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呼吸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空气呼吸器.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391179.2 (22)申请日 2016.04.30 (73)专利权人 包莉丽 地址 315137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 丽云路60号 (72)发明人 包莉丽 (51)Int.Cl. A62B 23/02(2006.01) A62B 18/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空气呼吸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呼吸器, 属于消 防用品技术领域。 它解决了现有的空气呼吸器会 对人的移动造成影响, 安全性差的问题。 本空气 呼吸器包括能用。
2、于呼吸的防护面罩、 背托、 气源 罐、 供气阀和压力阀, 供气阀和压力阀均通过通 气管连接气源罐, 供气阀通过通气管与防护面罩 连通, 所述背托包括用于固定气源罐的固定部和 背带部, 所述气源罐的头部呈锥状, 所述固定部 的下端具有用于固定气源罐头部的固定圈, 所述 固定部的上端具有能箍紧气源罐的卡箍, 所述背 带部的宽度大于所述通气管的外径, 所述通气管 贴靠在所述背带部上且通过绑带固定。 本空气呼 吸器通过背托独特的结构设计, 从而使得气源罐 和通气管不会对人的移动造成影响, 提高了使用 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649751 U 2016.10.19 。
3、CN 205649751 U 1.一种空气呼吸器, 包括能用于呼吸的防护面罩(1)、 背托(2)、 气源罐(3)、 供气阀(4) 和压力阀(5), 所述供气阀(4)和压力阀(5)均通过通气管(6)连接气源罐(3), 所述供气阀 (4)通过通气管(6)与所述防护面罩(1)连通,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托(2)包括用于固定气源 罐(3)的固定部(21)和背带部(22), 所述气源罐(3)的头部呈锥状, 所述固定部(21)的下端 具有用于固定气源罐(3)头部的固定圈(23), 所述固定部(21)的上端具有能箍紧气源罐(3) 的卡箍(7), 所述背带部(22)的宽度大于所述通气管(6)的外径, 所述通气。
4、管(6)贴靠在所述 背带部(22)上且通过绑带(8)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呼吸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带部(22)上具有至少两 个定位圈(9), 所述通气管(6)穿过定位圈(9), 所述绑带(8)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绑带 (8)通过自身的弹力变形将所述通气管(6)紧压在背带部(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呼吸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阀(5)的截面呈圆形, 所述绑带(8)的宽度大于所述压力阀(5)的截面直径, 所述压力阀(5)能够塞在所述绑带(8) 与背带部(22)之间且通过绑带(8)的弹力变形作用紧贴在背带部(2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
5、述的一种空气呼吸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托(2)上还具有 挂钩(10), 所述防护面罩(1)上具有绑绳(11), 所述绑绳(11)能够挂在所述挂钩(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空气呼吸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托(2)上具有荧 光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气呼吸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源罐(3)采用碳纤维材 料制成, 所述气源罐(3)的外侧面上涂覆有荧光层。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649751 U 2 一种空气呼吸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用品领域, 涉及一种空气呼吸器。 背景技术 0002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
6、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在各种灾害中, 火灾是 最经常、 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 发生火灾后, 会产生浓烟, 在 浓烟中逃生, 人体如果防护不当, 容易将浓烟吸入人体, 导致昏厥或窒息, 同时眼睛也会因 烟的刺激, 导致刺痛而睁不开。 因此, 一个空气呼吸器就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空气呼吸器 可以过滤和切断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并给需要的人提供所需要的氧气或新鲜空气, 以保证在身处恶劣环境中的人的生命安全。 因而, 目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空气呼吸器, 然 而, 这些空气呼吸器连接面罩和气源罐的通气管等都是悬空的, 在火灾救援现场, 或勾到其 它障碍物, 或随着人的跑。
7、到而晃动, 从而会对人的移动造成影响, 而在这争分夺秒的时刻, 这就是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提出了一种空气呼吸器, 解 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空气呼吸器使用的安全性。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一种空气呼吸器, 包括能用于呼吸的防护面罩、 背托、 气源罐、 供气阀和压力阀, 所 述供气阀和压力阀均通过通气管连接气源罐, 所述供气阀通过通气管与所述防护面罩连 通,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托包括用于固定气源罐的固定部和背带部, 所述气源罐的头部呈锥 状, 所述固定部的下端具有用于固定气源罐。
8、头部的固定圈, 所述固定部的上端具有能箍紧 气源罐的卡箍, 所述背带部的宽度大于所述通气管的外径, 所述通气管贴靠在所述背带部 上且通过绑带固定。 0006 本空气呼吸器背托的背带部的宽度远大于通气管的外径, 并且通气管通过绑带固 定在背带部上, 使用时, 由于背带部紧贴在人的两腋下, 从而使得通气管也贴合在人的两腋 下, 在跑动过程不会晃动, 也不会对人的移动造成影响, 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而且, 气源罐 的头部为锥状的, 位于固定部下端的固定圈套在气源罐的头部上, 由于气源罐的头部是朝 下放置的, 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 固定圈能够箍紧气源罐的头部, 而气源罐的罐体则通过卡 箍箍紧, 因此。
9、使得气源罐能够更牢固的固定在固定部上, 跑动过程中不易晃动, 进一步提高 了使用的安全性。 0007 在上述的空气呼吸器, 所述背带部上具有至少两个定位圈, 所述通气管穿过定位 圈, 所述绑带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绑带通过自身的弹力变形将所述通气管紧压在背带 部上。 通气管通过至少两个定位圈定位在背带部上, 能够保证与背带部贴合, 再通过具有弹 性的绑带箍紧, 能够紧贴在背带部上, 跑动过程中不会掉落, 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0008 在上述的空气呼吸器, 所述压力阀的截面呈圆形, 所述绑带的宽度大于所述压力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649751 U 3 阀的截面直径,。
10、 所述压力阀能够塞在所述绑带与背带部之间且通过绑带的弹力变形作用紧 贴在背带部上。 压力阀不使用时能够塞在绑带和背带部之间, 并通过绑带的弹性作用固定, 不会对人的跑动造成影响, 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0009 在上述的空气呼吸器, 所述背托上还具有挂钩, 所述防护面罩上具有绑绳, 所述绑 绳能够挂在所述挂钩上。 到了没有浓烟的地方后, 可将防护面具先摘下挂在挂钩上, 节约氧 气使用的同时, 不会对人的移动造成影响, 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0010 在上述的空气呼吸器, 所述背托上具有荧光层。 通过荧光层的设计, 便于在浓烟中 给人们指示所在位置, 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0011 在。
11、上述的空气呼吸器, 所述气源罐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 所述气源罐的外侧面上 涂覆有荧光层。 碳纤维 “外柔内刚” , 质量比金属铝轻, 但强度却高于钢铁, 并且具有耐腐蚀、 高模量的特性。 而荧光层的设计, 便于在浓烟中给人们指示所在位置, 提高了使用的安全 性。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空气呼吸器具有以下优点: 1、 背带部独特的结构设计, 通气管 通过绑带固定在背带部上, 使用时, 由于背带部紧贴在人的两腋下, 从而使得通气管也贴合 在人的两腋下, 在跑动过程不会晃动, 也不会对人的移动造成影响, 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2、 气源罐的头部为锥状的, 位于固定部下端的固定圈套在气源罐的头。
12、部上, 由于气源罐的 头部是朝向放置的, 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 固定圈能够箍紧气源罐的头部, 而气源罐的罐体 则通过卡箍箍紧, 因此使得气源罐能够更牢固的固定在固定部上, 跑动过程中不易晃动, 进 一步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3、 荧光层的设计, 便于在浓烟中给人们指示所在位置, 提高了使 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空气呼吸器的结构图。 0014 图中, 1、 防护面罩; 11、 绑绳; 2、 背托; 21、 固定部; 22、 背带部; 23、 固定圈; 3、 气源 罐; 4、 供气阀; 5、 压力阀; 6、 通气管; 7、 卡箍; 8、 绑带; 9、 定位圈; 10、 挂钩。 。
13、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 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6 如图1所示, 本空气呼吸器, 包括能用于呼吸的防护面罩1、 背托2、 气源罐3、 供气阀 4和压力阀5, 供气阀4和压力阀5均通过通气管6连接气源罐3, 供气阀4通过通气管6与防护 面罩1连通。 0017 背托2包括用于固定气源罐3的固定部21和背带部22, 气源罐3的头部呈锥状, 固定 部21的下端具有用于固定气源罐3头部的固定圈23, 固定部21的上端具有能箍紧气源罐3的 卡箍7, 由于气源罐3的头部是朝下放置的, 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 固。
14、定圈23能够箍紧气源罐 3的头部, 而气源罐3的罐体则通过卡箍7箍紧, 因此使得气源罐3能够更牢固的固定在固定 部21上, 跑动过程中不易晃动, 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0018 背带部22的宽度大于通气管6的外径, 通气管6贴靠在背带部22上且通过绑带8固 定。 具体的说, 背带部22上具有至少两个定位圈9, 通气管6穿过定位圈9, 能够保证与背带部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649751 U 4 22贴合, 绑带8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绑带8通过自身的弹力变形将通气管6紧压在背带部22 上, 由于背带部22紧贴在人的两腋下, 从而使得通气管6也贴合在人的两腋下, 在跑动过程 不会。
15、晃动, 不会掉落, 也不会对人的移动造成影响, 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0019 压力阀5的截面呈圆形, 绑带8的宽度大于压力阀5的截面直径, 压力阀5能够塞在 所述绑带8与背带部22之间且通过绑带8的弹力变形作用紧贴在背带部22上。 背托2上还具 有挂钩10, 防护面罩1上具有绑绳11, 绑绳11能够挂在挂钩10上, 到了没有浓烟的地方后, 可 将防护面具先摘下挂在挂钩10上, 节约氧气使用的同时, 不会对人的移动造成影响, 进一步 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0020 此外, 气源罐3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 气源罐3的外侧面上涂覆有荧光层, 背托2上 也具有荧光层, 便于在浓烟中给人们指示所在位置, 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0021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 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649751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5649751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