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火灾快速逃生架.pdf

  • 上传人:柴****2
  • 文档编号:7253347
  • 上传时间:2019-10-01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368.1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1329069.4

    申请日:

    20171017

    公开号:

    CN207679884U

    公开日:

    2018080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2B1/20

    主分类号:

    A62B1/20

    申请人:

    王定安

    发明人:

    王定安,王莞舒

    地址:

    438300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经济开发区兴业路20号

    优先权:

    CN201721329069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灾快速逃生架,属于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逃生主架,所述逃生主架位于相邻两幢高楼之间,逃生主架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滑道。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火灾快速逃生架,能在高楼发生火灾时帮助人们快速逃生,克服了我国现有的绳索类、梯类、滑道类及接跳类等类型救生,逃生过程中因高度、时间、数量、效率等限制,具有造价低、操作简单、逃生快捷、自救效率高的优点,填补了我国以自救为主的消防设备的空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火灾快速逃生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逃生主架(1),所述逃生主架(1)位于相邻两幢高楼之间,安装在距离住户方便逃生的窗户边150~200mm左右,逃生主架(1)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滑道(2),还包括有沿所述滑道(2)向下滑动的逃生装置,所述逃生装置包括卡紧柱(3)、导向板(4)、安全带挂钩(5)和旋转手柄(6),所述卡紧柱(3)通过旋转手柄(6)与导向板(4)上部松紧式连接,所述导向板(4)下部固定安装有安全带挂钩(5),所述逃生主架(1)正对滑道(2)外表面呈开口方向,所述卡紧柱(3)长度大于开口长度且小于逃生主架(1)宽度,卡紧柱(3)宽度小于开口长度,所述卡紧柱(3)能沿所述滑道(2)向下滑动,所述逃生主架(1)外侧等间距均匀间隔卡接有合金套环(7),所述合金套环(7)为3/4圆环,合金套环(7)通过支架固定设置在高楼墙体上,用以固定逃生主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快速逃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主架(1)由聚四氟乙烯制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灾快速逃生架。

    背景技术

    高层火灾危险极大,在火灾救援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点困难:

    (1)火势蔓延快:由于高层建筑楼道、管道较多,若发生火灾时,隔火处理不好,整个高层建筑就会瞬间成为一个高耸的烟囱;若是室内可燃物较多,尤其是高级宾馆、综合楼和图书馆、办公楼等,一旦起火,燃烧猛烈,蔓延迅速。经计算,一座高度为100米的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在无阻挡的情况下,半分钟左右,烟气就能顺着楼道、管道扩散到顶层,其扩散速度是水平方向的十倍以上。

    (2)疏散困难:高层建筑的特点,一是层数多,垂直距离长,疏散到地面或其它安全场所的时间长;二是人员集中;三是发生火灾时由于各楼道空气流动畅通,火势和烟雾向上蔓延快,增加了疏散的难度。

    (3)扑救难度大。高层建筑高达数十米,甚至达数百米,发生火灾时从室外进行扑救相当困难。一般要立足于自救,即主要靠室内消防设施。但由于目前我国经济技术条件所限,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还不可能很完善,尤其是二类高层建筑仍以消火栓系统扑救为主,因此,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往往遇到较大困难。

    目前,当高层发生火灾时,我国一般采取绳索类、梯类、滑道类及接跳类等类型救生,逃生过程中因高度、时间、数量、效率等限制,疏散效率低下,人员伤亡仍然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火灾快速逃生架,能在高楼发生火灾时帮助人们快速逃生,克服了我国现有的绳索类、梯类、滑道类及接跳类等类型救生,逃生过程中因高度、时间、数量、效率等限制,具有造价低、操作简单、逃生快捷、自救效率高的优点,填补了我国以自救为主的消防设备的空白。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火灾快速逃生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逃生主架,所述逃生主架位于相邻两幢高楼之间,安装在距离住户方便逃生的窗户边150~200mm左右,逃生主架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滑道。

    进一步的,所述火灾快速逃生架还包括有沿所述滑道向下滑动的逃生装置。

    具体的,所述逃生装置包括卡紧柱、导向板、安全带挂钩和旋转手柄,所述卡紧柱通过旋转手柄与导向板上部松紧式连接,所述导向板下部固定安装有安全带挂钩。

    具体的,所述逃生主架正对滑道外表面呈开口方向,所述卡紧柱长度大于开口长度且小于主架宽度,卡紧柱宽度小于开口长度。

    具体的,所述卡紧柱能沿所述滑道向下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逃生主架外侧等间距均匀间隔卡接有合金套环,所述合金套环为3/4圆环,合金套环通过支架固定设置在高楼墙体上,用以固定逃生主架。

    进一步的,所述逃生主架由聚四氟乙烯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火灾快速逃生架具有以下优点:

    (1)主架设置在两幢高楼之间,不会占用室内面积,也不会遮挡室内光线;

    (2)逃生装置与逃生主架分开设置,逃生装置由高层室内人员独自采购 使用自有灵活,方便;

    (3)对于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和小孩,可以与其他人员共用一个逃生装置,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

    (4)整个逃生过程耗费时间较短,捆绑安全带、安装卡紧栓、逃离窗户并启动下滑过程所需时间只用半分钟即可完成,且不限制使用人数,全家人员全部出逃可在2分钟之内完成,极大缩短了逃生时间,提高了救援效率,避免了人员的伤亡。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2的侧视图;

    图4:图3俯视图;

    图中:1、逃生主架 2、滑道 3、卡紧柱 4、导向板 5、安全带挂钩 6、旋转手柄 7、合金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不用于对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火灾快速逃生架,包括逃生主架1,所述逃生主架1由聚四氟乙烯制成,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的特点,逃生主架1位于相邻两幢高楼之间,不会占用室内面积,也不会遮挡室内光线。楼房建设时,同步安装逃生主架1,逃生主架1自楼底安装到楼顶,按每1~2层楼高定制逃生主架1长度,逃生主架1安装在距离住户方便逃生的窗户边150~200mm左右,在逃生主架1对应楼体混凝土位置,等间距、均匀间隔通过支架安装有预加工的3/4圆环形状的合金套环7,用以固定逃生支架1。因此,可以在每层楼混凝土梁上均安装合金套环7并卡于逃生主架1上,此时,逃生主架1为纵向受力,可按照单层楼的逃生主架1作为一个受力单元,每单元长度纵向承受力设置为3~4人重量,逃生主架1总体受力不因楼层层数多导致逃生人员多而产生重力的影响。

    逃生主架1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滑道2;火灾发生时,人们通过在滑道2上向下滑动的逃生装置来进行逃生,所述逃生装置包括卡紧柱3、导向板4、安全带挂钩5和旋转手柄6,所述卡紧柱3通过旋转手柄6与导向板4上部松紧式连接,所述导向板4下部固定安装有安全带挂钩5;所述逃生主架1正对滑道2外表面呈开口方向,所述卡紧柱3长度大于开口长度且小于逃生主架1宽度,卡紧柱3宽度小于开口长度;所述卡紧柱3能沿所述滑道2向下滑动。

    火灾发生时,如因紧急情况,高层内人员需借助逃生主架1逃生时,只需在室内绑好预先购置好的安全带,并挂在安全带挂钩5上,上半身伸出逃生窗户,由于卡紧柱3宽度小于开口长度,卡紧柱3进入端能顺着逃生主架1内置滑道2口方向沿逃生主架1开口完全插入,旋转90°,使导向板4平行于滑道2,又因卡紧柱3长度大于开口长度且小于逃生主架1宽度,所以卡紧柱3能固定在逃生主架1内侧。通过用力拧紧旋转手柄6使导向板4与卡紧柱3进入端完全压紧,逃生人员即可从逃生窗户爬出窗外将身体悬挂在逃生主架1上,对于不能独立使用逃生装置的婴、幼儿及老人,可与其他人员共用一个逃生装置。逐步松开旋转手柄6,使导向板4与卡紧柱3进入端松开,凭借人体重力使逃生人员顺着逃生主架1下滑至底面,整个过程中可在2分钟之内完成,极大缩短了逃生时间,提高了救援效率,避免了人员的伤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关 键  词:
    火灾 快速 逃生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火灾快速逃生架.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25334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