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破损海水鱼养殖网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破损海水鱼养殖网箱.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781107.3 (22)申请日 2017.06.30 (73)专利权人 广州市海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 路231号1栋欣海楼603房 (72)发明人 丁贤 徐宁 (51)Int.Cl. A01K 61/60(2017.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防破损海水鱼养殖网箱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破损海水鱼养殖 网箱, 包括浮架, 所述浮架下方安装有网衣, 所述 网衣下方固定有底部网纲, 所述浮架上固定有第 一浮。
2、管, 所述第一浮管上焊接有套环, 所述套环 下方安装有侧面网纲, 所述侧面网纲下方焊接有 支撑圈, 所述支撑圈下方安装有缆绳, 所述缆绳 下方系有沉子。 该防破损海水鱼养殖网箱具有结 构简单、 制作方便的优点, 同时, 采用加强型网衣 和网纲使该防破损海水鱼养殖网箱的强度大大 提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6879832 U 2018.01.16 CN 206879832 U 1.一种防破损海水鱼养殖网箱, 包括浮架 (3) , 所述浮架 (3) 下方安装有网衣 (5) , 所述 网衣 (5) 下方固定有底部网纲 (2) ,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架 (3) 上固定有第。
3、一浮管 (32) , 所述 第一浮管 (32) 上焊接有套环 (8) , 所述套环 (8) 下方安装有侧面网纲 (1) , 所述侧面网纲 (1) 下方焊接有支撑圈 (4) , 所述支撑圈 (4) 下方安装有缆绳 (6) , 所述缆绳 (6) 下方系有沉子 (7)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破损海水鱼养殖网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架 (3) 由钢 圈 (31) 、 第一浮管 (32) 、 第二浮管 (33) 和支架 (34) 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破损海水鱼养殖网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衣 (5) 由加 强绳 (51) 、 网面加强节 (52) 和加强节 (53) 组。
4、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破损海水鱼养殖网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圈 (4) 上 焊接的底部网纲 (2) 均匀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破损海水鱼养殖网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缆绳 (6) 和沉 子 (7) 在支撑圈 (4) 和底部网纲 (2) 下方均匀分布。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879832 U 2 一种防破损海水鱼养殖网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殖网箱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防破损海水鱼养殖网箱。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沿海良好内海水域的逐步饱和及养殖环境的逐步恶化, 近海养殖已不能满足 养殖需求, 因此, 渔民大都把眼。
5、光投向更广阔的外海海域, 为适应外海海域的水文环境, 近 年来大型养殖网箱逐步成为渔民青睐的养殖工具常见的网箱, 其中网箱框架为两根浮管通 过网箱支架连接在一起, 网衣悬挂在网箱框架的下方, 在使用时, 为了保持网衣的形状, 往 往需要在网衣的网底设置支撑环, 然而, 由于支撑环为硬质材料, 而网衣为软质材料, 因此, 当网衣与支撑环接触时, 往往会导致网衣被磨损而损坏。 0003 如今市场上不缺乏海水鱼养殖网箱, 但是缺乏一种牢固的, 能在海水中长期使用 的海水鱼养殖网箱, 为此, 我们提出一种防破损海水鱼养殖网箱。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破损海水鱼养殖网箱,。
6、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 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破损海水鱼养殖网箱, 包 括浮架, 所述浮架下方安装有网衣, 所述网衣下方固定有底部网纲, 所述浮架上固定有第一 浮管, 所述第一浮管上焊接有套环, 所述套环下方安装有侧面网纲, 所述侧面网纲下方焊接 有支撑圈, 所述支撑圈下方安装有缆绳, 所述缆绳下方系有沉子。 0006 优选的, 所述浮架由钢圈、 第一浮管、 第二浮管和支架组成。 0007 优选的, 所述网衣由加强绳、 网面加强节和加强节组成。 0008 优选的, 所述支撑圈上焊接的底部网纲均匀排列。 0009 优选的, 所述缆绳和沉子在。
7、支撑圈和底部网纲下方均匀分布。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防破损海水鱼养殖网箱, 网衣由加强绳、 网面加 强节和加强节组成, 加强绳、 网面加强节和加强节大大提高了网衣的强度, 不容易损坏, 浮 架由钢圈、 第一浮管、 第二浮管和支架组成, 该浮架的连接方式更加牢固, 可靠性更好, 支撑 圈上焊接的底部网纲均匀排列, 底部网纲均匀排列, 也加强了网箱的牢固程度, 缆绳和沉子 在支撑圈和底部网纲下方均匀分布, 使网箱受力更均匀, 提高网箱在海水下的稳定性。 该防 破损海水鱼养殖网箱具有结构简单、 制作方便的优点, 同时, 采用加强型网衣和网纲使该防 破损海水鱼养殖网箱的强度大大提。
8、高。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网衣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 1侧面网纲、 2底部网纲、 3浮架、 31钢圈、 32第一浮管、 33第二浮管、 34支架、 4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879832 U 3 支撑圈、 5网衣、 51加强绳、 52网面加强节、 53加强节、 6缆绳、 7沉子、 8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9、,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 请参阅图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网衣的结构示意 图。 一种防破损海水鱼养殖网箱, 包括浮架3, 所述浮架3由钢圈31、 第一浮管32、 第二浮管33 和支架34组成, 采用双浮管结构可以使该海水鱼养殖网箱受到的浮力更大, 网箱也会更加 稳定, 钢圈31、 第一浮管32和第二浮管33之间通过支架34固定在一起, 整个浮架3十分牢靠, 所述浮架3下方安装有网衣5, 所述网衣5由加强绳51、 网面加强节52和加强节53组成, 通过 加强绳51、 网面加。
10、强节52和加强节53的组合, 该海水鱼养殖网箱会比一般的海水鱼养殖网 箱来得更加牢固, 不易被流动的海水损坏, 导致鱼儿的逃跑, 所述网衣5下方固定有底部网 纲2, 所述浮架3上固定有第一浮管32, 所述第一浮管32上焊接有套环8, 所述套环8下方安装 有侧面网纲1, 所述侧面网纲1通过套环8固定在竖直平面, 保证该海水鱼养殖网箱的稳定 性, 所述侧面网纲1下方焊接有支撑圈4, 该支撑圈4与侧面网纲连接在一起, 极大提高了该 海水鱼养殖网箱的强度, 所述支撑圈4上焊接的底部网纲2均匀排列, 通过底部网纲2均匀排 列, 相比于一般的海水鱼养殖网箱, 大大提高了该海水鱼养殖网箱的强度, 不会轻易在。
11、海水 中被流动的海水给损坏, 所述支撑圈4下方安装有缆绳6, 所述缆绳6下方系有沉子7, 沉子7 在缆绳6的固定下在海水中由于重力的作用, 竖直的悬挂在海水中, 来保证该海水鱼养殖网 箱的稳定性, 所述缆绳6和沉子7在支撑圈4和底部网纲2下方均匀分布, 在支撑圈4和底部网 纲2下方均匀分布的缆绳6和沉子7, 在海水中起到了稳定该海水鱼养殖网箱的作用, 使其保 持竖直状态, 为鱼儿活得较大的生存空间, 保护网衣5不被流动的海水吹走。 该防破损海水 鱼养殖网箱具有结构简单、 制作方便的优点, 同时, 采用加强型网衣和网纲使该防破损海水 鱼养殖网箱的强度大大提高。 0016 工作原理: 首先将该防破。
12、损海水鱼养殖网箱安装整理好, 安装整理好该防破损海 水鱼养殖网箱后将之平稳的放于海中, 所述浮架3由钢圈31、 第一浮管32、 第二浮管33和支 架34组成, 浮架3将会浮在海平面上, 由于重力的作用, 所述侧面网纲1通过套环8固定在竖 直平面, 保证该海水鱼养殖网箱的稳定性, 侧面网纲1下方焊接有支撑圈4, 该支撑圈4与侧 面网纲连接在一起, 极大提高了该海水鱼养殖网箱的强度, 所述支撑圈4上焊接的底部网纲 2均匀排列, 通过底部网纲2均匀排列, 相比于一般的海水鱼养殖网箱, 大大提高了该海水鱼 养殖网箱的强度, 不会轻易在海水中被流动的海水给损坏, 网衣5由加强绳51、 网面加强节 52和。
13、加强节53组成, 通过加强绳51、 网面加强节52和加强节53的组合, 该海水鱼养殖网箱会 比一般的海水鱼养殖网箱来得更加牢固, 不易被流动的海水损坏, 导致鱼儿的逃跑, 在支撑 圈4和底部网纲2下方均匀分布的缆绳6和沉子7, 在海水中起到了稳定该海水鱼养殖网箱的 作用, 使其保持竖直状态, 为鱼儿活得较大的生存空间, 保护网衣5不被流动的海水吹走。 0017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879832 U 4 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879832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6879832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