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pdf

  • 上传人:54
  • 文档编号:7255796
  • 上传时间:2019-10-01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46.8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899137.4

    申请日:

    20170718

    公开号:

    CN206923245U

    公开日:

    2018012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B33/02,A01B33/08,A01B33/12

    主分类号:

    A01B33/02,A01B33/08,A01B33/12

    申请人:

    徐顺田

    发明人:

    徐顺田

    地址:

    251500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宿安乡西徐楼村19号

    优先权:

    CN201720899137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包括悬臂支架、驱动总成、变速箱和翻耕总成,所述悬臂支架的后侧为敞口结构并设有与转动连接的后挡板机构,后挡板机构外侧还通过可调节导向杆总成与悬臂支架连接,悬臂支架两侧、前侧及顶面上均设护板;所述驱动总成包括变速箱和换向齿轮箱,换向齿轮箱安装在悬臂支架上侧且其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变速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翻耕总成包括一驱动轴及安装在该驱动轴上的若干圆盘,驱动轴中部与所述变速箱连接,驱动轴两侧还通过侧板组件与所述悬臂支架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将土壤进行深度翻耕,翻耕深度大,土壤翻耕均匀,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具有结构简单、翻耕可调、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悬臂支架、驱动总成、变速箱和翻耕总成,所述悬臂支架的后侧为敞口结构并设有与转动连接的后挡板机构,后挡板机构外侧还通过可调节导向杆总成与悬臂支架连接,悬臂支架两侧、前侧及顶面上均设护板;所述驱动总成包括变速箱和换向齿轮箱,变速箱穿过悬臂支架纵向分布,换向齿轮箱安装在悬臂支架上侧且其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变速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翻耕总成包括一驱动轴及安装在该驱动轴上的若干圆盘,驱动轴中部与所述变速箱连接,驱动轴两侧还通过侧板组件与所述悬臂支架连接,所述圆盘上安装有破土旋耕机刀或/和翻土刮土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包括了位于悬臂支架顶面的上护板、位于悬臂支架两侧的侧护板和位于悬臂支架前侧的前护板,上护板边缘与悬臂支架连接,前护板和侧护板顶端与悬臂支架连接且前护板两侧分别与侧护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护板的上部分朝向悬臂支架一侧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板机构包括了后挡板本体及位于后挡板本体底端向外侧倾斜设置的折弯板,折弯板外侧与后挡板本体之间还通过加强板连接,加强板外侧设有与可调节导向杆总成底端转动连接的第一支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支架上设有与可调节导向杆总成转动顶端连接的第二支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中部设有轴孔,圆盘外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破土旋耕机刀的第一接口和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翻土刮土刀的第二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组件包括位于下部用于安装驱动轴的第一侧板和位于上部用于与悬臂支架连接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为L型结构,其一侧水平分布并与悬臂支架连接,另一侧垂直分布并与第二侧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分布在变速箱与侧板组件之间或/和侧板组件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破土旋耕机刀和翻土刮土刀均通过安装座与所述圆盘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了与悬臂支架前侧端部转动连接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与悬臂支架之间还通过液压油缸总成连接,固定支架安装在履带总成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土地翻耕都是采用旋耕机,而旋耕机是以旋转刀齿为工作部件的驱动型土壤耕作机械,又称旋转耕耘机。按其切入刀轴的配置方式分为横轴式和立轴式两类。以刀轴水平横置的横轴式旋耕机应用较多。分类有较强的碎土能力,一次作业即能使土壤细碎,土肥掺和均匀,地面平整,达到旱地播种或水出栽插的要求,有利于争取农时,提高工效,并能充分利用拖拉机的功率。但对残茬、杂草的覆盖能力较差,耕深较浅(旱耕12~16厘米;水耕14~18厘米),能量消耗较大。主要用于水稻田和蔬菜地,也用于果园中耕。重型横轴式旋耕机的耕深可达20~25厘米,多用于开垦灌木地、沼泽地和草荒地。

    现有的旋耕机在翻耕土地的时候翻耕的深度有限,而土地深耕机价格昂贵,并且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安全性高、深度可调的新型深耕翻土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悬臂支架、驱动总成、变速箱和翻耕总成,所述悬臂支架的后侧为敞口结构并设有与转动连接的后挡板机构,后挡板机构外侧还通过可调节导向杆总成与悬臂支架连接,悬臂支架两侧、前侧及顶面上均设护板;所述驱动总成包括变速箱和换向齿轮箱,变速箱穿过悬臂支架纵向分布,换向齿轮箱安装在悬臂支架上侧且其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变速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翻耕总成包括一驱动轴及安装在该驱动轴上的若干圆盘,驱动轴中部与所述变速箱连接,驱动轴两侧还通过侧板组件与所述悬臂支架连接,所述圆盘上安装有破土旋耕机刀或/和翻土刮土刀。

    所述护板包括了位于悬臂支架顶面的上护板、位于悬臂支架两侧的侧护板和位于悬臂支架前侧的前护板,上护板边缘与悬臂支架连接,前护板和侧护板顶端与悬臂支架连接且前护板两侧分别与侧护板连接。

    所述侧护板的上部分朝向悬臂支架一侧倾斜设置。

    所述后挡板机构包括了后挡板本体及位于后挡板本体底端向外侧倾斜设置的折弯板,折弯板外侧与后挡板本体之间还通过加强板连接,加强板外侧设有与可调节导向杆总成底端转动连接的第一支座。

    所述悬臂支架上设有与可调节导向杆总成转动顶端连接的第二支座。

    所述圆盘中部设有轴孔,圆盘外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破土旋耕机刀的第一接口和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翻土刮土刀的第二接口。

    所述侧板组件包括位于下部用于安装驱动轴的第一侧板和位于上部用于与悬臂支架连接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为L型结构,其一侧水平分布并与悬臂支架连接,另一侧垂直分布并与第二侧板连接。

    所述的破土旋耕机刀和翻土刮土刀均通过安装座与所述圆盘可拆卸连接。

    所述破土旋耕机刀为L型结构,同一圆盘上的破土旋耕机刀朝向圆盘一侧或两侧设置。

    还包括了与悬臂支架前侧端部转动连接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与悬臂支架之间还通过液压油缸总成连接,固定支架安装在履带总成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将土壤进行深度翻耕,翻耕深度大,土壤翻耕均匀,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具有结构简单、翻耕可调、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后挡板机构)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后挡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向齿轮箱、2上护板、3悬臂支架、4前护板、5侧护板、6第二侧板、7第一侧板、8破土旋耕机刀、9圆盘、10驱动轴、11安装座、12翻土刮土刀、13变速箱、14后挡板本体、15可调节导向杆总成、16第一支座、17 第二支座、18折弯板、19加强板、20第二接口、21第一接口、22轴孔、23 联轴器、24固定支架、25液压油缸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2、3、4所示: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包括悬臂支架3、驱动总成、变速箱13和翻耕总成,驱动总成、变速箱13和翻耕总成均安装在该悬臂支架 3后端,其中:

    所述悬臂支架3的后侧为敞口结构并设有与转动连接的后挡板机构,后挡板机构外侧还通过可调节导向杆总成15与悬臂支架3连接,后挡板机构上设有与可调节导向杆总成15底端转动连接的第一支座16,悬臂支架3上设有与可调节导向杆总成15转动顶端连接的第二支座17,后挡板机构通过可调节导向杆总成15实现角度调整,便于配合翻耕深度实现自主调节;

    其中上述的后挡板机构包括了后挡板本体14及位于后挡板本体14底端向外侧倾斜设置的折弯板18,折弯板18外侧与后挡板本体14之间还通过加强板 19连接,通过折弯板18和加强板19配合增加了后挡板本体14底端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了后挡板本体14的使用寿命,避免其经常与地面接触造成损坏,第一支座16设置在该加强板19外侧,使可调节导向杆总成15与后挡板机构的连接处结构强度高,连接关系稳定;

    悬臂支架3两侧、前侧及顶面上均设护板,护板包括了位于悬臂支架3顶面的上护板2、位于悬臂支架3两侧的侧护板5和位于悬臂支架3前侧的前护板4,上护板2边缘与悬臂支架3连接,前护板4和侧护板5顶端与悬臂支架3 连接且前护板4两侧分别与侧护板5连接,通过前护板4和侧护板5实现对悬臂支架3三个方向的固定防护,提高了该机构的操作安全性;

    其中上述的侧护板5的上部分朝向悬臂支架3一侧倾斜设置,使得侧护板 5下部向外扩张,护板内部的整体作业空间增大,便于实施大深度翻耕作业。

    所述驱动总成包括变速箱13和换向齿轮箱1,变速箱13穿过悬臂支架3 纵向分布,变速箱13的输入端位于悬臂支架3上侧,变速箱13的输出端位于悬臂支架3下侧,换向齿轮箱1安装在悬臂支架3上侧且其输出端通过联轴器 23与变速箱13的输入端连接,换向齿轮箱1的输入端设置在其前侧用于与动力总成连接实现动力输入,通过换向齿轮箱1和变速箱13配合实现动力输出,带动翻耕总成旋转进行作业;

    所述翻耕总成包括一驱动轴10及安装在该驱动轴10上的若干圆盘9,驱动轴10中部与所述变速箱13连接,驱动轴10两侧还通过侧板组件与所述悬臂支架3连接,圆盘9包括分布在变速箱13与侧板组件之间的多个和分布在侧板组件外侧的多个,分布在变速箱13与侧板组件之间的多个圆盘9上安装有破土旋耕机刀8和翻土刮土刀12,破土旋耕机刀8和翻土刮土刀12分别设有三个并均匀间隔分布,分布在侧板组件外侧的一个圆盘9上安装有破土旋耕机刀8,破土旋耕机刀8设有三个并均与均匀分布,其中破土旋耕机刀8与对应圆盘9 一一对应安装固定,翻土刮土刀12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圆盘9连接;上述结构中的圆盘9可以根据实际作业情况进行调整安装数量及安装位置。

    所述侧板组件包括位于下部用于安装驱动轴10的第一侧板7和位于上部用于与悬臂支架3连接的第二侧板6,所述第二侧板6为L型结构,其一侧水平分布并与悬臂支架3连接,另一侧垂直分布并与第二侧板6连接,通过该结构可以在不拆卸侧板组件与悬臂支架3连接的情况下,对第一侧板7的位置进行单独调整,方便拆卸安装且提高了作业效率。

    所述圆盘9中部设有轴孔22,圆盘9外侧分别设有三个用于固定破土旋耕机刀8的第一接口21和三个用于固定翻土刮土刀12的第二接口20,第一接口 21和第二接口20可以根据破土旋耕机刀8和翻土刮土刀12的规格进行预加工。

    所述的破土旋耕机刀8和翻土刮土刀12均通过安装座11与所述圆盘9可拆卸连接,便于破土旋耕机刀8和翻土刮土刀12的更换、维修等工作。

    所述破土旋耕机刀8为L型结构,同一圆盘9上的破土旋耕机刀8朝向圆盘9的两侧设置,即两个破土旋耕机刀8朝向一侧设置,另一个破土旋耕机刀 8朝向另一侧设置,用于提高翻耕效果。

    所述悬臂支架3前侧端部与一固定支架24转动连接,固定支架24与悬臂支架3之间还通过液压油缸总成25连接,固定支架24安装在履带总成上,用于实现新型深耕翻土机与履带总成的安装固定,通过液压油缸总成25驱动实现悬臂支架后侧整体在履带总成上的升降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新型 深耕 翻土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25579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