23上。 0025 如图3和图4所示, 上盖23包括外环支架231、 中心盖板232以及连接所述外环支架 231和所述中心盖板232的多个连接杆233, 所述中心盖板232的外边缘所在平面A高于所述 外环支架231的内边缘所在平面B, 如图4所示, A平面高于B平面可以使膜片21的外边缘抬的 更高, 即增大了膜片21的张开角度。 另一方面, 对于外部尺寸大小相同的呼吸阀, 这样的设 计可以选用更大直径的膜片, 也就是说底座的通气孔径 (吸气状态时, 通气孔径被膜片覆 盖) 可以做的更大, 从而进一步增加排气量。 0026 上盖23的连接杆233连接外环支架231的内。
11、边缘与中心盖板232的外边缘, 外环支 架231、 中心盖板232以及连接杆233可以为一体成型设计, 如图5所示。 0027 上盖23的连接杆233可以为从中心盖板232外边缘向外环支架231内边缘倾斜的直 杆, 但优选为如图3、 图4、 图5和图7所示的拱形, 这样可以使膜片21的外边缘抬的更高, 进一 步增大膜片21的张开角度。 0028 本实施例中, 呼吸阀的外部形状为圆形, 因而中心盖板232为圆盘形, 外环支架231 为圆环形, 但并不局限于此, 呼吸阀的外部形状也可以为椭圆形、 方形等, 进而设计对应的 中心盖板和外环支架形状, 在此不对中心盖板和外环支架的形状作限定。 0029。
12、 本实施例中, 中心盖板232为凹形, 即中心盖板232的中心向膜片21中心方向凹陷, 中心盖板也可以为凸形或平板形, 在此不作限定。 0030 如图6所示, 膜片21的背风面上沿径向设置有两条凹槽211, 凹槽211的深度为膜片 厚度的1/51/3, 优选为1/4。 作为优选, 膜片21的厚度为0.4mm, 凹槽211的深度为0.1mm。 凹 槽211的宽度为0.5mm3mm, 优选为1mm。 0031 需要说明的是, 凹槽211也可以设置于膜片21的迎风面上。 0032 如图7所示, 当呼吸阀处于呼气状态时, 膜片21打开, 由于凹槽211的存在, 膜片21 说 明 书 2/3 页 4 C。
13、N 206454139 U 4 可以如鸟翼状大口径打开, 从而增加了排气量。 0033 本实施例还包括一种口罩, 包括口罩本体, 固定于口罩本体两端的弹性绳, 以及设 置于所述口罩本体上的呼吸阀, 呼吸阀为以上所述的呼吸阀, 在此将不再赘述。 应用上述呼 吸阀的口罩因呼气时排气量的增加, 可以减轻口罩佩戴者的憋气感。 0034 可以理解的是,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 实施方式, 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 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在不脱离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 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 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454139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6454139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6454139 U 7 图5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6454139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