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899137.4 (22)申请日 2017.07.18 (73)专利权人 徐顺田 地址 251500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宿安乡 西徐楼村19号 (72)发明人 徐顺田 (51)Int.Cl. A01B 33/02(2006.01) A01B 33/08(2006.01) A01B 33/1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 包括 悬臂支架、 驱动总成、 变速箱和翻耕总成, 所述悬 臂支架的后。
2、侧为敞口结构并设有与转动连接的 后挡板机构, 后挡板机构外侧还通过可调节导向 杆总成与悬臂支架连接, 悬臂支架两侧、 前侧及 顶面上均设护板; 所述驱动总成包括变速箱和换 向齿轮箱, 换向齿轮箱安装在悬臂支架上侧且其 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变速箱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 翻耕总成包括一驱动轴及安装在该驱动轴上的 若干圆盘, 驱动轴中部与所述变速箱连接, 驱动 轴两侧还通过侧板组件与所述悬臂支架连接; 本 实用新型可将土壤进行深度翻耕, 翻耕深度大, 土壤翻耕均匀, 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同时具有 结构简单、 翻耕可调、 操作简单、 安全性高等优 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
3、923245 U 2018.01.26 CN 206923245 U 1.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悬臂支架、 驱动总成、 变速箱和翻耕总成, 所 述悬臂支架的后侧为敞口结构并设有与转动连接的后挡板机构, 后挡板机构外侧还通过可 调节导向杆总成与悬臂支架连接, 悬臂支架两侧、 前侧及顶面上均设护板; 所述驱动总成包 括变速箱和换向齿轮箱, 变速箱穿过悬臂支架纵向分布, 换向齿轮箱安装在悬臂支架上侧 且其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变速箱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翻耕总成包括一驱动轴及安装在该驱 动轴上的若干圆盘, 驱动轴中部与所述变速箱连接, 驱动轴两侧还通过侧板组件与所述悬 臂支架连接, 所述。
4、圆盘上安装有破土旋耕机刀或/和翻土刮土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板包括了位于悬臂 支架顶面的上护板、 位于悬臂支架两侧的侧护板和位于悬臂支架前侧的前护板, 上护板边 缘与悬臂支架连接, 前护板和侧护板顶端与悬臂支架连接且前护板两侧分别与侧护板连 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护板的上部分朝向 悬臂支架一侧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挡板机构包括了后 挡板本体及位于后挡板本体底端向外侧倾斜设置的折弯板, 折弯板外侧与后挡板本体之间 还通过加强板连接, 加强板外。
5、侧设有与可调节导向杆总成底端转动连接的第一支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臂支架上设有与可 调节导向杆总成转动顶端连接的第二支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盘中部设有轴孔, 圆盘外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破土旋耕机刀的第一接口和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翻土 刮土刀的第二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组件包括位于下 部用于安装驱动轴的第一侧板和位于上部用于与悬臂支架连接的第二侧板, 所述第二侧板 为L型结构, 其一侧水平分布并与悬臂支架连接, 另一侧垂直分布并与第二侧板连接。
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盘分布在变速箱与 侧板组件之间或/和侧板组件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破土旋耕机刀和翻 土刮土刀均通过安装座与所述圆盘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了与 悬臂支架前侧端部转动连接的固定支架, 固定支架与悬臂支架之间还通过液压油缸总成连 接, 固定支架安装在履带总成上。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923245 U 2 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尤其。
7、涉及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土地翻耕都是采用旋耕机, 而旋耕机是以旋转刀齿为工作部件的驱动型土 壤耕作机械, 又称旋转耕耘机。 按其切入刀轴的配置方式分为横轴式和立轴式两类。 以刀轴 水平横置的横轴式旋耕机应用较多。 分类有较强的碎土能力, 一次作业即能使土壤细碎, 土 肥掺和均匀, 地面平整, 达到旱地播种或水出栽插的要求, 有利于争取农时, 提高工效, 并能 充分利用拖拉机的功率。 但对残茬、 杂草的覆盖能力较差, 耕深较浅(旱耕1216厘米; 水耕 1418厘米), 能量消耗较大。 主要用于水稻田和蔬菜地, 也用于果园中耕。 重型横轴式旋耕 机的耕深可达2025厘。
8、米, 多用于开垦灌木地、 沼泽地和草荒地。 0003 现有的旋耕机在翻耕土地的时候翻耕的深度有限, 而土地深耕机价格昂贵, 并且 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 安全性 高、 深度可调的新型深耕翻土机。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悬臂支架、 驱动总成、 变速箱和翻耕总成, 所述悬臂支架的后侧为敞口结构并设有与转动连接的后挡板机构, 后挡板机构外侧还通过 可调节导向杆总成与悬臂支架连接, 悬臂支架两侧、 前侧及顶面上均设护板; 所述驱动总成 包括变速。
9、箱和换向齿轮箱, 变速箱穿过悬臂支架纵向分布, 换向齿轮箱安装在悬臂支架上 侧且其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变速箱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翻耕总成包括一驱动轴及安装在该 驱动轴上的若干圆盘, 驱动轴中部与所述变速箱连接, 驱动轴两侧还通过侧板组件与所述 悬臂支架连接, 所述圆盘上安装有破土旋耕机刀或/和翻土刮土刀。 0007 所述护板包括了位于悬臂支架顶面的上护板、 位于悬臂支架两侧的侧护板和位于 悬臂支架前侧的前护板, 上护板边缘与悬臂支架连接, 前护板和侧护板顶端与悬臂支架连 接且前护板两侧分别与侧护板连接。 0008 所述侧护板的上部分朝向悬臂支架一侧倾斜设置。 0009 所述后挡板机构包括了后挡板。
10、本体及位于后挡板本体底端向外侧倾斜设置的折 弯板, 折弯板外侧与后挡板本体之间还通过加强板连接, 加强板外侧设有与可调节导向杆 总成底端转动连接的第一支座。 0010 所述悬臂支架上设有与可调节导向杆总成转动顶端连接的第二支座。 0011 所述圆盘中部设有轴孔, 圆盘外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破土旋耕机刀的第 一接口和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翻土刮土刀的第二接口。 0012 所述侧板组件包括位于下部用于安装驱动轴的第一侧板和位于上部用于与悬臂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923245 U 3 支架连接的第二侧板, 所述第二侧板为L型结构, 其一侧水平分布并与悬臂支架连接, 另一 侧垂直分。
11、布并与第二侧板连接。 0013 所述的破土旋耕机刀和翻土刮土刀均通过安装座与所述圆盘可拆卸连接。 0014 所述破土旋耕机刀为L型结构, 同一圆盘上的破土旋耕机刀朝向圆盘一侧或两侧 设置。 0015 还包括了与悬臂支架前侧端部转动连接的固定支架, 固定支架与悬臂支架之间还 通过液压油缸总成连接, 固定支架安装在履带总成上。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可将土壤进行深度翻耕, 翻耕深度大, 土壤翻耕均匀, 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同时具有结构简单、 翻耕可调、 操作简单、 安全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后挡。
12、板机构)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后挡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 1换向齿轮箱、 2上护板、 3悬臂支架、 4前护板、 5侧护板、 6第二侧板、 7第一侧 板、 8破土旋耕机刀、 9圆盘、 10驱动轴、 11安装座、 12翻土刮土刀、 13变速箱、 14后挡板本体、 15可调节导向杆总成、 16第一支座、 17 第二支座、 18折弯板、 19加强板、 20第二接口、 21第一 接口、 22轴孔、 23 联轴器、 24固定支架、 25液压油缸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
13、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 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4 如图1、 2、 3、 4所示: 一种新型深耕翻土机, 包括悬臂支架3、 驱动总成、 变速箱13和 翻耕总成, 驱动总成、 变速箱13和翻耕总成均安装在该悬臂支架 3后端, 其中: 0025 所述悬臂支架3的后侧为敞口结构并设有与转动连接的后挡板机构, 后挡板机构 外侧还通过可调节导向杆总成15与悬臂支架3连接, 后挡板机构上设有与可调节导向杆总 成15底端转动连接的第一支座16, 悬臂支架3上设有与可调节导向杆总成15转动顶端连接 的第二支座17, 后挡板机构通过可调节导向。
14、杆总成15实现角度调整, 便于配合翻耕深度实 现自主调节; 0026 其中上述的后挡板机构包括了后挡板本体14及位于后挡板本体14底端向外侧倾 斜设置的折弯板18, 折弯板18外侧与后挡板本体14之间还通过加强板 19连接, 通过折弯板 18和加强板19配合增加了后挡板本体14底端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提高了后挡板本体14的 使用寿命, 避免其经常与地面接触造成损坏, 第一支座16设置在该加强板19外侧, 使可调节 导向杆总成15与后挡板机构的连接处结构强度高, 连接关系稳定; 0027 悬臂支架3两侧、 前侧及顶面上均设护板, 护板包括了位于悬臂支架3顶面的上护 板2、 位于悬臂支架3两侧的。
15、侧护板5和位于悬臂支架3前侧的前护板4, 上护板2边缘与悬臂 支架3连接, 前护板4和侧护板5顶端与悬臂支架3 连接且前护板4两侧分别与侧护板5连接,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923245 U 4 通过前护板4和侧护板5实现对悬臂支架3三个方向的固定防护, 提高了该机构的操作安全 性; 0028 其中上述的侧护板5的上部分朝向悬臂支架3一侧倾斜设置, 使得侧护板 5下部向 外扩张, 护板内部的整体作业空间增大, 便于实施大深度翻耕作业。 0029 所述驱动总成包括变速箱13和换向齿轮箱1, 变速箱13穿过悬臂支架3 纵向分布, 变速箱13的输入端位于悬臂支架3上侧, 变速箱13。
16、的输出端位于悬臂支架3下侧, 换向齿轮 箱1安装在悬臂支架3上侧且其输出端通过联轴器 23与变速箱13的输入端连接, 换向齿轮 箱1的输入端设置在其前侧用于与动力总成连接实现动力输入, 通过换向齿轮箱1和变速箱 13配合实现动力输出, 带动翻耕总成旋转进行作业; 0030 所述翻耕总成包括一驱动轴10及安装在该驱动轴10上的若干圆盘9, 驱动轴10中 部与所述变速箱13连接, 驱动轴10两侧还通过侧板组件与所述悬臂支架3连接, 圆盘9包括 分布在变速箱13与侧板组件之间的多个和分布在侧板组件外侧的多个, 分布在变速箱13与 侧板组件之间的多个圆盘9上安装有破土旋耕机刀8和翻土刮土刀12, 破土。
17、旋耕机刀8和翻 土刮土刀12分别设有三个并均匀间隔分布, 分布在侧板组件外侧的一个圆盘9上安装有破 土旋耕机刀8, 破土旋耕机刀8设有三个并均与均匀分布, 其中破土旋耕机刀8与对应圆盘9 一一对应安装固定, 翻土刮土刀12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圆盘9连接; 上述结构中的圆盘9 可以根据实际作业情况进行调整安装数量及安装位置。 0031 所述侧板组件包括位于下部用于安装驱动轴10的第一侧板7和位于上部用于与悬 臂支架3连接的第二侧板6, 所述第二侧板6为L型结构, 其一侧水平分布并与悬臂支架3连 接, 另一侧垂直分布并与第二侧板6连接, 通过该结构可以在不拆卸侧板组件与悬臂支架3 连接的情况下, 。
18、对第一侧板7的位置进行单独调整, 方便拆卸安装且提高了作业效率。 0032 所述圆盘9中部设有轴孔22, 圆盘9外侧分别设有三个用于固定破土旋耕机刀8的 第一接口21和三个用于固定翻土刮土刀12的第二接口20, 第一接口 21和第二接口20可以 根据破土旋耕机刀8和翻土刮土刀12的规格进行预加工。 0033 所述的破土旋耕机刀8和翻土刮土刀12均通过安装座11与所述圆盘9可拆卸连接, 便于破土旋耕机刀8和翻土刮土刀12的更换、 维修等工作。 0034 所述破土旋耕机刀8为L型结构, 同一圆盘9上的破土旋耕机刀8朝向圆盘9的两侧 设置, 即两个破土旋耕机刀8朝向一侧设置, 另一个破土旋耕机刀 8。
19、朝向另一侧设置, 用于 提高翻耕效果。 0035 所述悬臂支架3前侧端部与一固定支架24转动连接, 固定支架24与悬臂支架3之间 还通过液压油缸总成25连接, 固定支架24安装在履带总成上, 用于实现新型深耕翻土机与 履带总成的安装固定, 通过液压油缸总成25驱动实现悬臂支架后侧整体在履带总成上的升 降作业。 003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 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 的目的技术方案,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923245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923245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923245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