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一种临时供水管道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发生火灾通常是要依靠内部消防设施扑救,然而,在建高 层建筑的消防设施不完善,即使是已经投入使用的高层建筑也常常因为消防设施维护 保养不到位、设施老化,在遇到火灾事故时,室内消防设施常常无法正常使用,只能 采用消防车供水时,现在通常采用垂直铺设水带方式向高层供水。采用室外垂直铺设 水带的方式通常适合在高层建筑外墙有阳台和窗口可开启等有位置可以固定水带的 的建筑。但是,室外垂直铺设水带容易受到高空风力、建筑结构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而无法正常实施。据测定,一般在10米高处风速为5米/秒,在30米高处为8.7米/ 秒,在60米处风速达到12.5米/秒,当在90米高处时风速能达到15米/秒,可见, 楼层越高利用室外垂直铺设水带受风力影响越大。而且利用室外垂直铺设水带向上方 供水时,由于建筑下方消防车泵的压力有限且消防水带的耐压能力也有限,所以向上 供水的高度就受到限制而不能满足现在建筑高度增加的需求,综上,由于室外垂直铺 设水带存在水带与建筑墙体连接困难的因素、以及中间楼层设置串联水泵的困难因素 造成室外铺设水带的方案经常难以实施,这就影响了高层消防供水的速度甚至无法完 成高层消防灭火的供水。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一种高层建筑或构筑物体提供一种供水管道,在需要时可方便 垂直铺设并满足高层建筑高度的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压用的供水管路设备,包括管道,所述管道包括消防水带,上述消防水带 上连接有加压泵,上述加压泵直接或通过连接件连接在钢丝绳或链带或静力绳上;
其中,所述管道包括多根消防水带,消防水带之间通过水带接头或所述加压泵连 接,所述加压泵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上述加压泵通过接头与水带连接;
其中,所述的加压泵可采用下列方案之一:
所述加压泵为管中泵;
所述加压泵为卧式泵;
所述加压泵为立式泵;
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泵直接或通过连接件连接在钢丝绳或链带或静力绳 上,具体结构包括以下方案之一:
所述加压泵与一根或多根钢绳连接,上述钢绳与所述的钢丝绳或链带或静力绳连 接;
所述加压泵通过连接件与一根或多根钢绳连接,上述钢绳与所述的钢丝绳或链带 或静力绳连接;
所述加压泵的四周与多根钢绳I连接并有连接点,上述多根钢绳I共同与钢丝绳 I或链带I或静力绳I连接,上述加压泵上或上述连接点上连接有一根或多根钢绳II, 上述钢绳II与一根或多根的钢丝绳II或链带II或静力绳II连接;
所述加压泵与钢构件连接,上述钢构件直接或通过钢绳I与钢丝绳I或链带I或 静力绳I连接,上述加压泵或上述钢构件连接有一根或多根钢绳II,上述钢绳II与一 根或多根的钢丝绳II或链带II或静力绳II连接;
所述加压泵与一个框架连接,框架的四周分别与斜拉钢绳I连接,上述斜拉钢绳 I与钢丝绳I或链带I或静力绳I连接,上述加压泵上或上述框架上连接有一根或多根 斜拉钢绳II,上述斜拉钢绳II与一根或多根的钢丝绳II或链带II或静力绳II连接;
其中,所述加压泵直接或通过连接杆件或通过连接框架与一根或者多根的牵引绳 连接;
其中,所述管道包括多根消防水带,消防水带之间通过水带接头连接,上述部分 的水带接头或全部的水带接头与所述的钢丝绳或链带或静力绳连接,所述水带接头直 接或通过连接卡扣或通过连接钢绳或通过连接静力绳与所述的钢丝绳或链带或静力 绳连接;
其中,当所述钢丝绳或链带或静力绳的一端吊挂在一种建筑的高处或吊挂在一种 物体的上方时,所述消防水带、加压泵吊挂在上述钢丝绳或链带或静力绳上;
其中,所述消防水带的上端可与消防水枪连接或通过连接管与消防水枪连接或通 过消防水带与消防水枪连接,所述消防水带的下端可与消防给水管连接或与消防栓连 接或与消防车连接;
其中,所述加压泵的出水口或消防水带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止水阀,止水阀直接 或通过连接件或通过卡扣连接在所述的钢丝绳或链带或静力绳上;
其中,所述加压泵连接有一段电缆,上述电缆直接或通过连接件挂拉在加压泵上 或者在上述电缆上设定的位置处直接或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的钢丝绳或链带或静力绳 连接,上述控制电缆的一端与控制器连接或与控制电路连接或与电源电路连接或与消 防车供电电路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发生火灾时,救援人员就可乘坐消防电梯或通过楼梯到达 着火层的上方楼层,救援人员到达上方楼层后向下抛下拉绳,拉绳降落到地面的一段 就可连接所述的钢丝绳或链带或静力绳,所述的钢丝绳或链带或静力绳上连接有本申 请技术方案的消防水带、加压泵、止水阀,然后上述救援人员就可用拉绳把上述连接 有消防水带、加压泵和止水阀的钢丝绳或链带或静力绳向上提拉,这样上述消防水带 就可被提拉到着火层附近提供使用。根据建筑或构筑物的灭火高度并根据地面的消防 泵的压力和消防水带的直径大小等因素可以在整个消防供水竖向管道上合理串联设 置加压泵,结合上述止水阀的设置,确保了消防水一旦向下回流时处于下方的消防水 带不会受到过大水压的作用而爆破或受到水锤作用而爆破,由于上述止水阀均挂拉在 所述的钢丝绳或链带或静力绳上,这就起到防止水锤的作用。所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后不管所述建筑有多高,当所述钢丝绳或链带或静力绳的一端吊挂在一种建筑的高处 时,所述消防水带、加压泵、止水阀就吊挂在上述钢丝绳或链带或静力绳上,这样就 可保证把地面的消防水提升到灭火高度提供使用,其良好效果分析如下:1、上述加 压泵吊挂在上述钢丝绳上并串联在消防水带上,消防水带的水带接头也可通过连接件 挂拉连接在上述钢丝绳上,这串联在水带上的一个或多个加压泵的设计解决了消防用 水向上输送的动力需求,并且加压泵挂拉在上述钢丝绳上,加压泵自身的重量以及加 压泵启动输送消防水时产生的反作用力均由上述钢丝绳受力,由于上述钢丝绳的上端 固定连接在所述建筑的上方,所以在输送消防水的过程中,消防水带的重量、加压泵 的重量、加压泵运转过程的反作用力均作用在上述钢丝绳上并不会受到建筑高度增加 的影响;2、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在输送消防水的过程,消防水的重量通过多个串 联的加压泵的作用力向上输送,也就是说在输送消防水的过程中加压泵承受了加压泵 上方的消防水的压力,相邻两个加压泵之间的消防水的重量只作用在下方的加压泵上 且基本不会向下传递重力,这样就保证了输送消防水过程消防水带的安全使用即消防 水带不会破裂且水带接头之间不会漏水,这样无论所述建筑多高,上述方案均可保证 消防水的输送到达且保证消防水带的安全使用;3、上述止水阀挂拉在上述钢丝绳上 的设计可防止突然断电或关闭加压泵时产生的水锤现象,保证建筑下方的消防水带不 会破裂,这是由于一旦消防水带内的水向下回流就使下方的止水阀关闭,这样两个止 水阀之间的水的重量就作用在下方的止水阀上并通过下方的止水阀作用在上述钢丝 绳上并不会向下方传递,因此就保证了下方消防水带的安全使用不会破裂,所以无论 所述建筑有多高,止水阀的设计保证了在关闭加压泵时或突然断电时消防水带的安全 使用且不会破裂。综上所述,本申请的一种加压用的供水管路设备吊挂在高层或超高 层建筑的上方时,无论建筑有多高均可保证消防水向上输送到达且安全使用不会发生 消防水带破裂或水锤破坏现象,另外救援人员在所述建筑下方还可通过牵引与加压泵 连接的牵引绳保证加压泵处于稳定的状态并保证加压泵正常工作。当然我们还可在建 筑或构筑物的上方或屋面层设置放绳提升设备,发生火灾时在地面控制设置在建筑或 构筑物的上方的拉绳或设置在屋面层的拉绳降落到地面,把地面的本申请所述的加压 用的供水管路设备连接到上述绳索并提升到着火层附近提供使用。通过上述技术方 案,就可解决现有消防车喷水高度受限制的弊端,这样当超过现有消防车的喷射高度 的楼层发生火灾时就可通过上述方案灭火救生。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有的以下效果: 现有技术如果要在中间楼层串联增加水泵可提升消防供水高度,但由于救援人员必须 到达中间楼层设置水泵并且必须完成向下和向上对接消防水带的工作,由于建筑结构 复杂特征因素和风力因素会造成铺设困难且速度慢的缺点,更何况发生火灾时中间楼 层常充满烟雾或火焰,这就完全阻挡了救援人员到达中间楼层进行设置串联水泵的工 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就可加速并确保完成垂直铺设供水管路的任务,特别是采用 本请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可很大程度提高铺设垂直供水管道的速度,这对高层和 超高层建筑的灭火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与消防水枪连接后吊挂在建筑上方进行灭火工作的剖面 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管中泵、止水阀挂拉连接在钢丝绳上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卧式泵、止水阀挂拉连接在钢丝绳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与消防水枪连接后吊挂在建筑上方进行 灭火工作的剖面示意图。所述建筑地面27设消防栓37,在所述建筑的屋面1设置电 动卷绳器3、悬臂13、支架2,支架2设置在所述建筑的屋面1上,悬臂13可滑动设 置在支架2上的轨道29上,悬臂13上设置移动电机11,移动电机11通过链带与齿 轮12连接,移动电机11可带动齿轮12在轨道29上转动并把悬臂13移动到屋面1 的外侧,电动卷绳器3设置在屋面1上,悬臂13上设置有防脱线滑轮16、防脱线滑 轮15,上述电动卷绳器3包括卷绳电机、卷筒5,卷绳电机可带动卷筒5转动,卷筒 上卷绕有一卷拉绳28,上述拉绳28从卷筒5延伸出来穿过防脱线滑轮16和防脱线滑 轮15的线槽后延伸出来与重物连接,上述重物设置在托板17上,托板17可转动连 接在悬臂13上,上述卷绳电机与控制电缆6连接,移动电机11与控制电缆7连接, 控制电缆6和控制电缆7设置在外墙10内的预埋管9内向下延伸到所述建筑的下方 与所述控制器8连接,救援人员在地面27使用控制器8控制移动电机11转动并带动 悬臂13在上述轨道29上滑动到所述建筑的屋面1的外侧,当悬臂13伸出屋面的外 侧后托板17就受重力作用向下翻转,这样设置在托板17上的重物就挂拉在防脱线滑 轮15上,这时使用控制器8控制电动卷绳器3的卷绳电机转动并带动卷筒5转动让 拉绳28在上述重物的牵引下沿所述建筑的外墙降落下来,救援人员在所述建筑下方 使用降落下的拉绳28解除重物后通过斜拉绳30连接在上述消防水枪18连接点的前 后两侧,上述降落后的拉绳28还与一根钢丝绳38连接,钢丝绳38通过钢绳32与止 水阀31连接,钢丝绳38通过钢绳33与加压泵19连接,钢丝绳38通过钢绳36与水 带22的水带接头35的下方接头连接,钢丝绳38还通过其他钢绳与其它加压泵或水 带的其它位置连接(图中省略未显示),消防水枪18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牵引绳21、牵 引绳20连接,上述消防水枪18通过水带22与消防栓37连接。救援人员把消防水枪 18与牵引绳21、牵引绳20连接后,这样救援人在所述建筑的下方使用控制器8控制 电动卷绳器3的卷绳电机转动即可控制连接在拉绳28上的消防水枪18、水带22、加 压泵19、牵引绳21、牵引绳20上升进行灭火,救援人25拉动牵引绳21、救援人26 拉动牵引绳20即可控制消防水枪18的位置和方向并进行灭火动作。上述消防水带22 上连接有加压泵19,上述加压泵19通过钢绳33连接在钢丝绳38上,加压泵19上方 的出水口设置有止水阀31,止水阀31通过钢绳32挂拉在钢丝绳38上,水带22通过 水带接头35连接,水带接头35通过钢绳36吊拉在钢丝绳38上。由于加压泵19和 水带22的重量分别挂拉在钢丝绳38上,向上输送水时,水的重量又由加压泵19和 其它串联的加压泵加压向上输送,相邻加压泵之间的水的重量也通过下方的加压泵传 递到钢丝绳38上,如图1所示在输送水的过程中加压泵19上方的水的重量是通过加 压泵19传递到钢丝绳38上,如果加压泵19的上方还串联有第二加压泵,那么上述 第二加压泵与加压泵19之间的水的重量是通过加压泵19传递到钢丝绳38上并不向 下传递,也就是说在向上输送消防水时每段相邻加压泵之间的水的重量都是通过下方 的加压泵传递到钢丝绳38上由钢丝绳38受力的,这样水带22上方的水的重量不会 集中向下传递,这样不管供水高度有多高均可保证在向上输送消防水时下方的水带可 正常使用不会爆破或保证不会发生水带接头漏水的现象,还有上述止水阀31以及其 它止水阀的设置可保证停止加压泵转动时或发生突然断电或出现供水向下回流时,止 水阀31和其它止水阀可关闭水带22的内通道阻止水向下流动,由于止水阀19和其 它止水阀挂拉在钢丝绳38上,所以止水阀19和其它止水阀闭合后相邻两个止水阀之 间的水的重量通过下方的止水阀传递到钢丝绳38上并不会向下传递,这样就可防止 发生水锤现象。由于钢丝绳38的承受拉力足以满足需求,所以无论所述建筑多高, 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均可把地面的消防水向上输送到达,这样就可满足现有高层或 超高层对垂直铺设消防管路的需求,并且达到垂直铺设消防管路速度快的效果,保证 了灭火救援工作的进行。
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管中泵、止水阀挂拉连接在钢丝绳上的 示意图。所述加压泵为管中泵61,管中泵61与一个框架63连接,框架63的上方分 别与斜拉钢绳I51、斜拉钢绳I55连接,上述斜拉钢绳I51、斜拉钢绳I55与钢丝绳I56 连接,上述框架63的下方连接有斜拉钢绳II57、斜拉钢绳II58,上述斜拉钢绳II57、 斜拉钢绳II58与钢丝绳II59连接,管中泵61与消防水带60、消防水带62连接,消 防水带60上设置有止水阀50、止水阀53,止水阀50与钢绳52连接,钢绳52与钢 丝绳I56连接,止水阀50可挂拉在钢丝绳I56上,止水阀53固定连接在管中泵61 的上方,止水阀53通过框架63挂拉在钢丝绳I56上,管中泵61下方的消防水带、 止水阀、管中泵挂拉连接在钢丝绳II59上,管中泵61上方的消防水带、止水阀、管 中泵挂拉在钢丝绳I56上。
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卧式泵、止水阀挂拉连接在钢丝绳上的 示意图。所述加压泵为卧式泵,卧式泵与一个框架81连接,框架81的上方分别与斜 拉钢绳I65、斜拉钢绳I66、斜拉钢绳I67、斜拉钢绳I68连接,上述斜拉钢绳I65、斜 拉钢绳I66、斜拉钢绳I67、斜拉钢绳I68与钢丝绳I69连接,上述框架81的下方连 接有斜拉钢绳II70、斜拉钢绳II71、斜拉钢绳II72、斜拉钢绳II73,上述斜拉钢绳II70、 斜拉钢绳II71、斜拉钢绳II72、斜拉钢绳II73与钢丝绳II75连接,卧式泵与消防水带 79、消防水带80连接,消防水带79上设置有止水阀77、止水阀76,止水阀76与钢 绳78连接,钢绳78与钢丝绳I69连接,止水阀76可挂拉在钢丝绳I69上,止水阀 77固定连接在卧式泵的上方,止水阀77固定在框架81上并通过框架81挂拉在钢丝 绳I69上,卧式泵下方的消防水带80、止水阀、卧式泵挂拉连接在钢丝绳II75上,卧 式泵上方的消防水带79、止水阀77、止水阀76、加压泵挂拉在钢丝绳I69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