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培育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方法.pdf

  • 上传人:v****
  • 文档编号:7127381
  • 上传时间:2019-09-26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423.1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42753.8

    申请日:

    20131205

    公开号:

    CN103651100A

    公开日:

    2014032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H1/02,A01H1/04

    主分类号:

    A01H1/02,A01H1/04

    申请人: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发明人:

    沈显华,严松,黄仁良,沈林军,熊宏亮,朱珊

    地址: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南莲路602号

    优先权:

    CN201310642753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育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方法,以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东乡野生稻为父本,杂交获得F1;以F1为母本,选择父本,杂交获得复交F1;以复交F1为母本,选择同一父本进行回交,或选择另外一个父本进行复交,采用回交育种法或系谱选育法,获得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本发明旨在培育具有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源的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恢复系,培育与推广新型胞质杂交水稻,有效地解决了杂交水稻由于长期推广单一细胞质源产生的潜在风险,以及当前水稻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系选育过程中因受恢、保关系专效性限制所带来的现有水稻种质资源利用相互限制的弊端,本发明是培育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通用技术方法,重复性好,结果可靠。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培育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东乡野生稻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F;步骤二,以F为母本,选择父本,进行杂交获得复交F;步骤三,以复交F为母本,选择步骤二的父本进行回交,采用回交育种法,获得“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也可以复交F为母本,选择另外一个父本进行复交,采用系谱法,获得“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杂交、回交的父本的要求综合性状优良、花粉量大、配合力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复交的父本的要求综合性状优良、花粉量大、配合力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复交F为母本的要求为:穗颈伸出度好,穗颈节至少露出剑叶的叶鞘;花粉育性正常,花粉I-KI染色后,90%以上的花粉染色为深蓝,形状为圆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以复交F为母本,选择步骤二的父本进行回交,采用回交育种法,获得“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具体实现方法为:从回交1代开始,选择穗颈伸出度好,穗颈节至少露出剑叶的叶鞘,花粉育性正常,花粉I-KI染色后,90%以上的花粉染色为深蓝,形状为圆形且表型与回交父本相似的单株与回交父本进行回交,如此连续回交至3-4代;选择穗颈伸出度好、花粉育性正常且表型与回交父本相似的单株,自交2-3代,从自交2-3代株系中,选择穗颈伸出度好、花粉育性正常即株系内各个单株花粉育性正常、农艺性状稳定的株系,即可成为“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复交F为母本,选择另外一个父本进行复交,采用系谱法,获得“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具体实现方法为:从最后一次复交F代开始,选择穗颈伸出度好、花粉育性正常、符合育种目标的单株进行自交,如此连续自交至农艺性状稳定,最后从中选择穗颈伸出度好、花粉育性正常即株系内各个单株花粉育性正常、符合育种目标的株系,即可成为“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符合育种目标指的是,选择的单株应保留了复交父本的优点,改良了复交父本的缺点,且开花习性好、花粉量大。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杂交水稻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培育胞质雄性不育恢复 系的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水稻种间远缘杂交和核置换方法选育了多种不 同来源的水稻胞质雄性(CMS)不育系。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不同来源水稻胞质雄性不育系,根据其恢、保关系总 体可以分为野败型(WA-CMS)、包台型(BT-CMS)和红莲型(HL-CMS)等3种主 要的雄性不育细胞质类型。

    培育与现有野败型(WA-CMS)、包台型(BT-CMS)和红莲型(HL-CMS)等3 种主要雄性不育细胞质类型恢、保关系不同的新型细胞质源的胞质雄性不育系 和恢复系是杂交水稻育种者所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

    目前,如何避免杂交水稻由于长期推广单一细胞质源产生的潜在风险,如 何解决当前水稻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系选育过程中因受恢、保关系专效性限 制所带来的现有水稻种质资源利用相互限制的弊端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一大难 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培育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方法,旨在解决杂交水稻由 于长期推广单一细胞质源产生的潜在风险及当前水稻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系 选育过程中因受恢、保关系专效性限制所带来的现有水稻种质资源利用相互限 制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育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东乡野生稻为父本,进 行杂交获得F1;

    步骤二,以F1为母本,选择父本,进行杂交获得复交F1;

    步骤三,以复交F1为母本,选择步骤二的父本进行回交,采用回交育种法, 获得“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

    进一步,在步骤三中,也可以复交F1为母本,选择另外一个父本进行复交, 采用系谱法,获得“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

    进一步,进行杂交、回交的父本的要求综合性状优良、花粉量大、配合力 好。

    进一步,进行复交的父本的要求综合性状优良、花粉量大、配合力好。

    进一步,在步骤三中,复交F1为母本的要求为:穗颈伸出度好,穗颈节至 少露出剑叶的叶鞘;花粉育性正常,花粉I-KI染色后,90%以上的花粉染色为 深蓝,形状为圆形。

    进一步,在步骤三中,以复交F1为母本,选择步骤二的父本进行回交,采 用回交育种法,获得“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从回交1代开始,选择穗颈伸出度好,穗颈节至少露出剑叶的叶鞘,花粉 育性正常,花粉I-KI染色后,90%以上的花粉染色为深蓝,形状为圆形且表型 与回交父本相似的单株与回交父本进行回交,如此连续回交至3-4代;

    选择穗颈伸出度好、花粉育性正常且表型与回交父本相似的单株,自交2-3 代,从自交2-3代株系中,选择穗颈伸出度好、花粉育性正常即株系内各个单 株花粉育性正常、农艺性状稳定的株系,即可成为“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 复系。

    进一步,复交F1为母本,选择另外一个父本进行复交,采用系谱法,获得 “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从最后一次复交F1代开始,选择穗颈伸出度好、花粉育性正常、符合育种 目标的单株进行自交,如此连续自交至农艺性状稳定,最后从中选择穗颈伸出 度好、花粉育性正常即株系内各个单株花粉育性正常、符合育种目标的株系, 即可成为“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

    进一步,符合育种目标指的是,选择的单株应保留了复交父本的优点,改 良了复交父本的缺点,且开花习性好、花粉量大。

    本发明提供的培育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方法,以“东野型”胞质雄性不 育系为母本,以东乡野生稻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F1;以F1为母本,选择父本, 进行杂交获得复交F1;以复交F1为母本,选择同一父本进行回交,或选择另外 一个父本进行复交,采用回交育种法或系谱选育法,获得“东野型”胞质雄性 不育恢复系;本发明旨在培育具有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源的胞质雄性不育系及 其恢复系,培育与推广新型胞质杂交水稻,有效地解决了杂交水稻由于长期推 广单一细胞质源产生的潜在风险,以及当前水稻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系选育 过程中因受恢、保关系专效性限制所带来的现有水稻种质资源利用相互限制的 弊端,本发明是培育“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通用技术方法,重复性 好,结果可靠,具有较强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培育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方法的实现流程 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培育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方法的具体实现流 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 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培育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方法的实现流 程。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以“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东乡野生稻为父 本,进行杂交获得F1;

    在步骤S102中,以F1为母本,选择父本,进行杂交获得复交F1;

    在步骤S103中,以复交F1为母本,选择步骤二的父本进行回交,采用回 交育种法,获得“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S103中,也可以复交F1为母本,选择另外一 个父本进行复交,采用系谱法,获得“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杂交、回交的父本的要求综合性状优良、花粉量 大、配合力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复交的父本的要求综合性状优良、花粉量大、配 合力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S103中,复交F1为母本的要求为:穗颈伸出 度好,穗颈节至少露出剑叶的叶鞘;花粉育性正常,花粉I-KI染色后,90%以 上的花粉染色为深蓝,形状为圆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S103中,以复交F1为母本,选择步骤二的父 本进行回交,采用回交育种法,获得“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具体实 现方法为:

    从回交1代开始,选择穗颈伸出度好,穗颈节至少露出剑叶的叶鞘,花粉 育性正常,花粉I-KI染色后,90%以上的花粉染色为深蓝,形状为圆形且表型 与回交父本相似的单株与回交父本进行回交,如此连续回交至3-4代;

    选择穗颈伸出度好、花粉育性正常且表型与回交父本相似的单株,自交2-3 代,从自交2-3代株系中,选择穗颈伸出度好、花粉育性正常即株系内各个单 株花粉育性正常、农艺性状稳定的株系,即可成为“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 复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复交F1为母本,选择另外一个父本进行复交,采用系 谱法,获得“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从最后一次复交F1代开始,选择穗颈伸出度好、花粉育性正常、符合育种 目标的单株进行自交,如此连续自交至农艺性状稳定,最后从中选择穗颈伸出 度好、花粉育性正常即株系内各个单株花粉育性正常、符合育种目标的株系, 即可成为“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符合育种目标指的是,选择的单株应保留了复交父本 的优点,改良了复交父本的缺点,且开花习性好、花粉量大。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所示,以“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东乡野生稻为父本, 进行杂交获得F1。利用该F1为母本,以综合性状优良、花粉量大、配合力好的 品种或品系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复交F1。而后,以这些品种或品系为回交父 本进行回交,或多次复交。每次回交或复交,均应选择穗颈伸出度好、花粉育 性正常的单株为母本进行回交或复交。

    若采用回交育种方法,则从回交1代开始,选择穗颈伸出度好、花粉育性 正常且表型与回交父本相似的单株与回交父本进行回交,如此连续回交至3-4 代,而后,从中选择穗颈伸出度好、花粉育性正常且表型与回交父本相似的单 株,自交2-3代,自交2-3代株系中,选择穗颈伸出度好、花粉育性正常(株 系内各个单株花粉育性正常)农艺性状(基本)稳定的株系,即可成为“东野 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

    若采用系谱法,则从最后一次复交F1代开始,选择穗颈伸出度好、花粉育 性正常、符合育种目标(符合育种目标指的是,中选单株保留了复交父本的优 点,改良了复交父本的缺点,且开花习性好、花粉量大等)的单株进行自交, 如此连续自交至农艺性状基本稳定。最后从中选择穗颈伸出度好、花粉育性正 常(株系内各个单株花粉育性正常)、符合育种目标的株系,即可成为“东野 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这类新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称之为“东野型”胞 质雄性不育恢复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培育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方法,以“东野型”胞质 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东乡野生稻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F1;以F1为母本,选 择父本,进行杂交获得复交F1;以复交F1为母本,选择同一父本进行回交,或 选择另外一个父本进行复交,采用回交育种法或系谱选育法,获得“东野型” 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本发明旨在培育具有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源的胞质雄性 不育系及其恢复系,培育与推广新型胞质杂交水稻,有效地解决了杂交水稻由 于长期推广单一细胞质源产生的潜在风险,以及当前水稻胞质雄性不育系、恢 复系选育过程中因受恢、保关系专效性限制所带来的现有水稻种质资源利用相 互限制的弊端,本发明是培育“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通用技术方法, 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具有较强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 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培育 雄性不育 恢复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培育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12738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