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点播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铃薯点播机.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7255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10.15 CN 203872556 U (21)申请号 201420307336.8 (22)申请日 2014.06.11 A01C 9/00(2006.01) A01C 5/04(2006.01) (73)专利权人 青海林丰农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810600 青海省海东地区平安县化隆路 15 号 (72)发明人 曾纪勇 王育海 靳玮 杨庆明 陆世伟 汪生华 王发德 王玉梅 段伟 娘本加 林建智 张国英 周生召 王胜 杨生存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宁金语专利代理事务所 63101 代理人 哈庆华 (54)。
2、 实用新型名称 马铃薯点播机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具 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轻便可推式的可将打孔、 取土、 播种、 覆土结合为一体的设备, 可以在地膜上面完 成马铃薯点播工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推手柄设 置在大架的前端上方两侧, 料斗设置两个分别固 定在大架前端推手柄的两内侧, 料斗下方连接下 种管, 下种管下方固定在打孔器一侧 ; 所述的缸 套设置两个分别固定在缸套支撑架的上方, 活动 缸头套接在缸套内其上端与缸头连杆焊接连接 ; 所述的活动缸头下端固定设置打孔器。本实用新 型一种马铃薯点播机结构简单, 质量轻, 成本低 ; 使用方便, 一个人轻松推行可以完成所有工。
3、序, 有 效减轻劳动力, 是一种理想的马铃薯点播器械。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72556 U CN 203872556 U 1/1 页 2 1. 一种马铃薯点播机, 包括种子箱 (1) 、 料斗 (2) 、 拉线手柄 (3) 、 压杆手柄 (4) 、 拉线 (5) 、 大架 (6) 、 推手柄 (7) 、 支撑轮 (8) ; 下种管 (9) ; 打孔器 (10) 、 活。
4、动缸头 (11) , 缸套 (12) 、 缸头连杆 (13) 、 支撑杆 (14) 、 支点 (15) 、 缸头压杆 (16) 、 支撑弹簧 (17)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的推手柄 (7) 设置在大架 (6) 的前端两上侧, 料斗 (2) 设置两个分别固定在大架前端推手柄 (7) 的两内侧, 料斗 (2) 下方连接下种管 (9) , 下种管 (9) 下方固定在打孔器 (10) 一侧 ; 所述 的缸套 (12) 设置两个分别固定在缸套支撑架 (18) 的上方, 活动缸头 (11) 套接在缸套 (12) 内其上端与缸头连杆 (13) 焊接连接 ; 所述的支撑杆 (14) 固定在大架 (6) 。
5、后端上方, 所述的 支点 (15) 焊接固定在支撑杆 (14) 右侧三分之一处, 缸头压杆 (16) 后端与支点 (15) 铰接连 接, 缸头压杆 (16) 前端与压杆手柄 (4) 焊接连接 ; 缸头压杆 (16) 中部右侧与缸头压杆 (16) 垂直焊接缸头横压杆 (19) ; 所述的种子箱 (1) 设置在大架 (6) 上料斗 (2) 后侧两端, 两种子 箱 (1) 中间设置拉线手柄 (3) ; 所述的活动缸头 (11) 下端固定设置打孔器 (1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点播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拉线手柄 (3) 下侧设置拉 线 (5) , 拉线 (5) 下端固定在打孔器 。
6、(10) 活动打孔端 (25) 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点播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缸套 (12) 设置两个, 一个 固定在缸套支架 (18) 的左前方, 另一个固定在缸套支架 (18) 的右后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点播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拉线手柄 (3) 下侧设置两 条拉线 (5) , 一条拉线 (5) 的下端固定在左前方的打孔器 (10) 的活动打孔端 (25) 中部, 另一 条拉线 (5) 固定在右后方的打孔器 (10) 的活动打孔端 (25) 中部。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马铃薯点播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打孔器 (10) 的。
7、连接 头 (20) 与活动缸头 (11) 焊接连接, 中销孔 (21) 与打孔器 (10) 固定打孔端 (24) 上方的连 接头侧面焊接连接, 两端销孔 (26) 与打孔器 (10) 活动打孔端 (25) 上端部焊接连接, 中销孔 (21) 和两端销孔 (26) 套接在销轴 (22) 上, 销轴 (22) 外端部固定有回位弹簧 (23)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872556 U 2 1/3 页 3 马铃薯点播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轻便可推式的可将 打孔、 取土、 播种、 覆土结合为一体的设备, 可以在地膜上面完成马铃薯点播工。
8、作的马铃薯 点播机。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为了增产增收, 有关部门大力推广了地膜覆盖技术, 但秋覆膜后春天播种 或播种后破膜扶苗费时费力, 由于播种后大量劳动力都外出务工, 没有精力取土点播或破 膜扶苗。而专用于破膜和播种的农业机械, 尚未见记载。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提供一种轻便可推式 的可将地膜打孔、 取土、 播种、 覆土结合为一体的马铃薯点播机。 0004 本实用新型一种马铃薯点播机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马铃薯点播机包 括种子箱、 料斗、 拉线手柄、 压杆手柄、 拉线、 大架、 推手柄、 支撑轮、 下种管、 打孔器、 活动。
9、缸 头、 缸套、 缸头连杆、 支撑杆、 支点、 缸头压杆、 支撑弹簧, 所述的推手柄设置在大架的前端上 方两侧, 料斗设置两个分别固定在大架前端推手柄的两内侧, 料斗下方连接下种管, 下种管 下方固定在打孔器一侧 ; 所述的缸套设置两个分别固定在缸套支撑架的上方, 活动缸头套 接在缸套内其上端与缸头连杆焊接连接 ; 所述的支撑杆固定在大架后端上方, 所述的支点 焊接固定在支撑杆右侧三分之一处, 缸头压杆后端与支点铰接连接, 缸头压前端与压杆手 柄焊接连接 ; 缸头压杆中部右侧与缸头压杆垂直焊接缸头横压杆 ; 所述的种子箱设置在大 架上料斗后侧两端, 两种子箱中间设置拉线手柄 ; 所述的活动缸头。
10、下端固定设置打孔器。 0005 本实用新型一种马铃薯点播机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 : 由于本实用新 型结构简单、 质量轻、 使用方便, 一个人足以完成所有工序, 有助于减轻劳动力 ; 缸头连杆上 设置有支撑弹簧, 起到支撑缸头压杆和缓冲的作用, 使缸头压杆在运动到一个位置后可以 保持不动 ; 活动缸头上设置有打孔器, 由于它是顶尖设计, 可以轻松深入地下打孔取土 ; 打 孔器是一侧固定一边可打开的两个半圆漏斗型装置, 可打开的半圆漏斗上设置有拉线和弹 簧, 由拉线和弹簧控制着打孔器可打开的半圆漏斗半边张开或是闭合, 再由拉线手柄控制 着拉线, 这样可以轻松控制取土和覆土 ; 活动缸头可。
11、在固定不动的缸套中上下运动, 使活动 缸头垂直运动 ;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两个活动缸头, 可轻松完成标准化种植要求的双行 打孔、 取土、 点播和覆土。 0006 本实用新型一种马铃薯点播机结构简单, 质量轻, 成本低 ; 使用方便, 一个人轻松 推行可以完成所有工序, 有效减轻劳动力, 是一种理想的马铃薯点播器械。 附图说明 0007 本实用新型一种马铃薯点播机有如下附图 : 说 明 书 CN 203872556 U 3 2/3 页 4 0008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马铃薯点播机结构示意图 ; 0009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马铃薯点播机打孔器结构示意图。 0010 其中 : 1、 种。
12、子箱 ; 2、 料斗 ; 3、 拉线手柄 ; 4、 压杆手柄 ; 5、 拉线 ; 6、 大架 ; 7、 推手柄 ; 8、 支撑轮 ; 9、 下种管 ; 10、 打孔器 ; 11、 活动缸头 ; 12、 缸套 ; 13、 缸头连杆 ; 14、 支撑杆 ; 15、 支 点 ; 16、 缸头压杆 ; 17、 支撑弹簧 ; 18、 缸套支撑架 ; 19、 缸头横压杆 ; 20、 连接头 ; 21、 中销孔 ; 22、 销轴 ; 23、 回位弹簧 ; 24、 固定打孔端 ; 25、 活动打孔端 ; 26、 两端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马铃薯点播器技术方案作进一。
13、步描述。 0012 如图 1 图 2 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种马铃薯点播机包括种子箱 1、 料斗 2、 拉线手柄 3、 压杆手柄 4、 拉线 5、 大架 6、 推手柄 7、 支撑轮 8、 下种管 9、 打孔器 10、 活动缸头 11、 缸套 12、 缸头连杆 13、 支撑杆 14、 支点 15、 缸头压杆 16、 支撑弹簧 17, 所述的推手柄 7 设置在大 架 6 的前端两上侧, 料斗 2 设置两个分别固定在大架前端推手柄 7 的两内侧, 料斗 2 下方连 接下种管 9, 下种管 9 下方固定在打孔器 10 一侧 ; 所述的缸套 12 设置两个分别固定在缸套 支撑架 18 的上方, 活动缸头 。
14、11 套接在缸套 12 内, 其上端与缸头连杆 13 焊接连接 ; 所述的 支撑杆 14 固定在大架 6 后端上方, 所述的支点 15 焊接固定在支撑杆 14 右侧三分之一处, 缸头压杆 16 后端与支点 15 铰接连接, 缸头压杆 16 前端与压杆手柄 4 焊接连接 ; 缸头压杆 16 中部右侧与缸头压杆 16 垂直焊接缸头横压杆 19 ; 所述的种子箱 1 设置在大架 6 上料斗 2 后侧两端, 两种子箱 1 中间设置拉线手柄 3 ; 所述的活动缸头 11 下端固定设置打孔器 10。 0013 所述的拉线手柄3下侧设置拉线5, 拉线5下端固定在打孔器10活动打孔端25中 部。 0014 所。
15、述的缸套12设置两个, 一个固定在缸套支架18的左前方, 另一个固定在缸套支 架 18 的右后方。 0015 所述的拉线手柄3下侧设置两条拉线5, 一条拉线5的下端固定在左前方的打孔器 10 的活动打孔端 25 中部, 另一条拉线 5 固定在右后方的打孔器 10 的活动打孔端 25 中部。 0016 所述的打孔器 10 的连接头 20 与活动缸头 11 焊接连接, 中销孔 21 与打孔器 10 固 定打孔端 24 上方的连接头侧面焊接连接, 两端销孔 26 与打孔器 10 活动打孔端 25 上端部 焊接连接, 中销孔 21 和两端销孔 26 套接在销轴 22 上, 销轴 22 外端部固定有回位。
16、弹簧 23。 0017 实施例 1。 0018 如图 1 图 2 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种马铃薯点播机包括种子箱 1、 料斗 2、 拉线手柄 3、 压杆手柄 4、 拉线 5、 大架 6、 推手柄 7、 支撑轮 8、 下种管 9、 打孔器 10、 活动缸头 11、 缸套 12、 缸头连杆 13、 支撑杆 14、 支点 15、 缸头压杆 16、 支撑弹簧 17, 所述的推手柄 7 设置在大 架 6 的前端两上侧, 料斗 2 设置两个分别固定在大架前端推手柄 7 的两内侧, 料斗 2 下方连 接下种管 9, 下种管 9 下方固定在打孔器 10 一侧 ; 所述的缸套 12 设置两个分别固定在缸套 支撑架。
17、 18 的上方, 活动缸头 11 套接在缸套 12 内, 其上端与缸头连杆 13 焊接连接 ; 所述的 支撑杆 14 固定在大架 6 后端上方, 所述的支点 15 焊接固定在支撑杆 14 右侧三分之一处, 缸头压杆 16 后端与支点 15 铰接连接, 缸头压杆 16 前端与压杆手柄 4 焊接连接 ; 缸头压杆 16 中部右侧与缸头压杆 16 垂直焊接缸头横压杆 19 ; 所述的种子箱 1 设置在大架 6 上料斗 2 后侧两端, 两种子箱 1 中间设置拉线手柄 3 ; 所述的活动缸头 11 下端固定设置打孔器 10。 说 明 书 CN 203872556 U 4 3/3 页 5 0019 所述的。
18、拉线手柄3下侧设置拉线5, 拉线5下端固定在打孔器10活动打孔端25中 部。 0020 所述的缸套12设置两个, 一个固定在缸套支架18的左前方, 另一个固定在缸套支 架 18 的右后方。 0021 所述的拉线手柄3下侧设置两条拉线5, 一条拉线5的下端固定在左前方的打孔器 10 的活动打孔端 25 中部, 另一条拉线 5 固定在右后方的打孔器 10 的活动打孔端 25 中部。 0022 所述的打孔器 10 的连接头 20 与活动缸头 11 焊接连接, 中销孔 21 与打孔器 10 固 定打孔端 24 上方的连接头侧面焊接连接, 两端销孔 26 与打孔器 10 活动打孔端 25 上端部 焊接连。
19、接, 中销孔 21 和两端销孔 26 套接在销轴 22 上, 销轴 22 外端部固定有回位弹簧 23。 如图 2 所示。 0023 所述的马铃薯点播机由人抓着推手柄 7 推着跨垄行走, 到达合适的株距后暂停, 用手通过压杆手柄 4 将缸头压杆 16 压下, 缸头压杆 16 前端绕着支撑杆 14 上的支点 15 运 动, 从而带动缸头连杆 13 向下运动, 与缸头连杆 13 连接的活动缸头 11 也向下运动, 活动缸 头 11 下端部固定有打孔器 10, 打孔器 10 下端部设置为漏斗型, 其尖端穿过地膜, 深入垄下 打孔取土。随后人工将缸头压杆 16 通过压杆手柄 4 抬起, 活动缸头 11、。
20、 缸套 12、 打孔器 10、 拉线 5 均设置两套, 两个活动缸头 11 通过与缸头压杆 16 垂直焊接的缸头横压杆 19 压下, 垄上就形成了一前一后两个点播孔 ; 打孔器10内取出的土还停留在打孔器10中, 接着手工 将种子箱 1 中的薯块放到各自的料斗 2 中, 薯块经过下种管 9 滑到点播孔里面, 马铃薯被成 功点播, 打孔器10下端部一边是固定打孔端24另一边是活动打孔端25, 马铃薯被成功点播 后通过拉线手柄 3 捏紧拉线 5, 打孔器活动打孔端 25 就向外张开, 打孔器 10 中的土就覆盖 在点播孔上, 松开拉线手柄 3 后打孔器 10 下端的活动打孔端 25 自动合并, 整个点播工序全 部完成, 接着再向前推行一个株距的距离进行下一轮点播。 说 明 书 CN 203872556 U 5 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72556 U 6 2/2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72556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