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一种甘蓝型冬油菜的施肥方法.pdf

  • 上传人:狗**
  • 文档编号:7226078
  • 上传时间:2019-09-30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795.1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412586.0

    申请日:

    20180503

    公开号:

    CN108668585A

    公开日:

    2018101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C21/00,C05G1/00

    主分类号:

    A01C21/00,C05G1/00

    申请人:

    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雷建明,张建学,王亚宏,郭岷江,裴国平,张岩,张亚宏,范提平,王芙蓉

    地址:

    741001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赤峪路2号

    优先权:

    CN201810412586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汤东凤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蓝型冬油菜的施肥方法,通过将肥料按对应小区撒到地表,用钉耙将肥料刨入土中,最后进行开沟手撒播种;肥料为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的施肥量分别为45kg/亩、20~40kg/亩、8~16kg/亩。本发明通过K肥配合N与P肥的使用,三者合理配套施用达到最高的产量,操作简单,施肥简单一次到位就能达到高产的目的,具有省事、省力、省时的特点,能有效的降低劳动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甘蓝型冬油菜的施肥方法,通过将肥料按对应小区撒到地表,用钉耙将肥料刨入土中,最后进行开沟手撒播种;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为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的施肥量分别为45kg/亩、20~40kg/亩、8~16kg/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蓝型冬油菜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为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的施肥量分别为45kg/亩、40kg/亩、8kg/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蓝型冬油菜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尿素中单位总氮质量分数不小于46.4%,粒径为0.85mm~2.80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甘蓝型冬油菜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磷酸钙中有效PO的质量分数不小于1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甘蓝型冬油菜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钾中KO的质量分数不小于5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甘蓝型冬油菜的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情况下,要达到冬油菜的的高产水平,施肥分为基肥、苗肥、返青肥、花期肥四大类,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劳动成本高。本发明一种肥料配比,要求只在播期施一次基肥就能实现高产的施肥技术,在保证丰产的前提下,显著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与时间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蓝型冬油菜的施肥方法,旨在解决甘蓝型冬油菜施肥耗时耗力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甘蓝型冬油菜的施肥方法,通过将肥料按对应小区撒到地表,用钉耙将肥料刨入土中,最后进行开沟手撒播种;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为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的施肥量分别为45kg/亩、20~40kg/亩、8~16kg/亩。

    优选地,所述肥料为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的施肥量分别为45kg/亩、40kg/亩、8kg/亩。

    优选地,所述尿素中单位总氮质量分数不小于46.4%,粒径为0.85mm~2.80mm。

    优选地,所述过磷酸钙中有效P2O5的质量分数不小于12%。

    优选地,所述硫酸钾中K2O的质量分数不小于52%。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甘蓝型冬油菜的施肥方法。在本发明中,一是根据田块面积,计算出所需N、P、K重量;二是将配比好的三种肥料混合后,播种前一次性施入田块作基肥;三是正常进行中耕除草,整个生育期再不需要施入任何肥料就能达到高产水平。本发明是一个甘蓝型冬油菜N、P、K丰产施肥配方,较传统施肥方法省时省力,操作性强。通过一系列基肥试验研究表明,N肥施用量与小区产量呈现出极强的正相关,田间栽培时大量的N肥投入是高产、丰产的重要保证之一;而P肥的施用量与小区产量呈现出负相关,在油菜种植的过程中,P肥可以少量施用,不可大量投入,否则,投入产出比将增大,减少了种植收益;K肥梯度的变化对小区产量的影响并不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但在K肥的施用上,并不是越多越好,或者是越少越好,而是要配合N与P肥的使用,三者合理配套施用才能达到最高的产量。本发明试验结果显示,当N、P、K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量分别为45kg/亩、40kg/亩、8kg/亩时,田间表现为高产水平,是最佳肥料配比。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操作简单,施肥简单一次到位就能达到高产的目的,具有省事、省力、省时的特点,能有效的降低劳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同N不同P、K肥比下的小区产量;

    图2是同N不同P、K肥比下的小区产量;

    图3是同N不同P、K肥比下的小区产量;

    图4是同P不同N、K肥比下的小区产量;

    图5是同P不同N、K肥比下的小区产量;

    图6是同P不同N、K肥比下的小区产量;

    图7是同K不同N、P肥比下的小区产量;

    图8是同K不同N、P肥比下的小区产量;

    图9是同K不同N、P肥比下的小区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试验设计

    试验选地在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梁试验站二台地第一大棚,大棚长50米,宽8米。

    用分度为1克的电子秤准确称量各个肥料配比,装袋混匀。

    2016年8月28日种甘蓝型试验。种前试验地旋耕杷平,不施底肥。方法为先将肥料按对应小区撒到地表,在用钉耙刨入土中,最后进行开沟手撒播种。

    甘蓝型肥料试验为N、P、K的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共3因素×3水平=9小区。各小区长7m,宽2m,面积14M2,小区南北间距0.8m,东西间距1m,每小区播种10行,南北走向。试验品种为天油2255(常规种),于2016年8月28日开沟手撒播种。

    N、P、K肥料分别为: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施用量梯度见下表1:

    表1甘蓝型试验肥料配比表

    正交试验见下表2:

    表2甘蓝型试验肥料配比表

    二、肥料信息

    1、尿素

    昆仑牌尿素,总氮≥46.4%,粒径范围d0.85mm-2.80mm,执行标准GB2440-2001,优等品,净含量40kg,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宁夏石化分公司。

    2、过磷酸钙

    堂丰牌粒状过磷酸钙,有效P2O5≥12%,执行标准:Q/YAF01-2005,XK13-214-00566,净含量40kg,云南祥丰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安宁复合肥原料厂。

    3、硫酸钾

    鑫慧丰牌硫酸钾,抗盐碱,原产地俄罗斯,K2O≥52%,执行标准:Q/HF01-2007,登记证号:农肥(2007)临字0526号,重量20kg,上海慧丰农化研制开发有限公司。

    三、试验结果

    2016年8月28日开沟手撒播种,出苗后10月25日间苗,定苗,10月21、次年3月2日进行两次中耕锄草,分别于9月27日、次年3月15日喷甲基异柳磷防治蓝跳甲等害虫,其他管理同大田生产。各小区于2017年6月25日取样5株,风干后进行室内考种,6月28日收割,7月4日机打晾晒,称重,各小区分别计产,考种结果见下表3。

    表3甘蓝型肥料试验考种结果表

    说明:甘肥113代表N1P1K3,甘肥333代表N3P3K3,以此类推。

    1、N肥

    1.1、同N不同P、K肥比下的小区实际产量

    对表3中的同N不同P、K小区进行分类归纳,对小区实际产量进行绘图,得到图1、2、3。

    从图1可以看出,当N肥施用量为45kg/亩时,小区的产量随着P肥施用量的减少而递减,P肥为40kg/亩时出现小区产量最大值,为甘肥113,产量为6.18kg,P肥为20kg/亩时出现小区产量最小值,为甘肥132,产量为6.04kg,小区产量甘肥113>甘肥121>甘肥132,规律明显,变化可寻。

    从图2可以看出,当N肥施用量为35kg/亩时,小区的产量随着P肥施用量的递减而增加,P肥为20kg/亩时出现小区产量最大值,为甘肥231,产量为5.61kg,P肥为40kg/亩时出现小区产量最小值,为甘肥212,产量为3.86kg,小区产量甘肥231>甘肥223>甘肥212,变化明显,规律可寻。

    从图3可以看出,当N肥施用量为25kg/亩时,整条曲线呈现出V字形,也就是当P、K施用量为试验梯度量的最大或最小是均比中间施用量的产量要高,产量最高小区为甘肥333,此时N、P、K三者的使用量为试验设置值得最小值,N肥5kg/亩,P肥20kg/亩,K肥8kg/亩。

    1.2、N的变化对产量的影响

    按照表3中N肥的梯度变化将各小区的产量列出制成下表4。

    表4 N肥梯度变化产量表

    从上表4中可以看出,随着N素梯度由N1向N3的转变,N肥的施用量越少,小区产量随之也越少,N肥施用量与小区产量呈现出极强的正相关,经数据分析相关系数R2=0.9787,线性公式为Y=4.098X+102.25(亩产量,kg)。其中,当N肥施用量为45kg/亩时,小区的平均亩产量达到290.15kg,是高产、丰产水平,可见,在油菜的生长中,N肥的需求量较大,直接影响着栽培产量。

    2、P肥

    2.1、同P不同N、K肥比下的小区实际产量

    对表3中的同P不同N、K小区进行分类归纳,对小区实际产量进行绘图,得到图4、5、6。

    从表3及图4、图5可以看出,当P肥的梯度为40kg/亩与30kg/亩时,整个图形呈现出V字形,小区产量的最低值均出现在K肥为梯度2时,也就是K的施用量为12kg/亩时,小区产量分别为3.86kg与3.52kg。当P肥的梯度为40kg/亩,小区产量最高值出现在甘肥113,产量为6.18kg。当P肥的梯度为30kg/亩,小区产量最高值出现在甘肥121,产量为6.06kg,此时,小区的产量随着N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从图6可以看出,整个图像呈现出倒置的V字,也就是,当P肥梯度为20kg/亩时,小区的产量随着N肥的增加而增加,当N肥梯度为1时产量最大,出现小区为甘肥132,产量为6.04kg,当N肥梯度为3时产量最小,出现小区为甘肥333,产量为4.88kg。

    2.2、P的变化对产量的影响

    按照表3中P肥的梯度变化将各小区的产量列出制成下表5。

    表5 P肥梯度变化表

    从上表5中可以看出,P肥的施用量与小区产量呈现出负相关,相关系数R2=0.9053,线性公式为Y=-1.0405X+287.99(亩产量,kg),也就是,随着P肥施用量的增加小区产量随之而小幅减少,反之,随着P肥施用量的减少小区产量随之而小幅度增加。当P肥施用量为40kg/亩时,小区平均产量为234.41kg/亩,当P肥施用量为20kg/亩时,小区平均产量为262.51kg/亩,小区的产量随之P肥的减少而小幅递增。该分析说明,在油菜种植的过程中,P肥可以少量施用,不可大量投入,否则,投入产出比将增大,减少了种植收益。

    3、K肥

    3.1、同K不同P、N肥比下的小区实际产量

    对表3中的同K不同N、P小区进行分类归纳,对小区实际产量进行绘图,得到图7、8、9。

    从图7可以看出,当K肥施用量在梯度1水平,也就是16kg/亩时,小区的平均产量为260.13kg/亩,各小区的产量随着N肥的递增而增加,N肥施用越多小区产量越高,反之越少,二者显示出线性正相关。小区产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甘肥121>甘肥231>甘肥311。小区甘肥121产量最高为6.06kg,小区甘肥311产量最低为4.72kg,面积同为9.3m2,二者产量相差1.34kg。

    从图8可以看出,当K肥施用量在梯度2水平,也就是12kg/亩时,小区的平均产量为212.96kg/亩,各小区的产量随着N肥的递增而增加,N肥施用越多小区产量越高,反之越少,二者显示出一定的线性正相关。小区产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甘肥132>甘肥212>甘肥322。小区甘肥132产量最高为6.04kg,小区甘肥322产量最低为3.52kg,面积同为9.3m2,二者产量相差2.52kg,差异明显。

    从图9可以看出,当K肥施用量在梯度3水平,也就是8kg/亩时,小区的平均产量为263.94kg/亩,各小区的产量随着N肥与P肥的施用量的递增而增加,N肥与P肥施用越多小区产量越高,反之越少,N、P二者与小区产量呈现出一定的线性正相关。小区产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甘肥113>甘肥223>甘肥333。小区甘肥113产量最高为6.18kg,小区甘肥333产量最低为4.88kg,二者产量相差1.3kg。

    3.2、K的变化对产量的影响

    按照表3中K肥的梯度变化将各小区的产量列出制成下表6。

    表6 K肥梯度变化表

    从上表6中可以看出,K肥梯度的变化对小区产量的影响并不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但就整体分析而讲,当K肥的施用量固定时,小区的产量随着N肥的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个规律是明显的,也是通用的。K肥施用梯度为3,也就是8kg/亩时,小区的平均产量最高,为5.54kg,合236.94kg/亩;K肥施用梯度为2,也就是12kg/亩时,小区的平均产量最低,为4.47kg,合212.96kg/亩。因此,在K肥的施用上,并不是越多越好,或者是越少越好,而是要配合N与P肥的使用,三者合理配套施用才能达到最高的产量,取得最高的收益。

    四、结论

    甘蓝型的N、P、K试验表明,N肥施用量与小区产量呈现出极强的正相关,田间栽培时大量的N肥投入是高产、丰产的重要保证之一;而P肥的施用量与小区产量呈现出负相关,在油菜种植的过程中,P肥可以少量施用,不可大量投入,否则,投入产出比将增大,减少了种植收益;K肥梯度的变化对小区产量的影响并不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但在K肥的施用上,并不是越多越好,或者是越少越好,而是要配合N与P肥的使用,三者合理配套施用才能达到最高的产量。全域小区产量最高的是甘肥113,产量为6.18kg,合计亩产294.43kg,这是N、P、K的施用量为45kg/亩、40kg/亩、8kg/亩,这也是本组试验的最佳施肥量,可以在大田生产上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甘蓝 油菜 施肥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甘蓝型冬油菜的施肥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22607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