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氰霜唑的杀菌增效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氰霜唑的杀菌增效组合物.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400098.3 (22)申请日 2017.05.31 (71)申请人 宾阳禾医生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 530499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 县宾州镇新廖村委白水堂村鹤岭与大 石岭地段 (芦圩工业集中区B-9-11-1 号地) 综合办公楼201房 (72)发明人 李桂香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45104 代理人 韦锦捷 (51)Int.Cl. A01N 43/50(2006.01) A01N 43/16(2006.01) A01。
2、P 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含氰霜唑的杀菌增效组合物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氰霜唑的杀菌增效组合 物, 由山药多糖和氰霜唑组成, 所述的山药多糖 和氰霜唑的增效重量比为1:5-8。 所述的杀菌增 效组合物制备成农药制剂并用于防治水稻稻瘟 病。 本发明将山药多糖和氰霜唑按照特定的重量 比进行复配, 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山药多 糖本身对于真菌的抑制作用很小, 其主要作为氰 霜唑的增效剂, 能够显著提高氰霜唑对病菌的抑 制活性, 二者混配还能够减少氰霜唑的使用, 从 而降低成本, 减少化学药剂的残留。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7094767 A 20。
3、17.08.29 CN 107094767 A 1.一种含氰霜唑的杀菌增效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由山药多糖和氰霜唑组成, 所述的山 药多糖和氰霜唑的增效重量比为1:5-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增效组合物制备成农药制剂并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094767 A 2 含氰霜唑的杀菌增效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用杀菌剂应用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含氰霜唑的杀菌增效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复配药剂的研制和应用, 复配药剂的品种不断增加, 复配制剂在整个农药市 场中占据比重最大。 复配杀菌剂的剂型已经应用到了所有剂型, 如可。
4、湿性粉剂、 水剂、 乳油、 悬浮剂、 烟剂、 种衣剂、 水分散颗粒剂等。 生产中人们主动地将复配剂由杀菌剂之间的复配 扩大到与其它药剂的复配。 例如将杀菌剂与杀虫剂的复配, 达到病虫兼治的目的; 将杀菌剂 与微生物源或植物源杀菌剂复配也是一个热点; 此外, 人们还采用杀菌剂与植物生长元素 或增效剂进行复配。 0003 山药多糖是山药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山药多糖主要由甘露糖、 木糖、 阿拉伯糖、 葡 萄糖和半乳糖组成。 研究表明, 山药经热水提取、 去蛋白、 乙醇沉淀、 SephadexG-100纯化得 山药多糖, 分子量为8.110-4。 目前人们对于山药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降血 。
5、糖、 补中益气、 刺激或调节免疫系统等功能, 而对于其抑菌功能的研究还比较少。 0004 目前, 山药多糖对于真菌的抑制作用、 以及山药多糖对于杀菌剂的增效作用还未 见有研究公开。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含氰霜唑的杀菌增效组合物, 显著提高氰 霜唑的活性, 减少化学农药用药量, 延缓病原菌的抗药性产生。 0006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含氰霜唑的杀菌增效组合物, 由山药多糖和氰霜唑组成, 所述的山药多糖和 氰霜唑的增效重量比为1:5-8。 0008 所述的杀菌增效组合物制备成农药制剂并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 0009 本发明具。
6、备的有益效果是: 山药多糖和氰霜唑按照特定的重量比进行复配, 具有 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山药多糖本身对于真菌的抑制作用很小, 其主要作为氰霜唑的增效 剂, 能够显著提高氰霜唑对病菌的抑制活性, 二者混配还能够减少氰霜唑的使用, 从而降低 成本, 减少化学药剂的残留。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述 的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0011 一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试验 0012 为了说明山药多糖对于氰霜唑的增效作用, 本发明采用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 (CTC)来评价混用效果。 0013 毒力指数TI(A)(标准剂A的EC50A剂的EC50。
7、)100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7094767 A 3 0014 毒力指数TI(B)(标准剂A的EC50B剂的EC50)100 0015 实际毒力指数ATI(AB)(A的EC50AB的EC50)100 0016 理论毒力指数TTI(AB)TI(A)A在混剂中的百分数+TI(B)B在混剂中的百分 数 0017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0018 评价标准为: 共毒系数120表现为增效作用; 共毒系数80表现为拮抗作用; 80 共毒系数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0019 试验方法: 参照 NY/T1156.8-2007农药室内生物测。
8、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8部分: 防 治水稻稻瘟病试验盆栽法 和 NY/T1156.6-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6部 分: 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 。 0020 部分比例的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0021 药剂EC50(ppm)实测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共毒系数 氰霜唑(A)8.53558.12/ 山药多糖单剂(B)302.44100.00/ B:A1:131.95946.601829.0651.8 B:A1:225.381191.652405.4149.5 B:A1:310.242953.522693.59109.6 B:A1:48.753456.462866.49120.6 B:A1:5。
9、3.289220.732981.76309.2 B:A1:64.097394.623064.10241.3 B:A1:77.114253.733125.85136.1 B:A1:86.254839.043173.88152.5 B:A1:913.902175.833212.3167.7 B:A1:1010.672834.493243.7487.4 B:A1:1116.951784.313269.9454.6 B:A1:1220.131502.653292.1145.6 B:A1:139.793089.273311.1193.3 B:A1:1410.702826.543327.5884.9 00。
10、22 从上表可知, 氰霜唑与山药多糖的重量比为4-8:1时, 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 表现 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而当重量比为1:1、 2:1、 9:1、 11:1、 以及12:1时, 其共毒系数小于 80, 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 其他比例仅表现出简单的相加作用。 0023 二大田药效实施例 0024 为了再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申请人还进行了多次大田药效试验。 以下 列举部分稻瘟病的大田试验作为说明。 0025 试验药剂: 0026 试验组1 6山药多糖氰霜唑可湿粉剂(1:5) 0027 山药多糖1, 氰霜唑5, 羧甲基纤维素钠15, 烷基萘磺酸盐2, 轻质碳酸钙 1, 高岭土。
11、补足100。 按上述配方进行原料称量, 混合均匀后经气流粉碎机粉碎, 检测合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7094767 A 4 格即制得6山药多糖氰霜唑可湿粉剂。 0028 对照组1 6山药多糖可湿粉剂: 山药多糖6, 羧甲基纤维素钠15, 烷基萘磺酸 盐2, 轻质碳酸钙1, 高岭土补足100。 制备方法同试验组1。 0029 对照组2 6氰霜唑可湿粉剂: 氰霜唑6, 羧甲基纤维素钠15, 烷基萘磺酸盐 2, 轻质碳酸钙1, 高岭土补足100。 制备方法同试验组1。 0030 另设空白对照组。 0031 试验方法及药效计算方法: 参照 GB/T 17980.19-2000农药田间药。
12、效试验准则 (一)杀菌剂防治水稻叶部病害 。 各小区面积为60, 设置3个重复, 共施药2次, 每次施药间 隔7天。 0032 调查方法: 于第二次施药后7d、 15d分别在每个小区进行五点取样调查, 每点取连 续的3丛, 查全部叶片, 以叶片为单位分级记录发病情况, 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 试验地点: 广西南宁市。 0033公式(1): 病情指数计算公式:式(1)中: X-病情指数; Ni-各级病 叶数; i-相对级数值; N-调查总叶数。 0034公式(2): 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式(2)中: P-防治效果, 单位 为百分数(); CK0-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 CK1-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PT0-药 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 PT1-药剂处理后施药后病情指数。 0035 结果如下表所示。 0036 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0037 0038 由上表可知, 本发明的含山药多糖和氰霜唑的组合物在有效成分用药量接近对照 药剂的情况下, 其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比对照药剂显著优异。 在第二次施药后7d调查结果 显示, 本发明的防治效果比氰霜唑单剂高25.79; 第二次施药后15d调查结果显示, 本发明 的防治效果比氰霜唑单剂高21.48。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7094767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