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抗氧化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茉莉酸甲酯提高芦荟抗氧化能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芦荟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这种植物非常受大众喜爱,不仅是因为芦荟容易栽种,更是因为芦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芦荟也是制作许多美容产品的原材料,而且芦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比如芦荟具有抗菌、消炎、健胃下泄、强心活血、解毒、镇痛等作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药用和保健植物。芦荟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现有技术对于芦荟的应用,只是基于芦荟自身原有的抗氧化能力,并未有关于如何增强芦荟抗氧化能力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茉莉酸甲酯提高芦荟抗氧化能力的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提高芦荟的抗氧化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茉莉酸甲酯提高芦荟抗氧化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茉莉酸甲酯依次与醇类溶剂、水混合,得到活性物质溶液;
所述活性物质溶液的浓度为2×10-5~2×10-4mol/L;
2)将步骤1)得到的活性物质溶液每隔24~48h喷施芦荟叶面1次,每次喷施至芦荟叶面滴水为止;
所述喷施的总次数为5~10次。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芦荟叶面为芦荟的正面叶面和反面叶面。
优选的,当所述芦荟的生长至为20~70d时,喷施所述活性物质溶液。
优选的,当所述芦荟的生长至为30~60d时,喷施所述活性物质溶液。
优选的,所述活性物质溶液每隔30~40h喷施芦荟叶面1次。
优选的,所述喷施的总次数为6~9次。
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包括甲醇和/或乙醇。
优选的,所述芦荟的培养条件包括:
培养温度为18~25℃;环境湿度为40~60%。
在本发明中,所述茉莉酸甲酯作为诱导物,喷施芦荟后通过调控芦荟次生代谢信号转导途径、调节次生代谢产物合成中的关键酶活性及关键基因表达,从而提高芦荟中的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进而提高芦荟的抗氧化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果显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喷施最后一次活性物质溶液的当天,芦荟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平均为52.78%,对照组为48.18%,相较于对照组提高了4.6%;喷施最后一次活性物质溶液的第5天时,芦荟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平均为57.59%,对照组为49.06%,相较于对照组提高了8.53%;喷施最后一次活性物质溶液的第10天时,芦荟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平均为64.93%,对照组为47.52%,相较于对照组提高了17.41%;喷施最后一次活性物质溶液的第15天时,芦荟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平均为67.59%,对照组为47.88%,相较于对照组提高了19.71%。由此可以得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提高芦荟的抗氧化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用2×10-5mol/L茉莉酸甲酯溶液处理对芦荟体内总多酚含量的影响;
图2为实施例1用2×10-5mol/L茉莉酸甲酯溶液处理对芦荟体内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图3为实施例2用2×10-4mol/L茉莉酸甲酯溶液处理对芦荟体内总多酚含量的影响;
图4为实施例2用2×10-4mol/L茉莉酸甲酯溶液处理对芦荟体内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茉莉酸甲酯提高芦荟抗氧化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茉莉酸甲酯依次与醇类溶剂、水混合,得到活性物质溶液;
所述活性物质溶液的浓度为2×10-5~2×10-4mol/L;
2)将步骤1)得到的活性物质溶液每隔24~48h喷施芦荟叶面1次,每次喷施至芦荟叶面滴水为止;
所述喷施的总次数为5~10次。
本发明将茉莉酸甲酯依次与醇类溶剂、水混合,得到活性物质溶液。
本发明对所述茉莉酸甲酯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市售产品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茉莉酸甲酯的纯度优选在95%以上。在本发明中,所述茉莉酸甲酯作为诱导物,喷施芦荟后通过调控芦荟次生代谢信号转导途径、调节次生代谢产物合成中的关键酶活性及关键基因表达,从而提高芦荟中的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进而提高芦荟的抗氧化能力。
在本发明中,所述醇类溶剂包括甲醇和/或乙醇。当所述醇类溶剂为甲醇和乙醇时。甲醇和乙醇等质量混合。在本发明中,所述醇类溶剂能够溶解活性物质。
本发明对醇类溶剂的使用量没有特殊限定,能够将活性物质溶解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水优选为蒸馏水。
在本发明中,所述活性物质溶液的浓度为2×10-5~2×10-4mol/L。
本发明将活性物质溶液每隔24~48h喷施芦荟叶面1次,每次喷施至芦荟叶面滴水为止;所述喷施的总次数为5~10次。
在本发明中,所述活性物质溶液每隔24~48h喷施芦荟叶面1次,优选每隔30~40h喷施1次,更优选34~36h喷施1次。
在本发明中,所述喷施的总次数为5~10次,优选为6~9次,更优选为7~8次。
在本发明中,所述喷施的芦荟叶面优选为芦荟的正面叶面和反面叶面。
本发明对所述芦荟的品种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的芦荟品种即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芦荟的品种优选为中华芦荟。
在本发明中,当所述芦荟的生长优选至20~70d时,喷施所述活性物质溶液,更优选为30~60d,最优选为40~50d。在本发明中,所述芦荟为采用分株移栽的方法移栽到新的容器的芦荟。
本发明对所述芦荟的培养条件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培养芦荟的条件即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芦荟的培养条件优选包括:培养温度优选为18~25℃,更优选为20~23℃;环境湿度优选为40~60%,更优选为45~55%,最优选为50%。
本发明优选在喷施最后一次活性物质溶液后的15d采收芦荟。本发明在最后一次喷施活性物质溶液后的第5天就能够提高芦荟的抗氧化性能,第15d后,芦荟抗氧化效果的提高不明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茉莉酸甲酯提高芦荟抗氧化能力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将少量95%茉莉酸甲酯溶于1ml无水乙醇溶液中,配制成浓度为2×10-2mol/L的茉莉酸甲酯的无水乙醇母液,备用。再将20ul茉莉酸甲酯的无水乙醇母液溶于20ml蒸馏水中,配制成2×10-5mol/L的茉莉酸甲酯溶液,备用;
采用分株移栽法将芦荟移栽到新的容器后生长至1个月时,用2×10-5mol/L茉莉酸甲酯溶液,每隔48小时喷施芦荟正反叶面一次,至叶面滴水为止,一共喷5次。对照组芦荟喷施含有等量乙醇的蒸馏水;
用茉莉酸甲酯溶液喷施后的芦荟,与对照组芦荟隔开放置培养,避免强光照射,培养条件一致,培养条件按照常规芦荟培养条件即可;
在用茉莉酸甲酯溶液喷施达到5次后的当天,第5天,第10天,第15天后,分别进行取样,测定芦荟抗氧化活性,结果见表1,测定芦荟抗氧化活性的方法为:
用灭菌后的剪刀剪取新鲜芦荟,称重10克左右,剪去边缘刺齿,将其剪碎后放置研钵中研碎,直至糊状,得芦荟原汁,取芦荟原汁1ml加5ml无水乙醇,放置于450w、30℃的超声波中振荡提取20min。抽滤两次,滤渣用无水乙醇洗涤,弃滤渣,取滤液且用无水乙醇定容到10ml,得到芦荟提取物乙醇溶液;
将DPPH用乙醇溶解,配制成0.008mg/mL乙醇溶液,取0.5mL加入到1.00mg/mL的芦荟提取物乙醇溶液中,摇匀,于28℃水浴锅中水浴恒温30min,然后在515nm下迅速测其吸光度记为A样品,同时测定不含提取物的空白样品记为A空白,清除率SC(%)计算公式为:
SC(%)=1-(1-A样品/A空白)×100;
式中:A样品为试样的吸光度;A空白为空白样品的吸光度。
表1芦荟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从表1中可以得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显著提高芦荟的抗氧化性,说明在芦荟培养期间施加茉莉酸甲酯能有效地提高芦荟抗氧化性。
测定芦荟中总多酚的方法为:
芦荟提取物乙醇溶液中总多酚的测定采用福林酚比色法,以没食子酸作为标准参照物,制作标准曲线的浓度范围为0~600.0μg GA/m L。具体操作步骤为:分别在反应管中加入100μL没食子酸溶液和400μL蒸馏水,然后加入100μL福林酚试剂,充分混匀,室温静置6min确保反应管中所有的酚类化合物和福林酚试剂充分结合。然后加入1m L 7%Na HCO3溶液升高反应液的p H值从而终止整个反应,加入0.8m L蒸馏水使终体积为2.4m L,室温下静置90min,在760nm波长处读取吸光值。样品的测定同上。样品中的总酚含量通过没食子酸的标准曲线计算,表示为每100g样品中相当于没食子酸的毫克数。重复测定三次计算平均值,数据表示为均值±标准差,结果见图1和表2。
表2芦荟中总多酚含量
从图1和表2中可以得出,随着茉莉酸甲酯处理天数延长,芦荟中总多酚含量明显升高,而对照芦荟中总多酚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处理后5d、10d和15d测定的总多酚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茉莉酸甲酯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芦荟中总多酚含量。
芦荟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为:
芦荟提取物乙醇溶液中总黄酮的测定采用硼氢化钠/氯琨法完成,儿茶素作为标准参照物,使用四氢呋喃/乙醇(THF/Et OH,1:1,v/v)溶液配制标准品浓度(0.3~10.0mM)。取1m L芦荟提取物乙醇溶液加入到试管中,氮吹干燥,复溶于1m L四氢呋喃/乙醇(THF/Et OH,1:1,v/v)溶液。然后向每个反应管中依次加入0.5m L 50m M NaBH4和0.5m L 74.6m MAlCl3溶液,室温振荡反应30min,然后再次加入0.5m L 50.0m M Na BH4溶液,继续振荡反应30min。待反应结束,向反应管中加入2.0m L预冷的0.8M醋酸溶液,避光振荡反应15min。随后加入1m L20.0m M氯琨溶液,95℃摇动反应1h,冷却至室温,甲醇定容至4m L,加入1m L 16%(w/v)香草醛溶液,再加2m L 12M浓盐酸,充分混匀,避光静置15min,1400g离心5min,采用490nm波长读取吸光值。样品中的总黄酮含量通过儿茶素的标准曲线计算,表示为每100g样品中相当于儿茶素的毫克数。重复测定三次计算平均值,数据表示为均值±标准差,结果见图2和表3。
表3芦荟中总黄酮含量
从图2和表3中可以得出,随着茉莉酸甲酯处理天数延长,芦荟中总黄酮含量明显升高,而对照芦荟中总黄酮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处理后5d、10d和15d测定的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茉莉酸甲酯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芦荟中总黄酮含量。
实施例2
将少量95%茉莉酸甲酯溶于1ml无水乙醇溶液中,配制成浓度为2×10-2mol/L的茉莉酸甲酯的无水乙醇母液,备用。再将200ul茉莉酸甲酯的无水乙醇母液溶于20ml蒸馏水中,配制成2×10-4mol/L的茉莉酸甲酯溶液,备用;
采用分株移栽法将芦荟移栽到新的容器后生长至1个月时,用2×10-4mol/L茉莉酸甲酯溶液,每隔48小时喷施芦荟正反叶面一次,至叶面滴水为止,一共喷5次。对照组芦荟喷施含有等量乙醇的蒸馏水;
用茉莉酸甲酯溶液喷施后的芦荟,与对照组芦荟隔开放置培养,避免强光照射,培养条件一致,培养条件按照常规芦荟培养条件即可;
在用茉莉酸甲酯溶液喷施达到5次后的当天,第5天,第10天,第15天后,分别进行取样,测定芦荟抗氧化活性,结果见表4,测定芦荟抗氧化活性的方法同实施例1测定芦荟抗氧化活性的方法。
表4芦荟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从表4中可以得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显著提高芦荟的抗氧化性,说明在芦荟培养期间施加茉莉酸甲酯能有效地提高芦荟抗氧化性。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测定茉莉酸甲酯处理对芦荟总多酚的影响,结果见图3和表5。
表5芦荟中总多酚的含量
从图3和表5中可以得出,随着茉莉酸甲酯处理天数延长,芦荟中总多酚含量明显升高,而对照芦荟中总多酚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处理后5天、10天和15天测定的总多酚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茉莉酸甲酯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芦荟中总多酚。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测定茉莉酸甲酯处理对芦荟总黄酮的影响,结果见图4和表6。
表6芦荟中总黄酮的含量
从图4和表6可以得出,随着茉莉酸甲酯处理天数延长,芦荟中总黄酮含量明显升高,而对照芦荟中总黄酮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处理后5天、10天和15天测定的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茉莉酸甲酯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芦荟中总黄酮含量。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得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够提高芦荟的抗氧化性,说明在芦荟培养期间施加茉莉酸甲酯能有效地提高芦荟抗氧化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