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杏栽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银杏栽种方法.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905323.X (22)申请日 2015.12.10 A01G 17/00(2006.01) A01G 1/06(2006.01) A01H 1/02(2006.01) (71)申请人 四川喜亚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地址 629000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上游工业 园区 (72)发明人 蒋勇 张雪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51230 代理人 徐金琼 (54) 发明名称 一种银杏栽种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杏栽种方法, 涉及林木 种植技术领域, 包括育苗、 栽植、 速产丰果化处理 三。
2、个阶段, 采用温室播种育苗将育苗期减至 1 年 以内 ; 通过嫁接、 整形及修剪手段, 有效解决了银 杏果实生长周期长、 产果慢的问题 ; 通过人工授 粉保证了银杏产量高且固定, 有效避免了大小年 的发生。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05494001 A 2016.04.20 CN 105494001 A 1.一种银杏栽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育苗、 栽植、 速产丰果化处理三个阶段: 育苗: 采种,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选择生长快、 结果早、 产量高、 品质优的健壮母树采 种, 将采后的种子集。
3、中堆置1周, 踏踩使种子与果肉分离后淘洗, 再将种子薄摊于匾内晾晒 0.5-1h, 待种壳转为白色再置于箩内, 保持通风透光条件贮藏; 温室催芽, 保持棚内温度 1830, 在温室底层放一层5厘米厚的半湿沙, 然后铺一层1-2厘米厚度的种子, 再铺一层 2-3厘米厚度半湿沙, 依次铺设, 铺设半米高, 经常检查, 防止温度过低; 温室播种育苗, 保 持棚内温度1830, 整好苗床, 深耕30厘米左右, 施足基肥, 均匀撒施敌百虫粉3公斤和硫 酸亚铁5-10公斤, 消灭地下害虫和预防土壤病菌, 播种沟深3cm左右, 将催芽过的种子的胚 芽尖向下摆放, 覆土深2-3厘米, 播种床上覆地膜以增温保湿。
4、, 幼苗出土后划破地膜, 每亩播 种量为60-70公斤, 每亩出苗量2万株左右, 苗高达1-1.5m, 即可出圃栽植; 栽植: 选地, 选择背风向阳、 土壤肥沃、 排水良好的地方; 栽植密度为150-180株/m2; 栽植时间, 秋季栽植在1011月进行, 春季栽植在发芽前栽植; 速产丰果化处理: 嫁接, 选择五至六年生的银杏进行嫁接, 嫁接时间为春分至清明期 间, 选择已结果的十至三十年生、 生长健壮的母树, 在朝阳外部的枝条上, 剪取三至四年生 的枝条作为接穗, 在树高1.5-2m处用皮下接的方法进行嫁接; 整形及修剪, 嫁接后4-9年 内要适当疏除过密枝条, 及时用刮刀把突起粗糙的树皮刮。
5、平, 3月下旬至6月中旬在主干上 划1-2条纵线, 深达形成层, 刺激其生长; 肥水管理, 以复混肥为主, 以堆肥或粪肥为辅, 避 免草木灰, 秋末冬初施肥用环状施肥法, 3月中旬和7月份分别施催芽肥和长果肥, 采用穴 施; 成片定植的银杏园, 林间大量种植绿肥, 鲜草就地埋青, 深挖排水沟; 连续干旱时, 及时 适当浇灌; 人工授粉, 在雌株开花前, 将采集的雄花序进行贮藏, 需要授粉时, 将贮藏的雄 花序置于筛子里, 上下分别放一张白纸, 移至阳光下晾晒2h左右, 然后取出花粉花, 在雌花 将要吐性水时, 将花粉用清水充分混和成黄色悬浊液, 用干净的喷雾器喷洒于母树雌株各 部的花株上, 如。
6、果母树上的雌花过多, 授花粉12次, 如果母树上的雌花过少, 适当增加授 花粉次数。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494001 A 2 一种银杏栽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林木种植技术领域,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银杏栽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 集种用、 叶用、 材用于一体: 银杏种仁俗称 “白果” , 营 养丰富、 药食兼用, 自古就是养生延年的上等干果, 在我国干果类生产中居第四位; 银杏叶 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从银杏叶中可提取黄酮甙、 银杏苦内酯及萜类等多种药成分, 药理研 究表明银杏叶制剂具有扩张血管、 促进微循环、 降低。
7、胆固醇的作用, 是治疗高血压、 脑动脉 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良药, 含水量为12%的100公斤的银杏叶甚至可以制得1公斤提取物, 除 药用外还能做食品、 饮料、 化妆品的添加剂; 银杏木材优良, 素有 “银香木” 之美称, 是制作工 艺品、 模具、 乐器和家具的理想木材。 0003 但目前而言, 银杏树仍然较少, 多作为观赏性植物, 现阶段银杏的数量仍不能满足 人们的需求, 且目前银杏果实生长周期长、 产果慢, 育苗期就高达2-3年。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银杏栽种方法, 以解决银杏果实生长周期长、 产果慢的问题, 并进 一步扩大银杏种植范围。 0005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
8、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银杏栽种方法, 包括育苗、 栽植、 速产丰果化处理三个阶段: (1) 育苗: 采种,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选择生长快、 结果早、 产量高、 品质优的健壮母 树采种, 将采后的种子集中堆置1周, 踏踩使种子与果肉分离后淘洗, 再将种子薄摊于匾内 晾晒0.5-1h, 待种壳转为白色即可, 再置于箩内, 保持通风透光条件贮藏; 温室催芽, 在温 室底层放一层5厘米厚的半湿沙, 然后铺一层1-2厘米厚度的种子, 再铺一层2-3厘米厚度半 湿沙, 依次铺设, 铺设半米高, 经常检查, 防止温度过低; 温室播种育苗, 整好苗床, 深耕30 厘米左右, 施足基肥, 均匀撒施敌百。
9、虫粉3公斤和硫酸亚铁5-10公斤, 消灭地下害虫和预防 土壤病菌, 播种沟深3cm左右, 将催芽过的种子的胚芽尖向下摆放, 覆土深2-3厘米, 播种床 上覆地膜以增温保湿, 幼苗出土后划破地膜, 每亩播种量为60-70公斤, 每亩出苗量2万株左 右, 苗高1年内可达1-1.5m, 即可出圃栽植; (2) 栽植: 选地, 选择背风向阳、 土壤肥沃、 排水良好的地方; 栽植密度为150-180 株/m2; 栽植时间, 秋季栽植在1011月进行, 春季栽植在发芽前栽植; (3) 速产丰果化处理: 嫁接, 选择五至六年生的银杏进行嫁接, 嫁接时间为春分至清 明期间, 选择已结果的十至三十年生、 生长健。
10、壮的母树, 在朝阳外部的枝条上, 剪取三至四 年生的枝条作为接穗, 在树高1.5-2m处用皮下接的方法进行嫁接; 整形及修剪, 嫁接后4- 9年内要适当疏除过密枝条, 及时用刮刀把突起粗糙的树皮刮平, 避免嫁接部位叉间积水而 造成腐烂, 3月下旬至6月中旬在主干上划1-2条纵线, 深达形成层, 刺激其生长; 肥水管 理, 以复混肥为主, 以堆肥或粪肥为辅, 避免草木灰, 秋末冬初施肥用环状施肥法, 3月中旬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5494001 A 3 和7月份分别施催芽肥和长果肥, 采用穴施; 成片定植的银杏园, 林间大量种植绿肥, 鲜草就 地埋青, 深挖排水沟以避免银杏溺毙。
11、; 连续干旱时, 及时适当浇灌; 人工授粉, 在雌株开花 前, 将采集的雄花序进行贮藏, 需要授粉时, 将贮藏的雄花序置于筛子里, 上下分别放一张 白纸, 移至阳光下晾晒2h左右, 然后取出花粉花, 在雌花将要吐性水时, 将花粉用清水充分 混和成黄色悬浊液, 用干净的喷雾器喷洒于母树雌株各部的花株上, 如果母树上的雌花过 多, 授花粉12次, 如果母树上的雌花过少, 适当增加授花粉次数, 以避免大小年的发生。 000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 育苗期大大减端, 由原来的2-3年减至1年以内, 便于银杏的扩大化种植; (2) 通过嫁接、 整形及修剪手段, 有效解决了银杏果。
12、实生长周期长、 产果慢的问题; (3) 挂果快, 减少生长周期, 资金回笼快; (4) 通过人工授粉保证了银杏产量高且固定, 有效避免了大小年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本发明的应用原理、 作用与功效, 通过如下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0008 实施例1 一种银杏栽种方法, 包括育苗、 栽植、 速产丰果化处理三个阶段: 第一步, 育苗: 采种,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选择生长快、 结果早、 产量高、 品质优的健壮母树采种, 银杏 根据种实性状分为马铃类、 佛手类、 梅核类、 长子类、 圆子类五大类型, 经多年引种试验表 明: 以马铃类表现最好, 其次为佛手类、 梅核类, 将采后的种子集中堆。
13、置1周, 踏踩使种子与 果肉分离后淘洗, 再将种子薄摊于匾内晾晒0.5-1h, 待种壳转为白色即可, 再置于箩内, 保 持通风透光条件贮藏; 温室催芽, 在温室底层放一层5厘米厚的半湿沙, 然后铺一层1-2厘米厚度的种子, 再铺 一层2-3厘米厚度半湿沙, 依次铺设, 铺设半米高, 经常检查, 防止温度过低; 温室播种育苗, 整好苗床, 深耕30厘米左右, 施足基肥, 均匀撒施敌百虫粉3公斤和硫酸 亚铁5-10公斤, 消灭地下害虫和预防土壤病菌, 播种沟深3cm左右, 将催芽过的种子的胚芽 尖向下摆放, 覆土深2-3厘米, 播种床上覆地膜以增温保湿, 幼苗出土后划破地膜, 每亩播种 量为60-。
14、70公斤, 每亩出苗量2万株左右, 苗高1年内可达1-1.5m, 即可出圃栽植。 0009 整地、 做床、 开沟、 土壤消毒方法与常规育苗相同, 播种前银杏胚根自根颈以下0.3 厘米处剪断, 随即点播, 种子胚根向下, 种棱与地面平行, 覆土深度以盖没种子为度, 并在播 种行上撒上麦糠, 有条件的可铺设地膜或搭拱棚。 0010 幼苗出土前后, 保持苗床湿润, 5月上旬炼苗后将拱棚及覆盖物除去, 追肥以施碳 铵合算, 效果也较好, 在5月初、 6月上旬、 7月上旬各施一次, 施肥量为每亩20公斤, 开沟施 入, 施后立即覆盖、 浇水, 同时, 每10天叶面喷施一次0.3%尿素溶液和磷酸二氢钾溶液。
15、, 连喷 36次。 0011 管理中根据实际需要, 结合施肥进行中耕除草, 适当遮荫。 0012 培育一年生壮苗的技术要点主要有选大粒种、 升温催芽、 切断胚根、 施足基肥四 点。 0013 实践证明在其余措施相同条件下, 银杏种粒越大, 苗木生长量越大, 银杏根系可塑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5494001 A 4 性大, 切断胚根播种, 不仅能促进根系分生, 而且能加速苗木生长。 施足基肥在培育银杏一 年生壮苗诸措施中占据主导地位。 0014 第二步, 栽植: 选地, 选择背风向阳、 土壤肥沃、 排水良好的地方; 栽植密度为150-180株/m2; 栽植时 间, 秋季栽植在1。
16、011月进行, 春季栽植在发芽前栽植。 0015 在银杏苗树根四周挖一圈直环沟, 用锋利的器具切断树根, 使切口光滑, 挖好后, 将生根水用刷子涂抹于切口处, 促进植物伤口愈合, 促发新根, 并用拌有有机肥料的松土填 入夯实, 然后浇水, 选择阴而无雨或晴而少风的天气进行移栽, 在树冠叶面上喷洒水分蒸腾 抑制剂, 可以有效或减少叶面水分蒸发, 同时不会影响树木呼吸和光合作用, 同时在挖掘 时, 尽量减少须根的损伤。 0016 采用可靠的挖掘包装方法: 先铲除根部的浮土, 从切根环沟外侧稍远处开挖, 采用 双层网络法对土球进行包扎, 如遇土壤干旱, 则在挖掘数天前应灌水, 以免土球松散。 001。
17、7 挖比土球深20厘米, 宽度大60厘米的树穴, 在树穴中填入约为20厘米厚的营养土 (含有腐熟的有机肥料) 保证根系周围养分充足。 0018 采用疏枝方法, 剪去重叠枝、 病枝、 枯枝、 交叉枝平去弱留强, 使树冠层次分明, 树 冠匀称, 但注意修剪不能重叠。 0019 将银杏树苗轻轻的放置到早已准备好的种植穴内, 撤除缠扎在树冠的绳子, 并以 人工配合机械, 将对树干立起扶正, 初步支撑; 树木立起后, 要仔细审视树形与环境的关系, 转动和调整树冠的方向, 使树姿和周围环境相配合, 并应尽量地符合原来的朝向; 然后, 撤 除土球外包扎的绳包或箱板; 分层填土, 分层筑实, 把土球全埋入地下。
18、; 在树干周围的地面 上要做出拦水围堰; 最后, 要灌透水, 一般每周浇水一次, 每次浇透, 连浇三次后再松土封 堰。 0020 定植后必须进行养护工作, 应采取下列措施: 支撑树干: 刚栽下的树苗特别容易弯倒, 要设立支架, 把树牢固的支撑起来, 确保树不 会弯斜; 浇水: 养护期中, 要注意浇水, 在夏天, 要多对地面和树冠喷洒清水, 增加环境的湿度, 降低蒸腾作用; 施肥: 移植后第一年秋天, 就应当一次追肥, 第二年早春和秋季, 也至少要施肥23次; 生长素处理: 为了促使根系生长, 可在浇灌的水中加入0.02%的生长素, 使根系提早生 长健全; 包裹: 盛夏为降低蒸腾量, 也可在树冠。
19、周围搭遮荫棚或挂草帘; 裹干时可用浸湿的草绳 从树基往上密密地缠绕树干, 一直裹到主干顶部, 接着, 再将调制的粘土泥浆厚厚的糊满草 绳子裹着的树干, 以后, 可经常用喷雾器为树干喷水保湿。 0021 第三步, 速产丰果化处理: 嫁接, 当年栽植, 当年嫁接。 即春栽秋接、 冬栽春接, 采用双舌接, 定干高度1米左右, 较 粗、 较高的砧木上可嫁接23个接穗, 培养树冠, 选择五至六年生的银杏进行嫁接, 嫁接时 间为春分至清明期间, 选择已结果的十至三十年生、 生长健壮的母树, 在朝阳外部的枝条 上, 剪取三至四年生的枝条作为接穗, 在树高1.5-2m处用皮下接的方法进行嫁接; 整形及 修剪,。
20、 嫁接后4-9年内要适当疏除过密枝条, 及时用刮刀把突起粗糙的树皮刮平, 避免嫁接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5494001 A 5 部位叉间积水而造成腐烂, 3月下旬至6月中旬在主干上划1-2条纵线, 深达形成层, 刺激其 生长。 0022 肥水管理, 以复混肥为主, 以堆肥或粪肥为辅, 避免草木灰, 秋末冬初施肥用环状 施肥法, 3月中旬和7月份分别施催芽肥和长果肥, 采用穴施; 成片定植的银杏园, 林间大量 种植绿肥, 鲜草就地埋青, 深挖排水沟以避免银杏溺毙; 连续干旱时, 及时适当浇灌。 0023 银杏根系每年有两个生长高峰期: 第一个出现在57月, 持续70天, 生长量。
21、较大, 地上部分生长高峰期与之同步; 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在1011月, 生长量较小; 根据上述生物 学特性, 全年追肥不少于三次, 第一次在4月上旬, 芽萌动后, 第二次在6月上旬, 第三次在10 月中旬; 三次施肥量分别占总施肥量的1/4、 1/2、 1/4。 银杏根系有76.4%分布于2070厘米 的土层中, 施肥应集中深施, 施肥量尚无统一标准, 应视树龄、 结种量、 土壤条件而定。 经验 是每株全年施饼肥1.5公斤、 复合肥0.6公斤、 尿素0.5公斤、 硫酸钾0.15公斤, 全年还可进行 56次根外追肥, 用0.3%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溶液交替喷施, 在萌芽后至开花前喷1%硼酸、 盛花期。
22、喷0.10.3%硼酸可提高座果率。 0024 人工授粉, 在雌株开花前, 将采集的雄花序进行贮藏, 需要授粉时, 将贮藏的雄花 序置于筛子里, 上下分别放一张白纸, 移至阳光下晾晒2h左右, 然后取出花粉花, 在雌花将 要吐性水时, 将花粉用清水充分混和成黄色悬浊液, 用干净的喷雾器喷洒于母树雌株各部 的花株上, 如果母树上的雌花过多, 可授花粉12次即可, 如果母树上的雌花过少, 可适当 增加授花粉次数, 以避免大小年的发生。 0025 3月下旬至4月中旬, 银杏雌树胚珠发育成熟时, 授粉室分泌的液体也随之增多, 并 吐出孔口, 当该水珠在孔口外的直径大于孔口张开度, 成一饱满圆形水珠, 即。
23、为胚珠完全成 熟, 当树上有5080%的胚珠完全成熟时即可进行授粉; 如逢结果小年, 授粉时间可晚些, 当 树上有7080%的胚珠完全成熟时进行授粉。 0026 适时采集花粉是授粉的关键, 银杏花粉成熟期约在3月底至4月中旬, 采集前派专 人精心观察, 如发现雄花序由青色转成淡黄色时, 即花粉囊开裂前12天, 立即组织突击采 收, 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树上采集雄花, 选择花序大, 花粉囊饱满, 淡黄色、 无变质的雄花。 0027 我们将采集下来的雄花用晾晒干燥法或石灰干燥法进行处理, 使之散出花粉, 散 出的花粉用洁净纸包好后放在阴凉干燥处备用, 晾晒干燥法: 将除去杂质的雄花花序薄薄 地摊在垫。
24、有白光纸 (光面朝上) 的匾中, 上面同样盖有白光纸 (光面朝下) , 置于阳光下晒, 隔 12小时翻动1次, 使全部花粉囊散出花粉; 石灰干燥法: 将去除杂质的雄花序, 每50100 克用纸包成一小包, 放在盛有生石灰的密闭容器中, 石灰块上面覆盖吸水性强的洁净纸, 与 花粉包隔离, 借助生石灰的吸湿作用, 使花粉囊散出花粉。 0028 花粉喷雾用量, 按每产50公斤白果用0.15公斤雄花序散出的花粉兑2430公斤清 水, 计算每株的用花粉量和用水量, 并加入5%10%的沙糖、 0.20.5%的硼酸, 可保持花粉 的活力和增强花粉的粘附力, 促进座果; 授粉时选择晴天, 露水干后进行, 如果。
25、授粉后2小时 下雨要进行补授粉; 授粉所用的器械和水都要清洁、 无毒、 无碱、 无农药等有害物质, 花粉液 要随配随喷, 配好的花粉液不能超过2小时, 喷雾时要求雾点细、 喷得匀、 速度快, 以银杏树 冠的中下部为主。 0029 从定植第二年起, 连续三年扩穴, 以后可隔一定年数进行, 于秋季落叶前11.5个 月内, 在树盘周围环状开沟, 结合施肥, 深翻5070厘米, 每亩施用腐熟圈粪1000公斤、 过磷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5494001 A 6 酸钙50公斤, 早丰园多采用开心形, 干高0.71.5米, 由分布均匀的三个主枝松成骨架, 枝 条开张角度5060度, 其余辅。
26、枝60度以上, 冬季修剪时, 短截一年生枝条, 促进抽生长枝; 疏 除细弱枝、 徒长枝、 轮生枝。 0030 对银杏嫁接45年的定植园, 除正常管理技术以外, 进行环剥是控制主枝、 长枝由 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 促使早花早果的关键, 合理应用环割技术, 对过粗过旺的枝进行适 度环剥, 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0031 环剥时间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 环剥时要选晴天, 运刀要快, 用力要适当, 深度刚 达木质层而不伤木质, 每圈刀口线要对齐, 不可错口, 上圈刀口要向下斜, 下圈刀口要向上 斜, 以防下雨造成伤口霉烂, 环剥宽度一般为干径的1/10, 剥后刀口上下两端的韧皮部组织 应紧贴木质, 不可翘起露缝, 被剥中间部分一定要把韧皮剥净, 不能有一线之留; 环剥时将 剥去的皮层倒过来再贴上叫倒贴皮。 贴上后保持伤口清洁, 并用塑料薄膜绑牢, 避免雨水或 病虫害感染; 包扎的塑料薄膜可于剥皮愈合的9月上旬后解除, 以利愈合和树木的正常生 长。 0032 如上所述即为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任何人应该得知 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 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 均落入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5494001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