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虹吸原理的自浇水型养花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虹吸原理的自浇水型养花器.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262546.9 (22)申请日 2018.10.27 (71)申请人 周春梅 地址 261061 山东省潍坊市胜利东街88号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72)发明人 周春梅 (51)Int.Cl. A01G 9/02(2018.01) A01G 2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利用虹吸原理的自浇水型养花器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养花器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 利用虹吸原理的自浇水型养花器。 本发明要解决 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花盆不方便自动持续供水 。
2、和不方便控制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 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虹吸原理的自浇水型养花器, 包括托板, 托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花盆, 托板的 顶部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架板, 架板的顶部放置 有水杯, 水杯内插入有一根进水管, 进水管的底 端与U形管的一端连接, U形管上套接有圆箍, 圆 箍表面的一侧通过固定轴与架板的一侧固定连 接, U形管的另一端与注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该 发明中利用高度差也就是虹吸效应原理, 水杯中 的水分会通过进水管、 U形管和注水管进入花盆 中, 只要水杯中的水充足, 就会给花盘持续提供 水分。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109258191 A 2019。
3、.01.25 CN 109258191 A 1.一种利用虹吸原理的自浇水型养花器, 包括托板(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板(1)的顶 部固定连接有花盆(2), 所述托板(1)的顶部通过支杆(3)固定连接有架板(4), 所述架板(4) 的顶部放置有水杯(5), 所述水杯(5)内插入有一根进水管(6), 所述进水管(6)的底端与U形 管(7)的一端连接, 所述U形管(7)上套接有圆箍(8), 所述圆箍(8)表面的一侧通过固定轴 (9)与架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U形管(7)的另一端与注水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 述注水管(10)的另一端贯穿花盆(2)顶部的圆孔且与其内部镶嵌的集水套(。
4、11)顶部的开口 连接, 所述集水套(11)内套接有滤水层(12), 所述集水套(11)内且位于滤水层(12)的下方 套接有出水板(13), 所述出水板(13)上开设有若干个沥水孔(14), 所述集水套(11)两侧的 出水孔通过环形管(15)连接, 所述环形管(15)内壁上开设的若干个出水孔内均插接有浇水 头(16), 所述的滤水层(12)由砂石层(121)、 活性炭层(122)、 石英砂层(123)和树脂层(124) 叠在一起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虹吸原理的自浇水型养花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 管(6)插入水杯(5)中的长度为水杯高度的三分之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5、的一种利用虹吸原理的自浇水型养花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 管(6)与U形管(7)的直径相等, 且U形管(7)位于进水管(6)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虹吸原理的自浇水型养花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 管(15)靠近花盆顶部的边沿, 且若干个浇水头(16)等距离分布在环形管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虹吸原理的自浇水型养花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水 层(12)位于集水套(11)内腔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虹吸原理的自浇水型养花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水 板(13)的形状为波浪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虹吸原理的自浇水型养花器。
6、,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沥水 孔(14)位于出水板(13)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虹吸原理的自浇水型养花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杯 (5)位于花盆的斜上方。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258191 A 2 一种利用虹吸原理的自浇水型养花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养花器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利用虹吸原理的自浇水型 养花器。 背景技术 0002 养殖花草已经成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部分人是用来修身养 性, 但是大部 分还是用来提高室内的美感以及艺术感, 养花自然离不开 养花用的器具。 0003 例如CN104705085A提出的一种自浇水花盆,。
7、 包括土盆, 其特征在 于, 还包括水盆, 所述土盆套装在所述水盆的上部, 所述土盆的底部均 布有穿线孔, 所述穿线孔中设有棉线 芯, 所述棉线芯的上部植于所述土 盆的土壤中, 下部植于水盆里, 所述水盆设有加水口, 其 主要是通过棉 芯吸水然后棉芯上的水分会直接传送至土壤中, 以此来保证花草不缺水 和 不多水的现象, 但是众所周知, 棉芯长时间置于土壤中再加上水分, 会使棉芯内部黏上大 量的土壤, 此时, 棉芯就会逐渐丧失吸水的效果, 而且水分置于下方, 棉芯若想将水分传递 至土壤中效率较为缓慢, 对于 一些亲水性的植物而言(例如绿萝、 水仙花等), 其持续供水 能力不足, 容易使花草枯萎,。
8、 此时, 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0004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虹吸原理的自浇水型 养花器, 解决 了现有的花盆不方便自动持续供水和不方便控制水量的问 题。 0006 (二)技术方案 0007 为实现以上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利用虹 吸原理的自浇 水型养花器, 包括托板, 所述托板的顶部卡接有花盆, 所 述托板的顶部通过支杆焊接有架 板, 所述架板的顶部放置有水杯, 所述 水杯内插有一根进水管, 所述进水管的底端与U形管 的一端熔接, 所述 U形管上套接有圆箍, 所述圆箍表面的一侧通过固定轴与架板的一侧熔 接, 所述。
9、U形管的另一端与注水管的一端熔接, 所述注水管的另一端贯 穿花盆顶部的圆孔 且与其内部镶嵌的集水套顶部的开口连接, 所述集水 套内套接有滤水层, 所述集水套内且 位于滤水层的下方套接有出水板, 所述出水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沥水孔, 出水板位于滤水层 的下方, 且沥水 孔方便漏水, 所述集水套两侧的出水孔通过环形管连接, 所述环形管内 壁 上开设的若干个出水孔内均插接有浇水头, 所述的滤水层由砂石层、 活性炭层、 石英砂层 和树脂层叠在一起组成。 0008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进水管插入水杯中的长度为水杯高度的三分之 二, 保证水杯 中的水能够被进水管吸收, 同时也能够满足虹吸效应所应 当具备的条件。
10、, 水杯中的水不会 被完全吸收掉。 0009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进水管与U形管的直径相等, 且U形管位于进 水管的下方, 此 时, 满足虹吸效应所要求具备的高度差, 处于高出的水 会流向低处。 0010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环形管靠近花盆顶部的边沿, 且若干个浇水头 等距离分布在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9258191 A 3 环形管的内壁上, 环形管内的水分会通过浇水头进入花盆 中, 此时, 能够对花盆的四周同 时进行洒水, 一方面能够提高洒水的效 率, 另一方面能够使洒水更加全面。 0011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滤水层位于集水套内腔的上方, 滤水层主要作 用是降低水流 的速。
11、度。 0012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出水板的形状为波浪形, 水滴在出水板上时, 会顺着其坡度 下滑, 并集中在波浪板上的凹陷处, 一方面方便将水集中, 另一方面将水集中之后, 能够用 足够的压力释放出去。 0013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沥水孔位于出水板的中部, 沥水孔能够减小水 流的渠道, 从 而能够缓解水流速度, 并且将其开设在出水板上的凹陷处, 能够方便出水。 0014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水杯位于花盆的斜上方, 此时, 符合虹吸效应 中所要求的高 度差。 0015 (三)有益效果 001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虹吸原理的自浇水型养花器, 具备以下有益 效果: 0017 (1)、 利用高度。
12、差(也就是虹吸效应原理), 水杯中的水分会通过 进水管、 U形管和 注水管进入花盆中, 此时, 只要水杯中的水充足, 就 会给花盘持续提供水分。 0018 (2)、 当水流入U形管中时, 就需要利用第二次高度差原理, 若U 形管中左侧的水位 高度右端的水位, 此时, 处于排水状态, 花盆中会有 水分, 当左侧与右侧的水位持平, 此时, 水处于静止状态, 此时, U形 管不仅能够输送水分, 同时也能够起到提醒的效果, 示意水杯 中水分不 足。 0019 (3)、 滤水层主要的作用是通过其各个层之间细小的缝隙来减缓水 流的速度, 此 时, 不会使水流过快地流入花盆中, 此时, 能够使花草的 吸收效。
13、率差不多与水分供给的速 度相同, 而且能够提高水分的使用时间, 而且滤水层能够将出水量控制均为。 0020 (4)、 出水板上的沥水孔同样能够再次缓解水分流向花盆中的速度, 从而能够保 证花草正常生产, 不会出现水分过多的现象。 0021 (5)、 环形管上的浇水头环绕在花盆内腔的周围, 且靠近花盆的顶 部, 从而能够在 花盆内的四周同时浇水, 并且根据重力原理, 水往低处 流能够使土壤充分吸收水分。 0022 (6)、 部分花草有藤蔓, 而进水管、 U形管和注水管以及支杆组合 在一起之后, 能够 形成一个支架, 此时, 方便藤蔓缠绕在上面, 一方面 提高了美观程度, 另一方面不需要再次 支撑。
14、一个支架。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发明结构花盆的正面剖视图; 0025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0026 图4为本发明结构环形管的俯视图。 0027 图中: 1托板、 2花盆、 3支杆、 4架板、 5水杯、 6进水管、 7U形 管、 8圆箍、 9固定轴、 10注 水管、 11集水套、 12滤水层、 121砂石层、 122活性炭层、 123石英砂层、 124树脂层、 13出水板、 14沥水孔、 15环 形管、 16浇水头。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9258191 A 4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15、,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 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 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 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9 请参阅图14,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虹吸原理的自浇 水型养花 器, 包括托板1, 托板1的顶部卡接有花盆2, 托板1的顶部通 过支杆3焊接有架板4, 架板4的 顶部放置有水杯5, 水杯5位于花盆2 的斜上方, 此时, 符合虹吸效应中所要求的高度差, 水 杯5内插有一根 进水管6, 进水管6插入水杯5中的长度为水杯。
16、5高度的三分之二, 保证 水杯 5中的水能够被进水管6吸收, 同时也能够满足虹吸效应所应当具 备的条件, 水杯5中的水 不会被完全吸收掉, 进水管6的底端与U形管 7的一端熔接, 进水管6与U形管7的直径相等, 且U形管7位于进水 管6的下方, 此时, 满足虹吸效应所要求具备的高度差, 处于高出的水 会流向低处, U形管7上套接有圆箍8, 圆箍8表面的一侧通过固定轴9 与架板4的一侧熔接, 固定箍和固定轴9主要是为了固定U形管7, 并 且U形管7的材质为玻璃, U形管7的另一端与 注水管10的一端熔接, 注水管10的另一端贯穿花盆2顶部的圆孔且与其内部镶嵌的集水套 11 顶部的开口连接, 集水。
17、套11内套接有滤水层12, 滤水层12位于集水套11内腔的上方, 滤 水层12主要作用是降低水流的速度, 集水套11内且 位于滤水层12的下方套接有出水板13, 出水板13上开设有若干个沥水 孔14, 出水板13位于滤水层12的下方, 且沥水孔14方便漏 水, 出水板 13的形状为波浪形, 水滴在出水板13上时, 会顺着其坡度下滑, 并集中 在波浪 板上的凹陷处, 一方面方便将水集中, 另一方面将水集中之后, 能够用足够的压力释放出 去, 沥水孔14位于出水板13的中部, 沥水孔 14能够减小水流的渠道, 从而能够缓解水流速 度, 并且将其开设在出水 板13上的凹陷处, 能够方便出水, 集水套。
18、11两侧的出水孔通过环 形管 15连接, 环形管15内壁上开设的若干个出水孔内均插接有浇水头16, 环形管15靠近 花盆2顶部的边沿, 且若干个浇水头16等距离分布在环 形管15的内壁上, 环形管15内的水 分会通过浇水头16进入花盆2中, 此时, 能够对花盆2的四周同时进行洒水, 一方面能够提 高洒水的效率, 另一方面能够使洒水更加全面, 的滤水层12由砂石层121、 活性炭层122、 石英砂层123和树脂层124叠在一起组成, 滤水层12除了能够缓解水流 速度至外, 能够起到 过滤水的作用, 此时, 能够使方便花草吸收干净的 水源。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9258191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6 CN 109258191 A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7 CN 109258191 A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8 CN 109258191 A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9 CN 109258191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