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地震逃生床.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7232016
  • 上传时间:2019-09-30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529.6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92830.0

    申请日:

    20100526

    公开号:

    CN102258834A

    公开日:

    2011113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2B31/00,A47C19/00

    主分类号:

    A62B31/00,A47C19/00

    申请人:

    山东科技大学

    发明人:

    韩善灵,杨磊,余立厦,吕前栋

    地址:

    26651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港路579号机电学院

    优先权:

    CN201010192830A,CN201020222597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震逃生床,涉及地震逃生装置领域。整个装置由上箱体(1),上缓冲外壳(2),上承压壳(3),上缓冲内壳(4),下缓冲内壳(6),下承压壳(7),下缓冲外壳(8),下箱体(10),安全锁(11)、(14),安全带(12),挂钩(13)组成,在缓冲内壳和承压壳之间有吸震性好的软质材料组成的缓冲层,箱体上设有气孔(9)、(15),壳体上设有气孔(5),下缓冲内壳(6)中设有安全带(12)和挂钩(13)。上缓冲外壳(2)、下缓冲外壳(8)、上承压壳(3)和下承压壳(7)都为蛋壳形。本发明具有较强的抗冲击和挤压性能,能够很好地保护缓冲内壳中的人员安全,是一种较好的地震逃生装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地震逃生床其特征在于:整个装置由上箱体(1),上缓冲外壳(2),上承压壳(3),上缓冲内壳(4),下缓冲内壳(6),下承压壳(7),下缓冲外壳(8),下箱体(10),安全锁(11)(14),安全带(12),挂钩(13)组成,在缓冲内壳和承压壳之间有吸震性较好的软质材料组成的缓冲层,箱体上设置有气孔(9)、(15),壳体上设置有气孔(5),在下缓冲内壳(6)中设置有安全带(12)和挂钩(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逃生床,其特征在于:上承压壳(3)和下承压壳(7)的外面附有一层上缓冲外壳(2)和下缓冲外壳(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逃生床,其特征在于:在上承压壳(3)和下承压壳(7)的内部是上缓冲内壳(4)和下缓冲内壳(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逃生床,其特征在于:上缓冲外壳(2)、下缓冲外壳(8)、上承压壳(3)和下承压壳(7)都为蛋壳形。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震逃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蛋壳形地震保护容器。

    背景技术:

    地震是一种对人类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地震往往造成建筑物损坏甚至是倒塌,严重危 害人的生命安全。然而地震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造成建筑物的损坏或倒塌,人们往往没 有足够的时间逃离出去,同时由于变形等原因可能导致房门无法打开,而且现在住在楼房中 的人们越来越多,要想逃离出楼房,需要较长时间。目前,发生地震时较好的避震方式是在 室内选择较安全的避震空间,如承重墙墙角、有水管等处,然而,在这些地方也难免会由于 天花板等各种坠物的掉落而伤及人身,且地震时会产生大量尘土,危害人的眼睛和呼吸道。 目前,发生地震时处在室内的人员还没有较有效的避震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背景存在的不足,提出的一种操作简单快速,且安全有效的 一种地震逃生床。

    本发明一种地震逃生床内容简述:整个装置由上箱体1,上缓冲外壳2,上承压壳3,上 缓冲内壳4,下缓冲内壳6,下承压壳7,下缓冲外壳8,下箱体10,安全锁11、14,安全带 12,挂钩13组成,在缓冲内壳和承压壳之间有吸震性好的软质材料组成的缓冲层,箱体上设 置有气孔9、15和壳体上设置有气孔5,保证人员躲避在该装置中时不会造成呼吸困难。在 下缓冲内壳6中设置有安全带12和挂钩13,同时放有安全头套,保证人在该装置中受到较 小的冲击碰撞。上承压壳3和下承压壳7的外面附有一层上缓冲外壳2和下缓冲外壳8,缓 冲外壳的材料为具有较好吸震能力的橡胶,且厚度要大于承压壳的厚度,能够很好地缓冲外 部物体对承压壳的冲击。在上承压壳3和下承压壳7的内部是上缓冲内壳4和下缓冲内壳6, 上缓冲内壳4和下缓冲内壳6的闭合容积要大于一个成人的平均体积,长度方向的尺寸要略 大于成人的平均身高。上缓冲外壳2、下缓冲外壳8、上承压壳3和下承压壳7都为蛋壳形, 蛋壳的外形弯曲均匀而且对称,当蛋壳外部某一部分受到压力时便均匀地传给其余各部分, 并且巧妙地相互抵消,这种形状便保证了承压壳有较高的承压能力。承压壳的材料为重量较 轻、强度较高的合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使用方便,发生地震时人员能够快速进入装置中;承压壳 和缓冲壳为蛋壳形状,具有较好的抗压能力,且在承压壳内有吸震性好的软质材料组成的缓 冲层,能够很好地保证装置中的人员安全;本发明有两种功能,在闭合状态时,作为床来使 用,不占用室内的多余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箱体,2-上缓冲外壳,3-上承压壳,4-上缓冲内壳,5-壳体气孔,6-下缓冲内壳,7- 下承压壳,8-下缓冲外壳,9-箱体气孔,10-下箱体,11-安全锁,12-安全带,13-挂钩,14-安 全锁,15-箱体气孔,16-把手

    图2为本发明下半部分的俯视图。

    图3为缓冲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承压壳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下缓冲内壳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下半部分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地震逃生床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地震逃生床由上箱体1,上缓冲外壳2,上承压壳3,上缓冲内壳4,下缓冲内壳6, 下承压壳7,下缓冲外壳8,下箱体10,安全锁11、14,安全带12,挂钩13组成,在缓冲 内壳和承压壳之间有吸震性好的软质材料组成的缓冲层,箱体和壳体上设置有气孔,在下缓 冲内壳6中设置有安全带12和挂钩13,上承压壳3和下承压壳7的外面附有一层上缓冲外 壳2和下缓冲外壳8,在上承压壳3和下承压壳7的内部是上缓冲内壳4和下缓冲内壳6,上 缓冲外壳2、下缓冲外壳8、上承压壳3和下承压壳7都为蛋壳形。

    日常生活中,本发明处于闭合状态,可作为床使用。当发生地震时,用手推动把手16, 将本发明打开,人进入下缓冲内壳6中,然后系上安全带12,带上安全头套,躺在下缓冲内 壳6中,将本发明的上半部分放下,当上承压壳3和下承压壳7闭合好后,推动安全锁11、 14上的按钮,将上承压壳3和下承压壳7锁住,防止该装置在受到外部冲击时上承压壳3和 下承压壳7分离,以确保内部人员的安全。最后,内部人员可以打开安全锁11、14,然后推 开该设备,从内部出来。

    关 键  词:
    一种 地震 逃生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地震逃生床.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23201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