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振动铲式马铃薯收获机.pdf

  • 上传人:e1
  • 文档编号:7236093
  • 上传时间:2019-10-01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47.2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124799.9

    申请日:

    20180125

    公开号:

    CN208402467U

    公开日:

    201901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D15/04

    主分类号:

    A01D15/04

    申请人:

    云南农业大学

    发明人:

    赵玉清,高彦玉,陈凯,张汝坤,李琦,王连锐,张雷波

    地址:

    650201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黑龙潭云南农业大学

    优先权:

    CN201820124799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中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铲式马铃薯收获机,属于农业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的振动铲式马铃薯收获机包括振动铲式马铃薯收获机包括机架、牵引架、偏心轮传动装置、振动挖掘铲、振动分离筛、振动架、前悬挂架、后悬挂架、行走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四轮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带动收获机的偏心轮轴转动,使偏心轮获得一定的转速,从而带动摇臂运动,配置在偏心轮后面的摇臂带动摆动架做往复摆动,由摆动架带动挖掘铲和振动筛做往复周期运动,从而实现马铃薯挖掘及薯土分离工作。本实用新型能够一次性完成马铃薯的挖掘与薯土分离,在工作的过程由于完成两次薯土分离,提高了明薯率,防止出现壅土的情况出现。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振动铲式马铃薯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动铲式马铃薯收获机包括机架(1)、牵引架(2)、偏心轮传动装置、振动挖掘铲(3)、振动分离筛(4)、振动架(5)、前悬挂架(6)、后悬挂架(7)、行走轮(8),所述的机架(1)的前端安装有牵引架(2),机架(1)的中部和后部分别安装有前悬挂架(6)与后悬挂架(7),前悬挂架(6)上安装有振动架(5),振动分离筛(4)分别通过销轴活动悬挂安装在前悬挂架(6)与振动架(5)上,所述的振动分离筛(4)的筛条(16)为直径为10mm的圆钢,筛条(16)均匀的固定在后托板(14)和前托板(15)上,相邻两根筛条(16)的间隙为30mm;振动分离筛(4)前端与安装在前悬挂架(6)上的振动挖掘铲(3)连接,所述的振动挖掘铲(3)的铲面做成栅条状,其入土角φ=20°~22°;振动架(5)的顶部中央与安装在机架(1)上的偏心轮传动装置连接,机架(1)的后部两侧还分别安装有一个用于行走的行走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动铲式马铃薯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心轮传动装置包括摇臂(9)、偏心轮(10)、摆动架(11)、传动轴(12)、偏心轴(13),偏心轮(10)安装在机架(1)上,传动轴(12)安装在偏心轮(10)的一侧中部轴孔内,偏心轮(10)的另一侧偏心固定设置有偏心轴(13),偏心轴(13)与摇臂(9)活动连接,摇臂(9)与摆动架(11)的一端连接,摆动架(11)的另一端与振动架(5)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振动铲式马铃薯收获机。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马铃薯收获机配套动力小,以小型轻便为主,虽然现有的马铃薯收获机都能基本实现马铃薯的收获,以及薯土的分离,但是因为存在设计不够合理等因素,这类机械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比如适应性差、伤薯率高、明薯率低以及壅土等问题,以上问题的来源主要是振动铲的振幅和振动频率的设计和控制不合理,振动幅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振动铲挖掘土壤的效果以及薯土分离的效果,因为上述问题的存在,以致于在收获马铃薯时的效果一直不理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振动频率合适,明薯率高,伤薯率低,且不易壅土的马铃薯收获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振动铲式马铃薯收获机,以解决现有马铃薯收获机的适应性差、伤薯率高、明薯率低以及壅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振动铲式马铃薯收获机包括机架1、牵引架2、偏心轮传动装置、振动挖掘铲3、振动分离筛4、振动架5、前悬挂架6、后悬挂架7、行走轮8,所述的机架1的前端安装有牵引架2,机架1的中部和后部分别安装有前悬挂架6与后悬挂架7,前悬挂架6上安装有振动架5,振动分离筛4分别通过销轴活动悬挂安装在前悬挂架6与振动架5上,振动分离筛4前端与安装在前悬挂架6上的振动挖掘铲3连接,振动架5的顶部中央与安装在机架1上的偏心轮传动装置连接,机架1的后部两侧还分别安装有一个用于行走的行走轮8。

    进一步地,所述的偏心轮传动装置包括摇臂9、偏心轮10、摆动架11、传动轴12、偏心轴13,偏心轮10安装在机架1上,传动轴12安装在偏心轮10的一侧中部轴孔内,偏心轮10的另一侧偏心固定设置有偏心轴13,偏心轴13与摇臂9活动连接,摇臂9与摆动架11的一端连接,摆动架11的另一端与振动架5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振动挖掘铲3的铲面做成栅条状,其入土角φ=20°~22°。

    作为优选,所述的振动分离筛4的筛条16为直径为10mm的圆钢,筛条16均匀的固定在后托板14和前托板15上,相邻两根筛条16的间隙为3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一次性完成马铃薯的挖掘与薯土分离工作,在工作的过程由于完成两次薯土分离,提高了明薯率,防止出现壅土的情况出现。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纯机械传动,操作简单易学,伤薯率低,明薯率高,薯土分离效果好,没有明显的壅土现象,可广泛用于小地块马铃薯种植地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偏心轮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振动分离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牵引架、3-振动挖掘铲、4-振动分离筛、5-振动架、6-前悬挂架、7-后悬挂架、8-行走轮、9-摇臂、10-偏心轮、11-摆动架、12-传动轴、13-偏心轴、14-后托板、15-前托板、16-筛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所述的振动铲式马铃薯收获机包括机架1、牵引架2、偏心轮传动装置、振动挖掘铲3、振动分离筛4、振动架5、前悬挂架6、后悬挂架7、行走轮8。

    所述的机架1的前端安装有牵引架2,机架1的中部和后部分别安装有前悬挂架6与后悬挂架7,前悬挂架6上安装有振动架5,振动分离筛4分别通过销轴活动悬挂安装在前悬挂架6与振动架5上,振动分离筛4前端与安装在前悬挂架6上的振动挖掘铲3连接,振动架5的顶部中央与安装在机架1上的偏心轮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的偏心轮传动装置包括摇臂9、偏心轮10、摆动架11、传动轴12、偏心轴13,偏心轮10安装在机架1上,传动轴12安装在偏心轮10的一侧中部轴孔内,偏心轮10的另一侧偏心固定设置有偏心轴13,偏心轴13与摇臂9活动连接,摇臂9与摆动架11的一端连接,摆动架11的另一端与振动架5连接。机架1的后部两侧还分别安装有一个用于行走的行走轮8。

    将牵引架2挂接在小型四轮拖拉机上,同时使传动轴12与小型四轮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装置连接,小型四轮拖拉机向前行走的过程中拉动整个马铃薯收获机在马铃薯地里行走。在马铃薯收获机行走的同时,小型四轮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装置带动传动轴12转动,传动轴12带动偏心轮10转动,偏心轮10带动安装在其上的偏心轴13转动,由于偏心轴13与摇臂9活动连接,保证摇臂9不跟随偏心轴13转动,但在偏心轴13转动的过程中,摇臂9随偏心轮13的转动而摆动,从而带动摆动架11摆动,摆动架11摆动的过程中带动振动架5振动,由振动架5带动振动分离筛4与振动挖掘铲3往复周期振动运动,由于,所述的振动挖掘铲3的铲面做成栅条状,其入土角φ=20°~22°,这使振动挖掘铲3在前行的过程中嵌入的土中将马铃薯挖掘出来,挖掘出来的土壤和马铃薯进行经过振动挖掘铲3进行初步分离后,振动挖掘铲3经过初步分离的马铃薯与携带的他让被振动挖掘铲3新挖掘的马铃薯推到振动分离筛4上,由振动分离筛4进一步马铃薯与土壤。振动挖掘铲3的入土角的大小关系到铲面上马铃薯和土壤的运动速度以及明薯率的高低,入土角不宜过大和过小,故而将振动挖掘铲3的入土角φ=20°~22°,通过调整偏心轴13与偏心轮10中心之间的距离,实现与摇臂9连接的摆动架11与偏心轮10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振动挖掘铲3入土角的调整,而振动挖掘铲3与振动分离筛4的振动频率可通过改变拖拉机输装置的转速来调节,振幅由偏心轮10调节,以保证振动挖掘铲3角度的同时,保证马铃薯与土壤的分离,从而满足马铃薯挖掘要求。

    所述的振动分离筛4的筛条16为直径为10mm的圆钢,筛条16均匀的固定在后托板14和前托板15上,相邻两根筛条16的间隙为30mm。振动分离筛4在具有一定振幅的条件下,设置筛条16之间适当的间隙,能够保证土壤尽量被筛分出来,避免振动分离筛4上壅土。同时,振动分离筛4的筛条16固定在后托板14和前托板15上,可确保振动分离筛4工作时不被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将牵引架2挂接在小型四轮拖拉机上,同时使传动轴12与小型四轮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装置连接,小型四轮拖拉机向前行走的过程中拉动整个马铃薯收获机在马铃薯地里行走。在马铃薯收获机行走的同时,小型四轮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装置带动传动轴12转动,传动轴12带动偏心轮10转动,偏心轮10带动安装在其上的偏心轴13转动,由于偏心轴13与摇臂9活动连接,保证摇臂9不跟随偏心轴13转动,但在偏心轴13转动的过程中,摇臂9随偏心轮13的转动而摆动,从而带动摆动架11摆动,摆动架11摆动的过程中带动振动架5振动,由振动架5带动振动分离筛4与振动挖掘铲3往复周期振动运动,振动挖掘铲3在前行的过程中嵌入的土中将马铃薯挖掘出来,挖掘出来的土壤和马铃薯进行经过振动挖掘铲3进行初步分离后,振动挖掘铲3经过初步分离的马铃薯与携带的他让被振动挖掘铲3新挖掘的马铃薯推到振动分离筛4上,由振动分离筛4进一步马铃薯与土壤。

    本实用新型能够一次性完成马铃薯的挖掘与薯土分离,在工作的过程由于完成两次薯土分离,提高了明薯率,防止出现壅土的情况出现。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纯机械传动,操作简单易学,伤薯率低,明薯率高,薯土分离效果好,没有明显的壅土现象,可广泛用于小地块马铃薯种植地区。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振动 马铃薯 收获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振动铲式马铃薯收获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23609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