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一种富硒米粉的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zhu****69
  • 文档编号:7213689
  • 上传时间:2019-09-30
  • 格式:PDF
  • 页数:4
  • 大小:371.5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41894.X

    申请日:

    20110823

    公开号:

    CN102273593B

    公开日:

    201306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L1/164,A01G16/00

    主分类号:

    A23L1/164,A01G16/00

    申请人:

    南京市六合区远望富硒大米专业合作社

    发明人:

    吴建苏,谢谋程,尹正丰,胡兴锁,李家明,吴兆斌,许春香

    地址:

    211500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经济开发区新集路

    优先权:

    CN201110241894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人类生活必需品的米粉制备技术领域,涉及富硒米粉制备方法。首先在水稻吐穗扬花初期,将配好的富硒剂喷施到水稻叶面上,间隔7天后,再用此方法喷洒第二次,成熟后即可收获,所述富硒剂是浓度40-80ppm亚硒酸钠水溶液;收获的水稻采用常规方法制备米粉,在制备过程中添加富硒麦芽粉,得到的富硒米粉中的硒含量140-280μg/kg;富硒麦芽粉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小麦籽实,在15~30℃的温度范围内,用重量百分浓度0.04-0.06%的亚硒酸钠溶液浸泡发芽,将这种麦芽在小于70℃的温度下进行干燥,然后磨成粉,得到了富硒麦芽粉。本方法制得的米粉具有食用安全、无毒副作用、吸收利用率高、营养价值高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富硒米粉的制备方法,主要通过常规的水稻栽培和米粉制备方法制得富硒米粉,其特征是在水稻吐穗扬花初期,将配好的富硒剂喷施到水稻叶面上,间隔7天后,再用此方法喷洒第二次,成熟后即可收获,所述富硒剂是亚硒酸钠水溶液,配制浓度是40-80ppm;收获的水稻采用常规方法制备米粉,在制备过程中添加富硒麦芽粉,得到的富硒米粉中的硒含量140-280μg/kg;所述富硒麦芽粉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小麦籽实,在15~30℃的温度范围内,用重量百分浓度0.04-0.06%的亚硒酸钠溶液浸泡发芽,将这种麦芽在小于70℃的温度下进行干燥,然后磨成粉,得到了富硒麦芽粉。

    说明书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人类生活必需品的米粉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 及一种改良的富硒米粉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硒是人和动物重要的微量元素,是构成高等动物体生物代 谢不可缺少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分。人体缺硒会导致克山病、 大骨节病等,而补硒有益于运动机体提高免疫力。国际硒学会推荐成人硒 日摄入量60-400μg,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日摄入量50-200μg。最近中国营 养学会的营养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成人每日的硒摄入量仅26-32μg。人 体缺硒,在补硒过程中,如果食用亚硒酸钠容易造成硒中毒,因此寻找合 适的,天然的富硒食品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硒被国内外科学家誉为“生命之火、抗癌之王”、素有“细胞保护神” 之美称。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人类的克山病、肝病、糖尿病等40 多种疾病与缺硒密切相关,硒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清除自由基、保护心脏 和肝脏、防止体内产生毒性物质等。

    硒的类型主要有无机硒和有机硒。无机硒化合物如亚硒酸钠、硒酸钠、 硫化硒、二硫化硒等不易为人体吸收,上且有毒副作用,所以不主张作为硒 源使用;有机硒化合物主要有富硒小麦、富硒水稻、富硒酵母、硒化卡拉 胶、富硒麦芽粉等。

    谷物及谷物制品,尤其是米粉制品,一直是中国大众喜欢的主食之一, 在米粉及其制品中进行硒强化,既有利于人体吸收,也易为消费者所接受。 这些产品中的含硒蛋白被人体的吸收率很高,而且在熟制过程中硒的烹调 损失率较低,对改善人体免疫力和提高抗病能力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良的富硒米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是这样来实现的:主要通过常规的水稻栽培和米粉制备 方法制得富硒米粉,其改进是在水稻吐穗扬花初期,将配好的富硒剂喷施 到水稻叶面上,间隔7天后,再用此方法喷洒第二次,成熟后即可收获, 所述富硒剂是亚硒酸钠水溶液,配制浓度是40-80ppm;收获的水稻采用常 规方法制备米粉,在制备过程中添加富硒麦芽粉,得到的富硒米粉中的硒 含量140-280μg/kg;所述富硒麦芽粉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小麦籽实,在15~ 30℃的温度范围内,用重量百分浓度0.04-0.06%的亚硒酸钠溶液浸泡发芽, 将这种麦芽在小于70℃的温度下进行干燥,然后磨成粉,得到了富硒麦芽 粉。

    本发明方法从水稻生长期就通过小剂量的硒液喷施,增加水稻的有机 硒含量,在后期制备米粉过程中又通过添加富硒麦芽的方法达到富硒的目 的。在所有有机硒的形态中,以麦芽硒的生物活性最高,吸收利用率最好, 麦芽硒是以小麦作为硒转化的活性载体,通过发芽过程的吸收转化作用, 使硒富集在麦芽所含的氨基酸、蛋白质等分子上,从而获得的一种富含天 然有机硒的生物制品。与亚硒酸钠等无机硒相比,硒麦芽具有食用安全、 无毒副作用、吸收利用率高、营养价值高(如高水平的维生素,高质量的蛋 白等)等优点。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充分利用米粉消费量比较高的特点,在产品配方 中添加了经过生物转化技术完成的由无机硒向有机硒的转化产品——富硒 麦芽粉,使米粉中的硒含量显著提高,并以有机状态存在,更利于人体吸 收,实现了消费大众“食疗”补硒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加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先制备富硒剂,即配制高纯度的亚硒酸钠水溶液,充分搅 拌均匀,在水稻扬花灌浆期均匀喷洒在水稻叶面上,通过水稻的自身功能 进行转化,使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间隔7天后,再用此方法喷洒第二次, 成熟后即可收获,富硒剂亚硒酸钠水溶液的配制浓度是40-65ppm,喷洒以 叶面湿润不滴水为宜;成熟收获的水稻通过常规方法制备成富硒米粉,制 备过程中添加富硒麦芽粉。

    富硒麦芽粉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小麦籽实在24℃~25℃,用重量百分 浓度0.05-0.06%的亚硒酸钠溶液浸泡7~8小时,沥干,然后在此温度下发 芽,发芽时每天早晚两次用水冲洗翻拌,促使发芽均匀,防止麦层结毡, 促使麦层适当降温,并驱入新鲜空气,排出碳酸气。注意在前一次用水翻 拌后,还需用上述含硒亚硒酸钠溶液浸渍10分钟。在整个发芽期间要控制 空气湿度,使能保持麦粒既有的水分。经过五天麦芽可长至2cm左右,新 鲜麦芽在室温下风干24小时,麦芽枯萎,然后在小于70℃干燥6~8小时, 其含水量降至小于11%,磨粉,可得到含硒量为(40±10)ppm的富硒麦芽 粉,其中有机硒含量大于97%。

    实施例2:先制备富硒剂,即配制高纯度的亚硒酸钠水溶液,充分搅 拌均匀,在水稻扬花灌浆期均匀喷洒在水稻叶面上,通过水稻的自身功能 进行转化,使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间隔7天后,再用此方法喷洒第二次, 成熟后即可收获,亚硒酸钠水溶液的配制浓度是65-80ppm,喷洒以叶面湿 润不滴水为宜;成熟收获的水稻通过常规方法制备成富硒米粉,制备过程 中添加富硒麦芽粉。

    富硒麦芽粉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小麦籽实在20℃~25℃,用重量百分 浓度0.04-0.05%的亚硒酸钠溶液浸泡7~8小时,沥干,然后在此温度下发 芽,发芽时每天早晚两次用水冲洗翻拌,促使发芽均匀,防止麦层结毡, 促使麦层适当降温,并驱入新鲜空气,排出碳酸气。注意在前一次用水翻 拌后,还需用上述含硒亚硒酸钠溶液浸渍8分钟。在整个发芽期间要控制 空气湿度,使能保持麦粒既有的水分。经过五天麦芽可长至1.8cm左右, 新鲜麦芽在室温下风干24小时,麦芽枯萎,然后在小于70℃干燥6~8小 时,其含水量降至小于11%,磨粉,可得到含硒量为(40±10)ppm的富硒 麦芽粉,其中有机硒含量大于95%。

    本实施例方法所生产的米粉产品中的硒含量可以达到140-280μg/kg, 质量比较稳定,添加富硒麦芽后没有对面制食品的制作特性和食用特性形 成不良影响;在经过保质期实验时,其硒的含量和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关 键  词:
    一种 米粉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富硒米粉的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21368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