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味品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复合调味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提取的花椒油,如友加藤椒油、长康花椒油等,此类产品选用溶剂萃取的方法生产,而此方法的缺陷:一是溶剂残留问题导致产品香气不纯;二是加热过程中溶剂的挥发无形中增加产品成本,且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程度污染。
与此类产品相同的油状类调味汁,如丘比沙拉汁,但此类产品中醋含量较多,以致产品中水分含量升高,保质期缩短或往往采取添加防腐剂来延长保质期。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10095020.7公开了一种花椒油的生产工艺,包括选料、制备鲜花椒精、制备鲜花椒油等工序。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048448.0公开了一种藤椒油(精)及其制作方法,是用花椒科类中的藤椒浸淬所制作的藤椒油(精)及其制作方法。以鲜藤椒和精炼的植物油经高温浸淬,加适量的其它调味品调兑而成,藤椒和植物油的重量比为1:1.5和3:1,先将植物油加温至250-350℃时,提取投入待备的藤椒容器中,经浸制所限制的时间后,将油汁提取投入混合搅拌容器,投入适量的食用盐和除苦剂,除去异味,经超滤后而得成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调味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调味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葱油70-76份、青葱粉1-4份、青花椒粉1-4份、食用盐1-5份、味精0.5-2份、食用色素0.005-0.02份、茶多酚0.01-0.05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葱油71-74份、青葱粉2-3份、青花椒粉2-3份、食用盐2-4份、味精1-2份、食用色素0.01-0.015份、茶多酚0.015-0.03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葱油74.245份、青葱粉2.5份、青花椒粉2.5份、食用盐3.2份、味精1.5份、食用色素0.01份、茶多酚0.025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葱油70-75份、青葱粉1-4份、青花椒粉1-4份、食用盐1-5份、味精0.5-2份、食用色素0.005-0.02份、葱油香精0.3-0.7份、花椒香精0.02-0.2份、茶多酚0.01-0.05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葱油71-74份、青葱粉2-3份、青花椒粉2-3份、食用盐2-4份、味精1-2份、食用色素0.01-0.015份、葱油香精0.4-0.6份、花椒香精0.05-0.1份、茶多酚0.015-0.03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葱油73.625份、青葱粉2.5份、青花椒粉2.5份、食用盐3.2份、味精1.5份、食用色素0.01份、葱油香精0.55份、花椒香精0.07份、茶多酚0.025份。
所述的食用色素为复合色素或天然色素。
所述的复合色素为复合绿色素,所述的天然色素为栀子蓝或栀子黄。
所述的复合调味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青花椒去籽:青花椒经纯手工碾压和剥离去除青花椒籽,干燥后粉碎制成青花椒粉;
b、青葱粉、青花椒粉、食用盐、味精和色素混合搅匀制成小料,加入葱油后搅拌并加热进行低温萃取,升温至95℃后继续加热10分钟,冷却至60℃以下时加入茶多酚和香精后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复合调味汁。
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调味汁首先在色泽上是一个突破,目前市场上没有任何一种调味汁为翠绿色;
2、低温慢慢提取香味,使得青花椒与青葱的香气完全融合,最佳的保持了青椒的鲜麻风味;
3、再次,它节省了厨房中对青花椒的储存成本,在使用过程中的人工成本,青花椒经过去籽粉碎工艺,口感较好;
4、无需加入复配型防腐剂,保存时间较长;
5、最终,它以清脆的色泽,浓香的气味,鲜麻的口感,不仅为厨师更为每位爱厨艺或不爱厨艺的人都带来了方便及美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调味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葱油70-76份、青葱粉1-4份、青花椒粉1-4份、食用盐1-5份、味精0.5-2份、食用色素0.005-0.02份、茶多酚0.01-0.05份。
优选的,所述的复合调味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葱油70-75份、青葱粉1-4份、青花椒粉1-4份、食用盐1-5份、味精0.5-2份、食用色素0.005-0.02份、葱油香精0.3-0.7份、花椒香精0.02-0.2份、茶多酚0.01-0.05份。
所述的食用色素为复合色素或天然色素。所述的复合色素为复合绿色素,所述的天然色素为栀子蓝或栀子黄。
所述的复合调味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青花椒去籽:青花椒经纯手工碾压和剥离去除青花椒籽,干燥后粉碎制成青花椒粉;
b、青葱粉、青花椒粉、食用盐、味精和色素混合搅匀制成小料,加入葱油后搅拌并加热进行低温萃取,升温至95℃后继续加热10分钟,冷却至60℃以下时加入茶多酚和香精后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复合调味汁。
实施例1
葱油70份、青葱粉4份、青花椒粉1份、食用盐5份、味精0.5份、食用色素0.02份、茶多酚0.01份。
a、青花椒去籽:青花椒经纯手工碾压和剥离去除青花椒籽,干燥后粉碎制成青花椒粉;
b、青葱粉、青花椒粉、食用盐、味精和色素混合搅匀制成小料,加入葱油后搅拌并加热进行低温萃取,升温至95℃后继续加热10分钟,冷却至60℃以下时加入茶多酚后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复合调味汁。
实施例2
葱油72份、青葱粉3.5份、青花椒粉2份、食用盐4份、味精1份、食用色素0.015份、茶多酚0.02份。
a、青花椒去籽:青花椒经纯手工碾压和剥离去除青花椒籽,干燥后粉碎制成青花椒粉;
b、青葱粉、青花椒粉、食用盐、味精和色素混合搅匀制成小料,加入葱油后搅拌并加热进行低温萃取,升温至95℃后继续加热10分钟,冷却至60℃以下时加入茶多酚后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复合调味汁。
实施例3
葱油73份、青葱粉3份、青花椒粉2.5份、食用盐3份、味精1.5份、食用色素0.01份、茶多酚0.025份。
a、青花椒去籽:青花椒经纯手工碾压和剥离去除青花椒籽,干燥后粉碎制成青花椒粉;
b、青葱粉、青花椒粉、食用盐、味精和色素混合搅匀制成小料,加入葱油后搅拌并加热进行低温萃取,升温至95℃后继续加热10分钟,冷却至60℃以下时加入茶多酚后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复合调味汁。
实施例4
葱油74份、青葱粉2.5份、青花椒粉3份、食用盐2份、味精2份、食用色素0.005份、茶多酚0.03份。
a、青花椒去籽:青花椒经纯手工碾压和剥离去除青花椒籽,干燥后粉碎制成青花椒粉;
b、青葱粉、青花椒粉、食用盐、味精和色素混合搅匀制成小料,加入葱油后搅拌并加热进行低温萃取,升温至95℃后继续加热10分钟,冷却至60℃以下时加入茶多酚后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复合调味汁。
实施例5
葱油75份、青葱粉2份、青花椒粉3.4份、食用盐1份、味精0.9份、食用色素0.007份、茶多酚0.015份。
a、青花椒去籽:青花椒经纯手工碾压和剥离去除青花椒籽,干燥后粉碎制成青花椒粉;
b、青葱粉、青花椒粉、食用盐、味精和色素混合搅匀制成小料,加入葱油后搅拌并加热进行低温萃取,升温至95℃后继续加热10分钟,冷却至60℃以下时加入茶多酚后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复合调味汁。
实施例6
葱油76份、青葱粉1份、青花椒粉4份、食用盐3.2份、味精1.3份、食用色素0.017份、茶多酚0.05份。
a、青花椒去籽:青花椒经纯手工碾压和剥离去除青花椒籽,干燥后粉碎制成青花椒粉;
b、青葱粉、青花椒粉、食用盐、味精和色素混合搅匀制成小料,加入葱油后搅拌并加热进行低温萃取,升温至95℃后继续加热10分钟,冷却至60℃以下时加入茶多酚后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复合调味汁。
实施例7
葱油74.245份、青葱粉2.5份、青花椒粉2.5份、食用盐3.2份、味精1.5份、食用色素0.01份、茶多酚0.025份。
a、青花椒去籽:青花椒经纯手工碾压和剥离去除青花椒籽,干燥后粉碎制成青花椒粉;
b、青葱粉、青花椒粉、食用盐、味精和色素混合搅匀制成小料,加入葱油后搅拌并加热进行低温萃取,升温至95℃后继续加热10分钟,冷却至60℃以下时加入茶多酚后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复合调味汁。
实施例8
葱油70份、青葱粉4份、青花椒粉1份、食用盐5份、味精0.5份、食用色素0.02份、葱油香精0.3份、花椒香精0.2份、茶多酚0.01份。
a、青花椒去籽:青花椒经纯手工碾压和剥离去除青花椒籽,干燥后粉碎制成青花椒粉;
b、青葱粉、青花椒粉、食用盐、味精和色素混合搅匀制成小料,加入葱油后搅拌并加热进行低温萃取,升温至95℃后继续加热10分钟,冷却至60℃以下时加入香精和茶多酚后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复合调味汁。
实施例9
葱油72份、青葱粉3.5份、青花椒粉2份、食用盐4份、味精1份、食用色素0.015份、葱油香精0.4份、花椒香精0.17份、茶多酚0.02份。
a、青花椒去籽:青花椒经纯手工碾压和剥离去除青花椒籽,干燥后粉碎制成青花椒粉;
b、青葱粉、青花椒粉、食用盐、味精和色素混合搅匀制成小料,加入葱油后搅拌并加热进行低温萃取,升温至95℃后继续加热10分钟,冷却至60℃以下时加入香精和茶多酚后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复合调味汁。
实施例10
葱油73份、青葱粉3份、青花椒粉2.5份、食用盐3份、味精1.5份、食用色素0.01份、葱油香精0.5份、花椒香精0.15份、茶多酚0.025份。
a、青花椒去籽:青花椒经纯手工碾压和剥离去除青花椒籽,干燥后粉碎制成青花椒粉;
b、青葱粉、青花椒粉、食用盐、味精和色素混合搅匀制成小料,加入葱油后搅拌并加热进行低温萃取,升温至95℃后继续加热10分钟,冷却至60℃以下时加入香精和茶多酚后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复合调味汁。
实施例11
葱油74份、青葱粉2.5份、青花椒粉3份、食用盐2份、味精2份、食用色素0.005份、葱油香精0.6份、花椒香精0.12份、茶多酚0.03份。
a、青花椒去籽:青花椒经纯手工碾压和剥离去除青花椒籽,干燥后粉碎制成青花椒粉;
b、青葱粉、青花椒粉、食用盐、味精和色素混合搅匀制成小料,加入葱油后搅拌并加热进行低温萃取,升温至95℃后继续加热10分钟,冷却至60℃以下时加入香精和茶多酚后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复合调味汁。
实施例12
葱油75份、青葱粉2份、青花椒粉3.4份、食用盐1份、味精0.9份、食用色素0.007份、葱油香精0.7份、花椒香精0.1份、茶多酚0.015份。
a、青花椒去籽:青花椒经纯手工碾压和剥离去除青花椒籽,干燥后粉碎制成青花椒粉;
b、青葱粉、青花椒粉、食用盐、味精和色素混合搅匀制成小料,加入葱油后搅拌并加热进行低温萃取,升温至95℃后继续加热10分钟,冷却至60℃以下时加入香精和茶多酚后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复合调味汁。
实施例13
葱油74.5份、青葱粉1份、青花椒粉4份、食用盐3.2份、味精1.3份、食用色素0.017份、葱油香精0.65份、花椒香精0.02份、茶多酚0.05份。
a、青花椒去籽:青花椒经纯手工碾压和剥离去除青花椒籽,干燥后粉碎制成青花椒粉;
b、青葱粉、青花椒粉、食用盐、味精和色素混合搅匀制成小料,加入葱油后搅拌并加热进行低温萃取,升温至95℃后继续加热10分钟,冷却至60℃以下时加入香精和茶多酚后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复合调味汁。
实施例14
葱油73.625份、青葱粉2.5份、青花椒粉2.5份、食用盐3.2份、味精1.5份、食用色素0.01份、葱油香精0.55份、花椒香精0.07份、茶多酚0.025份。
a、青花椒去籽:青花椒经纯手工碾压和剥离去除青花椒籽,干燥后粉碎制成青花椒粉;
b、青葱粉、青花椒粉、食用盐、味精和色素混合搅匀制成小料,加入葱油后搅拌并加热进行低温萃取,升温至95℃后继续加热10分钟,冷却至60℃以下时加入香精和茶多酚后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复合调味汁。
实施例15 理化检测数据
对实施例1-14制备的调味汁进行理化性质检测,检测指标包括水分、盐分、过氧化值、酸价、细菌总数和致病菌等,结果见表1,表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味汁的理化检测数据。
表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味汁的理化检测数据
水分% 13.5-22.0 盐分% 2.0-5.5 过氧化值% ≤0.3 酸价(KOH,mg/g) ≤2.0 细菌总数cfu/g ≤30000 致病菌 不得检出
由表1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调味汁的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实施例16 感官评定结果
将实施例1-7和8-14制备的复方调味汁作为测试品分别进行感官品评,品评员都为20人,分别针对调味汁的色泽、香气、滋味和形态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见表1-2。
品评标准:10-20分,完全不好;30-50分,比较好;60-80分,比较好;90-100分,非常好。
表1 实施例1-7的复方调味汁的感官评定总结表
色泽 香气 滋味 形态 均分 86.26 86.48 89.18 83.46 86.35
其中,品评人数为20人,分数为平均分。此次感官品评得出:实施例1-7制备的复方调味汁产品比较新颖,不管在色泽、香气、滋味和形态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尤其在色泽、香气和滋味方面评价较高。
表2 实施例8-14的复方调味汁的感官评定总结表
色泽 香气 滋味 形态 均分 86.38 90.31 89.06 84.68 87.61
其中,品评人数为20人,分数为平均分。此次感官品评得出:实施例8-14制备的复方调味汁产品比较新颖,不管在色泽、香气、滋味和形态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尤其在色泽、香气和滋味方面评价较高。
本发明的调味汁可以避免青花椒在储存过程中色泽变黑,香气、口感变差,并且可降低厨房人工成本,节约时间,不但解决了青花椒在储存过程中色泽、香气、口感以及在厨房应用中节约了时间,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在做菜过程中既方便又卫生,为菜肴的色、香、味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本发明的调味汁首先在色泽上是一个突破,目前市场上没有任何一种调味汁为翠绿色;其次它低温慢慢提取香味,使得青花椒与青葱的香气完全融合,最大限度的保持了青花椒的鲜麻风味;再次,它节省了厨房中对青花椒的储存成本,在使用过程中降低了人工成本,青花椒经过去籽粉碎工艺,口感较好;无需加入复配型防腐剂,保存时间较长;最终,它以清脆的色泽,浓香的气味,鲜麻的口感,不仅为厨师更为每位爱厨艺或不爱厨艺的人都带来了方便及美味。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