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龄刀鲚池塘串联式生态繁育养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一龄刀鲚池塘串联式生态繁育养殖方法.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305223.2 (22)申请日 2017.05.03 (71)申请人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 地址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佳木斯路265号 (72)发明人 施永海 徐嘉波 谢永德 张海明 刘永士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1203 代理人 陆林辉 (51)Int.Cl. A01K 61/10(2017.01) A01K 61/59(2017.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一龄刀鲚池塘串联式生态繁育养殖方 法 (57)摘要 一种一龄刀鲚池塘。
2、串联式生态繁育养殖方 法, 由串联式池塘构建和准备、 亲本挑选和放养、 繁育前管理、 繁育期间管理、 青虾放养、 养殖期间 管理及捕捞生产步骤组成, 其特征是用两个相邻 池塘串联, 一个作苗种池, 另一个作亲本池, 两池 的隔离塘梗埋入串联涵管, 亲本池和苗种池内各 设增氧机; 4月上、 中旬, 亲本池和苗种池进淡水; 选择一龄刀鲚作为亲本移入亲本池, 亲本放养 后, 每半个月换水1次, 换水量控制在30, 饵料 生物密度低时, 要外源生物饵料补充; 5月中旬开 始, 每天换水4-6, 抽加水持续到6月中旬, 串联 涵管水流将亲本池的鱼苗引入苗种池; 6月下旬 进入养殖期, 12月份, 用网目。
3、规格为23mm聚乙 烯网拉网捕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07223598 A 2017.10.03 CN 107223598 A 1.一种一龄刀鲚池塘串联式生态繁育养殖方法, 由串联式池塘构建和准备、 亲本挑选 和放养、 繁育前管理、 繁育期间管理、 青虾放养、 养殖期间管理及捕捞生产步骤组成, 其特征 是用两个相邻池塘作为串联式池塘, 每个池塘的面积为2-4亩, 两个池塘其中一个作为苗种 池, 另一个作为亲本池, 在两个池塘的中间隔离塘梗当中埋入一根用于串联的涵管, 管径为 30-40cm, 涵管埋于离塘底50-60cm且水面以下90-100cm处, 两边露出塘梗5。
4、0cm, 涵管两端口 用皮条网包裹, 皮条网网目规格为23mm; 亲本池设有进水口, 进水口套有60目筛绢过滤网 袋, 亲本池不设排水口; 苗种池设有排水口, 排水口用两道拦网, 第一道用皮条网围网, 网目 规格为23mm, 第二道用塑料硬质闸网, 网目为20目, 苗种池不设进水口; 亲本池和苗种池 内各设一个1.5千瓦的增氧机; 隔断式池塘使用前, 采用300斤/亩的生石灰消毒塘底, 清除 野杂鱼敌害生物; 到4月上、 中旬, 外塘水温维持在16度以上、 18度以下, 亲本池和苗种池进 淡水, 亲本池从亲本池的进水口进水, 苗种池通过亲本池经串联涵管满溢进水, 两个池塘分 3-4次进水至全部。
5、加满, 进水1周后放养亲本; 刀鲚亲本选择标准: 体表无外伤、 各鳍条无充 血、 体质健康、 无畸形、 游泳正常的一龄刀鲚作为亲本移入亲本池, 亲本规格: 体长10-13cm, 体重3.2-8.0g, 肥满度0.32以上; 亲本运输用蓝色圆桶, 桶的直径30cm, 高度32cm, 桶的容量 25升, 运鱼时桶内装水到桶高度的1/2-2/5处, 不充气, 运输密度: 10-15尾/桶, 挑选及运输 亲本一定要带水操作, 亲本池塘放养密度: 50-70尾/亩; 亲本放养后, 亲本池增氧机晴天中 午开机1.5-2.0小时, 晚上开机4.0-5.0小时, 苗种池晴天中午开启1.5-2.0小时, 晚上不。
6、开 增氧机; 亲本池每半个月换水1次, 换水量控制在30, 换水经过串联的涵管、 通过苗种池的 排水口排水; 同时, 监测亲本池饵料生物: 桡足类和枝角类, 每周监测1次, 饵料生物密度低 于1个/L, 需要捞入外源生物饵料进行补充; 到5月中旬开始, 外塘水温持续在23-24度, 池塘 刀鲚亲本进入繁殖盛季, 每天换水4-6, 换水方式: 苗种池内放置一个4寸潜水泵, 水泵外 套置网目规格为60目的网罩, 每天向外抽水5-7小时, 以降低苗种池水位, 同时水位压力差 会使亲本池水通过串联的涵管流入苗种池, 水流速度控制在0.05m/s以下, 待两个池塘水位 平后, 再通过亲本池进水口加满两个。
7、串联池塘, 每天抽加水持续到6月中旬; 繁育期间, 亲本 池增氧机晴天中午开机1.5-2.0小时, 晚上开机5.0-8.0小时, 苗种池的增氧机开启方式与 亲本池一样, 监测亲本池和苗种池内的饵料生物, 饵料生物密度低于8个/L, 需要捞入外源 生物饵料进行补充; 亲本池塘6月中下旬放养抱卵青虾, 放养密度为3斤/亩; 7月中下旬, 补 充青虾苗种, 规格2500-3000尾/斤, 放养密度为5-10斤/亩; 苗种池在9月中旬放养抱卵青 虾, 放养密度为3斤/亩; 青虾放养后, 及时投喂虾类人工颗粒饲料, 每天傍晚投喂1次, 投喂 量为虾体重的1-3; 6月下旬开始进入养殖期, 亲本池和苗种池。
8、, 增氧机晴天中午开机1h, 晚上开机8-10h, 天气恶劣则增加开机时间; 每半月换水1次, 换水量控制在30-40, 换水方 式同繁育前管理; 每隔7-10天检测苗种池塘饵料生物密度1次; 在12月份水温10度, 用网目 规格为23mm聚乙烯网拉网, 拉网捕获。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223598 A 2 一种一龄刀鲚池塘串联式生态繁育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刀鲚养殖, 尤其是一龄刀鲚池塘串联式生态繁育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刀鲚(Coilia ectenes),属鲱形目、 鳀科、 鲚属,俗称刀鱼、 毛刀鱼、 毛花鱼、 胡子 鱼、 鲚鱼。 。
9、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东海一带,凡通海的江河如辽河、 海河、 黄河、 长江、 钱塘 江均能见到, 其以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而著称, 是享有 “长江三鲜” 美誉之一的名贵洄游性鱼 类。 近几年来, 由于过度捕捞及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刀鲚资源急剧衰退, 2016 年, 我国农业部还拟将刀鲚列入保护动物名录进行了征询意见。 但市场需求却有增无减, 甚 至到了有价无市的窘境, 2016年的清明前后, 三两左右规格的刀鲚市场售价高达7000元/ 斤。 刀鲚人工繁养技术的突破和推广, 进而推进该鱼的产业化养殖生产, 可以促进渔业产业 结构的调整, 促使渔业增效、 渔民增收。 因此, 刀鲚作为人。
10、工养殖新品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 景。 0003 目前, 刀鲚繁育方式大致可分为2大类: 一大类是室内水泥池人工繁育方法, 采用 人工催产、 受精卵人工孵化、 苗种人工培育等技术方案, 此方法优点是人工繁育完全在人为 控制条件下进行的, 苗种培育成活率较高, 能获得批量的苗种, 如: 一种长江刀鲚室内集约 化人工育苗技术和一种刀鲚阶梯式繁育方法; 另一大类是生态繁育, 即采用清池消毒后, 放 入适量的2龄以上亲本, 让其自然交配、 产卵、 孵化, 苗种培育也在这个池塘中, 进行生态培 育, 适量换水, 人工干预非常少, 到鱼苗到达一定的规格, 拉网移出亲本, 此方法优点是操作 简单, 基本上不用精。
11、细化的操作, 人们接受快,不需要接受系统的培训, 如: 一种刀鱼亲鱼的 生态工厂化繁育方法和一种长江刀鲚池塘大棚生态早繁方法。 但是这些方法都基于2龄以 上的大规格刀鲚, 在生产实践发现, 有40-50的一周龄刀鲚在繁育季节会性腺发育参与繁 殖, 一龄刀鲚个体较小, 体质瘦弱, 特别是产后一龄刀鲚体质更加虚弱, 不适合人为操作, 特 别是野生驯养的一龄刀鲚更不适合人为操作, 另外一龄刀鲚怀卵量也特别少, 也不适合规 模化繁育, 所以, 一龄刀鲚不适合第一大类的人工催产的规模化人工繁育方法。 与此同时, 产卵后的一龄刀鲚亲本, 相对于2龄以上的大规格刀鲚, 体质极其虚弱, 不是适合第二大类 生态。
12、繁育方法中的在高温季节拉网移除亲本, 另外一龄刀鲚由于生长发育时间短, 不适合 进行池塘大棚早繁。 因此, 急需一套技术来安全合理地利用一龄刀鲚所产的仔鱼, 分离仔鱼 和亲本, 实现刀鲚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的双丰收。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龄刀鲚池塘串联式生态繁育养殖方法。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串联式池塘构建和准备、 亲本挑选和放养、 繁育前管理、 繁育 期间管理、 青虾放养、 养殖期间管理及捕捞生产步骤组成, 其特征是用两个相邻池塘作为串 联式池塘, 每个池塘的面积为2-4亩, 两个池塘其中一个作为苗种池(苗种培育及当年鱼种 养殖池), 另一个作为亲本池(亲本养殖。
13、及繁殖池), 在两个池塘的中间隔离塘梗当中埋入一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7223598 A 3 根用于串联的涵管, 管径为30-40cm, 涵管埋于离塘底50-60cm且水面以下90-100cm处, 两边 露出塘梗50cm, 涵管两端口用皮条网包裹, 皮条网网目规格为23mm; 亲本池设有进水口, 进水口套有60目筛绢过滤网袋, 亲本池可以不设排水口; 苗种池设有排水口, 排水口用两道 拦网, 第一道用皮条网围网, 网目规格为23mm, 第二道用塑料硬质闸网, 网目为20目, 苗种 池不设进水口; 亲本池和苗种池内各设一个1.5千瓦的增氧机; 隔断式池塘使用前, 采用300 斤。
14、/亩的生石灰消毒塘底, 清除野杂鱼敌害生物; 到4月上、 中旬, 外塘水温维持在16度以上、 18度以下, 亲本池和苗种池进淡水, 亲本池从亲本池的进水口进水, 苗种池通过亲本池经串 联涵管满溢进水, 两个池塘分3-4次进水至全部加满, 进水1周后可放养亲本; 刀鲚亲本分两 种: 一种是前一年十月份捕捞的野生刀鲚鱼苗、 经人工驯养的一龄原种亲本, 11-12月龄; 另 一种是人工繁育的一龄子代刀鲚亲本, 11月龄; 刀鲚亲本选择标准: 体表无外伤、 各鳍条无 充血、 体质健康、 无畸形、 游泳正常的一龄刀鲚作为亲本移入亲本池, 亲本规格: 体长10- 13cm, 体重3.2-8.0g, 肥满度。
15、0.32以上; 亲本运输用蓝色圆桶, 桶的直径30cm, 高度32cm, 桶 的容量25升, 运鱼时桶内装水到桶高度的1/2-2/5处, 不充气, 运输密度: 原种亲本10-15尾/ 桶, 子代亲本15-20尾/桶, 挑选及运输亲本一定要带水操作, 亲本池塘放养密度: 原种亲本 50-70尾/亩, 子代亲本200-300尾/亩; 亲本放养后, 亲本池增氧机晴天中午开机1.5-2.0小 时, 晚上开机4.0-5.0小时, 苗种池晴天中午开启1.5-2.0小时, 晚上不开增氧机; 亲本池每 半个月换水1次, 换水量控制在30, 换水经过串联的涵管、 通过苗种池的排水口排水; 同 时, 监测亲本池饵。
16、料生物: 桡足类和枝角类, 每周监测1次, 若发现饵料生物密度低于1个/L, 需要捞入外源生物饵料进行接种或者补充; 到5月中旬开始, 外塘水温持续在23-24度, 池塘 刀鲚亲本进入繁殖盛季, 每天换水4-6, 换水方式: 苗种池内放置一个4寸潜水泵, 水泵外 套置网目规格为60目的网罩, 每天向外抽水5-7小时, 以降低苗种池水位, 同时水位压力差 会使亲本池水通过串联的涵管流入苗种池, 水流速度控制在0.05m/s以下, 待两个池塘水位 平后, 再通过亲本池进水口加满两个串联池塘, 每天抽加水持续到6月中旬; 繁育期间, 亲本 池增氧机晴天中午开机1.5-2.0小时, 晚上开机5.0-8。
17、.0小时, 苗种池的增氧机开启方式与 亲本池一样, 监测亲本池和苗种池内的饵料生物, 若发现饵料生物密度低于8个/L, 需要捞 入外源生物饵料进行补充; 亲本池塘6月中下旬放养抱卵青虾, 放养密度为3斤/亩; 7月中下 旬, 补充青虾苗种, 规格2500-3000尾/斤, 放养密度为5-10斤/亩; 苗种池在9月中旬放养抱 卵青虾, 放养密度为3斤/亩; 青虾放养后, 及时投喂虾类人工颗粒饲料, 每天傍晚投喂1次, 投喂量为虾体重的1-3, 以第二天早上略有剩余为准; 6月下旬开始进入养殖期, 亲本池和 苗种池, 增氧机晴天中午开机1h, 晚上开机8-10h, 天气恶劣则增加开机时间; 每半月。
18、换水1 次, 换水量控制在30-40, 换水方式同繁育前管理; 每隔7-10天检测苗种池塘饵料生物密 度1次; 在12月份水温10度, 用网目规格为23mm聚乙烯网拉网, 拉网捕获, 捕获时, 刀鲚苗 种规格在体长12-16cm, 体重6-15g, 单位产量为1700-3000尾/亩; 刀鲚亲本规格在体长20- 29cm, 体重40-90g, 成活率在30以上。 0006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突出特点是: 创造一套包括串联式池塘构建和准备、 亲 本挑选和放养、 繁育前管理、 繁育期间管理、 青虾放养、 养殖期间管理及捕捞等技术的一龄 刀鲚生态繁育方法, 利用串联涵洞水流将一龄刀鲚亲本池塘中的。
19、鱼苗及时引入隔壁苗种池 塘, 在不拉网捕捞移出一龄刀鲚亲本的情况下, 实现了刀鲚亲本与所产鱼苗的有效分离, 避 免了刀鲚亲本残食刀鲚苗种的问题, 有效地利用了一龄刀鲚亲本所产的初孵仔鱼, 同时再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7223598 A 4 进行苗种培育, 获得了较高的池塘生态繁育的苗种产量(1700-3000尾/亩); 另外, 也获得了 一龄刀鲚产后亲本经过养殖可再利用, 如: 作为成鱼销售或者再次作为亲本参与下一年的 繁育。 套养的青虾既可以清理和部分利用池塘底原有的有机沉积物, 青虾自繁的幼体又可 以摄取水体中的水生动物, 这有利于维持刀鲚亲本池和苗种池的水质稳定, 同时。
20、青虾及幼 体有可以作为刀鲚亲本和苗种的饵料。 本发明实现了刀鲚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的双丰收。 本发明操作简便, 不用精细化的操作, 不需要接受系统的培训, 易于被人们接受和推广。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串联式池塘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2为串联涵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本发明生产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0010 1)串联式池塘构建和准备: 参见附图, 用两个相邻池塘作为串联式池塘, 每个池塘 的面积为2-4亩, 两个池塘其中一个作为苗种池1(苗种培育及当年鱼种养殖池), 另一个作 为亲本池2(亲本养殖及繁殖池), 在两个池塘的中间隔离塘梗6当中埋入一根用于串联的涵 管5。
21、, 管径为30-40cm, 涵管埋于离塘底50-60cm且水面以下90-100cm处, 两边露出塘梗50cm, 涵管两端口用皮条网8包裹, 皮条网网目规格为23mm。 亲本池设有进水口4, 进口水套有60 目筛绢过滤网袋, 亲本池可以不设排水口; 苗种池设有排水口7, 排水口用两道拦网, 第一道 用皮条网围网, 网目规格为23mm, 第二道用塑料硬质闸网, 网目为20目, 苗种池不设进水 口; 亲本池和苗种池内各设一个1.5千瓦的增氧机3。 隔断式池塘使用前, 采用300斤/亩的生 石灰消毒塘底, 清除野杂鱼等敌害生物。 0011 2)亲本挑选和放养: 到4月上、 中旬, 外塘水温维持在16度。
22、以上、 18度以下, 亲本池 和苗种池进淡水, 亲本池从亲本池的进水口进水, 苗种池通过亲本池经串联涵管满溢进水, 两个池塘分3-4次进水至全部加满, 进水1周后可放养亲本; 刀鲚亲本分两种: 一种是前一年 十月份捕捞的野生刀鲚鱼苗、 经人工驯养的一龄原种亲本, 11-12月龄; 另一种是人工繁育 的一龄子代刀鲚亲本, 11月龄; 刀鲚亲本选择标准: 体表无外伤、 各鳍条无充血、 体质健康、 无畸形、 游泳正常的一龄刀鲚作为亲本移入亲本池, 亲本规格: 体长10-13cm, 体重3.2- 8.0g, 肥满度0.32以上; 亲本运输用蓝色圆桶, 桶的直径30cm, 高度32cm, 桶的容量25升。
23、, 运 鱼时桶内装水到桶高度的1/2-2/5处, 不充气, 运输密度: 原种亲本10-15尾/桶, 子代亲本 15-20尾/桶, 挑选及运输亲本一定要带水操作, 亲本池塘放养密度: 原种亲本50-70尾/亩, 子代亲本200-300尾/亩; 0012 3)繁育前管理: 亲本放养后, 亲本池增氧机晴天中午开机1.5-2.0小时, 晚上开机 4.0-5.0小时, 苗种池晴天中午开启1.5-2.0小时, 晚上不开增氧机; 亲本池每半个月换水1 次, 换水量一般控制在30左右, 换水经过串联涵管、 通过苗种池的排水口排水; 同时, 监测 亲本池饵料生物: 桡足类和枝角类, 每周监测1次, 若发现饵料生。
24、物密度低于1个/L, 需要捞 入外源生物饵料进行接种或者补充; 0013 4)繁育期间管理: 到5月中旬开始, 外塘水温持续在23-24度, 池塘刀鲚亲本进入繁 殖盛季, 每天换水4-6, 换水方式: 苗种池内放置一个4寸潜水泵, 水泵外套置网目规格为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7223598 A 5 60目的网罩, 每天向外抽水5-7小时, 以降低苗种池水位, 同时水位压力差会使亲本池水通 过串联涵管流入苗种池, 水流速度控制在0.05m/s以下, 待两个池塘水位平后, 再通过亲本 池进水口加满两个串联池塘, 每天抽加水持续到6月中旬; 繁育期间, 亲本池增氧机晴天中 午开机1.。
25、5-2.0小时, 晚上开机5.0-8.0小时, 苗种池的增氧机开启方式与亲本池一样, 监测 亲本池和苗种池内的饵料生物, 若发现饵料生物密度低于8个/L, 需要捞入外源生物饵料进 行补充; 0014 5)青虾放养: 亲本池塘6月中下旬放养抱卵青虾, 放养密度为3斤/亩; 7月中下旬, 补充青虾苗种, 规格2500-3000尾/斤, 放养密度为5-10斤/亩; 苗种池在9月中旬放养抱卵青 虾, 放养密度为3斤/亩; 青虾放养后, 及时投喂虾类人工颗粒饲料, 每天傍晚投喂1次, 投喂 量为虾体重的1-3, 以第二天早上略有剩余为准; 0015 5)养殖期间管理: 6月下旬开始进入养殖期, 亲本池和。
26、苗种池, 增氧机晴天中午开 机1h, 晚上开机8-10h, 天气恶劣则增加开机时间; 每半月换水1次, 换水量一般控制在30- 40左右, 换水方式同繁育前管理; 每隔7-10天检测苗种池塘饵料生物密度1次; 0016 5)拉网捕捞: 由于刀鲚鱼种性情暴躁, 拉网捕获一般在12月份, 水温在10度左右, 用网目规格为23mm聚乙烯网拉网, 捕获时, 刀鲚苗种规格在体长12-16cm, 体重6-15g, 单 位产量为1700-3000尾/亩; 刀鲚亲本规格在体长20-29cm, 体重40-90g, 成活率在30以上。 0017 实例1: 采用上述方法, 2015年, 在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奉贤科研基。
27、地的76#中和76# 南, 面积均为2亩, 其中76#中为亲本池, 76#南为苗种池, 于4月14日放养刀鲚亲本, 亲本为人 工繁养的一龄鱼(11月龄), 数量610尾, 5月中旬到6月中旬, 每天在苗种池用4寸潜水泵向外 抽水6小时, 抽水量5, 养殖到12月份, 12月23日拉网起捕, 苗种池76#南获得3432尾刀鲚苗 种, 单位产量为1716尾/亩, 规格体长14-16cm, 体重12-15g; 刀鲚亲本池获得220尾成鱼, 成 活率在36, 规格在体长20-25cm, 体重40-60g, 同时亲本池还获得853尾苗种。 0018 实例2: 采用上述方法, 2016年, 在上海市水产研。
28、究所奉贤科研基地的76#中和76# 南, 面积均为2亩, 其中76#中为亲本池, 76#南为苗种池, 于4月12日放养刀鲚亲本, 亲本为 2015年十月捕获的、 经过人工驯养的一龄鱼, 数量159尾, 5月中旬到6月中旬, 每天在苗种池 用4寸潜水泵向外抽水6小时, 抽水量5, 养殖到12月份, 12月12日拉网起捕, 苗种池76#南 获得5800尾刀鲚苗种, 单位产量为2900尾/亩, 规格体长12-13cm, 体重6g左右; 刀鲚亲本池 获得154尾成鱼, 成活率在96.9, 规格在体长24-29cm, 体重50-100g, 同时亲本池内还获得 550尾苗种。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7223598 A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107223598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