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多层立体工厂化养殖宽体金线蛭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适用于多层立体工厂化养殖宽体金线蛭装置.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060435.9 (22)申请日 2018.01.15 (73)专利权人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地址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凤凰东路8号 (72)发明人 王建国 熊良伟 王权 吴娟 陶桂庆 韩婷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代理人 杨凤娟 (51)Int.Cl. A01K 61/40(2017.01) A01K 63/00(2017.01) A01K 63/04(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
2、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适用于多层立体工厂化养殖宽体金线 蛭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层立体工 厂化养殖宽体金线蛭装置, 包括养殖箱, 所述养 殖箱的内部设置有集污沟和养殖槽, 且集污沟位 于养殖槽的一侧下方, 所述养殖槽的内部底端固 定有三个附着隔壁, 且三个附着隔壁沿水平方向 等间距排列, 所述集污沟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排污 口, 且排污口的内部固定有排污管, 所述排污管 位于中间一个附着隔壁的一侧, 且排污管包括具 孔管壁段和实心管壁段, 所述具孔管壁段位于实 心管壁段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由具孔管壁 段和实心管壁段组成的可插拔式水位控制排污 管, 通。
3、过改变排污管的插入端来实现根据不同的 水位将养殖槽中不同大小的污物排出, 进而实现 在不影响养殖物生长的情况下净化水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7784000 U 2018.08.31 CN 207784000 U 1.一种适用于多层立体工厂化养殖宽体金线蛭装置, 包括养殖箱 (2) ,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养殖箱 (2) 的内部设置有集污沟 (4) 和养殖槽 (7) , 且集污沟 (4) 位于养殖槽 (7) 的一侧下 方, 所述养殖槽 (7) 的内部底端固定有三个附着隔壁 (3) , 且三个附着隔壁 (3) 沿水平方向等 间距排列, 所述集污沟 (4) 的内部底端开。
4、设有排污口 (6) , 且排污口 (6) 的内部固定有排污管 (5) , 所述排污管 (5) 位于中间一个附着隔壁 (3) 的一侧, 且排污管 (5) 包括具孔管壁段 (51) 和实心管壁段 (52) , 所述具孔管壁段 (51) 位于实心管壁段 (52) 的一侧, 所述养殖箱 (2) 的顶 部安装有防逃网 (1)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层立体工厂化养殖宽体金线蛭装置, 其特征在 于: 三个所述附着隔壁 (3) 均为高20厘米的实心隔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层立体工厂化养殖宽体金线蛭装置,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养殖箱 (2) 为顶面敞口的长方体结构。 4.根。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层立体工厂化养殖宽体金线蛭装置,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排污管 (5) 与排污口 (6) 插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层立体工厂化养殖宽体金线蛭装置,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具孔管壁段 (51) 为具有3毫米直径网状孔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层立体工厂化养殖宽体金线蛭装置,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具孔管壁段 (51) 的长度是实心管壁段 (52) 长度的一半。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784000 U 2 一种适用于多层立体工厂化养殖宽体金线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蛭工厂化养殖技术领域。
6、,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多层立体工厂化 养殖宽体金线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宽体金线蛭, 俗名蚂蟥, 属环节动物门, 蛭纲, 颚蛭目, 蚂蟥科动物, 在内陆淡水水 域内生长繁殖, 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 蚂蟥含有蚂蟥素, 能延缓和阻碍血液凝 固, 从而有抗凝血作用, 蚂蟥中提取的蚂蟥素对于扩张血管、 降低血液粘稠度、 增加血液循 环作用非常显著, 现已经开发出治疗中风、 高血压、 清瘀、 闭经、 跌打损伤等药物及各种保健 品、 化妆品。 市场需求量猛增, 人工养殖蚂蟥市场前景较好。 0003 在专利号是201521112330.6的中国专利中, 提到了一种可高密度养殖水蛭的箱 体,。
7、 该技术是: 敞口箱体, 设置在箱体底部设计了U型排水系统, 并在排水扣上覆盖纤维滤 网, 箱体水位控制在3-15 厘米, 但是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排水口非常容易被餐饵尤其是螺 蛳的甲厣堵塞而不出水, 同时水蛭经过出水口也容易被吸住难以脱身而死亡, 养殖水位控 制在15 厘米以内水体氨氮、 亚硝酸盐上升很快, 水质容易败坏, 而且水蛭摄食后喜欢头朝 上露出水面吸附在养殖箱四周帮助消化, 当放养密度高了之后将会有许多水蛭无处吸附或 者大量堆积导致疾病传播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层立体工厂化养殖宽体金线蛭装置, 以 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排水口容易被餐饵尤。
8、其是螺蛳的甲厣堵塞而不出水, 水蛭经过出 水口容易被吸住难以脱身而死亡和水质容易败坏, 放养密度高后会导致水蛭无处吸附或者 大量堆积导致疾病传播死亡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多层立体工厂化养 殖宽体金线蛭装置, 包括养殖箱, 所述养殖箱的内部设置有集污沟和养殖槽, 且集污沟位于 养殖槽的一侧下方, 所述养殖槽的内部底端固定有三个附着隔壁, 且三个附着隔壁沿水平 方向等间距排列, 所述集污沟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排污口, 且排污口的内部固定有排污管, 所 述排污管位于中间一个附着隔壁的一侧, 且排污管包括具孔管壁段和实心管壁段, 所述具 孔管壁段位于。
9、实心管壁段的一侧, 所述养殖箱的顶部安装有防逃网。 0006 优选的, 三个所述附着隔壁均为高20厘米的实心隔壁。 0007 优选的, 所述养殖箱为顶面敞口的长方体结构。 0008 优选的, 所述排污管与排污口插合连接。 0009 优选的, 所述具孔管壁段为具有3毫米直径网状孔的结构。 0010 优选的, 所述具孔管壁段的长度是实心管壁段长度的一半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 (1) 本实用新型, 设置了由具孔管壁段和实心管壁段组成的可插拔式水位控制排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784000 U 3 污管, 通过改变排污管的插入端来实现根据不同。
10、的水位将养殖槽中不同大小的污物排出, 进而实现在不影响养殖物生长的情况下净化水质, 解决了排水口容易被餐饵或螺蛳的甲厣 堵塞而不出水的问题, 同时也避免了水蛭经过排水口时被吸住难以脱身而死亡的问题, 大 大提高了养殖水质。 0013 (2) 本实用新型, 设置了三个高为20厘米的实心附着隔壁, 增大了水蛭吸附的面 积, 适用于养殖高密度的水蛭, 有利于防止放养密度高导致许多水蛭无处吸附或者大量堆 积导致疾病传播死亡, 大大提高了养殖产量。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
11、图; 0018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排污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 1-防逃网; 2-养殖箱; 3-附着隔壁; 4-集污沟; 5-排污管; 51-具孔管壁段; 52- 实心管壁段; 6-排污口; 7-养殖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请参阅图1-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
12、一种适用于多层立体工厂化养殖宽 体金线蛭装置, 包括养殖箱2, 养殖箱2的内部设置有集污沟4和养殖槽7, 且集污沟4位于养 殖槽7的一侧下方, 集污沟4用于聚集大型残饵或甲厣等废物, 养殖槽7的内部底端固定有三 个附着隔壁3, 且三个附着隔壁3沿水平方向等间距排列, 附着隔壁3增大了水蛭吸附的面 积, 适用于养殖高密度的水蛭, 集污沟4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排污口6, 且排污口6的内部固定 有排污管5, 排污管5负责将不同大小的污物排出, 有利于净化水质, 排污管5位于中间一个 附着隔壁3的一侧, 且排污管5包括具孔管壁段51和实心管壁段52, 具孔管壁段51位于实心 管壁段52的一侧, 养殖箱2的。
13、顶部安装有防逃网1, 防逃网1有利于防止养殖的水蛭逃跑。 0022 为了增大水蛭吸附的面积,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三个附着隔壁3均为高20厘米的 实心隔壁。 0023 为了便于养殖水蛭,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养殖箱2为顶面敞口的长方体结构。 0024 为了使排污管5能顺利插入排污口6但不会掉出,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排污管5与 排污口6插合连接。 0025 为了将不同大小的污物排出, 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具孔管 壁段51为具有3毫米直径网状孔的结构。 0026 为了根据不同的水位进行排污,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具孔管壁段51的长度是实心 管壁段52长度。
14、的一半。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784000 U 4 002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使用时, 向养殖槽7中注入一定量的水, 然后 再将一定量的人工水蛭放入养殖槽7, 养殖期间, 将排污管5上的具孔管壁段51朝上, 实心管 壁段52朝下插入排污口6, 当养殖槽7内的水位上升到具孔管壁段51的位置处时, 养殖槽7内 的水从具孔管壁段51上的网孔流出, 并顺着排污管5流入排污管道, 小型污物将随水经网状 孔一同排出, 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当有较多大型残饵或甲厣等废物时, 这些大型残饵 或甲厣等废物将会集中于排污口6, 可通过把排污管5排出, 也可以将排污管5拔出。
15、, 将排污 管5上的具孔管壁段51插入排污口6以快速放掉养殖箱2中的水和一些残饵, 而不会导致水 蛭逃跑, 水蛭摄食后, 可分别吸附在养殖箱2的内壁或附着隔壁3上, 有助于帮助水蛭消化, 防逃网1有利于防止养殖的水蛭逃跑。 002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784000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7784000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7784000 U 7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7784000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