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圆叶鸟巢蕨的组培快繁方法.pdf

  • 上传人:zhu****69
  • 文档编号:7256891
  • 上传时间:2019-10-01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610.3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922552.2

    申请日:

    20151214

    公开号:

    CN105557515B

    公开日:

    201801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H4/00

    主分类号:

    A01H4/00

    申请人:

    海南中科花海云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武华周,冷青云,胡悦祥,寸德志

    地址:

    570311 海南省海口市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狮子岭工业园办公楼237号

    优先权:

    CN201510922552A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郝传鑫;陈欢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叶鸟巢蕨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愈伤组织诱导:将外植体材料清洗后,在氯化汞溶液中表面灭菌7‑10min,用水冲洗,切成块状接种于诱导培养基,45天后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将愈伤组织接种于增殖培养基进行增殖;孢子体诱导:将增殖培养后的愈伤组织接种于分化培养基,处理30天后获得发芽的孢子体;生根培养:待孢子体的叶片长到2‑3cm后,接种于生根培养基培养成苗,30d后苗的基部长出棕色的根;炼苗移栽:待苗长有2~3条根,高度在4cm以上时,进行炼苗移栽。通过培养基配方改进,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5.29%,增殖率为8.71%,分化率为达到88.35%,生根率达到91.21%,成活率达95.3%以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圆叶鸟巢蕨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愈伤组织诱导:将外植体材料清洗后,在氯化汞溶液中表面灭菌7-10min,用水冲洗,切成块状接种于诱导培养基,45天后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所述外植体材料为未展开的圆叶鸟巢蕨嫩叶,所述诱导培养基成分为1/2MS改良培养基、1.0-2.0mg/L6-BA和0.5-1.0mg/LNAA;(2)增殖培养:将愈伤组织接种于增殖培养基进行增殖,增殖培养基成分为MS基本培养基、0.5-1.0mg/L6-BA和0.1-0.5mg/LNAA;孢子体诱导:将增殖培养后的愈伤组织接种于分化培养基,处理30d天后获得发芽的孢子体,分化培养基成分为MS基本培养基、0.4-0.5mg/L6-BA和0.1-0.2mg/LNAA;(3)生根培养:待孢子体的叶片长到2-3cm后,接种于生根培养基培养成苗,30d后苗的基部长出棕色的根,生根培养基成分为1/2MS改良培养基、0.1-0.2mg/LNAA、10-20g/L蔗糖和0.5-0.8g/L活性炭;(4)炼苗移栽:待苗长有2~3条根,高度在4cm以上时,进行炼苗移栽,置于太阳光下炼苗5-7d后,取出瓶苗,洗净根部附着的生根培养基,晾干并种植于灭菌后的培养基质中,培养基质为椰糠、泥炭土和火山岩的混合物;其中,所述1/2MS改良培养基为825mg/LNHNO和950mg/LKN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叶鸟巢蕨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汞溶液浓度为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叶鸟巢蕨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椰糠、泥炭土和火山岩的体积比为1:1: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叶鸟巢蕨的组培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圆叶鸟巢蕨是一种拉丁名为Neottopteris nidus cv."Avis"的中型附生蕨,是南洋巢蕨(Asplenium australasicum)驯化出的一个圆叶盆栽品种,株形呈漏斗状或鸟巢状。根状茎短而直立,柄粗壮而密生大团海绵状须根,能吸收大量水分。叶簇生,辐射状排列于根状茎顶部,中空如巢形结构,能收集落叶及鸟粪;革质叶阔披针形,两面滑润,叶脉两面稍隆起,孢子囊群长条形。

    圆叶鸟巢蕨具有四季常青、株形丰满、淡雅秀丽、叶色葱绿等特点,主要用作室内布景盆栽,其叶片是优良的花材;卷曲的嫩叶可以煮食、也可做泡菜;鸟巢蕨的性味微苦,清热解毒,可用于药材。

    鸟巢蕨类植物传统的繁殖方法为营养繁殖、孢子繁殖和组织培养,营养繁殖通常需要切割母株,繁殖率低且易伤害母株,不适用于批量植苗。孢子繁殖对培育环境要求条件高且培育周期长,不适用商业化植苗。相对来说,组织培养生产成本低,条件可控,周期短,因此可大规模植苗。

    目前,还未有一种适用圆叶鸟巢蕨组织培养并快速繁殖的方法,直接从叶子组织培养。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圆叶鸟巢蕨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愈伤组织诱导:将外植体材料清洗后,在氯化汞溶液中表面灭菌7-10min,用水冲洗,切成块状接种于诱导培养基,45天后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外植体材料为未展开的圆叶鸟巢蕨嫩叶,诱导培养基成分为MS改良培养基、1、0-2.0mg/L 6-BA和0.5-1.0mg/L NAA;

    (2)增殖培养:将愈伤组织接种于增殖培养基进行增殖,增殖培养基成分为MS基本培养基、0.5-1.0mg/L 6-BA和0.1-0.5mg/L NAA。

    (3)孢子体诱导:将增殖培养后的愈伤组织接种于分化培养基,处理30天后获得发芽的孢子体,分化培养基成分为MS基本培养基,0.4-0.5mg/L 6-BA和0.1-0.2mg/L NAA;

    (4)生根培养:待孢子体的叶片长到2-3cm后,接种于生根培养基培养成苗,30d后苗的基部长出棕色的根,生根培养基成分为MS改良培养基、0.1-0.2mg/L NAA、10-20g/L蔗糖和0.5-0.8g/L活性炭;

    (5)炼苗移栽:待苗长有2~3条根,高度在4cm以上时,进行炼苗移栽,置于太阳光下炼苗5-7d后,取出瓶苗,洗净根部附着的生根培养基,晾干并种植于灭菌后的培养基质中,培养基质为椰糠、泥炭土和火山岩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一种圆叶鸟巢蕨的组培快繁方法,通过培养基的改进,通过培养基配方改进,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5.29%,增殖率为8.71%,分化率为达到88.35%,生根率达到91.21%,成活率达到95.3%。

    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以原叶体形式进行增殖,可获得大量的原叶体,通过增殖、孢子体诱导、生根、移栽等过程,获得大量可用于生产栽培的种苗,且获得的种苗生理年龄一致,生长整齐,适合工厂化育苗和规模化栽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圆叶鸟巢蕨增殖培养效果图;

    图2为一种圆叶鸟巢蕨孢子体诱导培养效果图;

    图3为一种圆叶鸟巢蕨生根培养效果图;

    图4为一种圆叶鸟巢蕨炼苗移栽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MS基本培养基是实验室常用的培养基,MS改良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改良,MS基本培养基包含1650mg/L NH4N03和1900mg/L KNO3,1/2MS改良培养基包含825mg/L NH4N03和950mg/L KNO3,2/3MS改良培养基包含1100mg/L NH4N03和1266mg/L KNO3,1/3MS改良培养基包含550mg/L NH4N03和633mg/L KNO3,6-BA为6-苄氨基腺嘌呤,NAA为a-萘乙酸。

    实施例一:

    1、愈伤组织诱导培养:以未展开的圆叶鸟巢蕨嫩叶为外植体材料,用适量的洗洁精清洗后,在流水中冲洗0.5h,在0.1%氯化汞溶液中表面灭菌7min,在无菌水中冲洗3次,切成1×1cm大小接种于初始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培养基成分为:1/2MS改良培养基+2.0mg/L 6-BA+1.0mg/L NAA,处理接种30个外植体,并重复3次。45d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统计愈伤组织诱导率。

    愈伤组织诱导率=诱导出愈伤组织的外植体数/未污染外植体数×100%。

    2、增殖培养:愈伤组织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上,成分为:MS基本培养基+1.0mg/L 6-BA+0.10mg/L NAA。处理接种50个外植体,并重复3次,30d后观察,统计其增殖率。

    增殖率=愈伤组织鲜重/接种鲜重。

    3、孢子体诱导培养:愈伤组织接种于分化培养基中,分化培养基成分为:MS基本培养基+0.50mg/L 6-BA+0.20mg/L NAA。处理接种50个外植体,并重复3次,30d后观察,愈伤组织分化出叶片,形成丛生芽。统计分化率,分化率=已分化植株总数/外植体总数×100%。

    4、生根培养:待孢子体的叶片长到2-3cm后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上培养,生根培养基成分为:1/2MS改良培养基+0.2mg/L NAA+蔗糖20g/L+活性炭0.5g/L,处理接种30个外植体,并重复3次。30d后在苗的基部形成棕色的根,根上有根毛和叉根,统计其生根率,平均根数为3.74±0.03。

    生根率=生根苗数/接种数×100%;

    平均根数=生根条数/生根苗数。

    5、炼苗移栽:待无菌苗长有2~3条根,高度在4cm以上时,进行炼苗移栽,揭开培养瓶的瓶盖,于室内自然光下炼苗5d后,小心取出瓶苗,洗净根部附着的培养基,稍晾干,种植于灭好菌的1:1:1的椰糠,泥炭土,火山岩的基质中。温度控制在24-26℃,湿度保持在90%左右,统计其成活率。施肥:15~20d后幼苗生新根,晴天上午采用0.2%~0.3%尿素溶液喷雾后,并用清水淋洗,每7d施肥1次。病虫害防治:利用500倍多菌灵(50%)、600倍甲霜灵复合防病,利用菊酯类杀虫剂除虫。

    实施例二:

    1、愈伤组织诱导培养:以未展开的圆叶鸟巢蕨嫩叶为外植体材料,用适量的洗洁精清洗后,在流水中冲洗0.5h,在0.1%氯化汞溶液中表面灭菌10min,在无菌水中冲洗3-5次,切成1×1cm大小接种于初始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培养基成分为:1/2MS改良培养基+1.0mg/L 6-BA+0.5mg/L NAA,处理接种50个外植体,并重复3次。45d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统计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诱导率=诱导出愈伤组织的外植体数/未污染外植体数×100%。

    2、增殖培养:愈伤组织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上,成分为:MS基本培养基+1.0mg/L 6-BA+0.1mg/L NAA。处理接种50个外植体,并重复3次,30d后观察,统计其增殖率。圆叶鸟巢蕨增殖培养的效果如图1所示。

    增殖率=愈伤组织鲜重/接种鲜重。

    3、孢子体诱导培养:愈伤组织接种于分化培养基中,分化培养基成分为:MS基本培养基+0.40mg/L 6-BA+0.1mg/L NAA。处理接种50个外植体,并重复3次,30d后观察,愈伤组织分化出叶片,形成丛生芽。统计其分化率,分化率=已分化植株总数/外植体总数×100%。圆叶鸟巢蕨孢子体诱导培养效果如图2所示。

    4、生根培养:待孢子体的叶片长到2-3cm后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上培养,生根培养基成分为:1/2MS改良培养基+0.1mg/L NAA+蔗糖10g/L+活性炭0.8g/L,处理接种30个外植体,并重复3次。30d后在苗的基部形成棕色的根,根上有根毛和叉根,统计其生根率,平均根数为3.74±0.03。圆叶鸟巢蕨生根培养效果如图3所示。

    生根率=生根苗数/接种数×100%;

    平均根数=生根条数/生根苗数。

    5、炼苗移栽:待无菌苗长有2~3条根,高度在4cm以上时,进行炼苗移栽,揭开培养瓶的瓶盖,于室内自然光下炼苗5-7d后,小心取出瓶苗,洗净根部附着的培养基,稍晾干,种植于灭好菌的1:1:1的椰糠,泥炭土,火山岩的基质中。温度控制在24-26℃,湿度保持在90%左右,统计其成活率。施肥:15~20d后幼苗生新根,晴天上午采用0.2%~0.3%尿素溶液喷雾后,并用清水淋洗,每7d施肥1次。病虫害防治:利用500倍多菌灵(50%)、600倍甲霜灵复合防病,利用菊酯类杀虫剂除虫。圆叶鸟巢蕨炼苗移栽效果如图4所示。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步骤的诱导培养基选用1/3MS改良培养基;生根培养步骤的生根培养基也选用1/3改良培养基。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步骤的诱导培养基选用2/3MS改良培养基;生根培养步骤的生根培养基也选用2/3改良培养基。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步骤的诱导培养基选用MS基本培养基;生根培养步骤的生根培养基也选用MS基本培养基。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步骤的诱导培养基选用MS基本培养基,增殖培养步骤选用MS基本培养基+6-BA1.0mg/L+NAA0.5mg/L。

    将实施例1-4、对比例1-2的生长情况记录,结果汇总成表1.

    表1

    本发明的一种圆叶鸟巢蕨的组培快繁方法,通过培养基配方改进和培养条件的改变,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5.29%,增殖率为8.71%,分化率为达到88.35%,生根率达到91.21%,成活率达到95.3%。

    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以原叶体形式进行增殖,可获得大量的原叶体,通过增殖、孢子体诱导、生根、移栽等过程,获得大量可用于生产栽培的种苗,且获得的种苗生理年龄一致,生长整齐,适合工厂化育苗和规模化栽培。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关 键  词:
    一种 鸟巢 组培快繁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圆叶鸟巢蕨的组培快繁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25689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