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一种变电站快速灭火装置.pdf

  • 上传人:zhu****69
  • 文档编号:7255018
  • 上传时间:2019-10-01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392.4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701753.4

    申请日:

    20170616

    公开号:

    CN206896634U

    公开日:

    2018011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2C3/16

    主分类号:

    A62C3/16

    申请人:

    浙江东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彦博,杨斌,陈伟杰,何银宝

    地址:

    311801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大唐镇柱山村上王自然村771号

    优先权:

    CN201720701753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马金华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快速灭火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灭火速度快的变电站快速灭火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变电站快速灭火装置,包括有底板、万向轮、推手、升降机构、储液箱、第一软管、旋转机构、水泵、第二软管、驱动机构、安装板、加液口和喷头;万向轮安装于底板底部,推手、储液箱和升降机构依次固接于底板顶部;加液口固接于储液箱顶部,且与储液箱内连通;水泵安装于储液箱内底部。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操作方便、灭火速度快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变电站快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万向轮(2)、推手(3)、升降机构(4)、储液箱(5)、第一软管(6)、旋转机构(7)、水泵(8)、第二软管(9)、驱动机构(10)、安装板(11)、加液口(12)和喷头(13);万向轮(2)安装于底板(1)底部,推手(3)、储液箱(5)和升降机构(4)依次固接于底板(1)顶部;加液口(12)固接于储液箱(5)顶部,且与储液箱(5)内连通;水泵(8)安装于储液箱(5)内底部,安装板(11)固接于升降机构(4)输出端;驱动机构(10)和旋转机构(7)依次固接于安装板(11)顶部,驱动机构(10)与升降机构(4)的距离小于旋转机构(7)与升降机构(4)的距离,且驱动机构(10)输出端与旋转机构(7)传动连接;驱动机构(10)与水泵(8)通过第二软管(9)连通;喷头(13)固接于旋转机构(7)的输出端,且通过第一软管(6)与驱动机构(1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快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4)包括有固定板(41)、第一滑轨(42)、第一滑块(43)、第一电动绕线轮(44)、第一拉线(45)、第二电动绕线轮(46)和第二拉线(47);固定板(41)固接于底板(1)顶部,且紧贴储液箱(5);第一电动绕线轮(44)、第一滑轨(42)和第二电动绕线轮(46)依次固接于固定板(41)前侧面;安装板(11)通过第一滑块(43)与第一滑轨(42)滑动连接,且第一滑块(43)一端部通过第一拉线(45)与第一电动绕线轮(44)连接,另一端部通过第二拉线(47)与第二电动绕线轮(4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快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10)包括有筒体(101)、第一轴承座(102)、第一转轴(103)、旋转叶片(104)、小皮带轮(105)、传动带(106)、第一支座(107)、第二支座(108)、第二轴承座(109)、第二转轴(1010)、大皮带轮(1011)、曲柄(1012)、第一连杆(1013)、滑杆(1014)、滑套(1015)和第二连杆(1016);第一支座(107)、第二支座(108)和滑杆(1014)依次固接于安装板(11)顶部,筒体(101)固接于第一支座(107)顶部,第二软管(9)与筒体(101)靠近升降机构(4)的一侧部连接;第一软管(6)一端部与筒体(101)远离升降机构(4)的一侧部连接,另一端部与喷头(13)连接;第一转轴(103)通过第一轴承座(102)与筒体(101)枢接;旋转叶片(104)等间距固接于第一转轴(103),且位于筒体(101)内小皮带轮(105)固接于第一转轴(103)一端部,且位于筒体(101)外侧;第二轴承座(109)固接于第二支座(108)顶部,第二转轴(1010)中部与第二轴承座(109)枢接;大皮带轮(1011)与第二转轴(1010)一端部固接,且通过传动带(106)与小皮带轮(105)传动连接,曲柄(1012)与第二转轴(1010)另一端部固接;滑套(1015)套装于滑杆(1014),且能沿滑杆(1014)高度方向滑动;滑套(1015)一侧部通过第一连杆(1013)与曲柄(1012)铰接,另一侧部通过第二连杆(1016)与旋转机构(7)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快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机构(7)包括有、支杆(71)、第二滑轨(72)、第二滑块(73)、齿条(74)、第三轴承座(75)、L型转杆(76)和齿轮(77);两支杆(71)固接于安装板(11)顶部,滑轨固接于支杆(71)顶部;第二滑块(73)与第二滑轨(72)滑动连接,第二滑块(73)一侧部与第二连杆(1016)铰接,另一侧部与齿条(74)固接;第三轴承座(75)固接于安装板(11)顶部,且第三轴承座(75)与升降机构(4)的距离大于支杆(71)与升降机构(4)的距离;L型转杆(76)一端部与第三轴承座(75)枢接,另一端部与喷头(13)固接;齿轮(77)固接于L型转杆(76)中部,且与齿条(74)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快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拉线(45)和第二拉线(47)的材质为钢丝绳。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快速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变电站,改变电压的场所。为了把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必须把电压升高,变为高压电,到用户附近再按需要把电压降低,这种升降电压的工作靠变电站来完成。变电站的主要设备是开关和变压器。按规模大小不同,小的称为变电所。变电站大于变电所。变电所:一般是电压等级在110KV以下的降压变电站;变电站:包括各种电压等级的“升压、降压”变电站。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

    变电站容易发生火灾,所以变电站需要备好灭火装置,而目前的变电站用灭火装置存在操作不便、灭火速度慢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操作方便、灭火速度快的变电站快速灭火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目前的变电站用灭火装置存在操作不便、灭火速度慢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灭火速度快的变电站快速灭火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变电站快速灭火装置,包括有底板、万向轮、推手、升降机构、储液箱、第一软管、旋转机构、水泵、第二软管、驱动机构、安装板、加液口和喷头;万向轮安装于底板底部,推手、储液箱和升降机构依次固接于底板顶部;加液口固接于储液箱顶部,且与储液箱内连通;水泵安装于储液箱内底部,安装板固接于升降机构输出端;驱动机构和旋转机构依次固接于安装板顶部,驱动机构与升降机构的距离小于旋转机构与升降机构的距离,且驱动机构输出端与旋转机构传动连接;驱动机构与水泵通过第二软管连通;喷头固接于旋转机构的输出端,且通过第一软管与驱动机构连通。

    优选地,升降机构包括有固定板、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一电动绕线轮、第一拉线、第二电动绕线轮和第二拉线;固定板固接于底板顶部,且紧贴储液箱;第一电动绕线轮、第一滑轨和第二电动绕线轮依次固接于固定板前侧面;安装板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且第一滑块一端部通过第一拉线与第一电动绕线轮连接,另一端部通过第二拉线与第二电动绕线轮连接。

    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有筒体、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旋转叶片、小皮带轮、传动带、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第二轴承座、第二转轴、大皮带轮、曲柄、第一连杆、滑杆、滑套和第二连杆;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和滑杆依次固接于安装板顶部,筒体固接于第一支座顶部,第二软管与筒体靠近升降机构的一侧部连接;第一软管一端部与筒体远离升降机构的一侧部连接,另一端部与喷头连接;第一转轴通过第一轴承座与筒体枢接;旋转叶片等间距固接于第一转轴,且位于筒体内小皮带轮固接于第一转轴一端部,且位于筒体外侧;第二轴承座固接于第二支座顶部,第二转轴中部与第二轴承座枢接;大皮带轮与第二转轴一端部固接,且通过传动带与小皮带轮传动连接,曲柄与第二转轴另一端部固接;滑套套装于滑杆,且能沿滑杆高度方向滑动;滑套一侧部通过第一连杆与曲柄铰接,另一侧部通过第二连杆与旋转机构传动连接。

    优选地,旋转机构包括有、支杆、第二滑轨、第二滑块、齿条、第三轴承座、L型转杆和齿轮;两支杆固接于安装板顶部,滑轨固接于支杆顶部;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第二滑块一侧部与第二连杆铰接,另一侧部与齿条固接;第三轴承座固接于安装板顶部,且第三轴承座与升降机构的距离大于支杆与升降机构的距离;L型转杆一端部与第三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与喷头固接;齿轮固接于L型转杆中部,且与齿条啮合。

    优选地,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的材质为钢丝绳。

    工作原理:当变电站发生火灾后,工人首先快速切断设备电源,再通过推手和万向轮的配合将推动装置至着火点,通过升降机构带动安装板上下运动,进而调整喷头位置,使得喷头对准火源,然后控制水泵运转,将储液箱内水通过第二软管抽入驱动机构内,水流入驱动机构将带动驱动机构运转,水再通过第一软管流入朋友,再通过喷头喷出至火源处,达到快速灭火的效果。当储液箱内的水用完后,将装置推至水源处,通过加液口将水加入储液箱内。

    因为升降机构包括有固定板、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一电动绕线轮、第一拉线、第二电动绕线轮和第二拉线;固定板固接于底板顶部,且紧贴储液箱;第一电动绕线轮、第一滑轨和第二电动绕线轮依次固接于固定板前侧面;安装板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且第一滑块一端部通过第一拉线与第一电动绕线轮连接,另一端部通过第二拉线与第二电动绕线轮连接,当需要调整喷头位置时,工人控制第一电动绕线轮和第二电动绕线轮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当第一电动绕线轮和第二电动绕线轮逆时针转动时,第一电动绕线轮将第一拉线放开,第二电动绕线轮将第二拉线绕紧,进而带动第一滑块向上运动,带动安装板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喷头向上运动,当第一电动绕线轮和第二电动绕线轮顺时针转动时,第一电动绕线轮将第一拉线绕紧,第二电动绕线轮将第二拉线放开,进而带动第一滑块向下运动,带动安装板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喷头向下运动,如此,达到了调整喷头高度的效果,使得喷头能对准火源,快速有效将火源浇灭。

    因为驱动机构包括有筒体、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旋转叶片、小皮带轮、传动带、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第二轴承座、第二转轴、大皮带轮、曲柄、第一连杆、滑杆、滑套和第二连杆;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和滑杆依次固接于安装板顶部,筒体固接于第一支座顶部,第二软管与筒体靠近升降机构的一侧部连接;第一软管一端部与筒体远离升降机构的一侧部连接,另一端部与喷头连接;第一转轴通过第一轴承座与筒体枢接;旋转叶片等间距固接于第一转轴,且位于筒体内小皮带轮固接于第一转轴一端部,且位于筒体外侧;第二轴承座固接于第二支座顶部,第二转轴中部与第二轴承座枢接;大皮带轮与第二转轴一端部固接,且通过传动带与小皮带轮传动连接,曲柄与第二转轴另一端部固接;滑套套装于滑杆,且能沿滑杆高度方向滑动;滑套一侧部通过第一连杆与曲柄铰接,另一侧部通过第二连杆与旋转机构传动连接;当水流入筒体时,在水流的作用下旋转叶片将转动,旋转叶片转动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动带动小皮带轮转动,小皮带轮通过传动带带动大皮带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曲柄转动,曲柄通过第一连杆带动滑套上下滑动,进而通过第二连杆带动旋转机构运转,设计巧妙,节约了能源。

    因为旋转机构包括有、支杆、第二滑轨、第二滑块、齿条、第三轴承座、L型转杆和齿轮;两支杆固接于安装板顶部,滑轨固接于支杆顶部;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第二滑块一侧部与第二连杆铰接,另一侧部与齿条固接;第三轴承座固接于安装板顶部,且第三轴承座与升降机构的距离大于支杆与升降机构的距离;L型转杆一端部与第三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与喷头固接;齿轮固接于L型转杆中部,且与齿条啮合,当滑套上下运动时,带动第二连杆与滑套铰接的一端上下运动,进而通过第二连杆带动第二滑块左右运动,带动齿条左右运动,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L型转杆转动,使得喷头转动,使得喷头喷水范围更大,提高了灭火效率。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操作方便、灭火速度快的效果,并且装置移动方便,能快速移动至火源处,且能调整喷头的位置,使得喷头快速对准火源处,进一步缩减了灭火时间,灭火人员离火源处存在一定距离,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万向轮,3-推手,4-升降机构,41-固定板,42-第一滑轨,43-第一滑块,44-第一电动绕线轮,45-第一拉线,46-第二电动绕线轮,47-第二拉线,5-储液箱,6-第一软管,7-旋转机构,71-支杆,72-第二滑轨,73-第二滑块,74-齿条,75-第三轴承座,76-L型转杆,77-齿轮,8-水泵,9-第二软管,10-驱动机构,101-筒体,102-第一轴承座,103-第一转轴,104-旋转叶片,105-小皮带轮,106-传动带,107-第一支座,108-第二支座,109-第二轴承座,1010-第二转轴,1011-大皮带轮,1012-曲柄,1013-第一连杆,1014-滑杆,1015-滑套,1016-第二连杆,11-安装板,12-加液口,13-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变电站快速灭火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板1、万向轮2、推手3、升降机构4、储液箱5、第一软管6、旋转机构7、水泵8、第二软管9、驱动机构10、安装板11、加液口12和喷头13;万向轮2安装于底板1底部,推手3、储液箱5和升降机构4依次固接于底板1顶部;加液口12固接于储液箱5顶部,且与储液箱5内连通;水泵8安装于储液箱5内底部,安装板11固接于升降机构4输出端;驱动机构10和旋转机构7依次固接于安装板11顶部,驱动机构10与升降机构4的距离小于旋转机构7与升降机构4的距离,且驱动机构10输出端与旋转机构7传动连接;驱动机构10与水泵8通过第二软管9连通;喷头13固接于旋转机构7的输出端,且通过第一软管6与驱动机构10连通。

    升降机构4包括有固定板41、第一滑轨42、第一滑块43、第一电动绕线轮44、第一拉线45、第二电动绕线轮46和第二拉线47;固定板41固接于底板1顶部,且紧贴储液箱5;第一电动绕线轮44、第一滑轨42和第二电动绕线轮46依次固接于固定板41前侧面;安装板11通过第一滑块43与第一滑轨42滑动连接,且第一滑块43一端部通过第一拉线45与第一电动绕线轮44连接,另一端部通过第二拉线47与第二电动绕线轮46连接。

    驱动机构10包括有筒体101、第一轴承座102、第一转轴103、旋转叶片104、小皮带轮105、传动带106、第一支座107、第二支座108、第二轴承座109、第二转轴1010、大皮带轮1011、曲柄1012、第一连杆1013、滑杆1014、滑套1015和第二连杆1016;第一支座107、第二支座108和滑杆1014依次固接于安装板11顶部,筒体101固接于第一支座107顶部,第二软管9与筒体101靠近升降机构4的一侧部连接;第一软管6一端部与筒体101远离升降机构4的一侧部连接,另一端部与喷头13连接;第一转轴103通过第一轴承座102与筒体101枢接;旋转叶片104等间距固接于第一转轴103,且位于筒体101内小皮带轮105固接于第一转轴103一端部,且位于筒体101外侧;第二轴承座109固接于第二支座108顶部,第二转轴1010中部与第二轴承座109枢接;大皮带轮1011与第二转轴1010一端部固接,且通过传动带106与小皮带轮105传动连接,曲柄1012与第二转轴1010另一端部固接;滑套1015套装于滑杆1014,且能沿滑杆1014高度方向滑动;滑套1015一侧部通过第一连杆1013与曲柄1012铰接,另一侧部通过第二连杆1016与旋转机构7传动连接。

    旋转机构7包括有、支杆71、第二滑轨72、第二滑块73、齿条74、第三轴承座75、L型转杆76和齿轮77;两支杆71固接于安装板11顶部,滑轨固接于支杆71顶部;第二滑块73与第二滑轨72滑动连接,第二滑块73一侧部与第二连杆1016铰接,另一侧部与齿条74固接;第三轴承座75固接于安装板11顶部,且第三轴承座75与升降机构4的距离大于支杆71与升降机构4的距离;L型转杆76一端部与第三轴承座75枢接,另一端部与喷头13固接;齿轮77固接于L型转杆76中部,且与齿条74啮合。

    第一拉线45和第二拉线47的材质为钢丝绳。

    工作原理:当变电站发生火灾后,工人首先快速切断设备电源,再通过推手3和万向轮2的配合将推动装置至着火点,通过升降机构4带动安装板11上下运动,进而调整喷头13位置,使得喷头13对准火源,然后控制水泵8运转,将储液箱5内水通过第二软管9抽入驱动机构10内,水流入驱动机构10将带动驱动机构10运转,水再通过第一软管6流入朋友,再通过喷头13喷出至火源处,达到快速灭火的效果。当储液箱5内的水用完后,将装置推至水源处,通过加液口12将水加入储液箱5内。

    因为升降机构4包括有固定板41、第一滑轨42、第一滑块43、第一电动绕线轮44、第一拉线45、第二电动绕线轮46和第二拉线47;固定板41固接于底板1顶部,且紧贴储液箱5;第一电动绕线轮44、第一滑轨42和第二电动绕线轮46依次固接于固定板41前侧面;安装板11通过第一滑块43与第一滑轨42滑动连接,且第一滑块43一端部通过第一拉线45与第一电动绕线轮44连接,另一端部通过第二拉线47与第二电动绕线轮46连接,当需要调整喷头13位置时,工人控制第一电动绕线轮44和第二电动绕线轮46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当第一电动绕线轮44和第二电动绕线轮46逆时针转动时,第一电动绕线轮44将第一拉线45放开,第二电动绕线轮46将第二拉线47绕紧,进而带动第一滑块43向上运动,带动安装板11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喷头13向上运动,当第一电动绕线轮44和第二电动绕线轮46顺时针转动时,第一电动绕线轮44将第一拉线45绕紧,第二电动绕线轮46将第二拉线47放开,进而带动第一滑块43向下运动,带动安装板11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喷头13向下运动,如此,达到了调整喷头13高度的效果,使得喷头13能对准火源,快速有效将火源浇灭。

    因为驱动机构10包括有筒体101、第一轴承座102、第一转轴103、旋转叶片104、小皮带轮105、传动带106、第一支座107、第二支座108、第二轴承座109、第二转轴1010、大皮带轮1011、曲柄1012、第一连杆1013、滑杆1014、滑套1015和第二连杆1016;第一支座107、第二支座108和滑杆1014依次固接于安装板11顶部,筒体101固接于第一支座107顶部,第二软管9与筒体101靠近升降机构4的一侧部连接;第一软管6一端部与筒体101远离升降机构4的一侧部连接,另一端部与喷头13连接;第一转轴103通过第一轴承座102与筒体101枢接;旋转叶片104等间距固接于第一转轴103,且位于筒体101内小皮带轮105固接于第一转轴103一端部,且位于筒体101外侧;第二轴承座109固接于第二支座108顶部,第二转轴1010中部与第二轴承座109枢接;大皮带轮1011与第二转轴1010一端部固接,且通过传动带106与小皮带轮105传动连接,曲柄1012与第二转轴1010另一端部固接;滑套1015套装于滑杆1014,且能沿滑杆1014高度方向滑动;滑套1015一侧部通过第一连杆1013与曲柄1012铰接,另一侧部通过第二连杆1016与旋转机构7传动连接;当水流入筒体101时,在水流的作用下旋转叶片104将转动,旋转叶片104转动带动第一转轴103转动,第一转轴103转动带动小皮带轮105转动,小皮带轮105通过传动带106带动大皮带轮1011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轴1010转动,第二转轴1010带动曲柄1012转动,曲柄1012通过第一连杆1013带动滑套1015上下滑动,进而通过第二连杆1016带动旋转机构7运转,设计巧妙,节约了能源。

    因为旋转机构7包括有、支杆71、第二滑轨72、第二滑块73、齿条74、第三轴承座75、L型转杆76和齿轮77;两支杆71固接于安装板11顶部,滑轨固接于支杆71顶部;第二滑块73与第二滑轨72滑动连接,第二滑块73一侧部与第二连杆1016铰接,另一侧部与齿条74固接;第三轴承座75固接于安装板11顶部,且第三轴承座75与升降机构4的距离大于支杆71与升降机构4的距离;L型转杆76一端部与第三轴承座75枢接,另一端部与喷头13固接;齿轮77固接于L型转杆76中部,且与齿条74啮合,当滑套1015上下运动时,带动第二连杆1016与滑套1015铰接的一端上下运动,进而通过第二连杆1016带动第二滑块73左右运动,带动齿条74左右运动,齿条74带动齿轮77转动,齿轮77带动L型转杆76转动,使得喷头13转动,使得喷头13喷水范围更大,提高了灭火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关 键  词:
    一种 变电站 快速 灭火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变电站快速灭火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25501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