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温度控制启动的智能探测灭火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PLC温度控制启动的智能探测灭火设备.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935362.X (22)申请日 2015.11.20 A62C 3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广州市景彤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 300-1 号金安大厦 19 楼 H2 室 (72)发明人 朱智斌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44288 代理人 胡拥军 (54) 实用新型名称 基于 PLC 温度控制启动的智能探测灭火设备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 PLC 温度控制启 动的智能探测灭火设备, 包括第一温度传感。
2、器、 第 二温度传感器、 PLC 温控模块、 报警单元、 被保护 设备和灭火装置, 所述 PLC 温控模块用于接收第 一温度传感器传输的第一温度信号和第二温度传 感器传输的第二温度信号并根据第一温度信号与 第二温度信号的差值控制报警单元、 被保护设备 和灭火装置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以火探管式 自动探测灭火系统为基础, 以火探管的机械探测 方式为基础探测, 通过利用两个温度传感器对类 似除尘设备这样有通风管道的设备进行监测, 可 以更加准确的进行报警或者启动灭火装置, 适应 了不同工况的环境, 提高了监测设备的监测能力。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
3、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182053 U 2016.04.27 CN 205182053 U 1.一种基于PLC温度控制启动的智能探测灭火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温度传感 器、 第二温度传感器、 PLC温控模块、 报警单元、 被保护设备和灭火装置,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 器安装在被保护设备的通风管道的进风口,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被保护设备的通风 管道的出风口, 所述PLC温控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传输的第一温度信号和第二温 度传感器传输的第二温度信号并根据第一温度信号与第二温度信号的差值来控制报警单 元、 被保护设备和灭火装置的工作状态。 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LC温度控制启动的智能探测灭火设备,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报警单元为声光报警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LC温度控制启动的智能探测灭火设备,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灭火装置包括释放管、 储料瓶、 火探管、 电磁阀和容器阀, 所述容器阀安装在储料瓶 的开口上, 所述容器阀分别与释放管和火探管连通, 所述电磁阀安装在火探管的末端, 所述 电磁阀还与PLC温控模块输出端电性连接, 所述储料瓶用于储存灭火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PLC温度控制启动的智能探测灭火设备,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火探管的熔化的温度为150-170。 权 利 要 求 书 1/。
5、1 页 2 CN 205182053 U 2 基于PLC温度控制启动的智能探测灭火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装置的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LC温度控制启动 的智能探测灭火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气体消防灭火报警系统主要是基于火灾报警装置以及具有其他辅助功能 的装置组成, 一般情况探测部分引起的温度上升触发报警装置, 从而探测出火灾的发生。 常 用的感烟火灾探测器在实际应用中, 会因潮湿环境的湿度较大或尘埃的集聚经常引起误 报, 严重降低了用户对探测系统工作稳定性的信任程度, 其中在某些工业场合, 误报会导致 生产的中断, 严重降低了生产的连续性和生产的效率。
6、。 感温火灾探测器探测准确性较高, 但 温度的设定较为固定, 不能因不同的工况具体设定其报警温度及探测逻辑。 0003 除此以外, 火探管式自动探火灭火系统装置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简单、 低成本且 高度可靠的新型独立自动灭火系统, 把传统的对较大封闭房间作为气体灭火系统的保护 区, 转换为直接对房间内各种较小封闭设备进行保护, 无需任何电源或者专门的烟、 温感探 测器或者复杂的设备及管线, 利用自身储压, 依靠一根经充压的火探管及一套火探瓶组, 在 160左右就能快速、 准确、 有效地探测及扑灭火源, 将火患扑灭在最初阶段。 火探管式自动 探火灭火系统对设备保护针对性强, 探测方式简单可靠, 但。
7、与感温火灾探测器类似, 不能因 不同的工况具体设定其报警温度及探测逻辑。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以火探管式自动探火灭火系统为基础, 以火探管的机械探 测方式为基础探测, 引入电子测温元件对环境温度进行探测及启动的基于温度控制启动的 智能探测灭火设备。 0005 一种基于PLC温度控制启动的智能探测灭火设备, 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 第二温度 传感器、 PLC温控模块、 报警单元、 被保护设备和灭火装置,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被保 护设备的通风管道的进风口,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被保护设备的通风管道的出风 口, 所述PLC温控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传输的第一温度信。
8、号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传 输的第二温度信号并根据第一温度信号与第二温度信号的差值来控制报警单元、 被保护设 备和灭火装置的工作状态。 0006 优选地, 所述报警单元为声光报警器。 0007 优选地, 所述灭火装置包括释放管、 储料瓶、 火探管、 电磁阀和容器阀, 所述容器阀 安装在储料瓶的开口上, 所述容器阀分别与释放管和火探管连通, 所述电磁阀安装在火探 管的末端, 所述电磁阀还与PLC温控模块输出端电性连接, 所述储料瓶用于储存灭火剂。 0008 优选地, 所述火探管的熔化的温度为150-170。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0 本实用新型以火探管式自动探火灭火。
9、系统为基础, 以火探管的机械探测方式为基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182053 U 3 础探测, 通过利用两个温度传感器对类似除尘设备这样有通风管道的设备进行监测, 可以 更加准确的进行报警或者启动灭火装置, 适应了不同工况的环境, 提高了监测设备的的监 测能力。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PLC温度控制启动的智能探测灭火设备的原理框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火探管灭火装置的示意图。 0013 附图标记: 1、 第一温度传感器; 2、 第二温度传感器; 3、 PLC温控模块; 4、 报警单元; 5、 被保护设备; 6、 灭火装置; 7、 保护区域; 8、 电。
10、磁阀; 9、 储料瓶; 10、 释放管; 11、 火探管; 12、 容器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 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5 如图1, 图2所示, 一种基于PLC温度控制启动的智能探测灭火设备包括第一温度传 感器1、 第二温度传感器2、 PLC温控模块3、 报警装置4、 被保护设备5、 灭火装置6、 保护区域7、 电磁阀8、 储料瓶9、 释放管10、 火探管11和容器阀12, 被保护设备5优选为除尘设备, 除尘设 备上设有通风管道, 除尘设备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处都设置有相应的蝶阀, 灭火装置6安装在 被保护设备5的周围, 保护区域7即为除尘设备内。
11、部, 被保护设备5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安 装在被保护设备5的通风管道的进风口,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安装在被保护设备5的通风 管道的出风口, 所述PLC温控模块3用于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1传输的第一温度信号和第二 温度传感器2传输的第二温度信号并根据第一温度信号和第二温度信号的差值控制报警单 元、 被保护设备5和灭火装置6的工作状态。 所述报警单元4为声光报警器。 所述灭火装置6包 括释放管10、 储料瓶9、 火探管11、 电磁阀8和容器阀12, 所述容器阀12安装在储料瓶9的开口 上, 所述容器阀12分别与释放管10和火探管11连通, , 所述电磁阀8安装在火探管11的末端, 所述电磁阀8还与。
12、PLC温控模块3输出端电性连接, 所述储料瓶9用于储存灭火剂。 所述火探 管11的熔化的温度为150-170。 001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第一温度传感器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用于采集除尘设备 通风管道进出口两端的温度, 并将检测到的温度数据传输到PLC温控模块3处。 PLC温控模块 3通过一定的差温逻辑计算, 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PLC温控模块3有三级差温控制, 第一温 度传感器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之间的差温大于5时达到一级差温设定, 此时输出信号使 报警装置4进行报警通知工厂管理人员注意被保护设备5的温度; 第一温度传感器1和第二 温度传感器2之间的差温大于20时达到二级差温设定, 。
13、此时PLC温控模块3输出联动控制 信号关闭被保护设备5, 也即是关闭被保护设备5的风机以及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蝶阀, 防止 温度通过设备的运行进一步升高而引起火灾; 第一温度传感器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之间的 差温大于35时达到三级差温设定, PLC温控模块3输出联动控制信号打开电磁阀8, 此时火 探管11内的压力随之下降, 容器阀12内腔下部压力大于上部压力, 即瓶组内的压力大于火 探管11内的压力, 灭火剂推动打开容器阀12, 从释放管10喷出。 当遇到极端情况下, 电子设 备失灵的时候, 此时以火探管11的物理探测为基础, 当环境温度达到150-170时, 火探 管11熔化, 然后自动启动灭火装置6, 通过释放管10来喷射灭火剂, 对保护区域7进行灭火,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182053 U 4 防止因电子设备的失灵而造成工厂的损失。 0017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 做出其它各种 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 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 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182053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5182053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