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垂直山体绿化结构.pdf

  • 上传人:GAME****980
  • 文档编号:7255022
  • 上传时间:2019-10-01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650.3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453581.5

    申请日:

    20161228

    公开号:

    CN206481642U

    公开日:

    201709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00,E02D17/20

    主分类号:

    A01G1/00,E02D17/20

    申请人:

    大连环复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沈向军,于艺

    地址: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中山路594号

    优先权:

    CN201621453581U

    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琦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垂直山体绿化结构包括边坡、储水层、植生基材层和储水装置,防腐六角网自上而下铺设,储水层包括若干个储水单元,储水单元由支管、由防腐的菱形网包裹的储水材料、储水材料表面与菱形网之间垫有的木块和毛细管构成,储水材料铺设于六角网,通过菱形网与六角网连接,储水材料上方横向布设有支管,支管下方设有若干根与支管垂直且连通的毛细管;储水装置位于山顶,坡面纵向方向设有主管,主管一侧与储水装置相连,另一侧穿过储水层的支管,与支管相连通,植生基材层喷射于储水层表面。本实用新型将山体自然降水进行收集保存在储水材料中,为植生基材供水,实现植生基材、植被对水分的自我调节,提高垂直山体的绿化效果及储水能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垂直山体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边坡、储水层、植生基材层(5)和储水装置(8),防腐六角网自上而下铺设,通过锚杆或螺栓固定在边坡表面,储水层包括若干个储水单元,所述储水单元由支管(7)、由防腐的菱形网包裹的储水材料(4)、储水材料(4)表面与菱形网之间垫有的木块和毛细管(10)构成,所述储水材料(4)由菱形网与六角网连接铺设于六角网,,储水材料(4)上方横向布设有支管(7),支管(7)下方设有若干根与支管(7)垂直且连通的毛细管(10),毛细管(10)沿边坡纵向方向插入储水材料(4)中;储水装置(8)位于山顶,坡面纵向方向设有主管,主管一侧与储水装置相连,另一侧穿过储水层的支管(7),与支管(7)相连通,所述植生基材层(5)喷射于储水层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山体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层由一个储水单元构成,储水单元中储水材料(4)铺设于整个六角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山体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层由若干个支撑单元和若干个储水单元构成,所述支撑单元与储水单元依次交错排列于边坡纵向方向,支撑单元由位于边坡与六角网之间垫有的木块(2)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垂直山体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材料为岩棉和/或化学纤维,生基材层(5)包括生物菌根。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垂直山体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储水装置(8)出口处设有主阀(11),支管(7)与主管连接处的上方处设有支阀(12)。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垂直山体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储水材料(4)表面与菱形网之间垫有的木块排列为梅花状。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垂直山体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储水装置及储水材料中设有传感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边坡防护绿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垂直山体绿化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境意识的加强和生态认识的完善,山体复绿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地政府正积极投入到这方面的整治工作。但由于垂直山体立面坡度较高(坡度大于70度),且多为岩石表面,所以水分自然吸收极为艰难,采用人工养护,不仅费用高,而且用水浪费,无法保持长期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高垂直山体的绿化效果及储水能力,本实用新型将整个山体作为研究对象,将山体自然降水进行收集,通过水的自重将水保存在储水材料中,为植生基材供水,实现植生基材、植被对水分的自我调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垂直山体绿化结构包括边坡、储水层、植生基材层和储水装置,防腐六角网自上而下铺设,通过锚杆或螺栓固定在边坡表面,储水层包括若干个储水单元,所述储水单元由支管、由防腐的菱形网包裹的储水材料、储水材料表面与菱形网之间垫有的木块和毛细管构成,所述储水材料铺设于六角网,通过菱形网与六角网连接,储水材料上方横向布设有支管,支管下方设有若干根与支管垂直且连通的毛细管,毛细管沿边坡纵向方向插入储水材料中;储水装置位于山顶,坡面纵向方向设有主管,主管一侧与储水装置相连,另一侧穿过储水层的支管,与支管相连通,所述植生基材层喷射于储水层表面。

    所述储水层可以由一个储水单元构成,这样储水单元中储水材料铺设于整个六角网;为了降低成本,优选所述储水层由若干个支撑单元和若干个储水单元构成,所述支撑单元与储水单元依次交错排列于边坡纵向方向,支撑单元由位于边坡与六角网之间垫有的木块构成,储水单元及支撑单元上均喷射有植生基材。

    储水装置的水源可为山体截排水沟引水、山底雨水收集来水(通过水泵传送到山顶储水装置中)、人工补水等。

    所述储水材料为岩棉和/或化学纤维,为其表面及下部植被提供水分,生基材层包括生物菌根,以促进须根发达。

    优选储水装置出口处设有主阀,支管与主管连接处上方设有支阀,这样不仅控制流入储水材料中的水量,而且还可以调节不同高度的支管水压平衡。

    所述边坡可以是山体边坡也可以是喷砼面边坡,当边坡为山体边坡时,防腐六角网由膨胀螺栓或锚杆固定在山体边坡表面。当边坡为喷砼面边坡时,防腐六角网由药剂螺栓固定在喷砼面边坡表面。

    所述木块排列成梅花状,当储水层包括一个储水单元时,储水材料表面与菱形网之间垫有的木块排列成梅花状;当支撑单元与储水单元依次交错排列于边坡纵向方向时,边坡与六角网之间垫有的木块和储水材料表面与菱形网之间垫有的木块排列成梅花状。木块在植物根系未形成之前起支撑植生基材层、防止雨水冲刷造成的植生基材流失、控制喷播间距作用,后期腐烂后可作为肥料。优选储水装置储水量及储水材料含水率通过传感器感知测得,并通过无线网络系统进行远程监测,这样可以实时了解坡面水分消耗情况,及时给水,停止给水,达到节约用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垂直山体绿化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防腐六角网自上而下铺,由锚杆或螺栓固定在边坡表面;B将储水材料由菱形网与六角网连接,铺设于六角网,储水材料上方横向布设支管,支管下方设有若干根与支管垂直且与连通的毛细管,毛细管沿边坡纵向方向插入储水材料中,在菱形网上系储水材料表面与菱形网之间垫有的木块,形成储水单元;C将储水装置设于山顶,主管一侧与储水装置连接,另一侧穿过储水层的支管,与支管相连通;D在储水层表面铺设植生基材层。

    储水层由一个储水单元构成,步骤B中所述储水单元中储水材料铺设于整个六角网。

    优选步骤B中还包括边坡横向方向上,在六角网上系有位于边坡与六角网之间垫有的木块,形成支撑单元,重复储水单元和支撑单元的施工过程,形成在边坡纵向方向上储水单元与支撑单元依次交错的储水层。

    优选储水装置出口处安装主阀,支管与主管连接处的上方处安装支阀。

    所述木块排列成梅花状,这里的木块包括边坡与六角网之间垫有的木块和储水材料表面与菱形网之间垫有的木块。

    在储水装置与储水材料中安装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水的自重流入并将水保存在储水材料中,为植生基材供水,实现基材、植被对水分的自我调节。可以有效给水、节水、降低养护费用、有效使用山体自然汇水,使垂直山体及构筑物表面绿化成 为可能,与传统使用的垂直绿化(种植槽、架设花盆等)相比,造价更低、全覆盖、长久,市场潜力巨大,另外,还实现了实时了解坡面水分消耗情况,及时给水,停止给水,达到节约用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垂直山体绿化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垂直山体绿化结构管路设置示意图。

    其中1是山体,2是位于边坡与六角网之间的木块,3是六角网,4是储水材料,5是植生基材层,6是锚杆,7是支管,8是储水装置,9是主管,10是毛细管,11是主阀,12是支阀,13水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垂直山体绿化结构一种垂直山体绿化结构,包括边坡、储水层、植生基材层5和储水装置8,防腐六角网自上而下铺设,通过锚杆或螺栓固定在边坡表面,储水层由若干个支撑单元和若干个储水单元构成,所述支撑单元与储水单元依次交错排列于边坡纵向方向,支撑单元由位于边坡与六角网之间垫有的木块2构成,储水单元由支管7、由防腐的菱形网包裹的储水材料4、储水材料4表面与菱形网之间垫有的木块和毛细管10构成,所述储水材料4铺设于六角网,通过菱形网与六角网连接,储水材料4上方横向布设有支管7,支管7下方设有若干根与支管7垂直且连通的毛细管10,毛细管10沿边坡纵向方向插入储水材料4中;储水装置8位于山顶,坡面纵向方向设有主管,主管一侧与储水装置相连,另一侧穿过储水层的支管7,与支管7相连通,所述植生基材层5喷射于储水层表面,所述储水材料4为岩棉和/或化学纤维,为其表面及下部植被提供水分,储水装置8出口处设有主阀11,每个支管7与主管连接处的上方处设有支阀12。木块(边坡与六角网之间垫有的木块和储水材料表面与菱形网之间垫有的木块)排列为梅花状。储水材料表面与菱形网之间垫20x20cm的木块,边坡与六角网之间垫有的40x60cm或50x50cm的木块(无储水材料处),储水材料厚度为1-5cm。储水单元上植生基材喷射厚度为3-4cm,支撑单元上植生基材喷射厚度为6-8cm。

    所述植生基材层包括生物菌根,以促进须根发达。

    储水装置储水量及储水材料含水率通过传感器感知测得,并通过无线网络系 统进行远程监测。

    储水装置的水源可为山体截排水沟引水、山底雨水收集来水(通过水泵传送到山顶储水装置中)、人工补水等。

    当远程得到储水材料中含水率较低(小于50%)时,将主阀和支阀打开,使水较为均匀地供给支管,储水装置中的水通过主管最先经过边坡最下方的支管及毛细管(位于最下的方储水单元中)流入最下方的储水材料中,当最下方储水材料含水率(通过传感器测得)达到50-80%时,关闭最下方的支管,重复上述方法将储水装置中的水依次储存到每个储水单元的储水材料中。

    一种垂直山体绿化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防腐六角网自上而下铺,由锚杆或螺栓固定在边坡表面;B将储水材料4由菱形网与六角网连接,铺设于六角网,储水材料4上方横向布设支管7,支管7下方设有若干根与支管7垂直且与连通的毛细管10,毛细管10沿边坡纵向方向插入储水材料4中,在菱形网上系储水材料(4)表面与菱形网之间垫有的木块,形成储水单元;在边坡横向方向上,在六角网上系有位于边坡与六角网之间垫有的木块,形成支撑单元;重复储水单元和支撑单元的施工过程,形成在边坡纵向方向上储水单元与支撑单元依次交错的储水层,木块(边坡与六角网之间垫有的木块和储水材料表面与菱形网之间垫有的木块)排列为梅花状;C将储水装置8设于山顶,主管9一侧与储水装置8连接,另一侧穿过储水层的支管7,与支管7相连通,储水装置8出口处安装主阀11,每个支管7与主管连接处的上方处安装支阀12;D在储水层表面铺设植生基材层。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垂直山体绿化结构,包括边坡、储水层、植生基材层和储水装置8,防腐六角网自上而下铺设,通过锚杆或螺栓固定在边坡表面,储水层由一个储水单元构成,所述储水单元由支管7、由防腐的菱形网包裹的储水材料、储水材料表面与菱形网之间垫有的木块和毛细管10构成,所述储水材料铺设于整个六角网,通过菱形网与六角网连接,储水材料上方横向布设有支管7,支管7下方设有若干根与支管7垂直且连通的毛细管10,毛细管10沿边坡纵向方向插入储水材料4中;储水装置8位于山顶,坡面纵向方向设有主管,主管一侧与储水装置相连,另一侧穿过储水层的支管7,与支管7相连通,储水装置8出口处设有主阀11,支管7与主管连接处的上方处设有支阀12,所述植生基材层喷 射于储水层表面。储水材料表面与菱形网之间垫有的木块排列为梅花状。储水材料表面与菱形网之间垫20x20cm的木块,储水材料厚度为1-5cm。植生基材喷射厚度为3-4cm。

    上述垂直山体绿化结构施工包括如下步骤:A防腐六角网自上而下铺,由锚杆或螺栓固定在边坡表面;B将储水材料由菱形网与六角网连接,铺设于整个六角网,储水材料上方横向布设支管7,支管7下方设有若干根与支管7垂直且与连通的毛细管10,毛细管10沿边坡纵向方向插入储水材料4中,在菱形网上系储水材料4表面与菱形网之间垫有的木块,形成储水单元;C将储水装置8设于山顶,主管9一侧与储水装置8连接,另一侧穿过储水层的支管7,与支管7相连通,储水装置8出口处安装主阀11,支管7与主管连接处的上方处安装支阀12;D在储水层表面铺设植生基材层。

    关 键  词:
    一种 垂直 山体 绿化 结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垂直山体绿化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25502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