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皱叶山姜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皱叶山姜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690810.2 (22)申请日 2018.06.28 (71)申请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 南分所 地址 570311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药谷四 路4号 (72)发明人 郑希龙 张雯 李伟杰 戴波 杨海建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001 代理人 朱双 刘明星 (51)Int.Cl. A01H 4/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皱叶山姜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皱叶山姜的组织培养快 繁。
2、方法。 该方法包括外植体消毒、 不定芽诱导、 不 定芽增殖、 生根壮苗和炼苗移栽步骤。 本发明只 需简单的植物组织培养设备即可进行, 在80 120d内完成从外植体块茎上的芽点到完整植株 的一个周期, 大大加快了皱叶山姜的繁殖速度。 本方法培养皱叶山姜生产周期短、 增殖倍数高、 成活率高, 能获得足量试管植株, 利于大规模市 场推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108668900 A 2018.10.19 CN 108668900 A 1.一种皱叶山姜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a.外植体消毒: 挑选有新芽的皱叶山姜地下茎, 除去须根、 茎尖、 外层包。
3、裹的叶片, 清理 消毒, 切分含有单个芽点的块茎作为外植体, 对外植体进行消毒; b.不定芽诱导: 将外植体接种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 诱导培养不定芽; 所述的不定芽 诱导培养基: 每升含有6 苄氨基腺嘌呤2.03.5mg、 奈乙酸0.20.3mg、 蔗糖2030g、 琼脂 5.06.0g, 余量为MS培养基, pH值为5.65.8; c.不定芽增殖: 切取不定芽, 除去叶片和茎, 留芽基部, 将其接种到不定芽增殖培养基 中, 培养形成丛生芽; 所述的不定芽增殖培养基: 每升含有6 苄氨基腺嘌呤1.53.0mg、 奈 乙酸0.10.3mg、 蔗糖2030g、 琼脂56g, 余量为MS培养基, 。
4、pH值为5.65.8; d.生根壮苗: 切取单个丛生芽, 将其接种到生根壮苗培养基中, 培养形成生根苗; 所述 的生根壮苗培养基: 每升含有奈乙酸0.30.8mg、 蔗糖2030g、 琼脂56g, 余量为MS培养 基, pH值为5.65.8; e.炼苗移栽: 将生根苗取出, 洗净根部培养基, 经消毒后将生根苗移栽至栽培基质中, 进行培养管理, 获得皱叶山姜种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a的清理消毒是用体积分数 75乙醇水溶液冲洗干净; 所述的步骤a的对外植体进行消毒是将外植体用体积分数75 乙醇水溶液浸泡2030s, 无菌水清洗1次; 再用质量分数0.080.。
5、12升汞浸泡8 10min, 无菌水冲洗46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b、 c、 d中的培养条件为: 温度27 2, 光照强度18002300lx, 光照时间1014h/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所述的步骤b、 c、 d中的培养条件为: 温度272, 光照强度2000lx, 光照时间12h/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e的消毒是将生根苗使用质量 分数0.10.3百菌清溶液浸泡304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e的栽培基质为将细砂、 珍珠岩 和泥炭土以重量。
6、比12: 12: 34混匀得到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e的培养条件为: 温度2327 , 空气相对湿度70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 每升含有6 苄 氨基腺嘌呤3.0mg、 奈乙酸0.3mg、 蔗糖30g、 琼脂5.5g, 余量为MS培养基, pH值为5.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不定芽增殖培养基: 每升含有6 苄 氨基腺嘌呤2.0mg、 奈乙酸0.15mg、 蔗糖25g、 琼脂5.5g, 余量为MS培养基, pH值为5.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
7、在于, 所述的生根壮苗培养基: 每升含有奈乙酸 0.5mg、 蔗糖25g、 琼脂5.5g, 余量为MS培养基, pH值为5.8。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668900 A 2 一种皱叶山姜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皱叶山姜的组织培养快繁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皱叶山姜(Alpinia rugosa S.J.Chen&Z.Y.Chen)是姜科山姜属新种, 仅产海南保 亭吊罗山。 自1990年引种到华南植物园后, 国内的西双版纳植物园和国外夏威夷自华南植 物园引种。 目前夏威夷已将皱叶山姜繁殖应用。 该植物以。
8、其叶皱缩, 具有极高的园艺观赏 性, 是姜科新型园艺观赏植物。 叶片长圆, 叶面无毛, 背面密被短柔毛, 极具皱纹, 基部深心 形重叠, 稍偏斜。 总状花序直立, 密花, 有9-20朵花, 整个花序在果期稍长, 背密黄色短柔毛; 苞片褐色, 花萼粉红色, 管状; 因其株型整齐、 叶片奇特且易于栽培管理, 可应用于各类公共 绿地、 庭院及道路两旁绿地, 也可作为室内观叶和林下地被植物。 0003 皱叶山姜繁殖主要采用切分根状茎繁殖, 因物种的稀缺性, 没有过多的植株供切 分繁殖。 且切分繁殖增殖率较低, 长期分株繁殖容易感染病毒, 不利于品种优良遗传特性的 稳定性。 组织培养繁殖成活率高、 繁殖。
9、增长率高、 生长周期短, 可在短期内进行大规模繁殖; 然而, 尚未有适合皱叶山姜组织培养快繁的相关方法。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皱叶山姜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 在的不足, 该方法培养皱叶山姜生产周期短、 增殖倍数高、 成活率高, 能获得足量试管植株; 并且提高皱叶山姜种苗稳定性, 保持母株的优良特性。 0005 本发明的皱叶山姜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6 a.外植体消毒: 挑选有新芽的皱叶山姜地下茎, 除去须根、 茎尖、 外层包裹的叶片, 清理消毒, 切分含有单个芽点的块茎作为外植体, 对外植体进行消毒; 0007 b.不定芽诱导: 。
10、将外植体接种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 诱导培养不定芽; 所述的不 定芽诱导培养基: 每升含有6 苄氨基腺嘌呤2.03.5mg、 奈乙酸0.20.3mg、 蔗糖2030g、 琼脂5.06.0g, 余量为MS培养基, pH值为5.65.8; 0008 c.不定芽增殖: 切取不定芽, 除去叶片和茎, 留芽基部, 将其接种到不定芽增殖培 养基中, 培养形成丛生芽; 所述的不定芽增殖培养基: 每升含有6苄氨基腺嘌呤1 .5 3.0mg、 奈乙酸0.10.3mg、 蔗糖2030g、 琼脂56g, 余量为MS培养基, pH值为5.65.8; 0009 d.生根壮苗: 切取单个丛生芽, 将其接种到生根壮苗培养基。
11、中, 培养形成生根苗; 所述的生根壮苗培养基: 每升含有奈乙酸0.30.8mg、 蔗糖2030g、 琼脂56g, 余量为MS 培养基, pH值为5.65.8; 0010 e.炼苗移栽: 将生根苗取出, 洗净根部培养基, 经消毒后将生根苗移栽至栽培基质 中, 进行培养管理, 获得皱叶山姜种苗。 0011 优选, 所述的步骤a的清理消毒是用体积分数75乙醇水溶液冲洗干净; 所述的步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8668900 A 3 骤a中对外植体进行消毒是将外植体用体积分数75乙醇水溶液浸泡2030s, 无菌水清洗 1次; 再用质量分数0.080.12升汞浸泡810min, 无菌水冲洗。
12、46次。 0012 优选, 所述的步骤b、 c、 d中的培养条件为: 温度272, 光照强度18002300lx, 光照时间1014h/d。 0013 更优选的, 所述的步骤b、 c、 d中的培养条件为: 温度272, 光照强度2000lx, 光 照时间12h/d。 0014 优选, 所述的步骤e的消毒是将生根苗使用质量分数0.10.3百菌清溶液浸 泡3040min。 0015 优选, 所述的步骤e的栽培基质为细砂、 珍珠岩和泥炭土以重量比12: 12: 34 混匀得到的混合物。 0016 优选, 所述的步骤e的培养条件为: 温度2327, 空气相对湿度7080。 0017 优选, 所述的不定。
13、芽诱导培养基: 每升含有6 苄氨基腺嘌呤3.0mg、 奈乙酸0.3mg、 蔗糖30g、 琼脂5.5g, 余量为MS培养基, pH值为5.8。 0018 优选, 所述的不定芽增殖培养基: 每升含有6 苄氨基腺嘌呤2.0mg、 奈乙酸0.15mg、 蔗糖25g、 琼脂5.5g, 余量为MS培养基, pH值为5.8。 0019 优选, 所述的生根壮苗培养基: 每升含有奈乙酸0.5mg、 蔗糖25g、 琼脂5.5g, 余量为 MS培养基, pH值为5.8。 0020 本发明以皱叶山姜地下块茎上的新芽为材料, 地下茎染有多种微生物; 若直接用 水冲洗地下块茎, 由于块茎可能在采挖过程中有所损伤, 自来水。
14、冲洗很可能造成伤口染菌 使外植体污染, 这将影响后续皱叶山姜扩繁, 繁殖慢、 成活率低。 本发明先对外植体块茎进 行清理消毒, 然后切分带芽点的块茎; 植株自采挖后避免接触其他物质或受到感染, 经过多 次消毒处理, 外植体污染率低, 消毒效果明显, 这将有利于后续的组织培养繁殖: 极大缩短 了繁殖周期且提高了植株的成活率。 0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 (1)本发明以皱叶山姜地下茎上的新芽为材料, 经过多次消毒处理, 即可进入诱导 期, 消毒处理后的外植体污染率低, 本发明只需简单的植物组织培养设备即可进行, 利用植 物组织细胞的全能性和植物组织培养等生物技术就可在80120d内。
15、完成从外植体块茎上 的芽点到完整植株的一个周期, 大大加快了皱叶山姜的繁殖速度。 0023 (2)能保存皱叶山姜野生种质资源, 提高皱叶山姜种苗稳定性, 通过块茎上的芽点 无性繁殖的种苗能够完全保持亲本的遗传信息, 母本的优良品质得以稳定遗传。 增殖的种 苗具有苗壮、 生长一致的优点, 便于统一管理, 节省生产成本。 0024 (3)通过诱导和增殖培养, 大大提高了皱叶山姜的繁殖系数; 生根培养获得叶片伸 展、 根系发达的壮苗, 增强了种苗的抗逆性, 提高了栽培成活率。 0025 本发明的皱叶山姜组织培养快繁方法简便易行, 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无菌种 苗, 植株生长健壮, 投入低产出高, 利于。
16、大规模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实施例1皱叶山姜剥去外皮消毒后的外植体。 0027 图2为实施例1外植体接入不定芽诱导培养基12d的不定芽。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8668900 A 4 0028 图3为实施例1切割不定芽接入不定芽增殖培养基20d的丛生芽。 0029 图4为实施例1生根壮苗培养形成的生根苗完整植株。 0030 图5为实施例1洗净根部培养基消毒后的生根苗。 0031 图6为实施例1移栽成活的皱叶山姜种苗。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下实例中未具 体注明的实验方法, 均可按照常规方法进行, 或。
17、按照所用产品生产厂商的使用说明; 所使用 的材料、 试剂等, 如无特殊说明, 均可通过商业途径得到。 0033 实施例1 003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皱叶山姜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0035 (1)外植体消毒: 挑选有新芽的皱叶山姜地下茎, 用纸巾擦干净, 剪去块茎上的须 根, 切去茎尖, 剥去外层包裹叶片, 将外植体在体积分数75乙醇水溶液下将泥土冲洗干 净。 切分含有单个芽点的块茎为外植体, 并对外植体进行消毒; 体积分数75乙醇水溶液消 毒20s, 无菌水清洗1次; 再用质量分数0.1升汞消毒10min, 无菌水冲洗4次; 消毒后的外植 体如图1所示。 0036 (2)。
18、不定芽诱导: 将步骤(1)中消毒好的芽点外植体接种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 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培养, 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12d形成高12cm的不定芽(如图2所示); 所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 每升含有6 苄氨基腺嘌呤2.0mg、 奈乙酸0.2mg、 蔗糖20g、 琼脂 5.0g, 余量为MS培养基, pH值为5.6; 不定芽诱导培养条件为: 温度272, 光照强度 1800lx, 光照时间10h/d, 不定芽诱导培养时间为28d。 0037 (3)不定芽增殖: 切下步骤(2)中诱导出的不定芽, 切掉叶片和茎, 留芽基部, 接种 到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 切割的不定芽在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上培。
19、养20d就可 形成3-5个丛生芽(如图3所示); 所述不定芽增殖培养基: 每升含有6 苄氨基腺嘌呤1.5mg、 奈乙酸0.1mg、 蔗糖20g、 琼脂5g, 余量为MS培养基, pH值为5.6。 不定芽增殖培养条件为: 温度 272, 光照强度1800lx, 光照时间10h/d, 增殖培养的时间为40d。 0038 (4)生根壮苗: 切下步骤(3)中苗高46cm的单个丛生芽, 并将其接种到生根壮苗 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 以形成完整植株的生根苗(如图4所示); 所述生根壮苗培养基: 每 升含有奈乙酸0.3mg、 蔗糖20g、 琼脂5g, 余量为MS培养基, pH值为5.6。 生根壮苗培养的条件。
20、 为: 温度272, 光照强度1800lx, 光照时间10h/d, 生根壮苗培养的时间为26d。 0039 (5)炼苗移栽: 将步骤(4)中培养高68cm的生根苗, 洗净根部培养基(如图5所 示), 经消毒后将生根苗移栽至栽培基质中, 正常培养管理即可获得皱叶山姜种苗(如图6所 示)。 所述栽培基质为将细砂、 珍珠岩和泥炭土以重量比1: 2: 3混匀得到的混合物; 所述消毒 是使用质量分数0.1百菌清溶液浸泡30min; 生根苗移栽至栽培基质后, 进行遮阴培养, 培 养温度23, 空气相对湿度70。 0040 实施例2 004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皱叶山姜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21、: 0042 (1)外植体消毒: 挑选有新芽的皱叶山姜地下茎, 用纸巾擦干净, 剪去块茎上的须 根, 切去茎尖, 剥去外层包裹叶片, 将外植体在流动的体积分数75乙醇水溶液下将泥土冲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8668900 A 5 洗干净。 切分含有单个芽点的块茎为外植体, 并对外植体进行消毒; 体积分数75乙醇水溶 液消毒25s, 无菌水清洗1次; 再用质量分数0.1升汞消毒9min, 无菌水冲洗4次。 0043 (2)不定芽诱导: 将步骤(1)中消毒好的芽点外植体接种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 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培养; 所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 每升含有6 苄氨基腺嘌呤3.0mg、 。
22、奈乙酸 0.3mg、 蔗糖30g、 琼脂5.5g, 余量为MS培养基, pH值为5.8; 不定芽诱导培养条件为: 温度27 2, 光照强度2000lx, 光照时间12h/d, 不定芽诱导培养时间为25d。 0044 (3)不定芽增殖: 切下步骤(2)中诱导出的不定芽, 切掉叶片和茎, 留芽基部, 接种 到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 所述不定芽增殖培养基: 每升含有6 苄氨基腺嘌呤 2.0mg、 奈乙酸0.15mg、 蔗糖25g、 琼脂5.5g, 余量为MS培养基, pH值为5.8。 不定芽增殖培养条 件为: 培养温度272, 光照强度2000lx, 光照时间12h/d, 增殖培养的时间为。
23、35d。 0045 (4)生根壮苗: 切下步骤(3)中苗高46cm的单个丛生芽, 并将其接种到生根壮苗 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 以形成完整植株的生根苗; 所述生根壮苗培养基: 每升含有奈乙酸 0.5mg、 蔗糖25g、 琼脂5.5g, 余量为MS培养基, pH值为5.8。 生根壮苗培养的条件为: 温度27 2, 光照强度2000lx, 光照时间12h/d, 生根壮苗培养的时间为20d。 0046 (5)炼苗移栽: 将步骤(4)中培养高68cm的生根苗, 洗净根部培养基, 经消毒后将 生根苗移栽至栽培基质中, 正常培养管理即可获得皱叶山姜种苗。 所述栽培基质为将细砂、 珍珠岩和泥炭土以重量比2:。
24、 1: 4混匀得到的混合物; 所述消毒是使用质量分数0.2百菌清 溶液浸泡35min; 生根苗移栽至栽培基质后, 进行遮阴培养, 培养温度25, 空气相对湿度 80。 0047 实施例3 004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皱叶山姜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0049 (1)外植体消毒: 挑选有新芽的皱叶山姜地下茎, 用纸巾擦干净, 剪去块茎上的须 根, 切去茎尖, 剥去外层包裹叶片, 将外植体在流动的体积分数75乙醇水溶液下将泥土冲 洗干净。 切分含有单个芽点的块茎为外植体, 并对外植体进行消毒; 体积分数75乙醇水溶 液消毒30s, 无菌水清洗1次; 再用质量分数0.1升汞消毒8mi。
25、n, 无菌水冲洗6次。 0050 (2)不定芽诱导: 将步骤(1)中消毒好的芽点外植体接种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 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培养; 所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 每升含有6 苄氨基腺嘌呤3.5mg、 奈乙酸 0.3mg、 蔗糖30g、 琼脂6.0g, 余量为MS培养基, pH值为5.6; 不定芽诱导培养条件为: 温度27 2, 光照强度2300lx, 光照时间14h/d, 不定芽诱导培养时间为35d。 0051 (3)不定芽增殖: 切下步骤(2)中诱导出的不定芽, 切掉叶片和茎, 留芽基部, 接种 到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 所述不定芽增殖培养基: 每升含有6 苄氨基腺嘌呤 2.5mg。
26、、 奈乙酸0.18mg、 蔗糖30g、 琼脂6g, 余量为MS培养基, pH值为5.8。 不定芽增殖培养条件 为: 培养温度272, 光照强度2300lx, 光照时间14h/d, 增殖培养的时间为45d。 0052 (4)生根壮苗: 切下步骤(3)中苗高46cm的单个丛生芽, 并将其接种到生根壮苗 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 以形成完整植株的生根苗; 所述生根壮苗培养基: 每升含有奈乙酸 0.8mg、 蔗糖30g、 琼脂6g, 余量为MS培养基, pH值为5.8。 生根壮苗培养的条件为: 温度272 , 光照强度2300lx, 光照时间14h/d, 生根壮苗培养的时间为30d。 0053 (5)炼。
27、苗移栽: 将步骤(4)中培养高68cm的生根苗, 洗净根部培养基, 经消毒后将 生根苗移栽至栽培基质中, 正常培养管理即可获得皱叶山姜种苗。 所述栽培基质为将细砂、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8668900 A 6 珍珠岩和泥炭土以重量比2: 2: 3混匀得到的混合物; 所述消毒是使用质量分数0.3百菌清 溶液浸泡40min; 生根苗移栽至栽培基质后, 进行遮阴培养, 培养温度27, 空气相对湿度为 75。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8668900 A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8 CN 108668900 A 8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9 CN 108668900 A 9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0 CN 108668900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