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揉捻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茶叶揉捻机.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69098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1.05 CN 201690987 U *CN201690987U* (21)申请号 201020283951.1 (22)申请日 2010.08.06 A23F 3/06(2006.01) (73)专利权人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地址 401329 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 (72)发明人 周正科 佘小明 钟应富 李中林 袁林颖 张莹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50209 代理人 周韶红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茶叶揉捻机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揉捻机, 包括机 架 。
2、(1) 、 控制揉捻桶 (2) 转动的动力传动机构、 设 置在揉捻桶 (2) 下方的揉捻盘 (3) 、 控制压盖 (4) 压力的加压机构和下料装置, 在揉捻盘 (3) 边沿 设置有用于清扫揉捻盘 (3) 内余料的吹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 设计巧妙、 自动化、 标 准化程度高的优点, 同时, 它还减轻了操作人员工 作强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CN 201690987 U1/1 页 2 1. 一种茶叶揉捻机, 包括控制揉捻桶 (2) 转动的动力。
3、传动机构、 设置在揉捻桶 (2) 下方 的揉捻盘 (3) 、 控制压盖 (4) 压力的加压机构和下料装置, 其特征是 : 在揉捻盘 (3) 边沿设置 有用于清扫揉捻盘 (3) 内余料的吹气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揉捻机, 其特征是 : 所述吹气装置为均匀设置在揉捻盘 (3) 四周上的吹气孔 (5) 。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茶叶揉捻机, 其特征是 : 所述吹气孔 (5) 的横截面为扇形, 所述 扇形的开口大端朝向揉捻盘 (3) 内。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茶叶揉捻机, 其特征是 : 所述每个吹气孔 (5) 之间的间距为 15 40 。 5. 如权利要求 1、 2、 3 或。
4、 4 所述的茶叶揉捻机, 其特征是 : 所述加压机构包括设置在动 力传动机构上的丝杆 (6) , 在丝杆 (6) 上设置有电机 (7) , 电机 (7) 的主轴通过动力转换器与 丝杆 (6) 连接, 在丝杆 (6) 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压盖 (4) 压力大小的编码器 (8) , 所述编码器 (8) 通过控制器电路与电机 (7) 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茶叶揉捻机, 其特征是 : 所述下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揉捻盘 (3) 上 的下料盘 (9) 和设置在机架 (1) 下方的气缸开关 (10) , 所述气缸开关 (10) 的推动杆 (11) 与 下料盘 (9) 的下端面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
5、茶叶揉捻机, 其特征是 : 所述动力传动机构包括驱动揉捻桶 (2) 转动的传动电机 (12) , 所述传动电机 (12) 为变频电机或带有变频器的固频电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茶叶揉捻机, 其特征是 : 所述动力传动机构还包括与揉捻桶 (2) 连接的揉捻桶拐臂 (13) , 在揉捻桶拐臂 (13) 下端设置有定位传感器 (14) 。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茶叶揉捻机, 其特征是 : 所述编码器 (8) 、 气缸开关 (10) 、 传动 电机 (12) 、 定位传感器 (14) 均通过电路与控制箱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690987 U1/3 页 3 一种茶叶揉捻机 技。
6、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揉捻装置, 特别是一种可用于自动揉捻的揉捻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常用的茶叶揉捻机包括机架, 在机架上设置有揉捻桶、 加压盖和揉捻盘, 揉 捻桶通过动力传动系统的拐臂与涡轮箱连接, 涡轮箱与电机连接, 加压盖设置在揉捻桶内, 用于给茶叶进行加压的, 在揉捻盘的中心设置有一个用于揉捻完成后进行下料的下料盘 ; 当茶叶揉捻完成后, 茶叶通过下料盘进行下料, 但是留存在揉捻盘四周边沿的余料却不能 通过下料盘进行下料, 操作人员只能通过扫帚将留存在揉捻盘边沿的余料进行清扫, 这样 不但浪费了人力, 而且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 同时, 这样结。
7、构的茶叶揉捻机 虽然可以进行茶叶的揉捻工作, 但是它仍然还存在如下的不足 : 0003 1. 在茶叶进行揉捻的过程中, 必须不断的为揉捻桶内的茶叶进行加压, 但是就现 目前而言, 揉捻机还未能够进行自动加压, 在揉捻时, 操作人员只能根据实际的经验手工操 作加压盘对茶叶进行加压, 揉捻后茶叶质量不容易统一。 0004 2. 当揉捻完成后, 操作人员必须用手搬动下料盘的手柄打开下料盘才能进行下 料, 这样不但增加了操作步骤, 而且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 0005 3. 茶叶在揉捻过程中, 提供动力的电机是固频电机, 其揉捻的速度是固定不变的, 这样不利于茶叶的揉捻质量、 效率的提高。
8、。 0006 4. 当揉捻完成后, 揉捻桶并不能回到起始工作位置, 当需要再次进行揉捻加工 时, 操作员必须用手扳动揉捻桶, 使揉捻桶回到起始位置, 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 时间, 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清扫揉盘内余料的茶叶揉捻机。 000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茶叶揉捻机, 包括机架、 控 制揉捻桶转动的动力传动机构、 设置在揉捻桶下方的揉捻盘、 控制压盖压力的加压机构和 下料装置, 在揉捻盘边沿设置有用于清扫揉捻盘内余料的吹气装置。 0009 所述吹气装置为均匀设置在揉捻盘四周上的吹气孔, 所述吹气孔的。
9、横截面为扇 形, 所述扇形的开口大端朝向揉捻盘内。 0010 为了使得吹气孔所吹出的气体能够均匀的覆盖整个揉捻盘, 所述每个吹气孔之间 的间距为 15 40 。 0011 所述加压机构包括设置在动力传动机构上的丝杆, 在丝杆上设置有电机, 电机的 主轴通过动力转换器与丝杆连接, 在丝杆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压盖压力大小的编码器, 所 述编码器通过控制器电路与电机连接,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揉捻茶叶的过程中, 自动的 对茶叶进行加压和松压。 0012 为了方便的对揉捻完成后的茶叶进行下料, 所述下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揉捻盘上的 说 明 书 CN 201690987 U2/3 页 4 下料盘和设置在机架下。
10、方上的气缸开关, 所述气缸开关的推动杆与下料盘的下端面连接, 这样做使得茶叶揉捻完成后, 揉捻机能够自动的进行下料。 0013 所述动力传动机构包括驱动揉捻桶转动的传动电机, 所述传动电机为变频电机或 带有变频器的固频电机,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根据不同的揉捻情况而自动调节电机的转动 速度, 使揉捻质量最优、 时间最短。 0014 所述动力传动机构还包括与揉捻桶连接的揉捻桶拐臂, 在揉捻桶拐臂下端设置有 定位传感器, , 这样可以使得揉捻完成后, 揉捻桶停留在固定的设定位置。 0015 所述编码器、 气缸开关、 传动电机、 定位传感器均通过电路与控制箱连接。 0016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
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 0017 1. 采用吹气装置, 能够将揉捻盘中的余料进行清扫, 减轻了操作者劳动量, 提高了 揉捻机工作效率。 0018 2. 采用电机驱动加压和编码器控制压力大小, 这样做可以随时自动调整压盖压 力, 提高了茶叶揉捻的质量。 0019 3. 采用气缸开关下料, 减少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节约了操作工序, 提高了工作效 率。 0020 4. 采用变频电机或带有变频器的固频电机带动揉捻桶的转动, 这样做使得揉捻桶 能够获得不同的转速, 提高了茶叶的质量, 加少了加工时间。 0021 5. 采用定位感应器, 可以使得揉捻桶在完成揉捻后回到起始位置, 降低了操作者 工作量。
12、, 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2 综上所述 ,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设计巧妙、 自动化程度高, 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 强度, 在减少加工时间的同时, 还提高了茶叶揉捻的加工效率和茶叶的揉捻质量。 附图说明 0023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 0024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 0025 图 2 为图 1 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但本实用新型 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 仍属于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0027 实施例 1 : 如图 1、 2 所示, 一种茶叶。
13、揉捻机, 包括机架 1、 控制揉捻桶 2 转动的动力 传动机构、 设置在揉捻桶 2 下方的揉捻盘、 控制压盖 4 压力的加压机构和下料装置, 在揉捻 盘 3 边沿设置有用于清扫揉捻盘 3 内余料的吹气装置。其中, 所述吹气装置为均匀设置在 揉捻盘 3 四周上的吹气孔 5, 所述吹气孔 5 的横截面为扇形, 所述扇形的开口大端朝向揉捻 盘 3 内, 所述每个吹气孔 5 之间的间距为 15 40 。这样做使得吹出的空气能够完全 的覆盖在揉捻盘上, 将剩余的余料进行清扫, 节省了操作人员的操作工序和时间。 0028 所述加压机构包括设置在动力传动机构上的丝杆 6, 在丝杆 6 上设置有电机 7, 电。
14、 机 7 的主轴通过动力转换器与丝杆 6 连接, 在丝杆 6 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压盖 4 压力大小 说 明 书 CN 201690987 U3/3 页 5 的编码器8, 所述编码器8通过控制器电路与电机7连接。 在揉捻过程中, 编码器可以根据 茶叶揉捻的情况, 随时调整压盖对茶叶的压力大小。 0029 所述下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揉捻盘 3 上的下料盘 9 和设置在机架 1 下方的气缸开关 10, 所述气缸开关 10 的推动杆 11 与下料盘 9 的下端面连接, 当揉捻完成后, 气缸开关 10 控 制推动杆 11 收缩, 打开下料盘 9, 将揉捻盘 3 内的茶叶进行下料, 当下料完成后, 气缸开关 。
15、10 控制推动杆 11 伸出, 将下料盘 9 关闭。 0030 所述动力传动机构包括驱动揉捻桶2转动的传动电机12, 所述传动电机12为变频 电机或带有变频器的固频电机。 0031 所述动力传动机构还包括与揉捻桶2连接的揉捻桶拐臂13, 在揉捻桶拐臂13下端 设置有定位传感器14。 当揉捻完成后, 拐臂接触到定位传感器后, 受到定位传感器的控制始 终停止在起始点。 0032 所述编码器 8、 气缸开关 10、 传动电机 12、 定位传感器 14 均通过电路与控制箱连 接。 说 明 书 CN 201690987 U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690987 U2/2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