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富硒对虾饲料.pdf

  • 上传人:bo****18
  • 文档编号:7250813
  • 上传时间:2019-10-01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77.2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91580.X

    申请日:

    20121127

    公开号:

    CN103005179A

    公开日:

    2013040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K1/18,A23K1/175,A23K1/16,A23K1/10,A23K1/14

    主分类号:

    A23K1/18,A23K1/175,A23K1/16,A23K1/10,A23K1/14

    申请人:

    洪仁作

    发明人:

    洪仁作

    地址:

    116100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金广路2号1-3-2

    优先权:

    CN201210491580A

    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赵淑梅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对虾饲料,由由富硒原料与饲料原料质量比为1:5~15混合制得,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按比例称取富硒原料和饲料原料,分别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备用;富硒饲料混合物经过25℃通风处放置48~72h光照处理后;将富硒饲料和饲料原料混合物球磨,使得终产物的产品粒度为纳米级;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得的产品,适用于富硒对虾的养殖,效果明显,对发展富硒对虾养殖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富硒对虾饲料,其特征在于:由富硒原料与饲料原料质量比为1:5~15混合,其中:富硒原料:二氧化硒30~50份;壳聚糖2~25;葡萄糖8~25;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备用;饲料原料:鱼粉20~30份;酵母粉1~8份、芽孢杆菌粉1~8份、螺旋藻3~25份、大豆卵磷脂粉2~8份、贻贝粉2~8份、低聚壳聚糖2~8份、磷酸二氢钙0.5~2份、复合多维1~5份;复合多矿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对虾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富硒原料与饲料原料质量比为1:8~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对虾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富硒原料比例为二氧化硒40~50份;壳聚糖5~15;葡萄糖8~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对虾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饲料原料比例为:鱼粉20~30份;酵母粉1~5份、芽孢杆菌粉1~5份、螺旋藻3~15份、大豆卵磷脂粉5~8份、贻贝粉5~8份、低聚壳聚糖5~8份、磷酸二氢钙1~2份、复合多维1~5份;复合多矿1~5份;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备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对虾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富硒原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原料于光照下,25℃通风处放置48~72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对虾饲料,其特征在于:按富硒原料与饲料原料混合后球磨,球磨条件为:按10~30:1的质量比装入钢球和混合物;球磨转速设为300~450r/min,球磨时间为1~5h,使得终产物的产品粒度为纳米级;造粒、挤条或压片成型,烘干制成对虾配合饲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海产品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对虾饲料。

    背景技术

    对虾为一种重要的海水经济养殖种类。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 对虾科,对虾属。对虾属个体大,通称大虾。对虾身体长而略侧扁,雌雄异体, 成体蛙虾大于雄虾,体色也有所不同;中国对虾雌虾体色灰青,雄虾体色发黄。 对虾体外包被着一层几丁质的外骨骼甲壳,它由其下方的表皮细胞分泌而成。 雌性成长个体体长一般16~22厘米,重约50~80克,最大的可达30厘米,重250 克;雄性较小,体长13~18厘米,重30~50克。对虾为广温广盐性海产动物。 体呈长筒形,左右侧扁,身体分为头、胸和腹部,由20个体节组成。腹部较长, 肌肉发达,分节明显。常栖于浅海海底。喜食底栖小型甲壳类、双壳类软体动 物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也摄食海藻。对虾分布比较广泛,中国沿海均产,主要 分布在黄海、渤海及朝鲜半岛西部沿海。经济价值高,是中国沿海的主要养殖 虾类。

    据悉,我国虽然有约20万顷(300万亩)的对虾养殖池,但我国对虾养殖的 单产却很低,而作为虾池开发的海滩资源,如同其他资源一样,也是非常有限 的,对虾养殖业发展到今天,下一步的关键在于提高单产和效益。因此改造“老 化虾池”,也就是对老化虾池实施集约化改造,通过集约化改造,提高平均单 产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对虾病害的流行已给养虾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虽然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还未见大的病害,但还是要做到防患于未然。由 于抗生素药类的滥用,还来严重的后果,破坏了养殖生态环境,随着WTO的加 入,国内外对于对虾产品的检验将会越来越严格。因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对于对虾病害的控制,“以防为主”必须严格限制有关抗生素和其他化学药物 的使用,养殖污水的管理,有效养殖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对虾养殖业的持续健 康发展。

    目前的对虾养殖行业,基本上依靠人工投饵。投饵应做到相对合理,既要 满足对虾健康快速生长,又要兼顾水体环境。因此,投喂的饲料应挑选适合对 虾高效增重、繁殖和抗病的种类。为减轻养殖过程中虾池的污染压力,提倡采 用水中稳定性好的膨化沉性颗粒虾料。投饵量应严格控制,根据天气、水质、 载虾密度及实际摄食量等因素灵活调整,做到少量多餐、科学投饵。养殖生产 中常以检查饵料台不留残饵为原则。这样,一方面促进对虾生长、降低饵料系 数,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水体的污染程度。

    对虾肉质细嫩鲜美,近年来,我国市场对对虾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仅靠捕 捞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而仅采用天然饵料的养殖对虾生长缓慢,死亡率高, 因此用配合饲料替代天然饵料养殖对虾是十分必要的。对虾养殖需于高投入、 高产出、高效益的水产养殖项目,且养殖周期长,技术要求高,因而投资风险 大,但其高利润还是其深深吸引养殖户,随着消费需求不断上升,价格不断上 涨,由此带动了对虾养殖热的兴起。提高养殖海产品质量是当今养殖业的重点 内容。

    螺旋藻是对虾饲料的一种常见成分,其是一种微型蓝藻,它不仅易于采收 和保存,而且营养价值高,蛋白含量达60%以上,氨基酸组成合理,并有大量 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且具有增色作用的生物色素,特别是 螺旋藻所含的蛋白种类是植物性蛋白,很易被对虾消化和吸收,用螺旋藻作配 合饲料的蛋白源饲喂对虾,可以提高其生长率和饲料转换效率。

    富硒食品就是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品,一般分为地源硒富硒食品(又称天然 富硒食品),外源硒富硒食品(也称人工有机硒食品)。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参与合成人体内多种含硒酶和含硒蛋白。其中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在生物体内催化氢过氧化物或脂质过氧化物转变为水或 各种醇类,消除自由基对生物膜的攻击,保护生物膜免受氧化损伤;硒参与构 成碘化甲状腺胺酸脱碘酶。硒能提高人体免疫,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抗体和 免疫球蛋白的合成。硒对结肠癌、皮肤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具有明显 的抑制和防护的作用,其在机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甲基烯醇具有较强的抗癌活 性。硒与维生素E、大蒜素、亚油酸、锗、锌等营养素具有协同抗氧化的功效, 增加抗氧化活性。同时,硒具有减轻和缓解重金属毒性的作用。人体中硒主要 从日常饮食中获得,因此,食物中硒的含量直接影响了人们日常硒的摄入量。 自然环境的食品中,含硒丰富的食物有海鲜、蘑菇、鸡蛋、大蒜、银杏等。

    有效提高对虾体内的硒含量,能够达到食用者补硒的作用,同时对对虾的经 济化养殖具有现实意义。

    另外,卵磷脂添加入动物饲料中具有促进生长、促进钙磷沉积、增强机体抗 病能力,加强体能和耐久力等多种生理作用,是一种很好的天然饲料添加剂。 如果将它作为主要活性成分添加到对虾饲料中,会起到增产、增活的效果,目 前国内尚无相关产品。

    发明内容

    本研究为达到提高对虾自身的免疫力,且增强其富硒量的目的,本发明公 开一种富硒对虾饲料,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其由富硒原料与饲料原料质量 比为1:5~15混合,其中:

    富硒原料:二氧化硒30~50份;壳聚糖2~25;葡萄糖8~25;充分搅拌混合 均匀后备用;

    饲料原料:鱼粉20~30份;酵母粉1~8份、芽孢杆菌粉1~8份、螺旋藻 3~25份、大豆卵磷脂粉2~8份、贻贝粉2~8份、低聚壳聚糖2~8份、磷酸 二氢钙0.5~2份、复合多维1~5份;复合多矿1~5份。

    对于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方案中,较优的条件如下:所述的富硒原料与饲 料原料质量比为1:8~10。

    对于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方案中,较优的条件如下:所述的富硒原料比例 为二氧化硒40~50份;壳聚糖5~15;葡萄糖8~15;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备用。

    对于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方案中,较优的条件如下:所述的饲料原料比例 为:鱼粉20~30份;酵母粉1~5份、芽孢杆菌粉1~5份、螺旋藻3~15份、 大豆卵磷脂粉5~8份、贻贝粉5~8份、低聚壳聚糖5~8份、磷酸二氢钙1~2 份、复合多维1~5份;复合多矿1~5份;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备用。

    对于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方案中,较优的条件如下:所述的富硒原料的制 备方法如下:将原料于光照下,25℃通风处放置48~72h。

    对于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方案中,较优的条件如下:按富硒原料与饲料原 料混合后球磨,球磨条件为:按10~30:1的质量比装入钢球和混合物;球磨 转速设为300~450r/min,球磨时间为1~5h,使得终产物的产品粒度为纳米级; 造粒、挤条或压片成型,烘干制成对虾配合饲料。

    本发明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现有技术中得到启示,替换本发明中所 述及的等效成分,任何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所作出的适应性修改,均应 包括在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具体实施方式

    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及的试剂均由商业途径获得或者常规方 法制备。

    实施例1

    ①按比例称取下述富硒原料:二氧化硒50份;壳聚糖15;葡萄糖15; 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备用;

    ②按比例称取下述饲料原料:鱼粉25份;酵母粉3份、芽孢杆菌粉3 份、螺旋藻10份、大豆卵磷脂粉5份、贻贝粉8份、低聚壳聚糖8份、磷酸二 氢钙2份、复合多维1份;复合多矿1份;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备用;

    ③将步骤①所述原料于光照下,25℃通风处放置72h后,按富硒原料与 饲料原料质量比为1:10混合,得富硒饲料混合物;

    ④将富硒饲料混合物球磨,球磨条件为:按10:1的质量比装入钢球和 混合物;球磨转速设为300r/min,球磨时间为5h,使得终产物的产品粒度为纳 米级;

    ⑤造粒、挤条或压片成型,烘干制成对虾配合饲料。

    实施例2

    ①按比例称取下述富硒原料:二氧化硒45份;壳聚糖10;葡萄糖10; 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备用;

    ②按比例称取下述饲料原料:鱼粉30份;酵母粉5份、芽孢杆菌粉5 份、螺旋藻15份、大豆卵磷脂粉8份、贻贝粉5份、低聚壳聚糖5份、磷酸二 氢钙1份、复合多维1份;复合多矿1份;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备用;

    ③将步骤①所述原料于光照下,25℃通风处放置48h后,按富硒原料与 饲料原料质量比为1:9混合,得富硒饲料混合物;

    ④将富硒饲料混合物球磨,球磨条件为:按20:1的质量比装入钢球和 混合物;球磨转速设为450r/min,球磨时间为4h,使得终产物的产品粒度为纳 米级;

    ⑤造粒、挤条或压片成型,烘干制成对虾配合饲料。

    实验例3

    ①按比例称取下述富硒原料:二氧化硒45份;壳聚糖15;葡萄糖10; 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备用;

    ②按比例称取下述饲料原料:鱼粉25份;酵母粉4份、芽孢杆菌粉4 份、螺旋藻10份、大豆卵磷脂粉7份、贻贝粉7份、低聚壳聚糖7份、磷酸二 氢钙2份、复合多维4份;复合多矿4份;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备用;

    ③将步骤①所述原料于光照下,25℃通风处放置52h后,按富硒原料与 饲料原料质量比为1:8混合,得富硒饲料混合物;

    ④将富硒饲料混合物球磨,球磨条件为:按20:1的质量比装入钢球和 混合物;球磨转速设为400r/min,球磨时间为3h,使得终产物的产品粒度为纳 米级;

    ⑤造粒、挤条或压片成型,烘干制成对虾配合饲料。

    实验例4

    ①按比例称取下述富硒原料:二氧化硒50份;壳聚糖15;葡萄糖8; 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备用;

    ②按比例称取下述饲料原料:鱼粉20份;酵母粉1份、芽孢杆菌粉1 份、螺旋藻15份、大豆卵磷脂粉8份、贻贝粉5~8份、低聚壳聚糖5份、磷 酸二氢钙2份、复合多维5份;复合多矿5份;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备用;

    ③将步骤①所述原料于光照下,25℃通风处放置48h后,按富硒原料与 饲料原料质量比为1:9混合,得富硒饲料混合物;

    ④将富硒饲料混合物球磨,球磨条件为:按20:1的质量比装入钢球和 混合物;球磨转速设为450r/min,球磨时间为2h,使得终产物的产品粒度为纳 米级;

    ⑤造粒、挤条或压片成型,烘干制成对虾配合饲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对虾 饲料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富硒对虾饲料.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25081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