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鼠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捕鼠器.pdf(1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624192.8 (22)申请日 2016.06.22 (73)专利权人 东之吴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 (72)发明人 吴国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408 代理人 林柳岑 王兴 (51)Int.Cl. A01M 23/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捕鼠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捕鼠器具有: 一笼子, 其包含一 笼体, 其形成有一开口; 及一门板, 门板选择性地 封闭开口; 一弹性组件, 其一端固设于笼体,。
2、 另一 端固设于门板; 一连动件, 其枢设于笼体, 且其一 端选择性地抵靠于门板; 以及一活动件, 其枢设 于笼体上且远离开口, 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勾部 及一第二勾部, 第一勾部位于笼体内, 第二勾部 选择性地勾住连动件相对于抵靠门板的另一端。 因此, 将饵食悬挂在笼体内且远离开口的第一勾 部, 因此老鼠必须整个身体都位在笼体内才能咬 取饵食, 而可避免捕获后老鼠带着捕鼠器移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8页 CN 205884517 U 2017.01.18 CN 205884517 U 1.一种捕鼠器, 其特征在于, 具有: 一笼子, 其包含 一笼体, 其形成有一开口; 及 一门板。
3、, 该门板选择性地封闭该开口; 一在弹性作用下, 能够使该门板封闭于该笼体的弹性组件, 其一端固设于该笼体, 另一 端固设于该门板; 一连动件, 其枢设于该笼体, 且其一端选择性地抵靠于该门板; 以及 一活动件, 其枢设于该笼体且远离该开口, 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勾部及一第二勾部, 该 第一勾部位于该笼体内, 该第二勾部选择性地勾住该连动件相对于抵靠该门板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器, 其特征在于, 更具有至少一触发件, 所述至少一触发 件枢设于该笼体; 所述至少一触发件的上端延伸至该连动件上方, 并选择性地推抵该连动 件而使该连动件与该活动件分离; 所述至少一触发件的下端延伸至该。
4、笼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触发件的数量为二触发件, 其分别位于该连动件的两旁, 所述二触发件的下端分别邻近于该笼体的相对二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捕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触发件的下端沿垂直门板连动件 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捕鼠器, 其特征在于, 各该触发件具有依序相连接的: 一第一段, 其上端邻近该门板并枢设于该笼体顶面, 并向下延伸至接近该笼体底面处; 一第二段, 其一端连接于该第一段下端, 并沿垂直门板的方向延伸至接近该活动件处; 一第三段, 其下端连接于该第二段的另一端, 并向上延伸且枢设于该笼体顶面; 以及 一第四。
5、段, 其连接于该第三段上端, 并延伸至该连动件上方, 且选择性地推抵该连动 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捕鼠器, 其特征在于, 该门板具有一连接块, 该连 接块位于该门板的内侧面, 且该连接块形成有一凹槽, 该凹槽选择性地向下抵靠于该连动 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捕鼠器, 其特征在于, 该连接块的该凹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该 门板, 且该连动件抵靠于该门板的该一端为U字形, 且U字形的底边平行于该门板, 使该连动 件的该一端与该凹槽嵌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捕鼠器, 其特征在于, 该笼体具有相对的二滑槽, 所述二滑槽位于该开口相对二侧边, 该门板可在所述二滑槽。
6、内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捕鼠器, 其特征在于, 该弹性组件为一拉伸弹簧, 其可带动该门板向下移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884517 U 2 捕鼠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捕鼠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捕鼠器, 是在一板体上设置一夹子, 并将该夹子连接于一挂勾, 再于挂勾上 放置老鼠喜欢吃的饵食。 当老鼠向前咬取饵食时便会触动挂勾, 瞬间将夹子夹上, 并将老鼠 夹于板体。 然而, 当老鼠咬取饵食时仅有头部或上半身位于板体上, 而下半身位于板体外。 换言之, 老鼠的后脚仍可接触到地面。 因此, 当老鼠被夹于捕鼠器上时, 为。
7、了挣脱捕鼠器, 老 鼠的后脚便会一直踢, 进而导致捕鼠器及其上的老鼠会到处移动。 0003 有鉴于此, 提供一种更佳的改善方案, 乃为此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 提出一种捕鼠器, 其可将整只老鼠关在捕鼠器内, 以 防止老鼠在被捕获后仍可带体捕鼠器移动。 0005 为达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捕鼠器具有: 0006 一笼子, 其包含 0007 一笼体, 其形成有一开口; 及 0008 一门板, 该门板选择性地封闭该开口; 0009 一弹性组件, 其一端固设于该笼体, 另一端固设于该门板, 以使该门板保持封闭于 该笼体; 0010 一连动件, 。
8、其枢设于该笼体, 且其一端选择性地抵靠于该门板; 以及 0011 一活动件, 其枢设于该笼体且远离该开口, 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勾部及一第二勾 部, 该第一勾部位于该笼体内, 该第二勾部选择性地勾住该连动件相对于抵靠该门板的另 一端; 0012 其中, 当该活动件的该第二勾部勾设于该连动件时, 该连动件抵靠于该门板, 且该 门板打开该开口; 当该活动件与该连动件相分离时, 该弹性组件推抵该门板, 使该门板连动 件封闭该开口。 0013 因此,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笼体的开口可供老鼠通过, 而饵食悬挂在笼体内且 远离开口的第一勾部, 因此老鼠必须整个身体都位在笼体内才能咬取饵食。 换言之, 当老鼠。
9、 咬取饵食使门板封闭开口时, 整只老鼠皆位在笼体内。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捕鼠器捕获老鼠 后, 老鼠下半身仍在捕鼠器外, 本实用新型可避免捕获后老鼠带着捕鼠器移动。 0014 更进一步而言, 该捕鼠器更具有至少一触发件, 所述至少一触发件枢设于该笼体; 所述至少一触发件的上端延伸至该连动件上方, 并选择性地推抵该连动件而使该连动件与 该活动件分离; 所述至少一触发件的下端延伸至该笼体内。 0015 更进一步而言, 所述至少一触发件的数量为二触发件, 其分别位于该连动件的两 旁, 所述二触发件的下端分别邻近于该笼体的相对二侧面。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5884517 U 3 0016。
10、 更进一步而言, 所述二触发件的下端沿垂直门板连动件的方向延伸。 0017 更进一步而言, 各该触发件具有依序相连接的: 0018 一第一段, 其上端邻近该门板并枢设于该笼体顶面, 并向下延伸至接近该笼体底 面处; 0019 一第二段, 其一端连接于该第一段下端, 并沿垂直门板的方向延伸至接近该活动 件处; 0020 一第三段, 其下端连接于该第二段的另一端, 并向上延伸且枢设于该笼体顶面; 以 及 0021 一第四段, 其连接于该第三段上端, 并延伸至该连动件上方, 且选择性地推抵该连 动件。 0022 更进一步而言, 该门板具有一连接块, 该连接块位于该门板面对该活动件的一侧 面, 且该连。
11、接块形成有一凹槽, 该凹槽选择性地向下抵靠于该连动件。 0023 更进一步而言, 该连接块的该凹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该门板, 且该连动件抵靠于 该门板的该一端为U字形, 且U字形的底边平行于该门板, 使该连动件的该一端与该凹槽嵌 合。 0024 更进一步而言, 该笼体具有相对的二滑槽, 所述二滑槽位于该开口相对二侧边, 该 门板可在所述二滑槽内移动。 0025 更进一步而言, 该弹性组件为一拉伸弹簧, 其可带动该门板向下移动。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设置完成的侧剖视图。 002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设置完成的俯视图。 002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设置前的侧。
12、剖视图。 002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设置完成的上视图。 0030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设置完成的侧剖视图。 0031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设置完成的前剖视图。 0032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设置前的侧剖视图。 0033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设置前的前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 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0035 首先请参考图1至图3。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捕鼠器, 其具有一笼子10、 一弹性组件 20、 一连动件30以及一活动件40。 0036 笼子10包含一笼体11及一门板12。
13、。 笼体11可由金属网或塑料板所组成, 且形成有 一开口111、 一缺口112、 一门板孔113, 并具有相对的二滑槽114。 开口111位于笼体11的前侧 面, 并可让老鼠通过。 缺口112位于笼体11的顶面且邻近于笼体11的开口111。 门板孔113位 于笼体11顶面, 且位于开口111的顶侧边缘, 并与开口111连通。 二滑槽114分别位于开口111 相对的左右两二侧边缘, 并互相平行且上下延伸, 且二滑槽114上端与门板孔113连通。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5884517 U 4 0037 门板12选择性地封闭开口111并可于二滑槽114内上下移动, 且移动时可通过门板。
14、 孔113。 门板12具有一连接块120, 其位于门板12内侧面的下端, 且连接块120下方形成有一 凹槽1200。 在本实施例中, 凹槽1200的延伸方向平行于门板12, 且为一环设于连接块120的 环状凹槽1200。 0038 弹性组件20的下端固设于笼体11, 上端固设于门板12, 以使门板12保持封闭于笼 体11。 具体而言, 弹性组件20为一拉伸弹簧, 其下端是固设于笼体10的顶面且邻近于笼体11 的开口111, 而上端是固设于门板12面对活动件40的该侧面的上端。 当门板12向上移动时, 弹性组件20被拉伸而抵抗门板12向上移动。 换言之, 弹性组件20可带动门板12向下移动。 0。
15、039 连动件30枢设于笼体11顶面, 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31及一第二端32。 连动件30 的第一端31选择性地抵靠于门板12的连接块120下方, 并位于笼体11缺口112的上方。 具体 而言, 连动件30的第一端31的形状相应于连接块120凹槽1200的形状, 以使连动件30的第一 端31稳固地容置于连接块120的凹槽1200内。 在本实施例中, 连动件30的第一端31为一U字 形端, 而U字形的底边平行于门板12。 因此, U字形的底边适可嵌合于连接块120的凹槽1200 内。 0040 在其他实施例中, 凹槽1200可位于连接块120的底面, 并沿垂直门板12的方向延 伸, 而相应地,。
16、 连动件30的第一端31为一直杆, 因此能嵌合于凸槽1200内。 0041 连动件30的转轴临近于第一端, 因此当连动件30转动时, 第一端能有较显著的水 平位移, 以与连接块120分离。 0042 连动件30的第二端32选择性地抵靠于活动件40。 0043 活动件40枢设于笼体11且远离开口111。 活动件4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勾部41及一 第二勾部42。 在本实施例中, 活动件40穿设于笼体11的顶面, 因此第一勾部41位于笼体11 内, 而第二勾部42在笼体11外。 第一勾部41上可悬挂饵食, 以吸引老鼠。 第二勾部42选择性 地勾住连动件30的第二端32, 且于第二勾部42勾住连动件30。
17、时, 位于上端的第二勾部42向 前枢转。 0044 通过上述结构, 在进行捕鼠时, 如图1所示, 首先将门板12向上移动以打开笼体11 的开口111, 然后将门板12的连接块120抵靠于连动件30的第一端31。 同时, 使活动件40的第 二勾部42向前枢转并勾设于连动件30的第二端32。 因此, 连动件30抵靠于门板12。 最后再将 饵食挂于活动件40的第一勾部41即完成设置。 此时, 弹性组件20被拉伸, 因此施力将门板12 向下拉, 因此连接块120通过凹槽1200向下抵靠于连动件30; 而第二勾部42勾设连动件30的 第二端32, 以防止连动件30转动。 0045 如图2所示, 当老鼠进。
18、入笼体11并咬取饵食的瞬间会晃动活动件40, 且在晃动达一 定程度时, 活动件40与连动件30相分离时, 连动件30亦与门板12相分离, 弹性组件20推抵门 板12, 使门板12封闭开口111。 具体而言, 活动件40被晃动后第二勾部42即脱离连动件30的 第二端32, 因此连动件30被连接块120下压而转动。 在连动件30转动时会通过笼体11的缺口 112, 同时连接块120与连动件30分离。 因此门板12即封闭开口111, 捕获老鼠。 0046 接着请参考图4至图8。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与第一实施例相似, 差异仅在于捕鼠器更具有至少一触发件50A, 且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触发件。
19、50A的数量为二 触发件。 0047 二触发件50A枢设于笼体11的顶面, 并分别位于连动件30的两旁。 二触发件50A的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5884517 U 5 上端延伸至连动件30上方, 并选择性地推抵连动件30而使连动件30与活动件40分离。 二触 发件50A的下端延伸至笼体11内且分别邻近于笼体11内侧的相对二侧面。 因此当触发件50A 的下端受到侧向的力时, 触发件50A的上端即会向下抵靠连动件30, 并使连动件30与活动件 40分离。 在连动件30与活动件40分离后, 连动件30即与门板12分离, 而门板12封闭开口111。 0048 在本实施例中, 各触发件。
20、50A为金属线所弯折成的一框体, 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 二端, 第一端邻近门板12, 第二端邻近活动件40。 触发件50A的第一端枢设于笼体11顶面, 且 枢设于笼体11邻近于平行连动件30的一侧面。 触发件50A由触发件50A的第一端起自笼体11 顶面向下延伸至笼体11内, 在接近笼体11底面时转向活动件40而沿平行连动件30方向延 伸, 并在接近活动件40时转向笼体11顶面延伸且枢设于笼体11顶面, 然后穿出笼体11并转 往连动件30延伸且延伸至连动件30上方, 触发件50A位于连动件30上方的一端为第二端。 0049 换言之, 触发件50A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皆是触发件50A的上端, 而触发。
21、件50A沿平行 连动件30延伸的部分为触发件50A的下端; 而触发件50A两个枢设点的联机为触发件50A的 转轴, 该转轴平行于连动件30。 0050 在设置捕鼠器时, 进一步包含将触发件50A的第二端放置于连动件30上方的步骤。 通过上述结构, 当老鼠进入笼体11, 即使不咬取饵食而仅在笼体11内观察, 仍有机会推动触 发件50A。 当老鼠推动触发件50A时, 触发件50A会将连动件30向下压, 因此活动件40便脱离 连动件30, 同时门板12失去支撑而迅速封闭开口111, 捕获老鼠。 换言之, 触发件50A可增加 老鼠触发活动件40的机会。 0051 在其他实施例中, 触发件50A可各为一。
22、倒置的T字形, 该T字形的脚部向上延伸至连 动件30上方, 而该T字形的两臂平行体杆30延伸, 其同样可增加老鼠触发活动件40的机会。 0052 于其他实施例中, 门板12的一侧边可枢设于开口111的边缘, 而弹性组件20为扭 簧, 并使门板12保持枢转至封闭开口111的位置。 0053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笼体11的开口111可供老鼠通过, 而饵食悬挂在 笼体11内且远离开口的第一勾部41, 因此老鼠必须整个身体都位在笼体11内才能咬取饵 食。 换言之, 当老鼠咬取饵食使门板12封闭开口111时, 整只老鼠皆位在笼体11内, 因此可避 免捕获后老鼠带着捕鼠器移动。 此外, 通过触。
23、发件50A, 即使老鼠不咬取饵食, 只要在笼体11 内活动变会推动触发件50A, 增加成功捕获老鼠的机会。 005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 限制,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 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任何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 容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 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 容,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 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4、 205884517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8 页 7 CN 205884517 U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8 页 8 CN 205884517 U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8 页 9 CN 205884517 U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8 页 10 CN 205884517 U 10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8 页 11 CN 205884517 U 11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8 页 12 CN 205884517 U 12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7/8 页 13 CN 205884517 U 13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8/8 页 14 CN 205884517 U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