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枇杷除核通筒及其枇杷除核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枇杷除核通筒及其枇杷除核工艺.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895220.3 (22)申请日 2018.08.08 (71)申请人 浙江台州一罐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 318020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江口街 道德俭路58号 (72)发明人 孙敏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 通合伙) 33215 代理人 潘浙军 (51)Int.Cl. A23N 4/04(2006.01) A23L 19/00(201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枇杷除核通筒及其枇杷除核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枇杷除核通筒及其枇。
2、杷 除核工艺, 所述通筒包括大孔等径的通筒大头和 小孔等径的通筒通杆, 通筒大头的侧壁斜向后设 置有果蒂出口; 通筒大头顶部设置有上刀口; 通 筒通杆顶部设置有下刀口。 本发明设计的通筒具 有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的特点, 能有效提升枇杷 除核时的通口质量、 提高枇杷的去核速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6页 CN 109077328 A 2018.12.25 CN 109077328 A 1.一种枇杷除核通筒, 其特征在于: 包括大孔等径的通筒大头和小孔等径的通筒通杆, 通筒大头的侧壁斜向后设置有果蒂出口; 通筒大头顶部设置有上刀口; 通筒通杆顶部设置 有下刀口。 2.一种枇杷除核工艺,。
3、 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通筒进行加工操作, 整个除核工艺包括以下 几个步骤: a 将枇杷原料分成大、 中、 小三个级别, 分别进入车间生产加工, 对枇杷进行热烫、 去 皮, 根据枇杷的大中小规格, 分别使用大号通筒、 中号通筒和小号通筒; b.将去除外皮后的枇杷拿在左手, 枇杷果蒂向上, 左手拇指和食指、 中指等手指将枇杷 握紧; c.右手拇指和食指中指抓紧通筒, 通筒大头朝下插入; d.将通筒大头朝枇杷果蒂部位插入, 直至果核处, 转动通筒, 利用上刀口切除果蒂并使 果核松动, 退出通筒, 此时果蒂将被通筒带出, 若果蒂没有随通筒带出, 使用镊子将果蒂去 除, 可看见果内果核; e.去除果蒂后,。
4、 采用通筒通杆在果把处通入枇杷内, 利用下刀口的切入定位, 将枇杷内 果核逐个分别从果蒂去除侧通出, 而后用镊子去除核膜, 完成整个枇杷除核过程。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077328 A 2 一种枇杷除核通筒及其枇杷除核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枇杷加工工具及其加工方法, 具体为一种枇杷除核通筒及其枇杷 除核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枇杷除核通筒结构如图1所示, 整个通筒1 为圆锥筒结构, 大的一头为通筒 大头11 , 小的一头为通筒小头12 , 其结构相对比较简单, 但经多年的使用发现, 其用于枇 杷除核比较麻烦, 严重影响了枇杷的除核加工效率。
5、。 0003 以上通筒的枇杷除核工艺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 对枇杷2 进行热烫、 去皮。 0004 2.将去除外皮后的枇杷2 拿在左手, 枇杷果蒂21 向上, 左手拇指和食指、 中指等 手指将枇杷2 握紧。 0005 3.右手拇指和食指中指抓紧通筒1 , 通筒大头11 朝下插入枇杷2 。 0006 4.将通筒大头11 朝枇杷果蒂21 部位插入, 直至果核22 处, 之后退出通筒大头 11 , 此时果蒂21 将被通筒1 带出, 若果蒂21 没有随通筒1 带出, 使用镊子将果蒂去除, 此 时枇杷可看见果内果核22 , 其结构如图2所示。 0007 5 去除果蒂21 后, 倒置枇杷2 , 采用通筒。
6、小头12 在枇杷果把处23 通入枇杷2 内, 将枇杷内果核22 从去除果蒂21 侧通出。 而后再用镊子去除核膜, 完成整个枇杷除核过 程, 其结构如图3所示。 0008 以上通筒1结构简单但使用比较麻烦, 严重影响了枇杷2的除核加工效率, 具体存 在以下不足: 1、 枇杷通筒1 尺寸只有一个级别, 加工中枇杷2 原料不分级, 使得枇杷2 去核时大的 枇杷通口不够大, 通出核后枇杷2 裂口较多, 小的枇杷2 通口太大, 生产消耗增加且形状难 看, 保证不了枇杷2 的通口质量。 0009 2、 枇杷通筒大头11 、 小头12 没有刀口, 生产时去核速度慢, 通口不整齐, 小通口 通枇杷核22 时易。
7、打滑, 容易造成大通口裂口, 通核不顺利。 0010 3、 枇杷通筒大头11 至小头12 是圆锥筒状, 在进行通核过程中小头12 直径会逐 渐变大, 若员工用力过大会使小头11 洞口变大或开裂, 导致枇杷半成品形状不符合要求。 0011 4、 通筒1 没有设计果蒂21 出口, 通了的果蒂21 都陷在通筒1 内, 通了2-5个枇杷 就得要用专用通杆疏通一下通筒1 , 严重影响了枇杷的去核速度。 发明内容 0012 针对上述问题,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枇杷除核通筒其枇杷除核工艺, 其中的通筒具 有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的特点, 能有效提升枇杷除核时的通口质量、 提高枇杷的去核速度。 0013 为实现上述目。
8、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枇杷除核通筒, 其特征在于: 包括大孔等径的通筒大头和小孔等径的通筒通杆, 通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9077328 A 3 筒大头的侧壁斜向后设置有果蒂出口; 通筒大头顶部设置有上刀口; 通筒通杆顶部设置有 下刀口。 0014 一种枇杷除核工艺, 采用所述通筒进行加工操作, 整个除核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 骤: a 将枇杷原料分成大、 中、 小三个级别, 分别进入车间生产加工, 对枇杷进行热烫、 去 皮, 根据枇杷的大中小规格, 分别使用大号通筒、 中号通筒和小号通筒; b.将去除外皮后的枇杷拿在左手, 枇杷果蒂向上, 左手拇指和食指、 中指等。
9、手指将枇杷 握紧; c.右手拇指和食指中指抓紧通筒, 通筒大头朝下插入; d.将通筒大头朝枇杷果蒂部位插入, 直至果核处, 转动通筒, 利用上刀口切除果蒂并使 果核松动, 退出通筒, 此时果蒂将被通筒带出, 若果蒂没有随通筒带出, 使用镊子将果蒂去 除, 可看见果内果核。 0015 e.去除果蒂后, 采用通筒通杆在果把处通入枇杷内, 利用下刀口的切入定位, 将枇 杷内果核逐个分别从果蒂去除侧通出, 而后用镊子去除核膜, 完成整个枇杷除核过程。 0016 本发明设计的通筒由等径的通筒大头和通筒通杆组合构成, 其中的通筒大头用于 去除果蒂, 其中的通筒通杆用于去除果把并顶出果核, 其相比现有传统通。
10、筒具有以下优点: 1.通筒大头的等径设置, 使得一种规格的通筒通孔大小不变, 为适应不同大小的枇杷 加工需要, 需配备大中小三种尺寸规格的通筒, 并对原料枇杷按大中小分类进行加工, 其可 保证加工过程中枇杷核和通筒大头的孔径基本一致, 使除核顺利, 消耗降低, 且枇杷通口开 裂果小, 能充分保证枇杷通口质量。 0017 2.枇杷通筒大头和通筒通杆顶部都有刀口设计, 其能保证通口整齐, 提高枇杷去 核速度; 同时通筒大头上的上刀口转动过程中可使果核松动, 而通杆上的下刀口可固定枇 杷核, 使得通核过程不打滑, 顺利将核通出。 0018 3. 枇杷通筒的通杆, 其为等径结构, 伸入过程中外径不会变。
11、大, 可减小枇杷小通 口裂口及避免通成大口现象, 保证枇杷半成品形状一致。 0019 4.通筒大头侧壁斜向后设置有果蒂出口, 使得操作过程中通筒大头内的果蒂能及 时从该出口排出, 减少了老通筒使用专用杆去除通筒内果蒂的操作, 提升了枇杷去核加工 的速度。 附图说明 0020 图1、 现有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 现有通筒去除果蒂的结构示意图; 图3、 现有通筒顶出果核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本发明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 本发明去除果蒂的结构示意图; 图6、 本发明顶出果核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如图4所示, 一种枇杷除核通筒, 整个通筒1包括大孔等径的通筒大头11和小孔等。
12、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9077328 A 4 径的通筒通杆12, 通筒大头12的侧壁斜向后设置有果蒂出口13; 通筒大头11顶部设置有上 刀口111; 通筒通杆12顶部设置有下刀口121。 0022 为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发明通筒的操作使用方法, 以下提供了一种采用所述通筒1 的枇杷2除核工艺, 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将枇杷2原料分成大、 中、 小三个级别, 分别进入车间生产加工, 对枇杷2进行热烫、 去 皮, 根据枇杷2的大中小规格, 分别使用大号通筒、 中号通筒和小号通筒。 0023 2.将去除外皮后的枇杷2拿在左手, 枇杷果蒂21向上, 左手拇指和食指、 中指等手 指将。
13、枇杷2握紧; 3.右手拇指和食指中指抓紧通筒1, 通筒大头11朝下插入; 4.将通筒大头11朝枇杷果蒂21部位插入, 直至果核22处, 转动通筒1, 利用上刀口111切 除果蒂21并使果核22松动, 退出通筒1, 此时果蒂21将被通筒1带出, 若果蒂21没有随通筒1 带出, 使用镊子将果蒂21去除, 可看见果内果核22, 其结构如图2所示。 0024 4.去除果蒂21后, 采用通筒通杆12在果把23处通入枇杷2内, 利用下刀口121的切 入定位, 将枇杷内果核22逐个分别从果蒂21去除侧通出, 而后用镊子去除核膜, 完成整个枇 杷除核过程, 其结构如图3所示。 0025 以上由等径的通筒大头1。
14、1和通筒通杆12组合构成的枇杷通筒1, 其相比现有传统 锥形筒形的通筒具有以下优点: 1.通筒大头11的等径设置, 使得一种规格的通筒1通孔大小不变, 为适应不同大小的枇 杷加工需要, 需配备大中小三种尺寸规格的通筒, 并对原料枇杷2按大中小分类进行加工, 其可保证加工过程中枇杷果核22和通筒大头11的孔径基本一致, 使除核顺利, 消耗降低, 且 枇杷通口开裂果小, 能充分保证枇杷2通口质量。 0026 2.枇杷通筒大头11和通筒通杆12顶部都有刀口设计, 其能保证大小通口整齐, 提 高枇杷2去核速度; 同时通筒大头11上的上刀口111转动过程中可使果核22松动, 而通杆12 上的下刀口121。
15、可固定枇杷果核22, 使得通核过程不打滑, 顺利将果核22通出。 0027 3.枇杷通筒1的小通杆12, 其为等径结构, 伸入过程中外径不会变大, 可减小枇杷2 小通口裂口及避免通成大口现象, 保证枇杷2半成品形状一致。 0028 4.通筒大头11侧壁斜向后设置有果蒂出口13, 使得操作过程中通筒大头11内的果 蒂21能及时从该出口出去, 减少了老通筒使用专用杆去除通筒内果蒂的操作, 提升了枇杷 去核加工的速度。 0029 综上,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枇杷除核通筒, 其具有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的特点, 能有 效提升枇杷除核时的通口质量、 提高枇杷的去核速度。 0030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
16、施方式,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凡是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或修饰, 仍属于本发 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9077328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6 页 6 CN 109077328 A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6 页 7 CN 109077328 A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6 页 8 CN 109077328 A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6 页 9 CN 109077328 A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6 页 10 CN 109077328 A 10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6 页 11 CN 109077328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