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菊芋叶提取蛋白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从菊芋叶提取蛋白的方法.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734117.1 (22)申请日 2016.08.28 (71)申请人 安徽旺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41100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湾沚镇 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南湖路万达物流 园众创空间用房1号 (72)发明人 殷华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51)Int.Cl. A23J 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从菊芋叶提取蛋白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菊芋叶提取蛋白的方法, 属于食品加工领域。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酶解、 过滤、 加热、。
2、 发酵、 膜分离、 脱色、 真空冷冻干燥。 本发明制取原料易得、 提取工艺简单, 提取的叶 蛋白可用作蛋白饲料添加剂, 除用作饲料外, 还 可用于人类食品、 化妆品和洗涤用品的添加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6333055 A 2017.01.18 CN 106333055 A 1.一种从菊芋叶提取蛋白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通过酶解、 过滤、 加热、 发酵、 膜分离、 脱 色、 真空冷冻干燥制得菊芋叶蛋白。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从菊芋叶提取蛋白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一下步骤: (1) 打浆、 酶解、 过滤: 采用料液比1: 3-5, 用打浆机将菊芋打。
3、浆3-5min, 然后加入蛋白 酶充分搅拌后静置1-2 h 进行酶解后, 用 800-2000 目滤网过滤取上清液备用; (2) 加热、 发酵: 将(1) 所取上清液迅速放入沸水中加热到40-45后加入保加利亚乳 酸杆菌、 嗜热链球菌在密闭条件下发酵 36-48 小时; (3) 膜分离: 将经 (2) 发酵过的菊芋液用10000-50000 道尔顿膜超滤, 分离出乳清溶液 和蛋白溶液; (4) 吸附、 酶氧化脱色: 将经 (3) 分离出的蛋白溶液中放入活性炭粉吸附5-10 min, 然后 过滤将活性炭粉清除, 再加入脂肪氧合酶充分搅拌后静置1-2 h 进行酶解; (5) 干燥: 将经 (4) 。
4、吸附、 酶氧化脱色后的菊芋叶蛋白溶液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制得白色 菊芋叶蛋白粉。 3.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一种从菊芋叶提取蛋白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中的蛋 白酶含量为菊芋浆质量的0.1-0.3%。 4.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一种从菊芋叶提取蛋白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 中保加 利亚乳酸杆菌含量为所取步骤(1) 上清液质量0.01-0.03%、 嗜热链球菌含量为步骤(1) 所 取上清液质量0.01-0.03%。 5.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一种从菊芋叶提取蛋白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4) 中脂肪 氧合酶含量为蛋白溶液质量的0.3-0.5%。 6.根据权利要求2 所。
5、述的一种从菊芋叶提取蛋白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5) 冻干工 艺参数: 物料厚度8-9 mm, 预冻温度-35-40, 预冻时间2-2.5 h, 升华时加热板温度45-50 , 干燥仓工作压力22-26Pa, 解析时加热板温度60-65。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333055 A 2 一种从菊芋叶提取蛋白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从菊芋叶提取蛋白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叶蛋白 (leaf protein coneentration, LPC) 是以新鲜的青绿植物茎叶为原料, 经 压榨取汁、 汁液蛋白质分离和浓缩干燥而。
6、制备的蛋白质浓缩物。 大量研究测定表明叶蛋白 营养价值极为丰富, 叶蛋白含粗蛋白质50%65%, 粗脂肪15%30%, 灰分0.5%1.5%, 碳水 化合物5%20%, 粗纤维0.5%11.5%( 相对较宽的数值范围是由于植物绿叶和处理方法间 的差异)。 叶蛋白蛋白质中含有18 种氨基酸, 而其中人体所必需的8 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丰 富。 叶蛋白的氨基酸种类齐全且组成比例平衡, 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成人氨基酸模式 基本相符。 特别是其中的赖氨酸含量比较丰富, 利用率为82%, 这对于我国以谷物为主食的 人群来说, 食用叶蛋白可补充第一限制氨基酸赖氨酸的不足。 叶蛋白中含有丰富的胡萝 卜 素, 。
7、每克叶蛋白中含胡萝 卜素1.01.3mg。 胡萝 卜素不但可作为天然色素, 同时它还是维生素 A 原, 它可以在小肠粘膜内转变成VA, 对由于VA 缺乏所引起的机体代谢紊乱、 生长发育迟 缓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叶蛋白中的叶黄素含量高达11001500mg。 叶黄素是一种稳 定的天然色素, 它不仅是禽类蛋黄、 脂肪及皮肤色素的极好来源, 还能够使烹调的肉食呈现 黄色, 在很多国家都受欢迎。 叶蛋白中无动物蛋白所含的胆固醇, 并且能够降低血液中胆固 醇的含量。 Satoh 等用从菠菜叶中提取的菠菜蛋白饲喂小鼠, 发现其能抑制胆固醇的吸收 增加胆固醇和胆汁酸排泄量从而降低胆固醇水平。 目前在发。
8、达国家中, 由于日常饮食中摄 取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等而引起的心血管发病率高, 因此在其饮食中增加植物蛋白 比例是顺应潮流的。 0003 目前, 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蛋白质危机, 据统计, 我国每年将短缺 2000t 蛋白质。 新蛋白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叶蛋白原料丰富、 营养价值高、 食用效果 好、 经济效益高, 是一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新型蛋白质资源。 0004 目前, 国内外对叶蛋白的提取研究主要集中在苜蓿、 桑叶、 三叶草等植物上, 而对 菊芋叶蛋白的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较少。 0005 菊芋( Helianthus tuberosus) , 又称洋姜, 为菊科向。
9、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原 产于北美洲, 因其耐瘠、 耐旱、 耐病、 适应性强, 在各地均有栽培。 近年来, 菊芋在食品、 生态 保护、 生物能源等方面应用广泛, 是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新型经济作物。 其块茎是生产菊粉 和果糖的理想原料; 茎叶的饲用价值高于马铃薯( Solanum tuberosum) 和向日葵( Helianthus annuus) 的基叶, 可作为优良饲料。 菊芋叶片中含有蛋白质、 氨基酸、 还原糖 类、 生物酸以及油脂等化学成分。 0006 菊芋具有很强的固氮能力, 干菊芋中粗蛋白含量为56.60%, 是一种富含蛋白的植 物, 因此, 从菊芋中提取叶蛋白具有重要意义。 发。
10、明内容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333055 A 3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菊芋叶提取蛋白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酶解、 过滤、 加 热、 发酵、 膜分离、 脱色、 真空冷冻干燥等工艺加工颜色为白色, 无草腥味, 天然无污染的菊 芋叶蛋白粉。 0008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 打浆、 酶解、 过滤: 采用料液比1: 3-5, 用打浆机将菊芋打浆3-5min, 然后加入 (菊 芋浆质量0.1-0.3%) 蛋白酶充分搅拌后静置1-2 h 进行酶解后, 用 800-2000 目滤网过滤 取上清液备用。 0009 (2) 加热、 发酵: 将(1) 所取上清液迅速放入。
11、沸水中加热到40-45后加入保加利 亚乳酸杆菌(1) 所取上清液质量0.01-0.03%)、 嗜热链球菌(1) 所取上清液质量0.01- 0.03%)、 在密闭条件下发酵 36-48 小时。 0010 (3) 膜分离: 将经 (2) 发酵过的菊芋液用10000-50000 道尔顿膜超滤, 分离出乳清 溶液和蛋白溶液。 0011 (4) 吸附、 酶氧化脱色: 将经 (3) 分离出的蛋白溶液中放入活性炭粉吸附5-10 min, 然后过滤将活性炭粉清除, 再加入( 蛋白溶液质量0.3-0.5%) 脂肪氧合酶充分搅拌后静置 1-2 h 进行酶解。 0012 (5) 干燥: 将经 (4) 吸附、 酶氧化。
12、脱色后的菊芋叶蛋白溶液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制得 白色菊芋叶蛋白粉。 冻干工艺参数: 物料厚度8-9 mm, 预冻温度-35-40, 预冻时间2- 2.5h, 升华时加热板温度45-50, 干燥仓工作压力22-26Pa, 解析时加热板温度60-65。 0013 步骤 (1) 中的蛋白酶含量为菊芋浆质量的0.1-0.3%。 0014 步骤 (2) 中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含量为所取步骤(1) 上清液质量0.01-0.03%、 嗜热 链球菌含量为步骤(1) 所取上清液质量0.01-0.03%。 0015 步骤 (4) 中脂肪氧合酶含量为蛋白溶液质量的0.3-0.5%。 0016 本发明的优点 : 本发明以菊芋。
13、为原料经打浆酶解过滤加热发酵膜 分离吸附酶氧化脱色真空冷冻干燥称重包装贮藏 , 得到的菊芋叶蛋白的提取 率为47.46%, 菊芋叶蛋白得率为4.14%, 菊芋叶蛋白的颜色为白色, 无草腥味, 蛋白质量分数 为59.34%。 菊芋叶蛋白中氨基酸含量, 菊芋叶蛋白中氨基酸种类较为齐全, 其中必需氨基酸 7 种, 非必需氨基酸10 种, 氨基酸总量为41.38%, 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含量的 44.08%, 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为0.72, 分别高于WHO/FAO 标准规定的40% 和0.6, 菊芋是一种非常好的叶蛋白加工原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实施例1 (1) 打浆、 酶。
14、解、 过滤: 采用料液比1: 3, 用打浆机将菊芋打浆3min, 然后加入 (菊芋浆 质量0.1%) 蛋白酶充分搅拌后静置1h 进行酶解后, 用 800 目滤网过滤取上清液备用。 0018 (2) 加热、 发酵: 将(1) 所取上清液迅速放入沸水中加热到40后加入保加利亚乳 酸杆菌(1) 所取上清液质量0.01%)、 嗜热链球菌(1) 所取上清液质量0.01%)、 在密闭条 件下发酵 36 小时。 0019 (3) 膜分离: 将经 (2) 发酵过的菊芋液用10000 道尔顿膜超滤, 分离出乳清溶液和 蛋白溶液。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333055 A 4 0020 (4) 吸。
15、附、 酶氧化脱色: 将经 (3) 分离出的蛋白溶液中放入活性炭粉吸附5 min, 然 后过滤将活性炭粉清除, 再加入( 蛋白溶液质量0.3%) 脂肪氧合酶充分搅拌后静置1 h进 行酶解。 0021 (5) 干燥: 将经 (4) 吸附、 酶氧化脱色后的菊芋叶蛋白溶液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制得 白色菊芋叶蛋白粉。 冻干工艺参数: 物料厚度8 mm, 预冻温度-35, 预冻时间2h, 升华时加 热板温度45, 干燥仓工作压力22Pa, 解析时加热板温度60。 0022 实施例2 (1) 打浆、 酶解、 过滤: 采用料液比1: 5, 用打浆机将菊芋打浆5min, 然后加入 (菊芋浆 质量0.3%) 蛋白酶充。
16、分搅拌后静置2 h 进行酶解后, 用2000 目滤网过滤取上清液备用。 0023 (2) 加热、 发酵: 将(1) 所取上清液迅速放入沸水中加热到45后加入保加利亚乳 酸杆菌(1) 所取上清液质量0.03%)、 嗜热链球菌(1) 所取上清液质量0.03%)、 在密闭条 件下发酵48 小时。 0024 (3) 膜分离: 将经 (2) 发酵过的菊芋液用50000 道尔顿膜超滤, 分离出乳清溶液和 蛋白溶液。 0025 (4) 吸附、 酶氧化脱色: 将经 (3) 分离出的蛋白溶液中放入活性炭粉吸附10 min, 然 后过滤将活性炭粉清除, 再加入( 蛋白溶液质量0.5%) 脂肪氧合酶充分搅拌后静1-。
17、2 h进 行酶解。 0026 (5) 干燥: 将经 (4) 吸附、 酶氧化脱色后的菊芋叶蛋白溶液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制得 白色菊芋叶蛋白粉。 冻干工艺参数: 物料厚度9 mm, 预冻温度-40, 预冻时间2.5 h, 升华时 加热板温度50, 干燥仓工作压力26Pa, 解析时加热板温度65。 0027 实施例3 (1) 打浆、 酶解、 过滤: 采用料液比1: 4, 用打浆机将菊芋打浆4min, 然后加入 (菊芋浆 质量0.2%) 蛋白酶充分搅拌后静置1.5 h 进行酶解后, 用 1500 目滤网过滤取上清液备 用。 0028 (2) 加热、 发酵: 将(1) 所取上清液迅速放入沸水中加热到42后加。
18、入保加利亚乳 酸杆菌(1) 所取上清液质量0.02%)、 嗜热链球菌(1) 所取上清液质量0.02%)、 在密闭条 件下发酵 40 小时。 0029 (3) 膜分离: 将经 (2) 发酵过的菊芋液用30000 道尔顿膜超滤, 分离出乳清溶液和 蛋白溶液。 0030 (4) 吸附、 酶氧化脱色: 将经 (3) 分离出的蛋白溶液中放入活性炭粉吸附5-10min, 然后过滤将活性炭粉清除, 再加入( 蛋白溶液质量0.4%) 脂肪氧合酶充分搅拌后静置1.5 h 进行酶解。 0031 (5) 干燥: 将经 (4) 吸附、 酶氧化脱色后的菊芋叶蛋白溶液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制得 白色菊芋叶蛋白粉。 冻干工艺参数: 物料厚度8 mm, 预冻温度-37, 预冻时间2 h, 升华时加 热板温度47, 干燥仓工作压力24Pa, 解析时加热板温度62。 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 修饰, 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333055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