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装置以及隔热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隔热装置以及隔热系统.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708101.X (22)申请日 2017.12.08 (73)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 22号 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 安全工程研究院 (72)发明人 张日鹏 陈国鑫 杨帅 赵桂利 姜春雨 李智临 范亚苹 张奕奕 矫恒超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83 代理人 李健 刘虎 (51)Int.Cl. A62C 2/10(2006.01) A62C 2/24(2006。
2、.01) A62C 3/06(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隔热装置以及隔热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罐区火灾研究领域, 公开了 一种隔热装置以及隔热系统, 其中, 所述隔热装 置包括架体(20)、 释放组件(40)和设置于所述架 体(20)上的隔热帘(30), 所述架体(20)能够固定 在罐体(10)顶部, 所述隔热帘(30)的一部分固定 在所述架体(20)上, 所述释放组件(40)作用于所 述隔热帘(30), 并使所述隔热帘(30)具有保持状 态和释放状态, 在所述保持状态, 所述隔热帘 (30)保持在所述架体(20)上, 在所。
3、述释放状态, 所述隔热帘(30)从所述架体(20)垂下并覆盖所 述罐体(10)。 该隔热装置可使隔热帘从罐体顶部 伸展至罐体底部, 将罐体覆盖, 以减小罐体的受 热, 提高了罐体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07822303 U 2018.09.07 CN 207822303 U 1.一种隔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装置包括架体(20)、 释放组件(40)和设置于所 述架体(20)上的隔热帘(30), 所述架体(20)能够固定在罐体(10)顶部, 所述隔热帘(30)的一部分固定在所述架体(20)上, 所述释放组件(40)作用于所述隔热帘(30。
4、), 并使所述隔热帘(30)具有保持状态和释放 状态, 在所述保持状态, 所述隔热帘(30)保持在所述架体(20)上, 在所述释放状态, 所述隔 热帘(30)从所述架体(20)垂下并覆盖所述罐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帘(3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架 体(20)上, 并从另一端卷绕后保持在所述架体(2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体(20)包括: 平行设置的承重 杆(23)以及滑动杆(24), 所述承重杆(23)固定设置, 所述隔热帘(3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承 重杆(23)上, 所述滑动杆(24)能够相对所述承重杆(。
5、23)移动, 所述隔热帘(30)在保持状态, 由所述滑动杆(24)支撑而保持在所述架体(20)上, 所述隔热帘(30)在释放状态, 因所述滑动杆(24)远离所述承重杆(23), 使所述隔热帘 (30)失去所述滑动杆(24)的支撑而从所述架体(20)垂下并覆盖所述罐体(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体(20)还包括: 能够固定在所 述罐体(10)顶部的两个固定杆, 所述承重杆(23)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 所述滑 动杆(24)可滑动地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固定杆上具有滑动槽, 所述 滑动杆。
6、(24)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滑动槽中, 并能够沿所述滑动槽的滑动方向相对所 述承重杆(23)移动, 所述释放组件(40)设置为: 在所述保持状态下止挡所述滑动杆(24), 在所述释放状态 允许所述滑动杆(24)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释放组件(40)包括控制杆(41)、 弹性部件(42)以及温控膨胀部件(43), 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插孔, 所述控制杆(41)上具有控制部(44), 所述控制部(44)能够 穿过所述插孔并止挡所述滑动杆(24)远离所述承重杆(23), 所述控制杆(41)通过所述弹性 部件(42)连接于所述固定杆并保持使得所述控制部(44)。
7、穿过所述插孔的状态, 所述温控膨胀部件(43)连接于所述控制杆(41)和所述固定杆之间, 并能够随温度升高 而膨胀, 从而克服所述弹性部件(42)的弹力驱动所述控制杆(41)移动, 使所述控制部(44) 解除对所述滑动杆(24)的止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控膨胀部件(43)包括能伸缩的 波纹管和设置于所述波纹管内的膨胀剂, 所述波纹管的一端与连接所述固定杆连接, 另一 端与所述控制杆(4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42)和所述温控膨胀部 件(43)的数量均为两个, 两个所述弹性部件(42)和两个所述温控膨胀部。
8、件(43)交错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帘(30)包括铝箔隔热卷材和 贴附于所述铝箔隔热卷材的磁性膜层。 10.一种隔热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隔热装置和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7822303 U 2 罐体(10), 多个所述隔热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罐体(10)顶部, 并围绕所述罐体(10)一周均匀分布, 每个所述隔热装置在将所述隔热帘(30)释放至所述罐体(10)的底部时, 能够将所述罐 体(10)全部覆盖。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7822303 U 3 隔热装置以及隔热系。
9、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罐区火灾研究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隔热装置以及隔热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随着石化行业的发展, 罐区储罐数量越来越多, 规模越来越大, 罐区火灾 事故频发。 0003 当一个储罐发生火灾的时候, 烃类火将会释放出强烈的热辐射, 相邻储罐受到强 烈热辐射作用, 可能发生以下情况: 一、 相邻储罐强度下降, 罐壁撕裂, 罐内液体泄漏, 进而 发生火灾; 二、 罐内介质挥发, 罐内压力增大, 发生物理性爆炸; 三、 罐内介质挥发, 罐内压力 增大, 罐内气体从呼吸阀等处排放, 遇火源发生燃烧。 0004 因此, 当储罐发生火灾时, 有必要对相邻的储罐。
10、进行防护, 防止储罐火灾事故蔓 延。 现有的火灾情况下相邻罐的保护的方法是施加水喷淋, 即通过固定水喷淋系统或移动 水枪向相邻储罐表面喷水, 通过水的流动和蒸发带走热量, 从而保护相邻储罐。 但该方法需 要不停的往储罐表面喷水, 需要消耗大量的水; 同时由于罐区防火堤的存在, 罐区内积水严 重, 阻碍了消防救援的进行; 当有油品泄漏时, 还会有助于流淌火的形成。 0005 为此, 需要研发一种新装置, 来替代现有喷淋隔热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罐区发生火灾时利用水喷淋的方式对罐体保护而 带来的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
11、提供一种隔热装置, 所述隔热装置包括架 体、 释放组件和设置于所述架体上的隔热帘, 所述架体能够固定在罐体顶部, 所述隔热帘的 一部分固定在所述架体上, 0008 所述释放组件作用于所述隔热帘, 并使所述隔热帘具有保持状态和释放状态, 在 所述保持状态, 所述隔热帘保持在所述架体上, 在所述释放状态, 所述隔热帘从所述架体垂 下并覆盖所述罐体。 0009 优选地, 所述隔热帘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架体上, 并从另一端卷绕后保持在所述架 体上。 0010 优选地, 所述架体包括: 平行设置的承重杆以及滑动杆, 所述承重杆固定设置, 所 述隔热帘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承重杆上, 所述滑动杆能够相对所述承重杆移。
12、动, 0011 所述隔热帘在保持状态, 由所述滑动杆支撑而保持在所述架体上, 0012 所述隔热帘在释放状态, 因所述滑动杆远离所述承重杆, 使所述隔热帘失去所述 滑动杆的支撑而从所述架体垂下并覆盖所述罐体。 0013 优选地, 所述架体还包括: 能够固定在所述罐体顶部的两个固定杆, 所述承重杆固 定连接于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 所述滑动杆可滑动地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 0014 优选地, 两个所述固定杆上具有滑动槽, 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 说 明 书 1/4 页 4 CN 207822303 U 4 滑动槽中, 并能够沿所述滑动槽的滑动方向相对所述承重杆(23)移动, 001。
13、5 所述释放组件设置为: 在所述保持状态下止挡所述滑动杆, 在所述释放状态允许 所述滑动杆滑动。 0016 优选地, 所述释放组件包括控制杆、 弹性部件以及温控膨胀部件, 0017 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插孔, 所述控制杆上具有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能够穿过所述 插孔并止挡所述滑动杆远离所述承重杆, 所述控制杆通过所述弹性部件连接于所述固定杆 并保持使得所述控制部穿过所述插孔的状态, 0018 所述温控膨胀部件连接于所述控制杆和所述固定杆之间, 并能够随温度升高而膨 胀, 从而克服所述弹性部件的弹力驱动所述控制杆移动, 使所述控制部解除对所述滑动杆 的止挡。 0019 优选地, 所述温控膨胀部件包括。
14、能伸缩的波纹管和设置于所述波纹管内的膨胀 剂, 所述波纹管的一端与连接所述固定杆连接, 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杆连接。 0020 优选地, 所述弹性部件和所述温控膨胀部件的数量均为两个, 两个所述弹性部件 和两个所述温控膨胀部件交错分布。 0021 优选地, 所述隔热帘包括铝箔隔热卷材和贴附于所述铝箔隔热卷材的磁性膜层。 0022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隔热系统, 包括本实用新型提 供的隔热装置和罐体, 多个所述隔热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罐体顶部, 并围绕所述罐体一周均 匀分布, 每个所述隔热装置在将所述隔热帘释放至所述罐体的底部时, 能够将所述罐体全 部覆盖。 0023 在本实用。
15、新型提供的隔热装置中, 隔热帘可根据温度的变化自动从罐体顶部伸展 至罐体底部, 将罐体覆盖, 以减小罐体的受热, 提高了罐体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隔热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隐藏了隔热帘; 0025 图2是一个隔热装置安装在罐体上的立体示意图; 0026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隔热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0027 图中: 0028 10-罐体; 0029 20-架体; 21-第一固定杆; 22-第二固定杆; 23-承重杆; 24-滑动杆; 25-斜支撑杆; 0030 30-隔热帘; 0031 40-释放组件; 41-控制杆; 42-弹性。
16、部件; 43-温控膨胀部件; 44-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的是, 此处 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33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 提供一种不使用水喷的方式来给罐体隔热的装置, 该装置在火灾情况下能够在罐体表面形成一层覆盖罐体的隔热保护层, 使罐体减少受热, 正如本实施例中的隔热帘。 0034 参阅图1和图2、 本实施例提供的隔热装置, 包括架体20、 释放组件40和设置于所述 说 明 书 2/4 页 5 CN 207822303 U 5 架体20上的隔热帘30(隔热。
17、帘30请参见图2), 所述架体20能够固定在罐体10顶部, 具体的, 架体20可以焊接在所述罐体10顶部; 0035 所述隔热帘30的一部分固定在所述架体20上, 所述隔热帘3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架 体20上, 另一端为自由端, 隔热帘30从另一端卷绕后保持在所述架体20上; 0036 所述释放组件40作用于所述隔热帘30, 并使所述隔热帘30具有保持状态和释放状 态, 在所述保持状态, 所述隔热帘30保持在所述架体20上, 在所述释放状态, 所述隔热帘30 从所述架体20垂下并覆盖所述罐体10。 隔热帘30将罐体10覆盖, 可有效的为罐体10隔热, 从 而起到保护罐体10的作用, 并且这种隔热。
18、方式可不比使用大量水来喷淋罐体, 能够有效避 免流动火的问题, 当然本装置也可以和喷淋装置结合使用, 在隔热帘30将罐体覆盖后再喷 淋少量的水, 利用水的蒸发散热, 从而进一步提高隔热效果。 0037 具体的, 所述架体20包括: 平行设置的承重杆23以及滑动杆24, 所述承重杆23固定 设置, 所述隔热帘3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承重杆23上, 所述滑动杆24能够相对所述承重杆23 移动, 0038 所述隔热帘30在保持状态, 由所述滑动杆24支撑而保持在所述架体20上, 根据图1 可以理解为, 隔热帘30在卷起状态下为柱体状, 一般近似圆柱状, 滑动杆24和承重杆23之间 具有一定的距离, 该距。
19、离小于隔热帘30在卷起状态下的直径, 所以隔热帘30能够受到滑动 杆24的支撑, 从而不会从滑动杆24和承重杆23之间的空隙里下落释放; 当然, 隔热帘30在卷 起状态下还可以呈现其他形式, 例如, 隔热帘30按一定宽度叠在一起。 0039 所述隔热帘30在释放状态, 因所述滑动杆24远离所述承重杆23, 使所述隔热帘30 失去所述滑动杆24的支撑而从所述架体20垂下并覆盖所述罐体10。 根据图1可以理解为, 滑 动杆24因远离承重杆23, 而使滑动杆24和承重杆23之间的空隙增大, 以致滑动杆24不能对 隔热帘30提供支撑, 从而隔热帘30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架体20上释放滑落, 而因为隔热帘3。
20、0 的一端是固定在承重杆23上的, 所以隔热帘30可以将罐体10覆盖, 从而为罐体10隔热。 对于 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 隔热帘30的释放方式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 员还可以设置类似的结构, 例如: 采用能握住隔热帘30的机械手等。 0040 进一步, 所述架体20还包括: 能够固定在所述罐体10顶部的两个固定杆, 所述承重 杆23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 所述滑动杆24可滑动地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杆之 间。 其中, 固定杆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第一固定杆21和第二固定杆22, 第一固定杆21和第二 固定杆22相互平行设置, 为了使架体20得安装结构稳定, 可以在第一固定杆。
21、21和第二固定 杆22下侧安装斜支撑杆25, 从而固定杆、 斜支撑杆25和罐体10之间形成结构稳定的三角形 结构。 0041 为了实现滑动杆24相对承重杆23移动, 可在两个固定杆上设置滑动槽, 所述滑动 杆24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滑动槽中, 并能够沿所述滑动槽的滑动方向相对所述承重 杆23移动, 所述释放组件40设置为: 在所述保持状态下止挡所述滑动杆24, 在所述释放状态 允许所述滑动杆24滑动。 0042 具体地, 所述释放组件40包括控制杆41、 弹性部件42以及温控膨胀部件43, 所述固 定杆上设置有插孔, 所述控制杆41上具有控制部44, 所述控制部44能够穿过所述插孔并止 挡。
22、所述滑动杆24远离所述承重杆23, 所述控制杆41通过所述弹性部件42连接于所述固定杆 并保持使得所述控制部44穿过所述插孔的状态, 所述温控膨胀部件43连接于所述控制杆41 说 明 书 3/4 页 6 CN 207822303 U 6 和所述固定杆之间, 并能够随温度升高而膨胀, 从而克服所述弹性部件42的弹力驱动所述 控制杆41移动, 使所述控制部44解除对所述滑动杆24的止挡。 其中, 弹性部件42可以是弹 簧, 为了节省空间, 弹性部件42可设置于温控膨胀部件43中。 0043 进一步, 所述温控膨胀部件43包括能伸缩的波纹管和设置于所述波纹管内的膨胀 剂, 所述波纹管的一端与连接所述。
23、固定杆连接, 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杆41连接。 膨胀剂首热后 能够使波纹管中的气体膨胀, 从而使波纹管伸长, 从而控制部44向下运动, 解除对滑动杆24 的止挡, 隔热帘30在重力作用下推动滑动杆24移动, 滑动杆24远离承重杆23, 从而使滑动杆 24和承重杆23之间的间隙增大, 进一步隔热帘30从滑动杆24和承重杆23之间的间隙中释放 滑落。 0044 较佳地, 所述弹性部件42和所述温控膨胀部件43的数量均为两个, 两个所述弹性 部件42和两个所述温控膨胀部件43交错分布。 这样可使控制杆41相对稳定, 便于对滑动杆 24的控制。 0045 较佳地, 所述隔热帘30包括铝箔隔热卷材和贴附于所。
24、述铝箔隔热卷材的磁性膜 层。 铝箔隔热卷材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 而磁性膜层具有磁性, 能够对罐体10产生吸附力, 从而可以避免隔热帘30被风吹起而不能覆盖罐体10。 0046 参阅图3, 并结合上述隔热装置, 本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一种隔热系统, 包括多个本 实施例提供的隔热装置和罐体10, 多个所述隔热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罐体10顶部, 并围绕所 述罐体10一周均匀分布, 每个所述隔热装置在将所述隔热帘30释放至所述罐体10的底部 时, 能够将所述罐体10全部覆盖。 0047 其中, 每个隔热帘30均有一定的覆盖宽度, 能够覆盖罐体10的一部分, 所有的隔热 帘30紧密相邻, 从而将罐体10全部覆盖。
25、。 0048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但是,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 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 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 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本实用新型 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 公开的内容, 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4/4 页 7 CN 207822303 U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8 CN 207822303 U 8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9 CN 207822303 U 9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0 CN 207822303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