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捻盘可调的揉捻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揉捻盘可调的揉捻机.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707756.X (22)申请日 2015.09.14 A23F 3/12(2006.01) (73)专利权人 重庆市乾丰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408423 重庆市南川区西城街道办事处 渝南大道 7 号 (中央花园) 4 幢 1-12 (72)发明人 陈芳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50217 代理人 隋金艳 (54) 实用新型名称 揉捻盘可调的揉捻机 (57) 摘要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揉捻盘可调的揉捻机, 包 括揉捻机架和揉捻盘, 所述揉捻盘支撑在揉捻机 架上, 所述揉捻盘包括盘托。
2、、 盘架和揉捻盘体, 所 述盘架固定在揉捻机架上, 所述盘托边缘一处较 接在盘架上, 盘托远离铰接处的边缘上还设置有 可固定盘托的固定件, 盘托上表面固定有多根用 于固定揉捻盘体的螺杆, 揉捻盘体上设有与螺杆 对应的安装孔, 所述安装孔与螺杆配合使得揉捻 盘体和盘托固定, 揉捻盘体的正、 反面均设有揉捻 凸条, 揉捻盘体的正面的揉捻凸条数量是反面的 二分之一, 本方案用于茶叶的揉捻, 可方便对揉捻 盘体进行调整或更换, 增加了本揉捻机的实用性。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5018192 U。
3、 2016.02.10 CN 205018192 U 1/1 页 2 1.揉捻盘可调的揉捻机, 包括揉捻机架、 揉捻转动架、 压盖、 揉捻桶和揉捻盘, 所述揉捻 盘支撑在揉捻机架上, 揉捻桶置于揉捻盘上方, 所述揉捻转动架环抱在揉捻桶外壁并通过 电机带动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揉捻盘包括盘托、 盘架和揉捻盘体, 所述盘架固定在揉捻机架 上, 所述盘托边缘一处较接在盘架上, 盘托远离铰接处的边缘上还设置有可固定盘托的固 定件, 盘托上表面固定有多根用于固定揉捻盘体的螺杆, 揉捻盘体上设有与螺杆对应的安 装孔, 所述安装孔与螺杆配合使得揉捻盘体和盘托固定, 揉捻盘体的正、 反面均设有揉捻凸 条,。
4、 揉捻盘体的正面的揉捻凸条数量是反面的二分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揉捻盘可调的揉捻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 盘架上的卡槽和铰接在盘托上螺栓, 所述螺栓上螺栓连接一蝶形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揉捻盘可调的揉捻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揉捻盘边沿均布设 置用于清扫揉捻盘内余料的吹气管。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揉捻盘可调的揉捻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盘架的内侧边沿设 置有环形压棱, 所述环形压棱与揉捻盘体接触一面贴有缓冲橡胶圈。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5018192 U 2 1/3 页 3 揉捻盘可调的揉捻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
5、及茶叶揉捻的加工机械, 具体为茶叶加工的揉捻机。 背景技术 0002 揉捻可使茶叶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破损, 茶汁外溢, 加速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 化, 为形成红茶特有的品质奠定基础。当前, 茶叶揉捻机主要由揉捻机架、 揉桶、 揉捻盘、 压 盖、 运动支架、 电机、 丝杆机构等构成。 工作时, 通过电机驱动曲柄转动, 进而带动人字架、 揉 筒和丝杆机构。 揉捻过程中, 压盖相对揉捻盘在其上方作偏心圆周运动, 桶中茶叶因受压盖 和揉捻盘上棱骨的作用而卷曲成条并实现细胞扭曲破碎。 0003 现在使用的揉捻盘为螺栓固定在揉捻机架上的圆盘, 揉捻盘中部为出料口, 在揉 捻时, 在揉桶中添加杀青的茶叶, 。
6、压盖对茶叶进行加压配合揉捻桶的转动对茶叶进行揉捻, 对于不同品质的茶叶使用的揉捻盘的揉捻凸条间隙不一样。为了满足对不同茶叶的揉捻, 需要不同间隔揉捻凸条的揉捻盘, 而现在的揉捻盘上揉捻凸条之间的间隙不能调节, 只能 对揉捻盘进行更换, 但是现在的揉捻机在更换揉捻盘时, 首先要将揉桶、 运动机构和压盘从 揉捻机架上分离开, 再将揉捻盘和揉捻机架的螺栓拆开, 换上新的揉捻盘, 经过上述反步骤 才能将揉捻盘更换完毕, 整个过程, 揉捻盘更换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揉捻盘可调节且便于更换的揉捻机, 以解决现在揉 捻盘调整麻烦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
7、申请提供的基础方案为 : 揉捻盘可调的揉捻机, 包括揉捻机 架、 揉捻转动架、 压盖、 揉捻桶和揉捻盘, 所述揉捻盘支撑在揉捻机架上, 揉捻桶置于揉捻盘 上方, 所述揉捻转动架环抱在揉捻桶外壁并通过电机带动 ; 所述揉捻盘包括盘托、 盘架和揉 捻盘体, 所述盘架固定在揉捻机架上, 所述盘托边缘一处较接在盘架上, 盘托远离铰接处的 边缘上还设置有可固定盘托的固定件, 盘托上表面固定有多根用于固定揉捻盘体的螺杆, 揉捻盘体上设有与螺杆对应的安装孔, 所述安装孔与螺杆配合使得揉捻盘体和盘托固定, 揉捻盘体的正、 反面均设有揉捻凸条, 揉捻盘体的正面的揉捻凸条数量是反面的二分之一。 0006 本揉捻机。
8、的使用方式 : 在揉捻之前将盘托的固定件解开, 将揉捻盘体固定在盘托 上, 然后绕着铰接点将盘托与盘架通过固定件再次固定。 将杀青的茶叶投入揉捻桶中, 投料 完成后, 再将压盖旋转向下压住杀青的茶叶, 启动电机转动进行揉捻。 0007 本方案的优点在于, 1、 当揉捻盘体需要进行调整时, 松开固定件, 再将盘托旋转露 出揉捻盘体, 取下固定揉捻盘体和盘托上的螺母, 当需要揉捻一级或特级茶叶时, 就将揉捻 盘体的揉捻凸条较少的反面朝上安装在盘托上 ; 揉捻盘调节完成后, 固定好揉捻盘体和盘 托, 固定盘托和盘架, 整个过程实现揉捻盘的调整, 无需将揉捻盘上方的旋转机构、 揉捻桶 等挡住揉捻盘的部。
9、件进行拆卸, 提高了调整揉捻盘的效率。2、 揉捻盘体采用双面设置揉捻 凸条的形式, 将多揉捻凸条和少揉捻凸条结合到同一揉捻盘体上, 调整时可直接将揉捻盘 说 明 书 CN 205018192 U 3 2/3 页 4 体进行翻面即可, 节省了安装的时间。 3、 当揉捻盘体上的揉捻凸条损坏后, 也可以按照调整 揉捻盘正反面的方式更换新的揉捻盘, 减少了更换揉捻盘的步次数。 0008 方案二, 为对基础方案的优化, 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盘架上的卡槽和铰接在盘 托上螺栓, 所述螺栓上螺纹连接一蝶形螺母 ; 通过蝶形螺母可手动打开盘托, 将螺杆卡入到 卡槽中, 通过拧紧蝶形螺母实现盘托和盘架的固定, 这。
10、样不但连接牢固, 也可减小盘托的松 开难度。 0009 方案三, 对方案二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揉捻盘边沿均布设置用于清扫揉捻盘内余 料的吹气管。 在揉捻过程中会有余料残留在揉捻盘中, 通过吹气管对揉捻盘中余料的清理, 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量。 0010 方案四, 对方案三的优化, 所述盘架的内侧边沿设置有环形压棱, 所述环形压棱与 揉捻盘体接触一面贴有缓冲橡胶圈 ; 当盘托与盘架固定后, 环形压棱的下表面与揉捻盘体 边缘紧贴, 可防止揉捻过程中茶叶从盘托与盘架之间的缝隙掉出。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为本实施例中的揉捻盘可调的揉捻机的结构示意图 ; 0012 图 2 为图 1 中 A 处的局。
11、部放大示意图 ; 0013 图 3 为揉捻盘的结构示意图 ; 0014 图 4 为揉捻盘调整固定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 0016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 揉捻机架 1、 揉捻桶 2、 升降架 3、 压盖 4、 吹气管 5、 盘托 6、 螺栓 61、 蝶形螺母 62、 盘架 7、 环形压棱 71、 揉捻盘体 8、 揉捻凸条 81。 0017 如图 1、 图 2、 图 3 和图 4 所示的揉捻盘可调的揉捻机, 包括揉捻机架 1、 压盖 4、 揉 捻桶 2 和揉捻盘, 揉捻盘支撑在揉捻机架 1 上, 揉捻桶 2 置于揉。
12、捻盘上方, 所述揉捻转动架 环抱在揉捻桶 2 外壁并通过电机带动 ; 揉捻盘 (如图 3) 包括盘托 6、 盘架 7 和揉捻盘体 8, 盘 架 7 固定在揉捻机架 1 上, 盘托 6 边缘一处较接在盘架 7 上, 盘托 6 远离铰接处的边缘上还 设置有可固定盘托的固定件, 固定件包括设置在盘架7上的卡槽和铰接在盘托6上螺栓61, 螺栓 61 上螺栓连接一蝶形螺母 62 ; 通过蝶形螺母 62 可手动打开盘托 6, 将螺栓 61 卡入到 卡槽中, 通过拧紧蝶形螺母 62 实现盘托 6 和盘架 7 的固定 ; 盘托 6 上表面固定有多根用于 固定揉捻盘体8的螺杆, 揉捻盘体8上设有与螺杆对应的安装。
13、孔, 安装孔与螺杆配合使得揉 捻盘体 8 和盘托 6 固定, 揉捻盘体 8 的正、 反面均设有揉捻凸条 81, 揉捻盘体 8 的正面的揉 捻凸条 81 数量是反面的二分之一。 0018 如图 4 所示 : 盘架 7 的内侧边沿设置有环形压棱 71, 环形压棱 71 与揉捻盘体 8 接 触一面贴有缓冲橡胶圈 ; 当盘托与盘架固定后, 环形压棱 71 的下表面与揉捻盘体 8 边缘紧 贴, 可防止揉捻过程中茶叶从盘托与盘架之间的缝隙掉出。 0019 如图 1 所示 : 在揉捻盘边沿均布设置用于清扫揉捻盘内余料的吹气管 5。在揉捻 过程中会有余料残留在揉捻盘中, 通过吹气管 5 对揉捻盘中余料的清理,。
14、 减轻了操作者的 劳动量。 说 明 书 CN 205018192 U 4 3/3 页 5 0020 压盖4置于揉捻桶2内, 柔捻桶2上方设有一升降架3, 升降架3两端均通过升降液 压缸连接在揉捻转动架上, 升降架带动压盖 5 上升和下降使用, 压盖 5 放置于揉捻桶 2 内。 002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 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 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这些都不会影响本 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 准, 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说 明 书 CN 205018192 U 5 1/2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018192 U 6 2/2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018192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