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大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智能大棚.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404924.1 (22)申请日 2017.06.01 (71)申请人 安徽高老庄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燎原路 与公园路交口文一国际B233#住宅楼 2604室 (72)发明人 范子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代理人 郑自群 (51)Int.Cl. A01G 9/14(2006.01) A01G 9/24(2006.01) G05D 27/02(2006.01) (54)发明。
2、名称 一种智能大棚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大棚, 包括监测传感 器、 换风装置、 加湿装置和主控装置, 监测传感器 设置在大棚内, 监测传感器包括二氧化碳浓度检 测器、 环境光照检测器、 温度检测器和空气湿度 检测器, 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 环境光照检测器、 温度检测器和空气湿度检测器分别与主控装置 电连接; 换风装置设置在大棚中, 根据二氧化碳 浓度检测器检测的二氧化碳浓度值, 当二氧化碳 超过一定值后进行换风; 能够对大棚中的空气、 湿度、 温度和光照进行检测, 再根据检测的结果 通过主控装置进行相应的操作, 从而保证了大棚 中的植物能够很好的进行生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
3、2页 附图1页 CN 107094537 A 2017.08.29 CN 107094537 A 1.一种智能大棚, 其特征在于: 包括监测传感器、 换风装置、 加湿装置和主控装置, 所述 监测传感器设置在大棚内, 所述监测传感器包括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 环境光照检测器、 温 度检测器和空气湿度检测器, 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 环境光照检测器、 温度检测器和空 气湿度检测器分别与所述主控装置电连接; 所述换风装置设置在大棚中, 根据所述二氧化 碳浓度检测器检测的二氧化碳浓度值, 当二氧化碳超过一定值后进行换风; 所述加湿装置 设置在大棚中, 根据所述空气湿度检测器检测的空气湿度值, 对大棚中。
4、的空气进行加湿; 所 述主控装置盛放于一主控机箱内, 所述主控装置内设有信号器, 所述主控装置分别与所述 加湿装置和换风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大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风装置设置于大棚的侧窗上, 所 述换风装置包括扇叶、 轮盘和风扇电机, 所述扇叶安装在所述轮盘上, 所述轮盘与所述风扇 电机相连, 所述风扇电机与所述主控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大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壳体、 电机和水轮, 所 述壳体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进风口、 出风口和水槽, 所述进风口的下方设置所述水槽; 所述 电机与所述水轮相连接, 所述水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水槽内, 所述水轮正。
5、的表面上设置 有吸水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大棚,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浇灌的喷淋装置, 所述喷淋 装置连接有供水罐, 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行走导轨、 喷淋车、 喷杆、 旋耕机和电机马达, 所述喷 淋车可移动设置于所述行走导轨上, 所述行走导轨上设有用于改变行走方向的定位器, 所 述喷杆设置于所述喷淋车下方, 所述旋耕机位于所述喷淋车下方, 所述喷淋车和所述旋耕 机分别与所述电机马达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智能大棚,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浇灌的滴灌装置, 所述滴灌 装置包括水箱和滴灌管带, 所述水箱上部设有进水口, 所述水箱下部设有出水口, 所述出水 口通过一出水管与所述滴。
6、灌管带连接, 所述出水管内设置有用于开关水流的电磁阀。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094537 A 2 一种智能大棚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智能农业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大棚。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使用的大棚多为采用塑料薄膜支撑在农田上制成, 该种大棚由于造价较低, 从而使得其只具有保温功能,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成本, 使工作量繁重, 而且这种大棚不利于保温, 也不利于通风, 从而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能多、 而且能够较好的适应农作物生长的 的智能大棚。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7、,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大棚, 包括监测传感器、 换风装置、 加湿装置和主控装置, 所述监测传感器设置在大棚内, 所述监测传感器包括二氧 化碳浓度检测器、 环境光照检测器、 温度检测器和空气湿度检测器, 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检测 器、 环境光照检测器、 温度检测器和空气湿度检测器分别与所述主控装置电连接; 所述换风 装置设置在大棚中, 根据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检测的二氧化碳浓度值, 当二氧化碳超 过一定值后进行换风; 所述加湿装置设置在大棚中, 根据所述空气湿度检测器检测的空气 湿度值, 对大棚中的空气进行加湿; 所述主控装置盛放于一主控机箱内, 所述主控装置内设 有信号器, 所述主控。
8、装置分别与所述加湿装置和换风装置连接。 0005 进一步的, 所述换风装置设置于大棚的侧窗上, 所述换风装置包括扇叶、 轮盘和风 扇电机, 所述扇叶安装在所述轮盘上, 所述轮盘与所述风扇电机相连, 所述风扇电机与所述 主控装置连接。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壳体、 电机和水轮,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进 风口、 出风口和水槽, 所述进风口的下方设置所述水槽; 所述电机与所述水轮相连接, 所述 水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水槽内, 所述水轮正的表面上设置有吸水层。 0007 进一步的, 还包括用于浇灌的喷淋装置, 所述喷淋装置连接有供水罐, 所述喷淋装 置包括行走导轨、 喷淋车、 喷。
9、杆、 旋耕机和电机马达, 所述喷淋车可移动设置于所述行走导 轨上, 所述行走导轨上设有用于改变行走方向的定位器, 所述喷杆设置于所述喷淋车下方, 所述旋耕机位于所述喷淋车下方, 所述喷淋车和所述旋耕机分别与所述电机马达电连接。 0008 进一步的, 还包括用于浇灌的滴灌装置, 所述滴灌装置包括水箱和滴灌管带, 所述 水箱上部设有进水口, 所述水箱下部设有出水口, 所述出水口通过一出水管与所述滴灌管 带连接, 所述出水管内设置有用于开关水流的电磁阀。 0009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得到的有益效果为: 能够对大棚中的空气、 湿度、 温度和 光照进行检测, 再根据检测的结果通过主控装置进行相应的操。
10、作, 从而保证了大棚中的植 物能够很好的进行生长。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7094537 A 3 附图说明 001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 图1为本发明智能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0012 1-主控装置、 2-监测传感器、 3-换风装置、 4-加湿装置、 5-喷淋装置、 6-滴灌装置、 7-土壤水分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11、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 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 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此外, 下面所描述 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4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实施本发明实 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大棚, 包括监测传感器2、 换风装置3、 加湿装置4和主控装置1, 监测传感器2设置在大棚内, 监测传感器2包括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 环境光照检测器、 温度 检测器和空气湿度检测器, 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 环境光照检测器、 温度检测器。
12、和空气湿度 检测器分别与主控装置1电连接; 换风装置3设置在大棚中, 根据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检测 的二氧化碳浓度值, 当二氧化碳超过一定值后进行换风; 加湿装置4设置在大棚中, 根据空 气湿度检测器检测的空气湿度值, 对大棚中的空气进行加湿; 主控装置1盛放于一主控机箱 内, 主控装置1内设有信号器, 主控装置1分别与加湿装置4和换风装置3连接。 0015 本发明实施例换风装置3设置于大棚的侧窗上, 换风装置3包括扇叶、 轮盘和风扇 电机, 扇叶安装在轮盘上, 轮盘与风扇电机相连, 风扇电机与主控装置1连接。 0016 本发明实施例加湿装置4包括壳体、 电机和水轮, 壳体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进风。
13、 口、 出风口和水槽, 进风口的下方设置水槽; 电机与水轮相连接, 水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水槽 内, 水轮正的表面上设置有吸水层。 0017 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用于浇灌的喷淋装置5和滴灌装置6, 喷淋装置5连接有供水 罐, 喷淋装置5包括行走导轨、 喷淋车、 喷杆、 旋耕机和电机马达, 喷淋车可移动设置于行走 导轨上, 行走导轨上设有用于改变行走方向的定位器, 喷杆设置于喷淋车下方, 旋耕机位于 喷淋车下方, 喷淋车和旋耕机分别与电机马达电连接; 滴灌装置6包括水箱和滴灌管带, 水 箱上部设有进水口, 水箱下部设有出水口, 出水口通过一出水管与滴灌管带连接, 出水管内 设置有用于开关水流的电磁阀, 喷淋装置5和滴灌装置6能够在大棚中缺水的时候进行浇 灌, 减少了人工浇灌的劳动强度, 为了检测大棚土壤的含水量设置有土壤水分检测器7, 土 壤水分检测器7连接到主控装置1上。 0018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 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 方式。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 对这些实施方式 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和变型, 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7094537 A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107094537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