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十字尾浮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十字尾浮漂.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735961.6 (22)申请日 2017.06.22 (73)专利权人 胡建华 地址 414300 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城西中 路 号 (72)发明人 胡建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代理人 杨润 (51)Int.Cl. A01K 9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十字尾浮漂 (57)摘要 一种新型十字尾浮漂, 包含漂尾、 漂身和漂 脚, 所述漂尾由扁漂尾和十字漂尾组成, 所述十 字漂尾。
2、套接于所述扁漂尾之上, 所述扁漂尾与所 述漂身连接, 所述漂身连接有漂脚; 所述扁漂尾 位于所述十字漂尾的下方, 所述扁漂尾是实心结 构; 所述十字漂尾是由横漂尾和纵漂尾组成的一 体结构, 所述横漂尾与纵漂尾呈垂直90 设置, 所 述横漂尾位于纵漂尾的下方, 所述横漂尾下方设 置有一段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横漂尾呈 90 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漂尾摈弃了圆漂尾 的形状, 设置成扁漂尾使得整支浮漂重量减轻, 浮力更大更灵敏。 此外, 十字尾的设计使得浮漂 在下沉过程中更加稳, 视目更清晰, 更易观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6923541 U 2018.01.26。
3、 CN 206923541 U 1.一种新型十字尾浮漂, 包含漂尾、 漂身和漂脚, 其特征在于: 所述漂尾由扁漂尾和十字漂尾组成, 所述十字漂尾套接于所述扁漂尾之上, 所述扁漂 尾与所述漂身连接, 所述漂身连接有漂脚; 所述扁漂尾位于所述十字漂尾的下方, 所述扁漂尾是实心结构; 所述十字漂尾是由横漂尾和纵漂尾组成的一体结构, 所述横漂尾与纵漂尾呈垂直90 设置, 所述横漂尾位于纵漂尾的下方, 所述横漂尾下方设置有一段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与所 述横漂尾呈90 垂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十字尾浮漂,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呈中空筒状结 构, 所述连接部的长度等于一目扁漂尾的长度。
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十字尾浮漂,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漂尾和纵漂尾均为 实心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十字尾浮漂,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漂尾长度为纵漂尾 的2倍, 所述横漂尾和纵漂尾宽度和厚度相同。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923541 U 2 一种新型十字尾浮漂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钓领域, 更具体地说,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十字尾浮漂。 背景技术 0002 浮漂是钓鱼的重要渔具, 浮漂通常包含漂身、 漂脚、 漂尾, 其中漂尾起着重要的作 用, 它是浮漂的心脏, 也是反应鱼吃食的语言。 为了让钓鱼人更加清晰鱼上钩时鱼漂的动 作。
5、, 一般将浮漂漂尾设计成圆的, 但是圆漂尾设计使得浮漂本身重量较重, 容易出现头重脚 轻的情况, 不能特别明显清晰的观察浮漂的细小信号。 为了使视目更清楚, 有人将漂尾加 粗, 或者仅加粗漂尾顶部23目, 如此设计也使得浮漂本身体积增加, 虽然醒目, 但是容易 因为浮漂自身重量过大也容易造成头重脚轻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1)技术问题 0004 因此, 如何提供一种自重轻且视目清晰的浮漂, 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 问题。 0005 (2)技术方案 0006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提供一种新型十字尾浮漂, 包含漂尾、 漂身和漂脚。 0007 所述漂尾由扁漂尾和十字漂尾组成, 所述十。
6、字漂尾套接于所述扁漂尾之上。 所述 扁漂尾与所述漂身连接。 所述漂身连接有漂脚。 0008 所述扁漂尾位于所述十字漂尾的下方。 所述扁漂尾是实心结构。 所述扁漂尾经开 模加工制成。 0009 所述十字漂尾是由横漂尾和纵漂尾组成的一体结构。 所述横漂尾与纵漂尾呈垂直 90 设置。 所述横漂尾位于纵漂尾的下方, 所述横漂尾下方设置有一段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 与所述横漂尾呈90 垂直设置。 所述连接部呈中空筒状结构, 所述连接部是由软塑料制成, 具有弹性。 将所述连接部套接于所述扁漂尾顶部, 通过连接部本身的弹性牢固连接与所述 扁漂尾之上。 所述连接部的长度等于一目扁漂尾的长度。 0010 进一步的。
7、, 所述横漂尾长度为纵漂尾的2倍, 所述横漂尾和纵漂尾宽度和厚度相 同。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横漂尾设置有两目, 所述纵漂尾设置有一目。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横漂尾和纵漂尾均为实心结构。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漂尾采用塑料材质。 0014 所述漂身呈纺锤体结构, 材质选用软质纳米低密度聚苯乙烯材质, 或硬质纳米高 密度聚苯乙烯材质。 0015 所述漂脚呈直线型细丝状, 长度为2030mm。 所述漂脚采用金属材质, 所述金属材 质优选铝镁合金。 0016 (3)有益效果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923541 U 3 0017 新型十字尾浮漂的有益效果是: 漂尾摈弃。
8、了圆漂尾的形状, 设置成扁漂尾使得整 支浮漂重量减轻, 浮力更大更灵敏。 此外, 十字尾的设计使得浮漂在下沉过程中更加稳, 视 目更清晰, 更易观察。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正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 图(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漂尾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 图中: 1是扁漂尾, 2是十字漂尾, 3是漂身, 4是漂脚, 5是横漂尾, 6是纵漂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术语 “上” 、“下” 、“前” 、“后” 、“顶部” 、“底部” 等指示的方 位或。
9、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 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2 如图1、 图2和图3所示, 一种新型十字尾浮漂, 包含漂尾、 漂身和漂脚。 0023 所述漂尾由扁漂尾1和十字漂尾2组成, 所述十字漂尾2套接于所述扁漂尾1之上。 所述扁漂尾1与所述漂身3连接。 所述漂身3连接有漂脚4。 0024 所述扁漂尾1位于所述十字漂尾2的下方。 所述扁漂尾1是实心结构。 所述扁漂尾经 开模加工制成。 0025 所述十字漂尾是由横漂尾5和纵漂尾6组成的一体结构。 。
10、所述横漂尾5与纵漂尾6呈 垂直90 设置, 从俯视角度, 所述横漂尾5和纵漂尾6呈十字交叉状, 因此称为十字漂尾。 所述 横漂尾5位于纵漂尾6的下方, 所述横漂尾5下方设置有一段连接部7, 所述连接部7与所述横 漂尾5呈90 垂直设置。 所述连接部7呈中空筒状结构, 所述连接部7是由软塑料制成, 具有弹 性。 将所述连接部7套接于所述扁漂尾6顶部, 通过连接部本身的弹性牢固连接与所述扁漂 尾之上。 所述连接部的长度等于一目扁漂尾的长度。 0026 进一步的, 所述横漂尾5设置有两目, 所述纵漂尾6设置有一目。 0027 进一步的, 所述横漂尾5和纵漂尾6均为实心结构。 0028 进一步的, 所。
11、述漂尾采用塑料材质。 0029 所述漂身3呈纺锤体结构, 材质选用软质纳米低密度聚苯乙烯材质, 或硬质纳米高 密度聚苯乙烯材质。 0030 所述漂脚4呈直线型细丝状, 长度为2030mm。 所述漂脚采用金属材质, 所述金属 材质优选铝镁合金。 0031 本实用新型的尺寸可设置为: 扁漂尾长度为120mm, 宽度为2mm, 厚度为1mm。 横漂尾 和纵漂尾宽度均为3mm, 厚度均为1mm, 横漂尾长度为40mm, 纵漂尾长度为20mm。 上述尺寸还 可以根据使用设置成不同的其他尺寸。 0032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 将浮漂安装于抛竿上。 抛竿将浮漂投入水中, 通过观察浮漂 露出水面的目数调节水线。
12、长度, 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或两目。 由于十字漂尾的结构设计, 能够使得浮漂入水过程稳当, 并且十字漂尾形状的设计, 易于垂钓者观察浮漂的细微动作,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923541 U 4 视目更加清晰, 更能清晰的掌握鱼是否上钩的状态。 同时, 漂尾摈弃了圆漂尾的形状, 设置 成扁漂尾使得整支浮漂重量减轻, 使得浮漂本身浮力更大, 反应更加灵敏。 0033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 他各种形式的产品。 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 皆应属于本实 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923541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6923541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6923541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6923541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