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减速机式增氧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行星减速机式增氧机.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093789.3 (22)申请日 2017.02.21 (71)申请人 喃嵘水产 (上海) 有限公司 地址 201799 上海市青浦区青浦工业园区 新达路889号 (72)发明人 郭益顿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1297 代理人 赵朋晓 (51)Int.Cl. A01K 63/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行星减速机式增氧机 (57)摘要 一种行星减速机式增氧机, 涉及渔业养殖业 增氧设备领域, 包括马达、 行。
2、星减速机、 桨叶轮和 浮球, 所述桨叶轮包括上下皆为通口的壳体, 所 述壳体侧壁在沿圆周方向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均 匀排布的叶片, 所述叶片与竖直方向成一定倾斜 角度设置, 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与行星减速机连 接, 行星减速机下方与桨叶轮连接, 所述浮球为 空心箱体结构, 浮球数量至少为3个且以马达为 圆心成同心圆排列, 任意两个相邻浮球之间的夹 角相同, 所述浮球与马达之间通过拉杆连接, 本 申请提供一种行星减速机式增氧机, 相对于传统 采用直齿轮式减速机的增氧机, 不易腐蚀, 噪音 低, 机械磨损小, 散热性能好, 延长了机器使用寿 命, 且效率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
3、08450390 A 2018.08.28 CN 108450390 A 1.一种行星减速机式增氧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马达、 行星减速机、 桨叶轮和浮球, 所述 桨叶轮包括上下皆为通口的壳体, 所述壳体侧壁在沿圆周方向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均匀排布 的叶片, 所述叶片与竖直方向成一定倾斜角度设置, 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与行星减速机连接, 行星减速机下方与桨叶轮连接, 所述浮球为空心箱体结构, 浮球数量至少为3个且以马达为 圆心成同心圆排列, 任意两个相邻浮球之间的夹角相同, 所述浮球与马达之间通过拉杆连 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减速机式增氧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桨叶轮的壳体顶面 沿通口。
4、环布有多个连接螺栓和定位柱, 行星减速机上设有外凸的法兰, 所述法兰上设有对 应连接螺栓、 定位柱的螺栓口和定位口, 当桨叶轮与行星减速机通过螺栓连接时, 所述定位 柱顶入定位口, 位于法兰下方的部分行星减速机卡入壳体的通口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行星减速机式增氧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上设有凸 边数量对应浮球的螺母座, 所述浮球上方设有安装座, 浮球与马达通过拉杆与螺母座、 安装 座螺栓固定进行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行星减速机式增氧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球数量为3个, 桨 叶轮上的叶片数量为8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行星减速机式增氧机, 其特征在于, 。
5、所述叶片表面上还设有 平行排列的加强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行星减速机式增氧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上还密封套有 防护罩。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450390 A 2 一种行星减速机式增氧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渔业养殖业增氧设备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行星减速机式增氧机。 背景技术 0002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 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 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 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 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 虾类等生存环境。 0003 增氧机产品类型比较多, 其特性和工作原理也各不相同, 增氧效果差别较大,。
6、 适用 范围也不尽相同, 主要有叶片式、 射流式、 曝气式、 涌浪式, 其中叶片式增氧机能使上下水体 对流, 使下层水体的溶氧水平提高, 是目前最多采用的增氧机, 但是现有叶片式增氧机的减 速机构一般采用齿轮减速机, 表面涂漆容易腐蚀, 且噪音高, 散热性能差, 机械磨损大, 降低 了增氧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申请提供一种行星减速机式增氧机, 相对于传统 采用直齿轮式减速机的增氧机, 不易腐蚀, 噪音低, 机械磨损小, 散热性能好, 延长了机器使 用寿命, 且效率高,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行星减速机式增氧机, 包括马达、 行星减速机、 桨叶轮和浮球。
7、, 所述桨叶轮包括上 下皆为通口的壳体, 所述壳体侧壁在沿圆周方向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均匀排布的叶片, 所述 叶片与竖直方向成一定倾斜角度设置, 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与行星减速机连接, 行星减速机 下方与桨叶轮连接, 所述浮球为空心箱体结构, 浮球数量至少为3个且以马达为圆心成同心 圆排列, 任意两个相邻浮球之间的夹角相同, 所述浮球与马达之间通过拉杆连接。 其中行星 减速机内部结构及马达与行星减速机的连接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 在此不做详 述; 本发明的增氧机通过多个按一定规律排列的空心浮球更加稳定地浮于水面上, 桨叶轮 排列紧凑, 结构轻巧, 其上固定有多个排水量大的叶片, 马达启动后可通。
8、过叶片挑起较大量 的流水, 效率高。 0005 进一步地, 所述桨叶轮的壳体顶面沿通口环布有多个连接螺栓和定位柱, 行星减 速机上设有外凸的法兰, 所述法兰上设有对应连接螺栓、 定位柱的螺栓口和定位口, 当桨叶 轮与行星减速机通过螺栓连接时, 所述定位柱顶入定位口, 位于法兰下方的部分行星减速 机卡入壳体的通口内。 本发明中桨叶轮与行星减速机为螺栓连接, 连接方式灵活, 更换方 便, 并且行星减速机通过桨叶轮的通口可与流水接触, 散热性能更好。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马达上设有凸边数量对应浮球的螺母座, 所述浮球上方设有安装 座, 浮球与马达通过拉杆与螺母座、 安装座螺栓固定进行连接。 0。
9、007 进一步地, 所述浮球数量为3个, 桨叶轮上的叶片数量为8个。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叶片表面上还设有平行排列的加强筋。 通过在叶片表面设置加强 筋, 改变了叶片的结构特性, 使得其具有更高的硬度, 耐磨损、 冲击, 不易损坏。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8450390 A 3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马达上还密封套有防护罩。 在马达上套有防护罩, 在增氧机工作时 起到保护马达的作用, 防止进水或潮湿而烧坏马达。 0010 一种行星减速机式增氧机的工作原理: 本发明的增氧机通过空心浮球稳定地放置于水面上, 马达启动后通过行星减速机传递 动力带动桨叶轮一起旋转, 桨叶轮上。
10、的多个叶片转动将水花向上向外旋起, 将空气中的氧 气带入水中, 增加了水中的溶氧量。 0011 依据上述技术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增氧机采用行星减速机结构, 相对 于传统直齿轮式减速机, 行星减速机表面不易腐蚀, 噪音低, 机械磨损小, 其底部与通口内 的流动水源接触, 散热性能好, 机器使用寿命更长, 并且同时功耗小, 效率高, 更省电。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桨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行星减速机结构示意图。 0014 其中, 1、 马。
11、达; 2、 行星减速机; 21、 法兰; 211、 螺栓口; 212、 定位口; 3、 桨叶轮; 31、 壳 体; 311、 通口; 32、 叶片; 321、 加强筋; 4、 浮球; 5、 拉杆; 6、 防护罩; 7、 连接螺栓; 8、 定位柱; 9、 螺母座; 10、 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 如图1、 图2、 图3所示, 一种行星减速机式增氧机, 包括马达1、 行星减速机2、 桨叶轮 3和浮球4, 所述桨叶轮3包括上下皆为通口311的壳体31, 所述壳体31侧壁在沿圆周方向上 固定安装有多个均匀排布的叶片32, 所述。
12、叶片32表面上还设有平行排列的加强筋321, 所述 叶片32与竖直方向成一定倾斜角度设置, 所述马达1的输出轴与行星减速机2连接, 行星减 速机2下方与桨叶轮3连接, 所述浮球4为空心箱体结构, 浮球4数量至少为3个且以马达1为 圆心成同心圆排列, 任意两个相邻浮球4之间的夹角相同, 所述浮球4与马达1之间通过拉杆 5连接, 所述马达1上密封套有防护罩6。 0017 如图3、 图4所示, 所述桨叶轮3的壳体31顶面沿通口311环布有多个连接螺栓7和定 位柱8, 行星减速机2上设有外凸的法兰21, 所述法兰21上设有对应连接螺栓7、 定位柱8的螺 栓口211和定位口212, 当桨叶轮3与行星减速。
13、机2通过螺栓连接时, 所述定位柱8顶入定位 口, 位于法兰21下方的部分行星减速机2卡入壳体31的通口311内。 0018 如图2所示, 所述马达1上设有凸边数量对应浮球4的螺母座9, 所述浮球4上方设有 安装座10, 浮球4与马达1通过拉杆5与螺母座9、 安装座10螺栓固定进行连接。 0019 本发明中优选浮球4数量为3个, 桨叶轮3上的叶片32数量为8个。 0020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增氧机通过空心浮球4稳定地放置于水面上, 马达1启动后通过行星减速机2传递动力 带动桨叶轮3一起旋转, 桨叶轮3上的多个叶片32转动将水花向上向外旋起, 将空气中的氧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8450390 A 4 气带入水中, 增加了水中的溶氧量。 0021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 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 并不用以限 制本发明。 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 依据本发明的思想,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 推演、 变形或替换。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8450390 A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108450390 A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108450390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