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力箱的可循环捕鼠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电力箱的可循环捕鼠器.pdf(12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120454.7 (22)申请日 2018.09.26 (71)申请人 黄国龙 地址 030000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晋祠 路一段89号 (72)发明人 黄国龙 (51)Int.Cl. A01M 23/04(2006.01) (54)发明名称 用于电力箱的可循环捕鼠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电力箱的可循环捕鼠器, 其结构包括门板、 外壳、 手柄、 散热孔、 捕鼠装置, 门板与外壳活动连接, 散热孔贯穿外壳两侧面 板, 捕鼠装置安装在外壳内, 门板上固定设有手。
2、 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利用卡杆将原本闭 合的合页卡盒撑开, 方便老鼠掉落到合页卡盒 内, 并且由于老鼠的存在, 加大合页卡盒的重力, 使得延伸杆带动转轮向下压, 从而使得转轮在转 轴的作用下旋转, 实现传动带的传动, 即为将空 的合页卡盒换上, 不需要频繁检查扑鼠器上是否 有老鼠并将其取出, 并且可以避免传统的捕抓方 式带来的取下老鼠的过程中容易被抓伤或者咬 到的弊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CN 109287609 A 2019.02.01 CN 109287609 A 1.用于电力箱的可循环捕鼠器, 其结构包括门板(1)、 外壳(2)、 手柄(3)、 散热孔(4)。
3、、 捕 鼠装置(5), 所述的门板(1)与外壳(2)活动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散热孔(4)贯穿外壳(2)两侧面板, 所述的捕鼠装置(5)安装在外壳(2)内, 所述 的门板(1)上固定设有手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箱的可循环捕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捕鼠装置 (5)由通孔(501)、 工作腔(502)、 通道(503)、 捕鼠机构(504)、 捕鼠盒(505)构成, 所述的通孔 (501)设有两个并且呈对称结构设立, 所述的通孔(501)贯穿外壳(2), 所述的工作腔(502) 为电力箱内主腔, 所述的工作腔(502)与外壳(2)之间形成的回字形空腔为通道(503)。
4、, 所述 的通道(503)靠近捕鼠机构(504)的一侧上呈锥形设立, 所述的捕鼠机构(504)与捕鼠盒 (50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箱的可循环捕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捕鼠机构 (504)由延伸杆(5041)、 转轮(5042)、 凸起杆(5043)、 第一转轴(5044)、 一号锥形轮(5045)、 第二转轴(5046)、 二号锥形轮(5047)、 电机转轴(5048)、 电机(5049)、 传动带(50410)构成, 所述的转轮(5042)设有两个并且与传动带(50410)机械传动配合, 所述的传动带(50410)上 设有捕鼠盒(505), 所述的延伸杆(504。
5、1)与转轮(5042)相连接, 所述的凸起杆(5043)与第一 转轴(5048)机械焊接, 所述的转轮(5042)内侧上固定设有与凸起杆(5043)相卡合的卡槽, 所述的一号锥形轮(5045)与第二转轴(5046)机械连接, 所述的第二转轴(5046)通过一号锥 形轮(5045)与转轮(5042)机械配合, 所述的电机转轴(5048)与电机(5049)电连接, 所述的 电机转轴(5048)通过二号锥形轮(5047)与第二转轴(5046)机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箱的可循环捕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捕鼠盒 (505)由卡杆(5051)、 合页卡盒(5052)、 凸起(505。
6、3)、 凹槽(5054)构成, 所述的卡杆(5051)安 装在合页卡盒(5052)内, 所述的凸起(5053)、 凹槽(5054)相配合。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287609 A 2 用于电力箱的可循环捕鼠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力箱领域, 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用于电力箱的可循环捕鼠器。 背景技术 0002 电力箱作为一种电力提供的媒介, 是城市安全供电的重要环节之一, 而老鼠进入 到电力箱中会将电力箱内的电线咬断, 从而使得电力箱不能正常供电, 因此, 对于一种捕鼠 电力箱的需求是迫切的, 目前的捕鼠电力箱具有以下缺陷: 现有的捕鼠电力箱是在电力箱底部安装一。
7、个捕鼠器, 捕抓之后需要人工将捕鼠器上的 老鼠取下, 在取下的过程中, 容易被老鼠抓伤或者咬到, 存在安全隐患, 并且传统的捕鼠装 置一次仅能捕捉一只老鼠, 需要频繁检查扑鼠器上是否有老鼠并将其取出。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用于电力箱的可循 环捕鼠器, 其结构包括门板、 外壳、 手柄、 散热孔、 捕鼠装置, 所述的门板与外壳活动连接, 所 述的散热孔贯穿外壳两侧面板, 所述的捕鼠装置安装在外壳内, 所述的门板上固定设有手 柄。 000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的捕鼠装置由通孔、 工作腔、 通道、 捕鼠机构、 捕鼠 盒构成, 所述的。
8、通孔设有两个并且呈对称结构设立, 所述的通孔贯穿外壳, 所述的工作腔为 电力箱内主腔, 所述的工作腔与外壳之间形成的回字形空腔为通道, 所述的通道靠近捕鼠 机构的一侧上呈锥形设立, 所述的捕鼠机构与捕鼠盒相连接。 000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的捕鼠机构由延伸杆、 转轮、 凸起杆、 第一转轴、 一 号锥形轮、 第二转轴、 二号锥形轮、 电机转轴、 电机、 传动带构成, 所述的转轮设有两个并且 与传动带机械传动配合, 所述的传动带上设有捕鼠盒, 所述的延伸杆与转轮相连接, 所述的 凸起杆与第一转轴机械焊接, 所述的第一转轴设有两个并且呈对称结构设立, 所述的凸起 杆设有两个并且垂直设于。
9、第一转轴上与转轮相连接的一端上, 所述的转轮内侧上固定设有 与凸起杆相卡合的卡槽, 所述的一号锥形轮与第二转轴机械连接, 所述的第二转轴通过一 号锥形轮与转轮机械配合, 所述的电机转轴与电机电连接, 所述的电机转轴通过二号锥形 轮与第二转轴机械连接, 所述的电机转轴与第二转轴互相垂直设立。 000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的捕鼠盒由卡杆、 合页卡盒、 凸起、 凹槽构成, 所述 的卡杆安装在合页卡盒内, 所述的凸起、 凹槽相配合, 所述的凸起、 凹槽呈对称结构分别安 装在合页卡盒两边缘上, 所述的卡杆与合页卡盒开口方向互相垂直。 0007 有益效果 本发明用于电力箱的可循环捕鼠器, 当老。
10、鼠通过通孔进入通道中, 并掉落到由卡杆撑 开的合页卡盒内, 由于老鼠重力的作用, 卡杆被向下压, 从而合页卡盒失去阻力闭合, 合页 卡盒两边缘上的凸起、 凹槽相卡合, 可以加固合页卡盒密闭性, 防止老鼠逃脱, 当合页卡盒 内有老鼠时, 合页卡盒的重力增加, 将延伸杆向下压, 使得转轮向下运动从而转轮内的卡槽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9287609 A 3 与凸起杆相卡合, 从而转轮实现转动, 当转轮转动一周后, 另一个空的合页卡盒传送到延伸 杆上, 从而转轮在弹簧的作用下实现复位, 合页卡盒的设立可以避免在人工将捕鼠器上的 老鼠取下的过程中被老鼠抓伤或者咬到, 并且不需要频繁检查。
11、扑鼠器上是否有老鼠并将其 取出。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利用卡杆将原本闭合的合页卡盒撑开, 方便老鼠掉落到合页卡盒内, 并且由于老 鼠的存在, 加大合页卡盒的重力, 使得延伸杆带动转轮向下压, 从而使得转轮在转轴的作用 下旋转, 实现传动带的传动, 即为将空的合页卡盒换上, 不需要频繁检查扑鼠器上是否有老 鼠并将其取出, 并且可以避免传统的捕抓方式带来的取下老鼠的过程中容易被抓伤或者咬 到的弊端。 附图说明 0009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用于电力箱的可循环捕鼠器的结构示。
12、意图。 0010 图2为本发明用于电力箱的可循环捕鼠器的捕鼠装置停止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1 图3为本发明用于电力箱的可循环捕鼠器的捕鼠装置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2 图4为本发明用于电力箱的可循环捕鼠器的捕鼠装置更换合页卡盒后的工作状态 结构示意图。 0013 图5为本发明用于电力箱的可循环捕鼠器的传动带与捕鼠盒位置关系结构示意 图。 0014 图6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15 图7为本发明用于电力箱的可循环捕鼠器的合页卡盒上凸起与凹槽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门板-1、 外壳-2、 手柄-3、 散热孔-4、 捕鼠装置-5、 通孔-501、 工作腔-502、 通 道-503、 。
13、捕鼠机构-504、 捕鼠盒-505、 延伸杆-5041、 转轮-5042、 凸起杆-5043、 第一转轴- 5044、 一号锥形轮-5045、 第二转轴-5046、 二号锥形轮-5047、 电机转轴-5048、 电机-5049、 传 动带-50410、 卡杆-5051、 合页卡盒-5052、 凸起-5053、 凹槽-5054。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实施例 0018 请参阅图1-图7, 本发明提供用于电力箱的可循环捕鼠器, 其结构包括门板1、 外壳 2。
14、、 手柄3、 散热孔4、 捕鼠装置5, 所述的门板1与外壳2活动连接, 所述的散热孔4贯穿外壳2两 侧面板, 所述的捕鼠装置5安装在外壳2内, 所述的门板1上固定设有手柄3。 0019 所述的捕鼠装置5由通孔501、 工作腔502、 通道503、 捕鼠机构504、 捕鼠盒505构成, 所述的通孔501设有两个并且呈对称结构设立, 所述的通孔501贯穿外壳2, 所述的工作腔 502为电力箱内主腔, 所述的工作腔502与外壳2之间形成的回字形空腔为通道503, 所述的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9287609 A 4 通道503靠近捕鼠机构504的一侧上呈锥形设立, 所述的捕鼠机构50。
15、4与捕鼠盒505相连接。 0020 所述的捕鼠机构504由延伸杆5041、 转轮5042、 凸起杆5043、 第一转轴5044、 一号锥 形轮5045、 第二转轴5046、 二号锥形轮5047、 电机转轴5048、 电机5049、 传动带50410构成, 所 述的转轮5042设有两个并且与传动带50410机械传动配合, 所述的传动带50410上设有捕鼠 盒505, 所述的延伸杆5041与转轮5042相连接, 所述的凸起杆5043与第一转轴5048机械焊 接, 所述的第一转轴5044设有两个并且呈对称结构设立, 所述的凸起杆5043设有两个并且 垂直设于第一转轴5044上与转轮5042相连接的一。
16、端上, 所述的转轮5042内侧上固定设有与 凸起杆5043相卡合的卡槽, 所述的一号锥形轮5045与第二转轴5046机械连接, 所述的第二 转轴5046通过一号锥形轮5045与转轮5042机械配合, 所述的电机转轴5048与电机5049电连 接, 所述的电机转轴5048通过二号锥形轮5047与第二转轴5046机械连接, 所述的电机转轴 5048与第二转轴5046互相垂直设立, 转轮5042转动一周的周长刚好等于传动带50410上两 个捕鼠盒505之间的距离, 延伸杆5041的设立可以使得当老鼠掉落到捕鼠盒505内时, 转轮 5042向下运动, 并使得转轮5042内的卡槽与凸起杆5043相卡合,。
17、 所述的延伸杆5041与转轮 5042相连接的一端之间设有一个弹簧, 方便转轮5042复位。 0021 所述的捕鼠盒505由卡杆5051、 合页卡盒5052、 凸起5053、 凹槽5054构成, 所述的卡 杆5051安装在合页卡盒5052内, 所述的凸起5053、 凹槽5054相配合, 所述的凸起5053、 凹槽 5054呈对称结构分别安装在合页卡盒5052两边缘上, 所述的卡杆5051与合页卡盒5052开口 方向互相垂直, 卡杆5051的设立可以将合页卡盒5052两端撑开, 方便老鼠进入合页卡盒 5052内。 0022 当老鼠通过通孔501进入通道503中, 并掉落到由卡杆5051撑开的合页。
18、卡盒5052 内, 由于老鼠重力的作用, 卡杆5051被向下压, 从而合页卡盒5052失去阻力闭合, 合页卡盒 5052两边缘上的凸起5053、 凹槽5054相卡合, 可以加固合页卡盒5052密闭性, 防止老鼠逃 脱, 当合页卡盒5052内有老鼠时, 合页卡盒5052的重力增加, 将延伸杆5041向下压, 使得转 轮5042向下运动从而转轮5042内的卡槽与凸起杆5043相卡合, 从而转轮5042实现转动, 当 转轮5042转动一周后, 另一个空的合页卡盒5052传送到延伸杆5041上, 从而转轮5042在弹 簧的作用下实现复位, 合页卡盒5052的设立可以避免在人工将捕鼠器上的老鼠取下的过程。
19、 中被老鼠抓伤或者咬到, 并且不需要频繁检查扑鼠器上是否有老鼠并将其取出。 0023 本发明所述的通道503两侧的内壁均为光滑内壁。 0024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捕鼠电力箱是在电力箱底部安装一个捕鼠器, 捕抓之 后需要人工将捕鼠器上的老鼠取下, 在取下的过程中, 容易被老鼠抓伤或者咬到, 存在安全 隐患, 并且传统的捕鼠装置一次仅能捕捉一只老鼠, 需要频繁检查扑鼠器上是否有老鼠并 将其取出, 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 通过利用卡杆5051将原本闭合的合页卡盒 5052撑开, 方便老鼠掉落到合页卡盒5052内, 并且由于老鼠的存在, 加大合页卡盒5052的重 力, 使得延伸杆5041。
20、带动转轮5042向下压, 从而使得转轮5042在转轴的作用下旋转, 实现传 动带50410的传动, 即为将空的合页卡盒5052换上, 不需要频繁检查扑鼠器上是否有老鼠并 将其取出, 并且可以避免传统的捕抓方式带来的取下老鼠的过程中容易被抓伤或者咬到的 弊端。 002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9287609 A 5 发明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 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 本发明, 还会有各种变化。
21、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 因此本发 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0026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9287609 A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6 页 7 CN 109287609 A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6 页 8 CN 109287609 A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6 页 9 CN 109287609 A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6 页 10 CN 109287609 A 10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6 页 11 CN 109287609 A 11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6/6 页 12 CN 109287609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