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屏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组合式屏风.pdf(13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34153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7.25 CN 202341536 U *CN202341536U* (21)申请号 201120498828.6 (22)申请日 2011.12.05 A47G 5/00(2006.01) (73)专利权人 优美雅家具进出口 (深圳) 有限公 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田三路 深茂商业中心 2A (72)发明人 叶志耀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启明专利代理事务所 44270 代理人 郁士吉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组合式屏风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屏风, 包括屏风单 元。
2、体, 所述屏风单元体包括立柱、 横杆, 所述立柱 通过横杆联接形成框架, 框架中嵌卡屏风板形成 屏风单元体, 各屏风单元体通过立柱联接成一字 型、 L 型或 T 型形成屏风, 其要点在于所述立柱通 过直线胶条和垂直胶条联接, 所述屏风板为下屏 风板和玻璃板, 可形成屏风板封实或下镶空结构, 还包括走线横槽板, 可实现隐蔽式走线, 同时还 包括加高结构件, 用户可根据需要增加屏风高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屏风构件存在的采 光、 通风、 组装、 走线、 高度变化不易等方面存在的 问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
3、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7 页 1/1 页 2 1. 一种组合式屏风, 包括屏风单元体, 所述屏风单元体包括立柱、 横杆, 所述立柱通过 横杆联接形成框架, 框架中嵌卡屏风板形成屏风单元体, 各屏风单元体通过立柱联接成一 字型、 L 型或 T 型形成屏风,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立柱的外侧设有联接嵌卡槽, 同时还包括直线 胶条和垂直胶条, 所述直线胶条和垂直胶条均包括二个卡块, 所述卡块与嵌卡槽相适配, 所 述直线胶条的二个卡块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垂直胶条的二个卡块相互垂直, 直线胶条的 二个卡块分别插入在直线联接组合的二个屏风联接位置上的二个立。
4、柱相对的二个联接嵌 卡槽中, 垂直胶条的二个卡块分别嵌卡在垂直联接组合的二个屏风的联接位置上的二个立 柱相对的二个联接嵌卡槽中, 所述直线胶条和垂直胶条的长度与立柱的长度相适应 ; 所述 屏风板为下屏风板和玻璃板, 所述立柱内侧设有一凸块, 所述凸块上设有一插槽, 所述下屏 风板侧边设有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侧边凹槽, 所述下屏风板通过侧边凹槽与凸块的配合嵌 卡在二条立柱之间, 所述玻璃板插设在所述插槽中, 所述横杆在立柱上的位置可调并限定 其上的下屏风板的纵向位置 ; 还包括走线横槽板, 所述走线横槽板嵌卡在两条立柱间, 所述 走线横槽板内设有强电布线槽和弱电布线槽, 所述强电布线槽和弱电布线槽。
5、相互隔离 ; 还 包括一加高结构件, 所述立柱外侧设有垂直插槽, 所述加高结构件插设在所述立柱的垂直 插槽中, 将所述二条立柱联接为一体。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屏风, 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立柱间设有若干条走 线横槽板, 相邻二条走线横槽板间的下屏风板上开有垂直槽孔。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屏风, 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横槽板由走线表板和 卡合结构件所构成, 所述卡合结构件由线卡、 卡合连接件、 以及表面封盖所构成, 所述线卡 固接于立柱内侧, 所述卡合连接件与线卡卡合, 所述走线表板和表面封盖卡合在所述卡合 连接件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34153。
6、6 U 2 1/4 页 3 一种组合式屏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屏风, 其属于屏风装置类。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代家居和办公环境中, 屏风是一种常见的物品, 屏风的作用在于阻隔, 以便合 理地、 有效地充分利用有限空间, 使空间的利用率提高, 并创造出舒适的工作环境。屏风多 为框架式结构, 包括立柱、 横杆, 所述立柱通过横杆联接形成框架, 框架中嵌卡屏风板形成 屏风。屏风在应用中, 常常需要根据应用的需要, 将多块屏风组合成 L 型、 T 型、 十字型等多 种形式, 联接多通过屏风的立柱进行,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屏风板为一块整板, 办公室 经屏风分割后, 常常。
7、造成采光、 通风的障碍, 再者, 现有技术的屏风高度不能变化, 对于局部 需要加高阻挡的情况无法实现, 同时, 现有技术的屏风组装和电路走线均较为困难, 依上所 述, 现有技术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屏风, 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屏风, 包括屏风单元体, 所述屏风单元体包 括立柱、 横杆, 所述立柱通过横杆联接形成框架, 框架中嵌卡屏风板形成屏风单元体, 各屏 风单元体通过立柱联接成一字型、 L 型或 T 型形成屏风, 其特征在于 : 0005 所述立柱的外侧设有联接嵌卡槽, 同时还包括直线胶条和。
8、垂直胶条, 所述直线胶 条和垂直胶条均包括二个卡块, 所述卡块与嵌卡槽相适配, 所述直线胶条的二个卡块位于 同一直线上, 所述垂直胶条的二个卡块相互垂直, 直线胶条的二个卡块分别插入在直线联 接组合的二个屏风联接位置上的二个立柱相对的二个联接嵌卡槽中, 垂直胶条的二个卡块 分别嵌卡在垂直联接组合的二个屏风的联接位置上的二个立柱相对的二个联接嵌卡槽中, 所述直线胶条和垂直胶条的长度与立柱的长度相适应 ; 这样联接结构现场组装快捷, 组装 后的屏风联接强度高、 可靠, 同时无漏光 ; 0006 所述屏风板为下屏风板和玻璃板, 所述立柱内侧设有一凸块, 所述凸块上设有一 插槽, 所述下屏风板侧边设有。
9、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侧边凹槽, 所述下屏风板通过侧边凹槽 与凸块的配合嵌卡在二条立柱之间, 所述玻璃板插设在所述插槽中, 所述横杆在立柱上的 位置可调并限定其上的下屏风板的纵向位置, 这样可形成屏风板封实或下镶空结构。 0007 还包括走线横槽板, 所述走线横槽板嵌卡在两条立柱间, 所述走线横槽板内设有 强电布线槽和弱电布线槽, 所述强电布线槽和弱电布线槽相互隔离, 这样的结构可实现隐 藏式布线, 作为优选, 两条立柱间设有若干条走线横槽板, 相邻二条走线横槽板间的下屏风 板上开有垂直槽孔, 这样的结构可形成不同高度的布线, 方便用户使用, 通过在相邻二条走 线横槽板间的下屏风板上开有垂直槽孔的。
10、方式, 可以将不同高度的二条走线横槽板内的走 线连通起来 ; 0008 还包括一加高结构件, 所述立柱外侧设有垂直插槽, 所述加高结构件插设在所述 说 明 书 CN 202341536 U 3 2/4 页 4 立柱的垂直插槽中, 将所述二条立柱联接为一体, 这样当有需要时, 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加 高立柱, 以增加屏风的高度。 0009 作为进一步改进, 所述走线横槽板由走线表板和卡合结构件所构成, 所述卡合结 构件由线卡、 卡合连接件、 以及表面封盖所构成, 所述线卡固接于立柱内侧, 所述卡合连接 件与线卡卡合, 所述走线表板和表面封盖卡合在所述卡合连接件上, 由于走线槽板中的线 路由于应用和。
11、维护的需要, 常常要折卸, 这样的卡合结构不需要螺钉固联接, 为此带来了应 用的便利。 附图说明 0010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屏风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1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屏风总体框架结构图。 0012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屏风的二块屏风直线联接时立 柱的联接状态示意图。 0013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屏风的三块屏风垂直联接时立 柱的联接状态示意图。 0014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屏风下屏风板和玻璃板安装示 意图。 0015 图 6 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
12、供的一种组合式屏风的立柱加高示意图。 0016 图 7 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屏风的走线槽应用示意图。 0017 图 8 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屏风的走线槽结构示意图。 0018 图 9 是图 8 的 A 局部放大图。 0019 各图中 : 0020 1 为立柱 ; 0021 101 为凸块 ; 0022 102 为联接嵌卡槽 ; 0023 103 为插槽 ; 0024 104 为垂直插槽 ; 0025 2 为横杆 ; 0026 301 为下屏风板 ; 0027 302 为玻璃板 ; 0028 303 为侧边凹槽 ; 0029 304 为垂直槽孔 ; 0030 。
13、4 为走线横槽板 ; 0031 401 为电路 ; 0032 402 为走线表板 ; 0033 403 为卡合连接件 ; 0034 404 为线卡 ; 0035 405 为表面封盖 ; 0036 5 为直线胶条 ; 说 明 书 CN 202341536 U 4 3/4 页 5 0037 6 为垂直胶条 ; 0038 7 为卡块 ; 0039 8 为加高结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屏风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 型作进一步说明。 0041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屏风, 如附图1、 附图2、 附图3、 附图4所 示, 包括屏风单元体, 所述。
14、屏风单元体包括立柱 1、 横杆 2, 所述立柱 1 通过横杆 2 联接形成 框架, 框架中嵌卡屏风板形成屏风单元体, 各屏风单元体通过立柱1联接成一字型、 L型或T 型形成屏风, 所述立柱 1 的外侧设有联接嵌卡槽 102, 同时还包括直线胶条 5 和垂直胶条 6, 所述直线胶条 5 和垂直胶条 6 均包括二个卡块 7, 所述卡块 7 与嵌卡槽 102 相适配, 所述直 线胶条 5 的二个卡块 7 位于同一直线上 ; 所述垂直胶条 6 的二个卡块 7 相互垂直, 直线胶条 5 的二个卡块 7 分别插入在直线联接组合的二个屏风联接位置上的二个立柱 1 相对的二个 联接嵌卡槽 102 中, 垂直胶。
15、条 6 的二个卡块 7 分别嵌卡在垂直联接组合的二个屏风的联接 位置上的二个立柱 1 相邻的二个联接嵌卡槽 102 中, 所述直线胶条 5 和垂直胶条 6 的长度 与立柱 1 的长度相适应 ; 显然这样联接结构现场组装较为快捷, 组装后的屏风联接强度高、 可靠, 同时无漏光。参见附图 5, 所述屏风板为下屏风板 301 和玻璃板 302, 所述立柱 1 内侧 设有一凸块 101, 所述凸块 101 上设有一插槽 103, 所述下屏风 301 板侧边设有与所述凸块 101 相配合的侧边凹槽 303, 所述下屏风板 301 通过侧边凹槽 303 与凸块 101 的配合嵌卡在 二条立柱 1 之间, 。
16、所述玻璃板 302 插设在所述插槽 103 中, 所述下屏风板 301 的纵向位置由 位于其下部的横杆 2 限定, 所述横杆 2 在立柱 1 上的位置可调, 这样可形成屏风板封实或下 镶空结构。 0042 参见附图 7 所示, 本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组合式屏风还包括走线横槽板 4, 所述走线 横槽板 4 嵌卡在两条立柱 1 间, 所述走线横槽板 4 内可设置强电布线槽和弱电布线槽, 所述 强电布线槽和弱电布线槽相互隔离, 这样的结构可实现隐藏式布线, 并可避免强电干扰弱 电,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 两条立柱 1 间设有多条走线横槽板 4, 相邻二条走线横槽板 4 间的 电路 401 的联通, 可以通。
17、过在二条相邻的走线横槽板 4 间的下屏风板 301 上开设垂直槽孔 304 来加以解决, 这样的结构可形成不同高度的布线, 方便用户使用。 0043 参见附图6,在本较佳实施例中, 还包括一加高结构件8, 所述立柱1外侧设有垂直 插槽 104, 所述加高结构件 8 插设在所述立柱 1 的垂直插槽 104 中, 将所述二条立柱 1 联接 为一体, 这样当有需要时, 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加高立柱 1, 以增加屏风的高度。 0044 如附图8、 附图9所示,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走线横槽板4由走线表板402和卡 合结构件所构成, 所述卡合结构件由线卡 404、 卡合连接件 403、 以及表面封盖 。
18、405 所构成, 所述线卡 404 固接于立柱 1 内侧, 所述卡合连接件 403 与线卡 404 卡合, 所述走线表板 402 和表面封盖 405 卡合在所述卡合连接件 403 上 0045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屏风, 包括屏风单元体, 所述屏风单元体包括 立柱、 横杆, 所述立柱通过横杆联接形成框架, 框架中嵌卡屏风板形成屏风单元体, 各屏风 单元体通过立柱联接成一字型、 L 型或 T 型形成屏风, 其要点在于所述立柱通过直线胶条和 说 明 书 CN 202341536 U 5 4/4 页 6 垂直胶条联接, 所述屏风板为下屏风板和玻璃板, 同时可形成屏风板封实或下镶空结构,。
19、 还 包括走线横槽板, 可实现隐蔽式走线, 同时还包括加高结构件, 用户可根据需要增加屏风高 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屏风构件存在的采光、 通风、 组装、 走线、 高度变化不易等 方面存在的问题。 说 明 书 CN 202341536 U 6 1/7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341536 U 7 2/7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341536 U 8 3/7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341536 U 9 4/7 页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341536 U 10 5/7 页 11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341536 U 11 6/7 页 12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341536 U 12 7/7 页 13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341536 U 13 。