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氯化胆碱和S诱抗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有氯化胆碱和S诱抗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566468.5 (22)申请日 2018.06.04 (71)申请人 佛山市普尔玛农化有限公司 地址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季华五 路金融广场十楼C座 (72)发明人 于洋飞 董强 叶宇平 杨建江 (74)专利代理机构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4463 代理人 易朝晖 (51)Int.Cl. A01N 33/12(2006.01) A01N 37/42(2006.01) A01P 2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含有。
2、氯化胆碱和S-诱抗素的植物生长 调节剂组合物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含氯化胆碱和S-诱抗素的植物 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氯化胆碱、 S-诱抗素含量比 为0.5-50: 1-70, 进一步优选为0.5-30:1-50。 组 合物还含有填料助剂, 所述有效组分与所述填料 助剂的重量比为1: 0.1-20。 本发明组合物主要具 有促进作物生长、 增强光合作用, 提高作物产量、 改善作物品质等作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CN 108496967 A 2018.09.07 CN 108496967 A 1.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包含有效成分氯化胆碱、 S-诱抗素, 所述 氯化。
3、胆碱和S-诱抗素的重量比为0.5-50: 1-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包含有效成分氯化 胆碱、 S-诱抗素, 所述氯化胆碱和S-诱抗素的重量比为0.5-30: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组合物还含有填料 助剂, 所述有效组分与所述填料助剂的重量比为1: 0.1-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料助剂可为 溶剂、 乳化剂、 分散剂、 润湿剂、 防冻剂、 增稠剂、 粘结剂、 崩解剂、 消泡剂、 水和惰性填料中的 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植物生长调节剂组 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 水剂、 可湿性粉剂、 水分散粒剂、 油悬浮剂、 悬乳剂、 乳油、 微乳剂、 水 乳剂、 可溶粒剂、 可溶粉剂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优选的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盐、 萘磺酸盐、 聚羧酸盐、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烷基 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润湿剂为烷基硫酸盐、 烷基萘磺酸盐、 烷基磺酸盐、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 或几种; 优选的防冻剂为乙二醇、 1,2-丙二醇、 丙三醇、 尿素、 聚乙二醇、 山梨醇、 氯化钠中的一 种或几种; 优选的防腐。
5、剂为甲醛、 苯甲酸、 苯甲酸钠、 山梨酸、 山梨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增稠剂为硅酸铝镁、 黄原胶、 聚乙烯醇、 海藻酸钠、 瓜胶、 羧甲基纤维素钠、 有机 膨润土、 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溶剂为甲醇、 乙醇、 丙醇、 异丙醇、 丙二醇、 丙三醇、 正丁醇、 异丁醇、 叔丁醇、 正戊 醇、 异戊醇、 正己醇、 正庚醇、 正辛醇、 乙二醇、 乙二醇单甲醚、 乙二醇二甲醚、 山梨醇、 乙酸乙 酯、 芳香烃溶剂油和油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消泡剂为聚醚消泡剂、 有机硅消泡剂或者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消泡剂的一种或几 种; 优选的粘结剂为淀粉、 玉米淀粉、 明胶、 阿拉伯胶、 聚乙烯吡咯烷。
6、酮、 甲基纤维素、 羟丙 基甲基纤维素、 聚乙二醇、 聚乙烯醇、 葡萄糖或蔗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崩解剂为羧甲基淀粉钠、 羟丙基淀粉、 羧丙基纤维素、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硼 酸、 硫酸铵或尿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惰性填料为硫酸钾镁、 硅藻土、 凹凸棒土、 膨润土、 沸石、 高岭土、 滑石粉、 蒙脱石 和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十二烷基硫酸钠、 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苄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甘油单硬脂酸酯、 二苄基酚聚氧乙烯醚、 聚氧乙烯月桂醇醚、 聚 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 聚氧乙烯单棕榈酸酯、 聚氧乙烯月桂醇醚、 苯乙烯基酚聚氧。
7、乙 烯醚、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的 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用于调节植物的生长, 适用的作物范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8496967 A 2 围不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可作为辅助成分, 按照优化比例加到 农药制剂、 肥料中。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8496967 A 3 一种含有氯化胆碱和S-诱抗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植物化控领域,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含有氯化胆碱与S-诱抗素的二元复 。
8、配调节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氯化胆碱, 其他名称: 氯化胆脂、 增蛋素, 分子式: HOCH2CH2N(CH3)3Cl。 氯化胆碱是 一种植物光合作用促进剂, 对增加产量有明显的效果。 小麦、 水稻在孕穗期喷施可促进小穗 分化, 多结穗粒, 灌浆期喷施可加快灌浆速度, 穗粒饱满, 千粒重增加25克。 亦可用于玉 米、 甘蔗、 甘薯、 马铃薯、 萝 卜、 洋葱、 棉花、 烟草、 蔬菜、 葡萄、 芒果等增加产量, 在不同气候、 生 态环境条件下效果稳定。 氯化胆碱还可促进块根等地下部分生长作物增产; 调节观赏植物 杜鹃花、 一品红、 天竺葵、 木槿等生长; 提高小麦、 大麦、。
9、 燕麦等抗倒能力。 0003 S-诱抗素是一种植物的生长平衡因子, 原名天然脱落酸, 是所有绿色植物均含有 的纯天然产物, 对光敏感, 属强光分解化合物。 S-诱抗素通过选择不同作用机理的植物生长 调节剂复配使用, 可以扩大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范围, 提高作用效果, 减少调节剂用量等。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室内筛选和田间试验的基础上, 筛选出氯化胆碱、 S-诱抗素的复配组合 物, 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可以增加水稻、 小麦等作物的产量, 提高作物抗旱、 抗寒、 耐盐碱 性, 改善作物品质。 而关于两者调节剂组合物及其应用目前尚无人报道过。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氯。
10、化胆碱和S-诱抗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组合物。 在于解决现有单剂过量使用造成的药害问题, 以及单剂对作物的调节作用不够全 面的现象。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氯化胆碱、 S-诱抗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有效成分是 氯化胆碱、 S-诱抗素, 氯化胆碱含量为0.5-50, S-诱抗素含量1-70。 0006 本发明产品的各组分重量配比为: 氯化胆碱、 S-诱抗素含量比为0.5-50: 1-70, 进 一步优选为0.5-30:1-50。 组合物还含有填料助剂, 所述有效组分与所述填料助剂的重量比 为1: 0.1-50。 0007 本发明中, 所述的填料助剂为溶剂、 乳化剂、 分散剂、 润湿。
11、剂、 防冻剂、 防腐剂、 增稠 剂、 成膜剂、 粘结剂、 崩解剂、 着色剂、 消泡剂、 水和惰性填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8 本发明中, 调节剂组合物剂型为悬浮剂、 水剂、 可湿性粉剂、 水分散粒剂、 油悬浮 剂、 悬乳剂、 乳油、 微乳剂、 水乳剂、 可溶粒剂、 可溶粉剂中的一种。 0009 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频率和使用量随农作物、 生长环境、 天气气候而 小有变化, 可以通过使用合适的剂量来达到增产的目的。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安全、 广谱、 高效、 环保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可促进作物生长, 增加作物产量, 提高作物抗逆性, 改善作物品质等作用。 0011。
12、 【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1/4 页 4 CN 108496967 A 4 0012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实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说明, 但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 对于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原则 所做的修改、 替换或改进, 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0013 实施例1: 20氯化胆碱1S-诱抗素油悬浮剂, 各组分含量为: 0014 0015 实施例2: 40氯化胆碱2S-诱抗素可溶液剂, 各组分含量为: 0016 0017 实施例3: 20氯化胆碱1S-诱抗素可溶粉剂, 各组分含量为: 0018 0019 实施例4: 30氯化胆碱1S-诱抗。
13、素可湿粉剂, 各组分含量为: 0020 0021 对比例1: 50氯化胆碱可溶性液剂, 各组分含量为: 说 明 书 2/4 页 5 CN 108496967 A 5 0022 0023 对比例2: 50S-诱抗素可溶性液剂, 各组分含量为: 0024 0025 【田间药效试验】 0026 供试药剂: 实施例1、 实施例2。 0027 对照药剂: 对比例1、 对比例2。 0028 供试作物: 花生、 水稻。 0029 试验设计1: 试验安排于山东省潍坊市试验田进行, 花生供试品种为粤油256 0030 , 试验设5个处理, 每个处理3次重复, 在花生花前期(6月15日)、 (7月1日), 各喷施。
14、 一次试验药剂。 9月20日采收测产量。 0031 试验设计2: 试验安排于江西省抚州市试验田进行, 水稻品种为龙粳13, 试验设5个 处理, 每个处理3次重复。 移栽日期4月10日, 第一次用药时间4月20日, 第二次用药时间5月1 日。 9月15日收割测产量。 0032 试验调查: 施药后7天调查作物的安全性。 0033 取样方法: 花生、 水稻收获前, 每小区选取长势均匀的3点, 进行产量测定。 0034 试验结果: 通过表1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复配组合物对花生有一定增产作用, 增产 率在5以上, 增产效果高于各单剂。 通过表2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复配组合物对水稻有一定 增产作用, 增产率在8以上, 增产效果高于各单剂。 0035 表1花生使用效果 说 明 书 3/4 页 6 CN 108496967 A 6 0036 0037 表2水稻使用效果 0038 说 明 书 4/4 页 7 CN 108496967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