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理带装置及水带消防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理带装置及水带消防车.pdf(1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860467.9 (22)申请日 2017.12.27 (73)专利权人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三一工业城 (72)发明人 林利明 胡亮 刘明玉 (51)Int.Cl. A62C 2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理带装置及水带消防车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理带装置及水带消 防车, 该理带装置设置于水带消防车上, 包括滑 行小车、 设置于滑行小车上的机械手臂、 驱动机 械手臂的驱动机构,。
2、 机械手臂包括两个转动臂、 与两个转动臂分别连接的两个压紧臂, 同时, 机 械手臂还包括推杆和两个传动连杆, 驱动机构与 推杆连接, 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传动连杆的一 端铰接, 两个传动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转动 臂铰接, 两个传动连杆用于带动两个转动臂转动 从而带动两个压紧臂摆动。 该理带装置中, 由于 通过一个驱动机构就实现了两个压紧臂的同时 动作, 因此, 故障点较少, 可靠性得到提高, 同时, 两个压紧臂通过机械传动同时动作, 同步性较 好, 另外, 一个驱动机构可以简化结构, 减轻机构 重量、 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7页 CN 207898792 U 2018.。
3、09.25 CN 207898792 U 1.一种理带装置, 设置于水带消防车上, 包括滑行小车(10)、 设置于所述滑行小车(10) 上的机械手臂(20)、 驱动所述机械手臂(20)的驱动机构(30), 所述机械手臂(20)包括两个 转动臂(21)、 与两个所述转动臂(21)分别连接的两个压紧臂(22),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手 臂(20)还包括推杆(23)和两个传动连杆(24), 所述驱动机构(30)与所述推杆(23)连接, 所 述推杆(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传动连杆(24)的一端铰接, 两个所述传动连杆(24)的另 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动臂(21)铰接, 两个所述传动连杆(24)用。
4、于带动两个所述转动臂 (21)转动从而带动两个所述压紧臂(22)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带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转动臂(21)为第一转动臂 (211)和第二转动臂(212), 两个所述压紧臂(22)为第一压紧臂(221)和第二压紧臂(222), 两个所述传动连杆(24)为第一连杆(241)和第二连杆(242), 所述推杆(23)的一端与所述第 一连杆(241)的一端铰接, 所述推杆(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242)的一端铰接, 所述 第一连杆(2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臂(211)的一端铰接, 所述第二连杆(242)的另一 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臂(212)的一端铰接, 。
5、所述第一压紧臂(221)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臂 (211)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压紧臂(222)固定在所述第二转动臂(212)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理带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动臂(211)的一端固定有 第一转动手柄(213), 所述第二转动臂(212)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转动手柄(214), 所述第一连 杆(24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动手柄(213)与所述第一转动臂(211)的一端铰接, 所述 第二连杆(24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手柄(214)与所述第二转动臂(212)的一端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带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30)的一端与所述滑行 小。
6、车(10)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30)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杆(23)的中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理带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30)为液压油 缸或气缸, 所述液压油缸或气缸的缸筒与所述滑行小车(10)连接, 所述液压油缸或气缸的 活塞杆与所述推杆(23)连接; 或, 所述驱动机构(30)为电动推杆或丝杆螺母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理带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行小车(10)上设置有 两个安装座(11), 两个所述转动臂(21)分别与两个安装座(11)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理带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行小车(10)包括。
7、小车 本体(12)以及设置于小车本体(12)两侧的行走轮(13), 所述机械手臂(20)和驱动机构(30) 设置于所述小车本体(12)上。 8.一种水带消防车, 包括底盘(100)、 设置于所述底盘(100)上的储带厢(200), 设置于 所述储带厢(200)上的移动导轨(300), 设置于移动导轨(300)上的收放带装置(400), 其特 征在于, 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理带装置(500), 所述理带装置(500)设置于所 述移动导轨(30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带消防车,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拉绳(600)和驱动所述拉绳 (600)的驱动马达, 所述拉绳(600)的。
8、两端与所述理带装置(500)连接, 所述驱动马达通过所 述拉绳(600)牵引所述理带装置(500)沿所述移动导轨(300)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带消防车,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主动链轮及驱动所述主动 链轮转动的驱动马达, 所述理带装置(500)上设置有从动链轮, 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 轮之间通过传动链连接, 所述传动链用于带动所述理带装置(500)沿所述移动导轨(300)移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7898792 U 2 动。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7898792 U 3 一种理带装置及水带消防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
9、及消防装备领域, 更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应用于水带消防车的理带 装置及水带消防车。 背景技术 0002 水带消防车属于专勤消防车, 主要用于为主战消防车提供救援用的消防水带, 并 在救援结束后将水带回收归存于备用状态, 其包括可行驶的底盘、 设置于底盘上的动力箱 和储带厢, 在储带厢上设置有铺带机构, 在铺带机构上方滑动设置有收放带装置, 在铺带机 构下方设置有理带装置, 在消防救援时, 操作人员打开储带厢, 取出水带, 并将水带一端置 于第一工作位置(如消防水源提供点), 随着水带消防车的行走, 储带厢内的水带沿路铺设 到第二工作位置(如救援灭火地点), 完成水带铺设。 在救援结束后, 水带。
10、消防车从第一工作 位置到第二工作位置(也可反向), 通过铺带机构、 收放带装置和理带装置等部件, 将水带有 序的收放、 归存于储带厢, 以备下次使用。 0003 其中, 理带装置在水带消防车收放水带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其主要是用于将 收放带装置收回到车厢的水带按顺序自动平铺于储带厢里, 通常, 其包括一个可滑行的小 车结构及一个可自动压紧水带的机械手臂, 小车的作用是可沿着储带厢长度方向前后运动 并作为安装手臂的载体, 机械手臂的作用是压紧收回的水带并随小车的前后运动将水带铺 设到位。 0004 目前, 理带装置的机械手臂有两种主要结构, 一种是通过两个油缸各控制一个压 紧手臂, 它的缺点。
11、是需要在理带装置上布置两个油缸, 难以控制同步, 且油路复杂; 另一种 是通过一个双活塞杆的油缸(相当于背对背的两个油缸, 如专利号为201410012525.7的实 用新型专利公开的结构)控制两个手臂, 它的缺点是需要一个相对复杂的双活塞杆的油缸, 且该种油缸在动作时自身会有整体位移, 需要在小车上额外设计一个滑动限位槽。 同时, 两 个油缸或双活塞杆油缸结构的理带装置, 故障点较多, 容易发生故障, 可靠性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理带装置及水带消防车, 以优化水带 消防车理带装置的结构, 提高理带装置的可靠性。 0006 一方面, 本。
12、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理带装置, 设置于水带消防车上, 包括滑行小车、 设置于所述滑行小车上的机械手臂、 驱动所述机械手臂的驱动机构, 所述机械手臂包括两 个转动臂、 与两个所述转动臂分别连接的两个压紧臂, 同时, 所述机械手臂还包括推杆和两 个传动连杆, 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推杆连接, 所述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传动连杆的 一端铰接, 两个所述传动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动臂铰接, 两个所述传动连杆用 于带动两个所述转动臂转动从而带动两个所述压紧臂摆动。 0007 上述的理带装置, 优选地, 两个所述转动臂为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 两个所述 压紧臂为第一压紧臂和第二压紧臂, 两个所述传动连。
13、杆为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所述推杆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207898792 U 4 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 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 所述 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一端铰接, 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 臂的一端铰接, 所述第一压紧臂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压紧臂固定在 所述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 0008 上述的理带装置, 优选地, 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转动手柄, 所述第二 转动臂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转动手柄, 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动手柄与所述 第一转动臂的一端铰接, 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
14、动手柄与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一 端铰接。 0009 上述的理带装置, 优选地, 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滑行小车固定连接, 所述驱 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杆的中部连接。 0010 上述的理带装置, 优选地, 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油缸或气缸, 所述液压油缸或气缸 的缸筒与所述滑行小车连接, 所述液压油缸或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推杆连接; 或, 0011 所述驱动机构为电动推杆或丝杆螺母机构。 0012 上述的理带装置, 优选地, 所述滑行小车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座, 两个所述转动臂分 别与两个安装座转动连接。 0013 上述的理带装置, 优选地, 所述滑行小车包括小车本体以及设置于小车本体两侧 的行走轮, 所。
15、述机械手臂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小车本体上。 0014 另一方方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水带消防车, 包括底盘、 设置于所述底盘上 的储带厢, 设置于所述储带厢上的移动导轨, 设置于移动导轨上的收放带装置, 同时, 还包 括如上述任一种的理带装置, 所述理带装置设置于所述移动导轨上。 0015 上述的水带消防车, 优选地, 还包括拉绳和驱动所述拉绳的驱动马达, 所述拉绳的 两端与所述理带装置连接, 所述驱动马达通过所述拉绳牵引所述理带装置沿所述移动导轨 移动。 0016 上述的水带消防车, 优选地, 还包括主动链轮及驱动所述主动链轮转动的驱动马 达, 所述理带装置上设置有从动链轮, 所述主动。
16、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连接, 所述传动链用于带动所述理带装置沿所述移动导轨移动。 0017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理带装置及水带消防车, 该理带装置设置于水带消防车上, 包 括滑行小车、 设置于滑行小车上的机械手臂、 驱动机械手臂的驱动机构, 机械手臂包括两个 转动臂、 与两个转动臂分别连接的两个压紧臂, 同时, 机械手臂还包括推杆和两个传动连 杆, 驱动机构与推杆连接, 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传动连杆的一端铰接, 两个传动连杆的另 一端分别与两个转动臂铰接, 两个传动连杆用于带动两个转动臂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压紧臂 摆动。 该理带装置, 工作时, 驱动机构驱动推杆移动, 推杆带动两个传动连杆动。
17、作(移动+转 动), 两个传动连杆分别带动两个转动臂转动, 两个转动臂分别带动两个压紧臂打开和压 紧, 该理带装置中, 由于通过一个驱动机构就实现了两个压紧臂的同时动作, 因此, 故障点 较少, 可靠性得到提高, 同时, 两个压紧臂通过机械传动同时动作, 因此, 同步性较好, 另外, 一个驱动机构也可以简化结构, 减轻机构重量、 降低成本。 0018 该水带消防车,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理带装置, 工作时, 理带机构在移动导轨上来回 移动, 收放带装置收回的水带通过理带装置的来回动作, 有序的归存于储带厢内, 具体地, 理带装置到达水带消防车储带厢的前方时, 驱动机构驱动推杆移动, 推杆带动两个传。
18、动连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207898792 U 5 杆动作(移动+转动), 两个传动连杆分别带动两个转动臂转动, 两个转动臂分别带动两个压 紧臂压紧水带(抓带), 然后理带装置整体向水带消防车的储带厢后方移动, 同时将水带拖 拽至储带厢的后方, 到达储带厢最后方以后, 驱动机构驱动推杆移动, 推杆带动两个传动连 杆动作(移动+转动), 两个传动连杆分别带动两个转动臂转动, 两个转动臂分别带动两个压 紧臂打开, 释放水带, 然后理带装置再次沿移动导轨移动到前方, 开始下一次抓带工作。 该 水带消防车, 由于设置了前述的理带装置, 可以通过一个驱动机构就实现了两个压紧臂的 同时动作。
19、, 因此, 故障点较少, 可靠性得到提高, 同时, 两个压紧臂通过机械传动同时动作, 因此, 同步性较好, 另外, 一个驱动机构也可以简化结构, 减轻机构重量、 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9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本实用新 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理带装置在压紧状态的第一方向示意图; 0021 图2为图1的理带装置在压紧状态的第二方向示意图; 0022 图3为图1的理带装置在打开状态的第一方向示意图; 0023 图4为图1的理带装置在打开状态的第二方向示意图;。
20、 0024 图5为图1的理带装置在压紧状态的原理图; 0025 图6为图1的理带装置在打开状态的原理图; 0026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带消防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 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8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前” 、“后” 、“左” 、 “右” 、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 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
21、定 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仅用 于描述目的, 只用于区分特征相同或类似的不同零部件, 不作为零部件本身的限定, 各零部 件之间也没有先后关系或依赖关系, 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9 一方面, 请参考图1-6,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理带装置, 设置于水带消防车上, 包括滑 行小车10、 设置于滑行小车10上的机械手臂20、 驱动机械手臂20的驱动机构30, 滑行小车10 是理带装置的行走机构, 机械手臂20是理带装置的工作机构, 驱动机构30是机械手臂30的 动力部件, 其中, 机械手臂20包括两个转动臂21、 。
22、与两个转动臂21分别连接的两个压紧臂 22, 压紧臂22用于压紧水带, 与现有理带装置不同的是, 该实施例中, 机械手臂20还包括推 杆23和两个传动连杆24, 驱动机构30与推杆23连接, 推杆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传动连杆24 的一端铰接, 两个传动连杆2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转动臂21铰接, 两个传动连杆24用于带 动两个转动臂21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压紧臂22摆动。 该理带装置, 工作时, 驱动机构30驱动推 杆23移动, 推杆23带动两个传动连杆24动作(移动+转动), 两个传动连杆24分别带动两个转 动臂21转动, 两个转动臂21分别带动两个压紧臂22打开和压紧, 该理带装置中, 由于通过。
23、一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207898792 U 6 个驱动机构30就实现了两个压紧臂22的同时动作, 因此, 故障点较少, 可靠性得到提高, 同 时, 两个压紧臂22通过机械传动同时动作, 因此, 同步性较好, 另外, 一个驱动机构30也可以 简化结构, 减轻机构重量、 降低成本。 0030 上述的理带装置, 更为具体地, 两个转动臂21为第一转动臂211和第二转动臂212, 两个压紧臂22为第一压紧臂221和第二压紧臂222, 两个传动连杆24为第一连杆241和第二 连杆242, 推杆23的一端与第一连杆241的一端铰接, 推杆2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242的一端 铰接, 第一连。
24、杆241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臂211的一端铰接, 第二连杆242的另一端与第二转 动臂212的一端铰接, 第一压紧臂221固定在第一转动臂211的另一端, 第二压紧臂222固定 在第二转动臂212的另一端。 通过将第一连杆241和第一压紧臂221分别连接在第一转动臂 211的两端, 将第二连杆242和第二压紧臂222分别连接在第二转动臂212的两端, 可以优化 布置。 同时, 优选地, 第一压紧臂221和第二压紧臂222上设置有压紧辊筒。 0031 上述的理带装置, 第一连杆241和第二连杆242只要能够驱动第一转动臂211和第 二转动臂212转动即可, 优选地, 如图2、 4、 5、 6所示,。
25、 第一转动臂21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转动 手柄213, 第二转动臂212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转动手柄214, 第一连杆24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 转动手柄213与第一转动臂211的一端铰接, 第二连杆24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手柄214与 第二转动臂212的一端铰接。 第一转动手柄213和二转动手柄214分别形成了第一转动臂211 和第二转动臂212的力臂, 使第一连杆241和第二连杆242很容易地驱动第一转动臂211和第 二转动臂212转动。 0032 驱动机构30可以采用多种布置方式, 只要能够驱动推杆23按照预定的方式动作即 可, 具体地, 驱动机构30的一端与滑行小车10固定连接, 驱动机构30。
26、的另一端与推杆23的中 部连接,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铰接。 0033 驱动机构30只要能够带动推杆23来回动作即可, 可以有多种选择, 优选地, 驱动机 构30为液压油缸或气缸, 液压油缸或气缸的缸筒与滑行小车10连接, 液压油缸或气缸的活 塞杆与推杆23连接; 另外, 驱动机构30可以为电动推杆或丝杆螺母机构, 甚至可以是蜗轮蜗 杆传动。 结合水带消防车的特点, 优选采用液压油缸, 保证压紧力和动作速度。 0034 作为理带装置的行走机构, 滑行小车10可以主动行走, 也可以在拉绳、 链条等其他 动力部件的作用下从动行走, 优选地, 滑行小车10包括小车本体12以及设置于小车本体12。
27、 两侧的行走轮13, 机械手臂20和驱动机构30设置于小车本体12上。 行走轮13可以是主动轮, 也可以是从动轮, 可以是滚轮, 也可以是齿轮、 链轮等。 通过行走轮13可以让理带装置在水 带消防车的铺带机构上自由行走。 0035 两个转动臂21只要转动安装在滑行小车10上即可, 优选地, 滑行小车10上设置有 两个安装座11, 两个转动臂21分别与两个安装座11转动连接。 安装座11可以与小车本体12 一体成型, 也可以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在小车本体12上。 0036 另一方方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水带消防车, 如图7所示, 包括底盘100、 设 置于底盘100上的储带厢200。
28、, 设置于储带厢200上的移动导轨300, 设置于移动导轨300上的 收放带装置400, 同时, 还包括如上述任一种的理带装置500, 理带装置500设置于移动导轨 300(即铺带机构)上。 0037 该水带消防车,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理带装置, 工作时, 理带机构在移动导轨300上 来回移动, 收放带装置400收回的水带通过理带装置500的来回动作, 有序的归存于储带厢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207898792 U 7 200内, 具体地, 如图7所示, 理带装置500到达水带消防车储带厢200的前方时(图7中左侧, 靠近车头方向), 驱动机构30驱动推杆23相对于图5中向左移动,。
29、 推杆23带动两个传动连杆 24动作(移动+转动), 两个传动连杆24分别带动两个转动臂21转动, 两个转动臂21分别带动 两个压紧臂22压紧水带(抓带), 然后理带装置50整体向水带消防车的储带厢200后方(图7 中右侧)移动, 同时将水带拖拽至储带厢200的后方, 到达储带厢200最后方以后, 驱动机构 30驱动推杆23相对于图6中向右移动, 推杆23带动两个传动连杆24动作(移动+转动), 两个 传动连杆24分别带动两个转动臂21转动, 两个转动臂21分别带动两个压紧臂22打开, 释放 水带, 然后理带装置再次沿移动导轨300移动到前方, 开始下一次抓带工作。 该水带消防车, 由于设置了。
30、前述的理带装置, 可以通过一个驱动机构30就实现了两个压紧臂22的同时动 作, 因此, 故障点较少, 可靠性得到提高, 同时, 两个压紧臂22通过机械传动同时动作, 因此, 同步性较好, 另外, 一个驱动机构30也可以简化结构, 减轻机构重量、 降低成本。 0038 作为理带装置的行走机构, 滑行小车10可以主动行走, 也可以在拉绳、 链条等其他 动力部件的作用下从动行走, 为简化理带装置的结构, 优化布置, 在一种方式中, 优选地, 还 包括拉绳600和驱动拉绳600的驱动马达, 拉绳600的两端与理带装置500连接, 驱动马达通 过拉绳600牵引理带装置500沿移动导轨300移动。 通过拉。
31、绳600牵引理带装置500来回移动, 结构简单, 不容易发生故障。 0039 在另一中方式中, 还包括主动链轮及驱动主动链轮转动的驱动马达, 理带装置500 上设置有从动链轮, 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连接, 传动链用于带动理带装置 500沿移动导轨300移动。 通过链传动带动理带装置500, 便于位置控制, 传动可靠。 004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207898792 U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7 页 9 CN 207898792 U 9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7 页 10 CN 207898792 U 10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7 页 11 CN 207898792 U 11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7 页 12 CN 207898792 U 12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7 页 13 CN 207898792 U 13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7 页 14 CN 207898792 U 14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7/7 页 15 CN 207898792 U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