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功能高层建筑地震和火灾避险救生舱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多功能高层建筑地震和火灾避险救生舱系统.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699899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1.30 CN 202699899 U *CN202699899U* (21)申请号 201220263112.2 (22)申请日 2012.06.06 A62B 3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合肥林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太湖中路 68 号同城花园 2 幢 1603 (72)发明人 张理康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代理人 娄尔玉 (54) 实用新型名称 新型多功能高层建筑地震和火灾避险救生舱 系统 (57) 摘要 一种新型多功能高。
2、层建筑地震和火灾避险救 生舱系统, 涉及救生装置技术领域, 包括一密封的 救生舱, 所述救生舱前外壁上设有书橱, 所述书橱 内镶嵌有救生舱舱前门, 所述救生舱后部设有舱 后门, 所述救生舱内部一角设有保险柜, 所述救生 舱内部中间设有储物柜, 所述储物柜上部设有靠 椅, 所述靠椅上配有安全带和头盔, 所述救生舱内 壁上挂设有多媒体环境监测控制显示系统, 所述 救生舱内壁靠近舱后门斜上方设有上通风口, 所 述救生舱内底板上设有下通风口, 所述救生舱内 设有 LED 照明灯。本实用新型集书橱、 保险柜、 避 险救生功能于一体, 既美观又实用, 是一种新型多 功能的高层建筑地震和火灾避险救生舱系统。。
3、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1 页 2 1. 新型多功能高层建筑地震和火灾避险救生舱系统, 包括一密封的救生舱, 所述救生 舱前外壁上设有书橱, 所述书橱内镶嵌有救生舱舱前门, 所述救生舱后部设有舱后门, 所述 救生舱内部一角设有保险柜, 所述救生舱内部中间设有储物柜, 所述储物柜上部设有靠椅, 所述靠椅上配有安全带和头盔, 所述救生舱内壁上挂设有多媒体环境监测控制显示系统, 所述救生舱内壁。
4、靠近舱后门斜上方设有上通风口, 所述救生舱内底板上设有下通风口, 所 述救生舱内设有 LED 照明灯。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高层建筑地震和火灾避险救生舱系统,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的救生舱壳体由钢制外壳和钢制内壳构成, 所述钢制外壳和钢制内壳之间通过高 弹力圆环形弹簧支架支撑, 所述的高弹力圆环形弹簧支架间隔设于钢制外壳和钢制内壳之 间。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高层建筑地震和火灾避险救生舱系统,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的钢制外壳和钢制内壳之间设有保温绝缘层, 所述的保温绝缘层由陶瓷隔热材料 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高层建筑地震和火。
5、灾避险救生舱系统,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的上通风口和下通风口为翻盖式结构, 所述的下通风口通过钢管从救生舱底板下 的高弹力圆环形弹簧支架间伸出舱外, 所述的钢管带防进水翻盖机构。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高层建筑地震和火灾避险救生舱系统,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救生舱上部为拱形圆顶, 所述救生舱下部是长方体, 整体呈倒 “U” 型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高层建筑地震和火灾避险救生舱系统,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的舱前门内外均装有轮式把手。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高层建筑地震和火灾避险救生舱系统, 其特征 在于 : 所述救生舱的内壁上镶。
6、嵌贴满装有二氧化碳吸附剂和有害气体吸附剂的透气透明袋 子。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高层建筑地震和火灾避险救生舱系统,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的储物柜分上下 2 层, 所述下层为氧气瓶储存柜, 所述 上层为收纳柜。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高层建筑地震和火灾避险救生舱系统,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的 LED 照明灯通过充电蓄电池供电。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高层建筑地震和火灾避险救生舱系统, 其特征 在于 : 所述的多媒体环境监测控制显示系统由主机、 视音频采集服务器、 传感器模块、 显示 器及报警模块构成, 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及视音频采集服务。
7、器通过串口线连接到主机, 所述 的主机通过串口线连接显示器及报警模块, 所述的视音频采集服务器通过防爆线缆连接救 生舱外的 4 个摄像机。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699899 U 2 1/3 页 3 新型多功能高层建筑地震和火灾避险救生舱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装置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高层建筑地震和火 灾避险救生舱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地震和火灾都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特别是对居住在高层建筑的人们危害更 大。在地震和火灾发生时, 电梯停用, 只能走楼梯, 楼层越高, 人们逃离危险越困难。当逃生 通道受阻时, 固守待援是消防人员常用的建议。 。
8、而发生地震和火灾时, 高层建筑的人员伤亡 主要是由于事故发生后楼宇空间形成高温、 缺氧、 充满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造成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高一种能够为地震和火灾发生事故后无 法及时撤离的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的新型多功能高层建筑地震和火灾避险救生 舱系统。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 0005 一种新型多功能高层建筑地震和火灾避险救生舱系统, 包括一密封的救生舱, 所 述救生舱前外壁上设有书橱, 所述书橱内镶嵌有救生舱舱前门, 所述救生舱后部设有舱后 门, 所述救生舱内部一角设有保险柜, 所述救生舱内部中间设有。
9、储物柜, 所述储物柜上部设 有靠椅, 所述靠椅上配有安全带和头盔, 所述救生舱内壁上挂设有多媒体环境监测控制显 示系统, 所述救生舱内壁靠近舱后门斜上方设有上通风口, 所述救生舱内底板上设有下通 风口, 所述救生舱内设有 LED 照明灯。 0006 所述的救生舱壳体由钢制外壳和钢制内壳构成, 所述钢制外壳和钢制内壳之间通 过高弹力圆环形弹簧支架支撑。 0007 所述的高弹力圆环形弹簧支架间隔设于钢制外壳和钢制内壳之间。 0008 所述的钢制外壳和钢制内壳之间设有保温绝缘层, 保温绝缘层由陶瓷隔热材料组 成。 0009 所述的上通风口和下通风口为翻盖式结构, 需要时既可通风, 又可保持密闭。 0。
10、010 所述的下通风口通过钢管从救生舱底板下的高弹力圆环形弹簧支架间伸出舱外, 所述的钢管带防进水翻盖机构, 有水进入自动关闭出口。 0011 所述救生舱上部为拱形圆顶, 可有效抵抗建筑材料的重压, 所述救生舱下部是长 方体, 整体呈倒 “U” 型结构。 0012 所述的舱前门内外均装有轮式把手, 以防止意外锁死, 所述舱前门与门框边沿呈 交错叠加型接触, 咬合紧密, 气密性好。 0013 所述救生舱内壁上镶嵌贴满装有二氧化碳吸附剂和有害气体吸附剂的透气透明 袋子, 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有失效变色指示, 可自由拆下替换, 钢制储物柜中备有足量小袋 装的吸附剂, 供替换。 说 明 书 CN 20。
11、2699899 U 3 2/3 页 4 0014 所述的钢制储物柜分上下 2 层, 下层为氧气瓶储存柜, 内装正压带面罩钢制氧气 瓶及干冰瓶若干个, 总容量满足人员需求, 上层为收纳柜, 内放置有水、 食物、 手电筒、 收音 机、 手机、 哨子、 急救药箱、 方便袋、 毛巾、 干电池等。 0015 所述的 LED 照明灯通过充电蓄电池供电, 救生舱室留有电源接口, 平时外接市电, 定期给蓄电池充电, 储备电力可供救生舱内外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使用超过 7 天。 0016 所述的多媒体环境监测控制显示系统由主机、 视音频采集服务器、 传感器模块、 显 示器及报警模块构成, 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及视音频采。
12、集服务器通过串口线连接到主机, 所 述的主机通过串口线连接显示器及报警模块, 0017 所述的视音频采集服务器通过防爆线缆连接救生舱外的 4 个摄像机。 001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本实用新型能够为地震和火灾发生事故后无法及时撤 离的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 对外能够抵御爆炸冲击、 高温烟气、 冒顶坍塌、 隔绝有 毒有害气体, 对内能为被困的人们提供氧气、 食物、 水, 去除有毒有害气体, 赢得较长的生存 时间, 同时通过舱内通讯监测设备, 引导外界救援。 附图说明 0019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 0020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救生舱内正截面示意图 ; 0021。
13、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救生舱内侧截面示意图 ; 0022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多媒体环境监测控制显示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4 如图1、 图2、 图3一种新型多功能高层建筑地震和火灾避险救生舱系统, 包括一密 封的救生舱 1, 救生舱 1 前外壁上设有书橱 2, 书橱 2 内镶嵌有救生舱舱前门 4, 在救生舱 1 后部设有舱后门 15, 平时可以作普通书橱使用, 紧急时打开, 内部可以避险救生。救生舱 1 内部一角设有保险柜 12, 该保险柜 12 具有。
14、防火防震, 可以保证在突发情况下财物安全 ; 在 救生舱 1 内部中间设有储物柜 17, 储物柜 17 上部设有靠椅 11, 靠椅 11 为背靠背的 4 人靠 椅, 在靠椅 11 上配有安全带和头盔, 可固定身体, 防撞击受伤。 0025 如图 2、 图 4 救生舱 1 内壁上挂设有多媒体环境监测控制显示系统 18, 多媒体环境 监测控制显示系统 18 由主机、 视音频采集服务器、 传感器模块、 显示器及报警模块构成, 传 感器模块及视音频采集服务器通过串口线连接到主机, 主机通过串口线连接显示器及报警 模块, 视音频采集服务器通过防爆线缆连接救生舱外的4个摄像机, 主机定时启动4个摄像 机和。
15、视音频采集服务器, 采集 1 帧照片, 显示在显示器上, 供舱内避险人员直观了解舱外环 境情况, 然后关闭 4 个摄像机和视音频采集服务器, 以节约电量。通过传感器模块对舱外温 度、 湿度、 氧气含量、 二氧化碳含量、 一氧化碳含量、 甲烷、 可燃气体含量、 大气压力值, 定时 检测。 0026 如图 2、 图 3 所示, 救生舱 1 内壁靠近舱后门 15 斜上方设有上通风口 10, 救生舱 1 内底板上设有下通风口 10, 救生舱 1 内设有 LED 照明灯 9, 上通风口 16 和下通风口 10 为翻 说 明 书 CN 202699899 U 4 3/3 页 5 盖式结构, 需要时既可通风。
16、, 又可保持密闭, 下通风口10通过钢管从救生舱1底板下的高弹 力圆环形弹簧支架 5 间伸出舱外, 钢管带防进水翻盖机构, 有水进入自动关闭出口 ; LED 照 明灯 9 通过充电蓄电池供电, 救生舱室留有电源接口, 平时外接市电, 定期给蓄电池充电, 储备电力可供救生舱内外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使用超过 7 天。 0027 如图 1、 图 2 所示, 救生舱 1 壳体由钢制外壳 7 和钢制内壳 8 构成, 钢制外壳 7 和钢 制内壳 8 之间通过高弹力圆环形弹簧支架支撑 5, 其具有良好的减震作用, 且在猛烈撞击下 不会折断, 高弹力圆环形弹簧支架 5 间隔设于钢制外壳 7 和钢制内壳 8 之间,。
17、 钢制外壳 7 和 钢制内壳 8 之间设有保温绝缘层 6, 保温绝缘层 6 由优质陶瓷隔热材料组成, 可有效抵抗火 灾引起的超高温外部环境。救生舱 1 上部为拱形圆顶, 可有效抵抗建筑材料的重压, 救生舱 1 下部是长方体, 整体呈倒 “U” 型结构。舱前门 3 内外均装有轮式把手 4, 以防止意外锁死, 舱前门 3 与门框边沿呈交错叠加型接触, 咬合紧密, 气密性好 ; 救生舱 1 内壁上镶嵌贴满装 有二氧化碳吸附剂和有害气体吸附剂的透气透明袋子, 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有失效变色指 示, 可自由拆下替换, 钢制储物柜中备有足量小袋装的吸附剂, 供替换。 0028 如图 2、 图 3 所示, 。
18、钢制储物柜 17 分上下 2 层, 下层 14 为氧气瓶储存柜, 内装正压 带面罩钢制氧气瓶及干冰瓶若干个, 总容量满足人员需求, 上层 13 为收纳柜, 内放置有水、 食物、 手电筒、 收音机、 手机、 哨子、 急救药箱、 方便袋、 毛巾、 干电池等, 在救生舱 1 内还配有 折叠座椅式免冲水打包厕所, 内装足量塑料袋, 方便人员使用。 0029 本实用新型采用无电化设计, 大大提高其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优化的舱体结构 设计, 高质量焊接, 有效防止外部环境伤害 (爆炸冲击波、 透水、 火烧、 高温、 有害气体渗入 等) , 为舱内被困人员提高安全的生存环境 (供氧、 监测舱内外环境、 去。
19、除有害气体、 食物饮 用水、 满足卫生需要等) 。该救生舱的外观, 是一个有圆拱顶的书橱, 具有古典的风格, 很美 观, 平时可以作普通书橱使用, 紧急时打开, 内部可以避险救生。 该救生舱的内部, 设有保险 柜, 防火防震, 可以保证在突发情况下财物安全。 该救生舱, 集书橱、 保险柜、 避险救生功能 于一体, 既美观又实用, 是一种新型多功能的高层建筑地震和火灾避险救生舱系统。 003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CN 202699899 U 5 1/3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99899 U 6 2/3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99899 U 7 3/3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99899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