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解酒饮料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枳棋子俗称鸡爪梨,学名枳棋子,又叫龙爪果、林琴、万字梨、万寿果、万韦果、金钩子、鸡距子、木蜜、梨枣、枸等,属鼠李科,枳属木本植物。落叶乔木,高达10米多;嫩枝、幼叶背面、叶柄和花序轴初有短柔毛,后脱落。叶片椭圆状卵形、宽卵形或心状卵形,长8-16厘米,宽6-11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常不对称,边缘有细锯齿,表面无毛,背面沿叶脉或脉间有柔毛。两义式聚伞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小,黄绿色,直径约4.5毫米;花瓣扁圆形;花柱常裂至中部或深裂。果柄肉质,扭曲,红褐色;果实近球形,无毛,直径约7毫米,灰褐色。花期6月,果期8-10月。果柄含多量葡萄糖和苹果酸钾,经霜后甜,可生食或酿酒,俗称“拐枣”;果实入药,为清凉利尿药,并能解酒;“拐枣酒”能治风湿症;木材硬度适中,纹理美,供建筑及制家具和美术工艺品等的用材。
本品能养阴、生津、润燥、止渴、凉血。中医认为有清热、利尿、解酒毒之功效,主治醉酒、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等症;其果序轴可治疗风湿;果梗可健胃、补血,用于滋养补血;叶用于死胎不出;叶液用于除狐臭。
蜂蜜因蜂种、蜜源、环境之不同,其化学组成有很大差异。其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两者含量合计约占70%。尚含少量蔗糖、麦芽糖、糊精、树胶以及含氮化合物、有机酸、挥发油、色素、蜡、天然香料、植物残片(特别是花粉粒)、酵母、酶类、无机盐等。
蜂蜜一般只含微量维生素,其中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K、尼克酸、泛酸、叶酸、生物素、胆碱等.在含氮化合物中有蛋白质、胨、氨基酸等。尚含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淀粉酶、氧化酶、还原酶等酶类,并含乙酰胆碱。灰分中主要含镁、钙、钾、钠、硫、磷以及微量元素铁、铜、锰、镍等。有机酸中含有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乙酸、甲酸等。
蜂蜜中含葡萄糖和果糖,约占65~80%;蔗糖极少,不超过8%;水分16~25%;糊精和非糖物质、矿物质、有机酸等含量在5%左右。此外,还含有少量的酵素、芳香物质和维生素等。蜜源植物品种不同,蜂蜜的成分也不一样。
(一)护肤美容
新鲜蜂蜜涂抹于皮肤上,能起到滋润和营养作用,使皮肤细腻、光滑、富有弹性。冬季可用少许蜂蜜调和水后涂于皮肤,可防止干裂,可豕蜂蜜代替防裂膏。
(二)药用价值
优质蜂蜜在室温下放置数年不会腐败,表明其防腐作用极强。实验证实,蜂蜜对链球菌、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革兰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三)促进消化
研究证明,蜂蜜对胃肠功能有调节作用,可使胃酸分泌正常。动物实验证实,蜂蜜有增强肠蠕动的作用,可显著缩短排便时间。
(四)提高免疫力
蜂蜜中含有的多种酶和矿物质,发生协同作用后,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实验研究证明,用蜂蜜饲喂小鼠,可以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五)促进长寿
前苏联学者曾调查了200多名百岁以上的老人,其中有143人为养蜂人,证实他们长寿与常吃蜂蜜有关。蜂蜜促进长寿的机制较复杂,是对人体的综合调理,而非简单地作用于某个器官。
(六)改善睡眠
蜂蜜可缓解神经紧张,促进睡眠,并有一定的止痛作用。蜂蜜中的葡萄糖、维生素、镁、磷、钙等能够调节神经系统,促进睡眠。
(七)保肝作用
蜂蜜对肝脏的保护作用,能为肝脏的代谢活动提供能量准备,能刺激肝组织再生,起到修复损伤的作用。
(八)抗疲劳
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可以很快被吸收利用,改善血液的营状况。人体疲劳时服用蜂蜜,15分钟就可明显消除疲劳症状。
(九)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东京大学研究人员的大规模临床实验表明,加吃蜂蜜的幼儿与加吃吵糖的幼儿相比,前者体重,身高,胸围,皮下脂肪增加较快,皮肤较光泽,且少患痢疾,支气管炎,结膜炎,口腔炎等疾病。
(十)保护心血管
蜂蜜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营养心肌的作用,改善心肌功能,对血压有调节作用。
(十一)润肺止咳
蜂蜜可润肺,具有一定的止咳作用,常用来辅助治疗肺结核和气管炎。
(十二)促进钙吸收
美国农业部人类营养中心专家发现,蜂蜜能防止中老年妇女因钙流失而引起的骨质疏松。这是因为蜂蜜中的硼能增加雌激素活性,防止钙的流失。
蜂蜜对胃肠功能有调节作用,可使胃酸分泌正常。动物实验证实,蜂蜜有增强肠蠕动的作用,可显著缩短排便时间。蜂蜜中含有的多种酶和矿物质,发生协同作用后,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蜂蜜对肝脏的保护作用,能为肝脏的代谢活动提供能量准备,能刺激肝组织再生,起到修复损伤的作用。蜂蜜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营养心肌的作用,改善心肌功能,对血压有调节作用。蜂蜜中含有多种水果不具有的果糖,它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有利于快速醒酒,驱除头痛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交往越来越多,因此很容易出现饮酒过量问题,但目前常用的解酒药品中均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因此长期饮用会对消费者的身体造成一定伤害,而且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用上述枳棋子、蜂蜜制成的解酒饮品。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口感好,并且解酒效果佳的解酒饮料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解酒饮料的配方,所述解酒饮料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下列组分组成:
枳棋子 5-20 蜂蜜 1-15
柠檬酸 0.2 维生素C 0.02
黄原胶 0.25 羧甲基纤维素钠 0.25
山梨酸钾 0.3 纯净水 加至10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解酒饮料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下列组分组成:
枳棋子 10-15 蜂蜜 5-10
柠檬酸 0.2 维生素C 0.02
黄原胶 0.25 羧甲基纤维素钠 0.25
山梨酸钾 0.3 纯净水 加至10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解酒饮料的配方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下列步骤:
1)将按照所述制备重量称取的枳棋子洗净后,放于90℃热水中漂烫、预煮5分钟;
2)将漂烫、预煮后的枳棋子打浆后,放入离心分离机中分离,设定离心分离机的转速为4000转/分,制得枳棋子汁液;
3)将枳棋子汁液与按照所述制备重量称取的蜂蜜、柠檬酸、维生素C、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山梨酸钾混合,并加入余量的水进行搅拌,制得混合汁液;
4)将混合汁液进行超高温瞬时灭菌,灭菌温度设置为121℃,灭菌时间设置为10-15秒,常温下无菌灌装,常温储存,由此即可完成整个解酒饮料的制备过程。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以枳棋子为原料,并配以蜂蜜,制得的饮料营养成分高,口感好,而且其全部是由天然物质制成,所以不仅解酒效果明显,除烦热、口渴、呕吐等效果良好,是促进人体肝、脾、胃、肾代谢功能的良好保健饮品,而且对人体无害,特别是罐装饮品对于消费者食用十分方便,因此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另外,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生产工艺流程少,成本低廉,具有实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解酒饮料的配方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下列组分组成:
枳棋子 5 蜂蜜 1
柠檬酸 0.2 维生素C 0.02
黄原胶 0.25 羧甲基纤维素钠 0.25
山梨酸钾 0.3 纯净水 加至100。
本实施例提供的解酒饮料的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5kg的枳棋子洗净后,放于90℃热水中漂烫、预煮5分钟;
2)将漂烫、预煮后的枳棋子打浆后,放入离心分离机中分离,设定离心分离机的转速为4000转/分,制得枳棋子汁液;
3)将枳棋子汁液与1kg的蜂蜜、0.2kg柠檬酸、0.02kg维生素C、0.25kg黄原胶、0.25kg羧甲基纤维素钠、0.3kg山梨酸钾混合,并加入余量的水进行搅拌,制得混合汁液;
4)将混合汁液进行超高温瞬时灭菌,灭菌温度设置为121℃,灭菌时间设置为10秒,常温下无菌灌装,常温储存,由此即可完成整个解酒饮料的制备过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解酒饮料的配方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下列组分组成:
枳棋子 12 蜂蜜 7
柠檬酸 0.2 维生素C 0.02
黄原胶 0.25 羧甲基纤维素钠 0.25
山梨酸钾 0.3 纯净水 加至100。
本实施例提供的解酒饮料的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12kg的枳棋子洗净后,放于90℃热水中漂烫、预煮5分钟;
2)将漂烫、预煮后的枳棋子打浆后,放入离心分离机中分离,设定离心分离机的转速为4000转/分,制得枳棋子汁液;
3)将枳棋子汁液与7kg的蜂蜜、0.2kg柠檬酸、0.02kg维生素C、0.25kg黄原胶、0.25kg羧甲基纤维素钠、0.3kg山梨酸钾混合,并加入余量的水进行搅拌,制得混合汁液;
4)将混合汁液进行超高温瞬时灭菌,灭菌温度设置为121℃,灭菌时间设置为12秒,常温下无菌灌装,常温储存,由此即可完成整个解酒饮料的制备过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解酒饮料的配方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下列组分组成:
枳棋子 20 蜂蜜 15
柠檬酸 0.2 维生素C 0.02
黄原胶 0.25 羧甲基纤维素钠 0.25
山梨酸钾 0.3 纯净水 加至100。
本实施例提供的解酒饮料的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20kg的枳棋子洗净后,放于90℃热水中漂烫、预煮5分钟;
2)将漂烫、预煮后的枳棋子打浆后,放入离心分离机中分离,设定离心分离机的转速为4000转/分,制得枳棋子汁液;
3)将枳棋子汁液与15kg的蜂蜜、0.2kg柠檬酸、0.02kg维生素C、0.25kg黄原胶、0.25kg羧甲基纤维素钠、0.3kg山梨酸钾混合,并加入余量的水进行搅拌,制得混合汁液;
4)将混合汁液进行超高温瞬时灭菌,灭菌温度设置为121℃,灭菌时间设置为15秒,常温下无菌灌装,常温储存,由此即可完成整个解酒饮料的制备过程。
当然,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