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葱属植物香油的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柴****2
  • 文档编号:7162514
  • 上传时间:2019-09-28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71.2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22755.6

    申请日:

    20150109

    公开号:

    CN104543914B

    公开日:

    201707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L27/10

    主分类号:

    A23L27/10

    申请人: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发明人:

    王黎明

    地址:

    214153 江苏省无锡市钱胡路809号

    优先权:

    CN201510022755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葱属植物香油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葱属植物香油生青气重、提取不完全、特征香气不明显的问题,包括首次提取、油水分层、前体释放、再次提取和真空脱水步骤,其中首次提取是将洗净的葱属植物沥干水、切段,用植物油匀浆,加热到80~120℃并保持2~4分钟,过滤;油水分层是向残渣中加水,搅拌,使残渣上残留的植物油与残渣分离并进入水层,形成水层和油层,调整油层和水层的体积比;前体释放是向水层添加蒜氨酸酶酶解;再次提取是酶解后搅拌,然后离心分离水层、油层,收集油层,并与首次提取的粗提香油合并;真空脱水是将所制备的粗葱属植物香油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50~70℃并保持2~5分钟,抽滤脱水。

    权利要求书

    1.葱属植物香油的制备方法,包括:1)首次提取:将洗净的葱属植物沥干水、切段,用植物油匀浆,加热到80~120℃并保持2~4分钟,过滤得粗提香油和残渣;2)油水分层:残渣中加水,搅拌,使残渣上残留的植物油与残渣分离并进入水层,形成水层和油层,调整油层和水层的体积比;3)前体释放:向水层添加蒜氨酸酶,调整温度至40~65℃、pH至5~6.5酶解1~3小时,然后使酶失活;4)再次提取:搅拌,然后离心分离水层、油层,收集油层,并与步骤1)中所述粗提香油合并;5)真空脱水:真空加热至50~70℃并保持2~5分钟,抽滤脱水,得葱属植物香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葱属植物香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葱属植物与植物油的质量比为1∶3~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葱属植物香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油层与水层的体积比为1∶3~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葱属植物香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结束后,再加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葱属植物香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葱属植物的香气特别。食品行业经常利用其特别的香气加工出各种风味独特的食品。利用该独特香气的方法除直接使用葱属植物本身外,还可以将其香气物质提取出来再使用。具体选用哪种方法,与所加工的食品本身的特性有关。

    葱属植物的香气主要是脂溶性物质,葱属植物的香气可分为一经破碎就立即形成的香气物质和通过次级反应产生的香气物质两部分。其前体为非挥发性的S-取代的半胱氨酸亚砜。最重要的两类前体是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类和γ谷氨酰肽类。其中第一类在蒜氨酸酶的影响下,被切断并形成烷(烯)基硫代亚磺酸醋类。由于其相当不稳定,进而解离成致味成分——硫醚。

    对于精油的提取方法,主要有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法)、超临界萃取法、有机溶剂萃取法等。SDE法萃取的植物精油以低沸点和极性的香气物质为主,因此所萃取的香气不能全面反应原材料本身的香气,也就是香气失真。超临界萃取法虽然效果好,但是对设备的要求非常高。有机溶剂萃取法一般是用低毒性的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这些有机溶剂易残留在精油中。

    授权公告号为CN 1088342C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葱油的提取方法,该方法以食用色拉油为溶剂浸提韭菜粉后将粗提物进行分离、过滤和脱水即得葱油。但是这种方法使用的温度过低、时间过长。授权公告号为CN 101613636 B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韭菜油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将新鲜韭菜切成小段,加入乳化剂和色拉油混合绞碎后,微波连续提取、压滤、收集滤液和滤渣,分液除去水相,取上层油相,加入氯化钙干燥,该发明可使韭菜中的芳香和呈味成分在低温下快速地溶出。由于这两种方法都是在低温下浸提葱油或韭菜油,所以原材料中以次级键结合的香气物质和香气前体未被释放,而这些成分对形成葱属植物的特征香味具有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葱属植物香油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葱属植物香油生青气重、提取不完全、特征香气不明显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葱属植物香油的制备方法包括:

    1)首次提取:将洗净的葱属植物沥干水、切段,用植物油匀浆,加热到80~120℃并保持2~4分钟,过滤得粗提香油和残渣;

    2)油水分层:残渣中加水,搅拌,使残渣上残留的植物油与残渣分离并进入水层,形成水层和油层,调整油层和水层的体积比;

    3)前体释放:向水层添加蒜氨酸酶,调整温度至40~65℃、pH至5~6.5酶解1~3小时,然后使酶失活;

    4)再次提取:搅拌,然后离心分离水层、油层,收集油层,并与步骤1)中所述粗提香油合并;

    5)真空脱水:真空加热至50~70℃并保持2~5分钟,抽滤脱水,得葱属植物香油。

    葱属植物是指洋葱、大蒜、韭菜等辛辣植物。

    步骤1)中,用植物油匀浆是为了将葱属植物中一破碎就直接形成的香气物质在破碎时就浸提至植物油中。葱属植物和植物油的质量比优选1∶3~6。过多的植物油会使制得的葱属植物香油的香气浓度不足,而且会增加后续加热、过滤步骤的能耗。当然,也可以根据需求的香气浓度调整葱属植物和植物油的比例。但是用植物油匀浆所得的粗提香油生青气较浓,影响香油的品质,因此加热是为了去除生青气,同时使以次级键结合的香气物质被释放并被提取。

    步骤2)中,由于滤渣仍吸附相当多植物油,加水搅拌后静置可形成四层,上层的油层、下层的水层、油层和空气界面的乳化层、水层和油层界面的乳化层。乳化层是由葱属植物中的蛋白质的乳化性导致的。油层和水层的体积比优选1∶3~5。向水层中加酶是为了对香气前体物质进行酶解。油层可防止酶解形成的香气物质散失。

    步骤3)中,除了使用蒜氨酸酶,也可以使用其他酶,如糖苷酶、肽酶等。酶解结束后,可以用超声波振荡使酶失活,同时超声波还起到搅拌的作用,也可以加盐使乳化层的蛋白质聚沉并使酶变性,从而形成明显的油水两层,便于油水分离。加盐量过低,乳化层去除不完全,盐添加量与步骤2)的水的质量体积比优选2~3∶5。

    步骤5)中,搅拌是为了使上层的植物油分散到水中,油在分散的过程中可充分浸提酶解所形成的香气物质。真空条件可降低去除水分的温度,从而防止制备的葱属植物香油劣变。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以浸提葱属植物中脂溶性香气成分为主要目的,通过直接用植物油匀浆直接浸提葱属植物中一经破碎就产生的香气物质,匀浆后加热可释放以次级键结合的香气物质,再酶解香气前体而使葱属植物中的香气物质得到充分浸提,使所得的葱属植物香油的香气更接近天然葱属植物香气。

    酶解所形成的脂溶性香气物质在水相体系中难以长时间存在,会上浮至水相体系表面,并逃逸至空气中。本发明通过在水层上添加油层,可及时萃取酶解形成的脂溶性香气物质,同时也使葱属植物残渣上吸附的植物油得到回收。

    与超临界萃取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对设备的要求更简单,成本更低,因此更容易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将洗净的大蒜沥干水、切成段,倒入大豆油匀浆,油蒜质量比为3∶1,加热至120℃,保持2分钟,80目滤网过滤,得粗提大蒜香油和大蒜残渣。向大蒜残渣加水,搅拌,使大蒜残渣上吸附的大豆油与大蒜残渣分离。静置后,大蒜残渣进入水层,而大蒜残渣上吸附的大豆油则上浮形成油层。在油、水界面和油、空气界面均形成乳化层。由于油层过薄,向油层添加大豆油,使油层和水层的体积比在1∶3~5之间。向水层添加蒜氨酸酶,添加量为大蒜鲜重1%,酶活力为1000U/g,调整温度至65℃、pH至5,保温3小时,然后加大蒜鲜重3倍的食盐,搅拌,去除乳化层,同时使酶失活,离心分离水层和油层,收集油层,并与前述粗提香油合并,抽真空并加热至50℃并保持5分钟,再抽滤,滤液即为大蒜香油。

    实施例二

    将洗净的大葱沥干水、切成段,倒入玉米油匀浆,油葱质量比为6∶1,加热至80℃,保持5分钟,60目滤网过滤,得粗提葱油和葱渣,向葱渣加水,搅拌,使葱渣上吸附的玉米油与葱渣分离,静置,葱渣落入水层,而葱渣上吸附的玉米油则上浮成油层。在油、水界面和油、空气界面均形成乳化层。调整油层,使油层和水层的体积比在1∶3~5之间。向水层添加蒜氨酸酶,添加量为葱鲜重2%,酶活力为1000U/g,调整温度至40℃、pH至6.5,酶解3小时,加葱鲜重2倍的食盐,然后超声波振荡,静置,形成明显的油水两层,离心分离水层和油层,收集油层,并与前述粗提葱油合并,抽真空并加热至70℃,保持2分钟,再抽滤,滤液即为葱味香油。

    实施例三

    将洗净的韭菜沥干水、切成段,倒入菜籽油匀浆,韭菜和油的质量比为4∶1,加热至100℃,保持3分钟,80目滤网过滤,得粗提韭菜油和韭菜渣,向韭菜渣加水,搅拌,使韭菜渣上吸附的菜籽油与韭菜渣分离,静置,韭菜渣落入水层,而韭菜渣上吸附的菜籽油则上浮成油层。在油、水界面和油、空气界面均形成乳化层。调整油层,使油层和水层的体积比在1∶3~5之间。向水层添加蒜氨酸酶,添加量为韭菜鲜重4%,酶活力为1000U/g,调整温度至55℃、pH至5.5,酶解1小时,加韭菜鲜重2倍的食盐,然后超声波振荡,静置,形成明显的油水两层,离心分离水层和油层,收集油层,并与前述粗提韭菜油合并,抽真空并加热至70℃,保持2分钟,再抽滤,滤液即为韭菜香油。

    上述实施例一、二、三中,可抽虑水层所得的葱属植物残渣用于加工其它食品。

    关 键  词:
    葱属 植物 香油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葱属植物香油的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16251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